設置

第308章 故地重游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帶著何雨焱,逛了故宮,說實話這也是他穿過來后第一次參觀。

  哥倆一早就到了東華門外,售票口已經排出一截彎彎的隊。

  售票窗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筆端端正正寫著:成人票一毛,珍寶館門票另加三毛。

  等到了上班的點,隊伍開始往前涌動,兩種票都買了,哥倆就進了故宮,然后何雨柱在入口處還請了一個導游,不然哥倆進來就看個光景。

  隨著導游的開場白:“各位同志好!歡迎來到北京故宮——這座見證明清24位帝王興衰的紫禁城。我是講解員張建國,今天將帶大家穿越六百年歷史,感受這座世界最大木構建筑群的魅力。“

  哥倆隨著導游從東華門走到了午門,然后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軸線上的三大殿。

  接著就是珍寶館、鐘表館、東六宮、西六宮。

  這一圈下來就到了中午了,導游問要不要去御花園看看,何雨柱拒絕了。

  導游就帶著往出走,這次走的是午門,出了故宮,何雨柱跟何雨焱找人給他們照了個相。

  拿了憑證,何雨柱帶著何雨焱往前門走,到了前門請老弟喝了二分錢的大碗茶,由于渴壞了,何雨焱咕咚咕咚就是一大碗根本沒品出味來。

  “再來一碗!”喝完了還覺得渴的何雨焱道。

  “行了,馬上吃飯了。”何雨柱笑道。

  “好吧!”何雨焱道。

  然后哥倆去吃了個爆肚王,又在前門逛了一圈,何雨焱道:“哥,人可真多啊!”

  “外地的人多,沒聽哪的口音都有么!”何雨柱道。

  “下午我們去哪?”

“走吧,去帶你回憶回憶小時候。”何雨柱笑道  出了前門大街,何雨柱攔了三輪,哥倆就去了北海,到地方何雨焱就道:“這地方我有印象。”

  轉了一圈何雨柱又找人照了相,何雨焱道:“哥,早知道我們自己帶相機了。”

  “我帶了,今天沒帶出來,沒看故宮里面不讓照相么。”

  “那些老外怎么可以照?”何雨焱道。

  “誒,誰讓國內窮呢,這不是想多吸引點外資。”說是這么說,可他心里知道這樣的后果很嚴重,‘大侄子’大概就是從這年代開始培養的吧。

  “那下次我們也用香江的身份去。”

  “有必要么?”何雨柱笑道。

  晚飯前回到招待所,沒想到老范已經等在那了。

  “走吧,柱子,老方已經在小院等著了。”

  “我這還成專職廚子了。”

  “你就勞累勞累吧,他現在還能吃動。”老范欲言又止。

  “行,走著。”

  “別急,你去退了房吧,老方讓你們哥倆住過去,到了四九城就回家了,住招待所算什么事啊!”

  “行吧!”何雨柱也沒拒絕。

  哥倆退了房然后去了老方那個小院,今天沒什么準備,所以晚飯簡單點,不過還是喝了酒,老方問何雨柱明天想去哪,何雨柱說去長城,老方直接道:“今晚你送我們回去,這車你們明天開著。”

  “你這車牌,你確定我能開?”何雨柱道。

  “屁的不能開,我這車牌就是普通牌。”

  “那行吧,對了現在私人能弄車不?”

  “可以啊,咋了你還運車過來了,要不把我這車也給我換換,這還是你當廠長生產那批吉普。”老方道。

  “之前我留津門的那批你咋不搞一輛?”

  “你小子這不是廢話么,我好意思搞么我,那邊什么情況你比我清楚。”

  “那倒是,對了我的老駕駛證能用不還?”

  “那玩意你還帶著呢?”

  “對啊,有備無患么。”

  “能用,我還給你們哥倆開了介紹信,四九城的,省得麻煩。”

  “那可是太感謝了。”

  “跟我你還客氣啥。”

  “車里油夠不夠?”何雨柱又問。

  “夠了,今天回來前加滿的,不然我會問你?”

  “那就好。”

  “行了,送我們回去吧。”

  “好嘞。”

  第二天何雨柱開著車跑了一趟八達嶺,當然照相是要照的,還給了寄信地址,這邊的照相館可沒時間專門跑過來取。

  回去后,老方已經等了,就如等待孩子回家的老人,哥倆又是一陣忙活,這次老范買菜了。

  接下來幾天這輛車就歸何雨柱用了,老方還專門弄了幾張油票給何雨柱,何雨柱先跑了一趟津門,去給小滿娘上了個墳,去的時候何雨柱就帶著工具去的,還把墳修了修。

  然后又帶著何雨焱回了一趟老家,村里還沒去過車呢,車子進村就被圍了,大人小孩都來看新鮮。

  大隊長更是以為來了什么干部,非要把哥倆往隊部迎,何雨柱說明來意,大隊長驚訝道:“濟愷還活著?”

  “對,在南方。”何雨柱道。

  “我姐呢?”大隊長道。

  何雨柱有點懵,什么姐姐,不知道啊。

  “我是你三舅姥爺啊!”大隊長急道。

  “我姥逃荒的時候就沒了。”

  “誒,我那苦命的姐姐啊!”大隊長還抹了兩把淚。

  “我姥爺家的祖墳在哪?”

  “走吧,我帶你去看看,不過這么些年沒人打理都不成樣子了。”大隊長道。

  之后何雨柱和何雨焱去上了個墳,然后何雨柱拿了點錢出來,讓大隊長請人把墳都修修,有錢好辦事啊,那是整個大隊都動員了,用了一天就給修利索了。

  何雨柱他們回去,有不少人來打聽能不能帶人進城,大隊長家的門差點沒被踩爛了。

  何雨柱給的解釋是車是公家的,他就是一司機,出差路過回來看看,這才人少了。

  不過還是有不死心的,都被大隊長罵回去了,但是還有沒法罵走的,那就是大隊長家的孩子。

  何雨柱可沒答應什么,這又不是香江,他在這邊跟村里這幫一樣,甚至還不如這幫人呢。

  所以墳修好了,哥倆開著車就跑了,實在是太‘熱情’了,有點招架不住。

  臨走時候,大隊長還問陳老爺子什么時候能回來看看,何雨柱給不了答案就糊弄過去了。

  回去的路上何雨焱就問:“哥,咱家親戚都這樣么?”

  “那你以為什么樣?”

  “那姥爺還想回來?”

  “人老了念舊,再說了姥爺他們以前不也是農民,跟村里的一樣。”

  “好吧。”何雨焱還是有點接受不了。

  一路上沒怎么停留,就回了四九城,結果老方依然在小院,看來是每天都過來看看。

  “這幾天都去哪了?”老方問。

  何雨柱大概說了一下,老方道:“是該去看看。”

  “嗯,幫家里人盡一份心!”何雨柱道。

  “對了你工作關系的事情搞定了。”

  “這么快。”

  “這是因為在汽車廠找不到了,不然早就完事了。”

  “資料丟的這么厲害?”何雨柱道。

  “比你想的更嚴重,技術資料也丟了一部分,也不知道哪個混蛋干的。”老方恨聲道。

  何雨柱一腦門子黑線,技術資料他拿走的,就是怕弄沒了,不過他又不能直接拿出來,想別的辦法稍微補償一下吧。

  “解決了就好,不然以后都是麻煩。”何雨柱道。

  “對了,紅霞那邊問你去哪了,你明天有空去一趟她家,應該是你找她辦的事情有消息。”

  “好。”

  第二天何雨柱拎著兩只烤鴨去了王家,被王紅霞好一個埋怨,說他亂花錢,沒辦法勤儉節約是刻在骨子里的。

  飯后王紅霞單獨找何雨柱聊了一會。

  王紅霞那邊的進展比預想的要順利。

  戶籍的事情,她找了街道的老同事,翻閱了舊檔案。

何雨柱一家的戶籍記錄確實還在,只是當年因為找不到人了標注了“失蹤”,這在這個年代也很常見。王  紅霞以“落實政策,恢復戶籍”為由,很順利地將何雨柱和何雨焱的戶籍恢復了,依舊落在了95號院,不過戶口本的戶主變成了何雨柱,等于重新做了一本。

  只不過哥倆的職業欄上都是無業。

  新的戶口簿拿到手時,何雨柱心里就踏實了不少。

  房子的事何雨柱沒問王紅霞就說了:“房子都有人住,現在政策還不明朗,沒什么人買賣房子,需要等過一陣再看看。”

  “霞姨,你等一下。”

  “你干嘛去。”

  “我出去拿點東西。”

  等何雨柱再進來,拎著過來時候背著的大背包,打開背包他就往出掏錢。

  “行了行了,別掏了,你這是干嘛?”王紅霞看著那一摞摞的大黑十,眼皮子直跳。

  “霞姨,你不用誤會,我可不是賄賂你,這是買房子的錢。”

  “哪能用這么多,現在一套房子才多少錢。”王紅霞看那包的大小,失笑道。

  “霞姨,你聽我說,這可不是光買回95號院的錢,我還想買點房子,至于買哪里您到時候看吧。”

  “你買那么多房子干嘛?”王紅霞沒好氣道。

  “還沒想好,不過如果政策松了,您手頭要是有錢也可以多買幾套,家里那么多孩子,以后總得有地方住吧。”何雨柱隱晦的提醒了一下。

  “你覺得以后房子跟商品一樣了?”王紅霞干了那么多年街道辦,最早還是軍管會管接收房子和分配房子的,一點就明白。

  “嗯,這是趨勢。”何雨柱點頭。

  “你這有多少錢?”王紅霞指著大背包道。

  “五萬塊。”

  “媽呀!”王紅霞捂住了嘴,她和老趙倆一輩子也就攢了大幾千塊,這還是孩子都有工作。

  “要是現錢不方便,我明天去存了,到時候把本給您。”何雨柱道。

  “你趕緊存了吧,這么多錢,萬一丟了呢,你不會坐火車都帶著吧。”

  “怎么可能,我跟香港中銀關系不錯,國內他也給我們開了戶,這都是來四九城后取的。”何雨柱小了個謊,那都是對公的,他取太麻煩了,這都是六六年走的時候弄的,空間還有不少呢。

  王紅霞打開背包往里面看了一眼:“我還是第一次見這么多錢,你小子是真膽大,弄這么多錢帶身上。”

  “那我明天去存了,分幾個銀行存。”

  “那樣最好,你既然信任姨,那姨就幫你辦,每筆賬都會記清楚。”

  “您家要是自己買房子錢不夠盡管用。”何雨柱道。

  “不用,我和你趙叔還有點家底子,再說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可管不了那么遠。”王紅霞道。

  何雨柱豎起大拇指:“您老想得通透!”

  “得了吧,我這是有心無力了,馬上就該退了,以后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王紅霞笑道。

  “等你和我趙叔退了,就去申請申請,去香江住一陣子,我好好招待招待你們。”

  “到時候再說吧,老趙想出去‘難’。”

  何雨柱的大包又原模原樣的背了回去,第二天哥倆分開銀行分開戶頭一共存了十個存折,共計十萬塊錢。

  去辦存錢的時候,可把銀行的高興壞了。

  然后何雨柱帶著何雨焱,叫了個三輪走了一趟南鑼鼓巷,路過95號院的時候,何雨柱遠遠就看到了一個戴眼鏡的干巴瘦老頭,喃喃道:“幾十年了,還當門神啊!”

  “誰啊?“何雨焱道。

  “前院的閻老師,你還有印象吧?”

  “有點印象,門口那個就是?”

  “對。”

  “哥我們不進去看看?”

  “不看了,看了徒增煩惱。等將來真能拿回來,清靜了再看吧。”何雨柱搖搖頭。

  “哦!”

  三輪車路過廣亮大門的時候,閻埠貴正好抬起頭,看到車上的哥倆,他不敢相信,摘下眼鏡揉揉眼睛,疑惑道:“難道是我眼花了,我這是看到了誰!”

  正在這時,門里出來了個中年婦女,有點嫌棄的看了一看閻埠貴問道:“爸,您看見啥了?自己嘀咕什么呢?”

  “啊,于麗啊,我好像看見柱子了?”

  “哪個柱子?”

  “中院住的何雨柱啊。”

  “您眼花了吧,他們一家子不早就失蹤了么?”

  “應該是眼花了吧,剛剛有輛三輪子過去,車上坐的人我看著像。”閻埠貴也不確定,只好道。

  “行了,我去飯店忙了,您繼續看大門吧。”于麗擰噠擰噠走了。

  到了飯店于麗把這事當笑話跟閆解成講了,閆解成嗤笑道:“那一家子是死是活還兩說呢!”

  第二天95號院,就出了個閻埠貴撞鬼的傳聞,好懸沒把閻埠貴氣得蹬腿。

  其實何雨柱哥倆不知道的是他們在路上還碰到了一個人,因為那人正在掃大街,正是老賈家的棒梗。

  晃晃悠悠哥倆已經在四九城待了快十天了,存折何雨柱給王紅霞送去了,還帶著何雨焱看了她嫂子上過的大學。

  他老爹干過的單位,還有何雨柱和何雨水的母校等等。

  這天傍晚,何雨柱接到了一個電話,是趙振華打來的。

  “柱子哥,沒打擾你吧?”趙振華的聲聽起來有些興奮。

  “沒,有事?”何雨柱問道。

  “是這樣,我這邊已經初步確定了,非常希望能與黃河集團就越野車技術引進進行合作。我們草擬了一個初步的合作意向框架,你看.”

  何雨柱笑道:“這樣吧,明天上午我有空,還是去你母親那個小院吧,那邊清靜。就你一個人來,我們先聊聊看。”

  “好好好!沒問題!明天上午九點,我準時到!”趙振華連忙答應。

  第二天上午,趙振華準時帶著厚厚一沓材料出現在了小院里。

  然后二人就進了書房,至于何雨焱,這段日子也算熟悉了,他對做生意沒興趣,就自己跑出去玩去了,說是要自己逛逛。

  “柱子哥,這是我們初步擬定的意向書,我們廠對引進貴公司的越野車技術非常重視。我們認為,這是快速提升我們產品水平和制造能力的一個絕佳機會。”

  何雨柱接過文件,并沒有立刻翻閱,而是笑了笑:“先別急,振華。合作是雙向的,說說你們最看中我們什么,又打算怎么合作?”

  趙振華深吸一口氣,顯然早有準備:“技術!主要是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底盤技術和整車裝配工藝。前期我們希望能先采用零部件進口組裝的方式,然后我們會慢慢消化技術,逐步實現國產化。”

  何雨柱點點頭,這才翻開意向書,目光快速掃過關鍵條款。

  里面涉及了技術轉讓范圍、合作年限、零部件采購、技術培訓、外匯平衡等方方面面,框架搭得似模似樣,但很多細節還很粗糙,條件也更傾向于他們廠。

  大略看了一遍,何雨柱放下文件,語氣平淡道:“想法不錯,但有幾處需要明確。第一,技術使用費的支付方式,單純按車產量提成不夠,前期需要有入門費。第二,國產化進程必須有明確且硬性的時間表,畢竟我這邊的技術人員不可能一直在你這邊。第三,關于共同研發,這個暫時還是算了吧,等你們消化了前期的技術,我們再來談這個。”

  趙振華趕緊拿筆記錄,不過眉頭卻怎么也舒展不開。

  何雨柱等于是提高了合作的門檻,可是他現在真的申請不下來像柳州拖拉機廠那樣的合作模式,只希望何雨柱能夠顧念舊情這一刀宰的輕一點。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