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開始——
《請設海防備邊銀并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二事疏》,事關內帑用錢,閣臣沒有票擬意見,送入宮中。
隆慶皇帝不愿意從內帑掏錢,從市舶稅劃出海防備邊銀,這件事發往外廷再議。
兵部也反對你將手伸進海防體系,寧可反對設立海防備邊銀。
隆慶皇帝順水推舟,駁回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1540。
本次奏疏所奏二事,合并上奏會增加所需威望值。
是否使用1000點威望值,保證奏疏被完全執行?
分開上奏,“請設海防備邊銀”需要500威望值,“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需要200威望值。
是否繼續合并上奏,并扣除1000點威望值?
好家伙,系統還真會算賬。
也對,自己這份奏疏,實際上所奏的兩件事。
如果分開上奏,那就需要兩次模擬上奏的機會。
合并上奏就可以省去一次模擬上奏的機會,但是要多花威望值。
這么算起來,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但是這么想也合理,想要同時通過兩件事,比兩件事分開來通過的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現在剛剛月初,蘇澤還不想要用掉兩次模擬機會。
那只能選擇合并上奏了。
“合并上奏,扣除1000點。”
威望點已經扣除,剩余威望點:540,請在現實中完成上書。
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蘇澤開始思考。
自己又發現了一個新用法。
如果將很多事情合并在一封奏疏里,豈不是就是繞過模擬次數的限制?
但是想想其實也很難。
兩件有關的事情合并在一起上書也就罷了,備邊銀和通政司經歷所的事情有關聯,還能做這么做。
如果將一堆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份奏疏里,那皇帝和閣老們也會厭惡,這是違反大明公文辦公原則的。
況且一加一都大于二了,在同一本奏疏里塞進太多的事情,還會增加威望值的消耗。
當然,蘇澤在修改后的奏疏中,也只是向皇帝內帑伸手,要了五十萬兩銀子。
這筆錢就是撥給通政經歷所的經費。
這筆錢只占了去年市舶稅不到八分之一。
這可要比九邊備邊銀從內帑中掏出來的金花錢少多了。
但是只要開了這個口子,有了這個預算,那日后和海防有關的事項,都可以從海防備邊銀中掏錢。
蘇澤緊接著夾著奏疏,向著通政司走去。
次日,蘇澤的奏疏送入宮中,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這次就連通政使楊思忠,都不看好蘇澤的這份奏疏。
想要從內帑掏錢談何容易!
要知道皇帝這筆市舶稅,朝堂上下可都是垂涎已久的。
但是隆慶皇帝將這筆錢抓得很緊,外廷絲毫沒有染指的機會。
同樣是內帑收入,市舶稅增長迅速,而且不需要和金花錢那樣,要由官僚系統經手,直接通過各港口的市舶司就能征收完畢。
如果不是皇帝交出賬本,百官都不知道市舶司去年竟然收了那么多!
皇帝手里寬裕了,在用錢方面也自由很多。
皇帝也是要花錢的。
皇帝有親戚需要賞賜,貼身的宮女太監也要賞賜,此外還有上元燈會這類的開銷。
當然,皇帝的內帑,也不是后世批評那樣,都用在皇室身上。
比如備邊銀的大頭,就是從皇帝內帑金花錢里支出的,這是明代自土木堡之后,最大的邊防經費來源。
除此之外,在戶部沒有錢的時候,也經常向皇帝“借”錢。
所以明代皇帝也不像是后世傳說的那樣一毛不拔,大明財政的困境,也不全是皇室揮霍無度。
武監生的教學補貼費用都是皇帝內帑支出的。
本屆內閣,高拱張居正都是體面人,但是他們也同樣不愿意由外廷負擔這筆費用,所以蘇澤的奏疏送到內閣后,閣臣們都不好意思再開口向皇帝要錢。
隆慶皇帝看完了這份奏疏,壓制住內心的不快,向司禮監三人問道:
“內廷怎么看?”
李芳開口說道:
“蘇翰林是謀國之言,但琉球局勢是否如通政司說的那么緊迫,海疆是否有倭寇潛伏,這事情還要外廷議一議。”
李芳是老狐貍。
他自然知道,皇帝是不愿意掏這筆錢的。
和蘇澤前面的奏疏不同,這筆錢屬于砸進去看不到水花的。
以前隆慶皇帝乖乖掏錢,是因為這些錢砸進去都是能看到的。
靈濟宮大會、上元燈會、武監,這都是功勞擺在這里,日后都要寫進史書的。
可海疆諜報?
情報工作可能幾年花錢都沒有結果,但是這些人又要養著,占用大量的經費。
李芳自然看出了皇帝不愿意掏錢,但是他也不想要得罪蘇澤,所以干脆扔給外廷商議。
如果外廷真的鐵板一塊,那壓力自然就給到皇帝身上,如果外廷自己都不能統一意見,那就順水推舟不了了之。
馮保身為東廠的廠公,他的態度更偏向蘇澤一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馮保說道:
“陛下,仆臣以為我東廠錦衣衛在地方上自有耳目,不如撥出一筆銀子給這些錦衣衛沿海哨所,說不定能省錢辦大事。”
明初的錦衣衛,確實是有監視地方的功能的。
但是大明衛所都在不斷墮落,錦衣衛地方哨所早就已經失能。
馮保作為東廠廠公,管轄錦衣衛,想要將偵緝的權利掌握在東廠手里,而不是外朝文官的通政郵遞司手里。
而且馮保還進一步想,雖然名義上是“備倭”,但只要有了經費,那除了備倭之外,也可以增加其他的功能,比如搜集地方上的民情和官員情報,這樣一來,又能進一步加強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
最后皇帝看向執掌內承運庫的陳洪。
陳洪的態度就很堅決了,“陛下,此例不可開,萬萬不可從內帑支銀!”
這句話也提醒了隆慶皇帝,九邊備邊銀也是這樣,原本只是在國防預算不夠的時候,外廷向皇帝“拆借”的銀子。
但是到了現在,備邊銀已經成了固定支出。
在先帝朝東南抗倭的時候,內帑都差不多掏空了用來抗倭。
一句“此例斷不可開”,讓隆慶皇帝堅定了決心,他對著李芳說道:
“將蘇澤的奏疏發往外廷公議。”
李芳接過了蘇澤的奏疏,以他對外朝大臣的了解,發往外朝公議,差不多就等于是駁回蘇澤這份奏疏了。
“少主,真要硬闖嗎?”
趴在水晶宮博覽會的展館前,一名倭國武士對著趴在他身邊,一副漢人讀書人打扮島津義弘說道。
島津義弘,是薩摩島津家主島津貴久的次子。
作為家族次子,島津義弘沒有家族繼承權,他的兄長島津義久能征善戰,得到包括他父親在內,島津家的一致認可。
所以島津義弘從成年以后,作為家族戰將,為島津家也立下了不少功勞。
不過自從去年開始,他父親島津貴久一統薩摩后,薩摩地區暫時沒有了戰事。
于是島津義弘就主動遠離家族權力核心,開始四處游歷。
去年他隨著商船來到了萊州港,在見識到了萊州港口的繁華后,島津義弘就起了游歷大明的心思。
島津義弘命令手下都和他一樣學著大明人蓄發,又向大明商人學習漢語,接著混過了市舶司的盤查,領著手下混入了大明腹地。
他們有時候扮作朝鮮商人,有時候扮作琉球商人,又靠著金錢開道,竟然就混進了京師。
島津義弘在京師大開眼界,但是最讓他震驚的,是東勝衛大捷的消息。
薩摩在倭國最南端,也是最早和外國交流的地區,島津家也是倭國最早開始使用火器的大名。
島津義弘自己也是火器的狂熱愛好者,他在薩摩的時候,就設置過“火器館”,專門研究西洋火器。
當聽說大明軍隊利用棱堡和火器,擊敗了十幾萬蒙古人后,島津義弘就對大明的軍事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元初對馬島之戰中,倭國人也見識過蒙古人的可怕,現在竟然擊敗這么可怕的敵人,一定是靠的火器!
但是島津義弘根本沒有合法身份,無法靠近大明的兵工廠,幾個月下來都沒有任何收獲。
這時候,他等到了水晶宮博覽會的開幕。
他冒充大明百姓,混入水晶宮中,他見到了那些精妙的機器,更讓他著迷的是水晶宮內的鋼材。
聽說水晶宮的立柱,就是用鑄炮的炮鋼來鑄造的。
暴殄天物啊!
但是島津義弘也是聰明人,這不是正說明大明在冶鐵鑄造技術上有了巨大突破嗎?
島津義弘堅信在水晶宮博覽會內,藏著大明的冶鐵秘術,那些精妙的機器,就和冶鐵鑄炮有關!
只可惜島津義弘的漢語并不是特別好,聽不懂這些機器的介紹,要不然也不會產生如此離譜的誤會了。
等到博覽會閉幕之后,島津義弘就帶著手下,準備闖入世博會的展館,將這些機器偷出來。
只要將這些機器運回島津家,那就能制造出和大明一樣的火炮。
借著如此強大的火器,島津家說不定就能統一整個倭國,完成“天下一人”的偉業。
而島津義弘也等到了機會,自從博覽會閉幕后,城外的水晶宮展覽館拆除了主展館頂部的玻璃屋頂,要等到重新安裝木質屋頂后才會重新開放。
所以除了工部的匠人之外,整個展覽館沒有什么人手。
隨著島津義弘的一聲令下,倭人沖進了主展館。
與此同時,傅順正領著工部的官員和匠人住在水晶宮,忙著盡快改造水晶宮,然后重新開放。
緊張的工期讓傅順煩躁到難以入眠,他再次核對了一下明天的工程圖紙,突然聽到了下屬喊道:
“遭賊啦!”
傅順聽到喊聲,立刻拿起一根鋼筋就沖了出來,而工部的官員和匠人也紛紛如此。
傅順又大喊一聲:
“燃燈!”
巨大的鯨油燈亮起,這是為了趕工,工部特別打造的聚光燈。
燈罩后是反光的鏡子,點燃之后宛如白晝,這也是如今港口燈塔照明用的技術。
島津義弘也傻了,他沒想到這么快就引起了明人的警覺,更沒想到大明還有這么亮的燈,身穿黑衣的己方瞬間成了最顯眼的目標。
他也沒想到水晶宮內還有這么多手持鋼劍的猛男。
這些人不都是工匠嗎?
在倭國,一旦出現手持武器的武士,工匠們都會第一時間逃竄。
怎么大明的工匠和倭國的工匠不同?還會拿起武器反抗!?
島津義弘心一橫,又抽出自己腰間的倭刀。
這把倭刀,名叫小筱丸,這是一把名刀,是島津家最珍貴的珍藏。
島津義弘的眼力勁兒也很好,直接沖向了手持鋼筋的傅順。
這群明人中,傅順最高大,而且眾人都以他為尊。
“死!”
島津義弘全力揮舞小筱丸,向著傅順劈砍過來。
他來勢太快,傅順也反應不及時,眼看著是躲不開了,傅順本能的舉起手里的鋼筋格擋。
島津義弘露出笑容,他幾次在戰場上斬殺敵將,都是靠著這一招。
小筱丸是削鐵如泥的神兵,能輕易砍斷對方的武器,等對方武器斷裂后,自己就可以乘勝追擊,將眼前這個明人首領斬殺。
電石火光,小筱丸撞上了鋼筋。
然后,小筱丸斷了。
島津義弘傻了,自己的名刀竟然斷了!?
被眼前這個明人首領手里的鐵棒給撞斷了!?
島津義弘陷入到人生觀崩塌的震驚中,傅順卻已經回過神來。
他看到鋒利的斷刀,更是一股惡氣涌起,他手持鋼筋沖上來,對著島津義弘就是一陣亂揍!
而這時候,隔壁楞嚴寺聽到了水晶宮的動靜,又看到工地上亮起鯨油燈,方丈法嚴立刻領著寺內的武僧沖了出來。
隨著楞嚴寺僧兵的加入,島津義弘的手下被擒獲。
而這個時候,傅順才注意到這幫人倭人的身份。
再想起了近日他聽說倭人間諜的消息,連忙對著手下說道:
“速速將這幫歹人送到巡捕營!”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