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0章 欺天大案

  外城司巡捕營。

  等傅順將一眾倭人押送到了巡捕營的時候,巡捕營聽說了是有歹人夜闖水晶宮博覽會,還襲擊了一名工部郎中,自然知道這是潑天的大案。

  外城司把總李得福被手下叫醒后,披上了官袍就沖到了外城司駐地。

  巡捕營把總是從四品的武官,可是在京師他這個級別屬于誰也得罪不起的。

  傅順是工部實權部門的主司,李得福聽說他被襲擊,嚇得臉都白了。

  等到了巡捕營,知道傅順無礙后,李得福才算是安心下來。

  但是傅順手里拿著島津義弘斷開的倭刀小筱丸,臉色凝重的說道:

  “歹人手持的是倭刀。”

  聽到倭刀兩個字,李德福的臉色又難看起來。

  前兩天,通政司通報,說是京師內潛伏著倭人奸細。

  雖然東廠錦衣衛都不當回事,還是下發給了巡捕營在城內緝捕。

  當然,巡捕營也是做做樣子。

  巡捕營分為東西南北和外城五營,每個營差不多也就是不到一千人的樣子。

  外城巡捕營這一千人,要負責京師城墻外,整個京畿地區的治安緝盜工作,這點人手在京師抓間諜?

  就是維持治安都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所以巡捕營業只是搪塞上面,報了一個“暫未發現倭人細作”。

  可沒想到,京師之中真的有倭人細作,而且還試圖闖入水晶宮博覽會!

  這幫倭人想要干什么?

  李德福一想到,水晶宮博覽會的開幕式是皇帝親自主持的,閉幕式是太子主持的,冷汗就冒出來了。

  皇帝和太子都愛去水晶宮,博覽會過后這里就改為常設的展館,說不定皇帝和太子什么時候還會駕臨。

  這些倭人是刺探博覽會場館,想要刺殺皇帝或者太子!

  這個結論讓李得福都要暈倒了,如果不是傅順制服了這些倭人,后果不堪設想!

  一旦發生刺殺案件,那回復“暫未發現倭人細作”的自己,怕是九族都不夠用來抵罪的!

  李德福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連忙對著傅順說道:

  “傅大人,您可是救了李某全家啊!”

  李德福緊接著喊來屬下說道:

  “傅大人放心,這倭人來了巡捕營,一定讓他們全招了!”

  就在這個時候,外城巡捕營又熱鬧起來。

  只見一名中年錦衣衛的官員,領著手下沖進了巡捕營。

  李德福一看,來的人是錦衣衛指揮僉事徐爵。

  看到徐爵,李德福立刻知道他為什么而來了。

  果不其然,徐爵開口就說道:

  “李把總,能不能分兩個倭人細作給我們錦衣衛?”

  李德福迅速瞥了一眼堂上的巡捕營成員,這其中肯定有錦衣衛安插的人手,要不然徐爵也不會來的如此之快。

  錦衣衛指揮僉事是正四品的武官,是錦衣衛中僅次于指揮使和指揮同知的三把手,這徐爵還是東廠廠公馮保的親信。

  所以徐爵雖然說話客氣,但是李德福是萬萬不敢得罪的。

  他當然也知道徐爵是為什么而來。

  皇帝讓緝捕倭國細作的任務,是發給東廠和錦衣衛的,但是東廠錦衣衛又下發分包給了巡捕營。

  如果抓不到奸細還好,真的抓到了,巡捕營全抓了,東廠和錦衣衛一個沒抓到,那錦衣衛一個辦事不利的罪名是少不了了。

  但徐爵能這么快前來,定然是巡捕營內有錦衣衛安插的人手,向錦衣衛通風報信的。

  現在是“精誠團結”的時候,李德福大手一揮說道:

  “好說!這就分幾個人犯給錦衣衛!”

  聽到李德福這么痛快,徐爵大喜,立刻就領著人去巡捕營大牢中提人。

  他的想法是,在緝捕倭國細作這件事上,錦衣衛已經落后巡捕營了,所以必須要在審訊上快巡捕營一步。

  就在徐爵領著幾個倭人離開后,緊接著就巡捕營又迎來了第二波客人。

  這次來的是東廠太監們。

  為首的,竟然是當今東廠掌刑司首領太監麥化。

  看到這幫太監們腰上的象牙腰牌,李德福更加不敢怠慢,連忙迎接了出來。

  麥化瞥了李德福一眼。

  東廠設掌刑、理刑二司,專門負責大案的審理,其中掌刑司的首領太監,擁有貼黃密奏權,也就是可以不經過內閣和司禮監,直接呈送給皇帝。

  麥化從嘉靖年間就是掌刑司首領太監了,在政治上獨立,并不算是馮保一黨。

  在東廠剛剛設立的時候,東廠其實是一個督查錦衣衛辦案的務虛部門,甚至沒有常設機構,東廠內部的職位都是兼職的。

  但是隨著皇帝對錦衣衛的不信任,東廠在督導錦衣衛的基礎上,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辦事機構來。

  麥化冷哼一聲說道:

  “李把總抓著倭人細作,為什么不送到東廠審訊?”

  李德福的冷汗下來了,他知道麥化執掌東廠多年,心狠手辣,他立刻說道:

  “麥掌刑您來得正巧,這不是正準備將人犯送到東廠嗎!”

  聽到李德福如此上道,麥化的表情也緩和下來。

  李德全緊接著說道:

  “下官也求求麥掌刑開恩,留下幾個倭人在巡捕營,也讓吾等向巡城御史大老爺交差。”

  麥化見到李德全上道,點頭說道:“那就留下幾個倭人,但是首犯咱家要帶走!”

  “這個自然!”

  大明這個時代的偵查和審訊手段,沒有其他花里胡哨的地方,唯一的招數就是——用刑。

  特別是這件事涉及到的是倭國的細作,那用起刑來更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了。

  東廠掌刑司和錦衣衛之間,還存在著搶先破案的競爭關系,這下子東廠和錦衣衛的刑訊大師,紛紛拿出自己渾身解數,對著這幫倭人就是一頓招呼。

  才吃了兩套,島津義弘就已經全部招了。

  一名倭國通譯站在麥化身邊,將島津義弘的招供說了一遍:

  “你是說,你是倭國大名的次子,是游歷到我大明后,臨時起意興了歹心,這才擅闖水晶宮,想要偷竊冶鐵秘術?”

  通譯又將麥化的話重新說給了島津義弘,島津義弘連連點頭,恨不得立刻簽字畫押然后拉出去砍頭,也好過在東廠受這等酷刑。

  但是麥化的臉色一變說道:

  “爾等潛入水晶宮,就為了偷東西?你們這些倭人當咱家是傻子?!”

  “來人!繼續用刑!”

  就這樣,島津義弘又受了一遍刑,這時候他已經奄奄一息了。

  用刑的太監連忙說道:“掌刑,再用刑,這倭人怕是承擔不住了。”

  麥化一臉的嫌棄道:

  “倭人就是不行,先帝朝沈大人,那可是受了幾天刑都不改口,鐵骨錚錚的漢子!”

  “再問,他們這些倭人潛入水晶宮,是不是為了偵查地形,準備下一次陛下出宮的時候,刺殺陛下?”

  通譯將麥化的話說了一遍,島津義弘的臉更白了。

  我,刺殺大明皇帝?

  島津義弘知道,一旦背負上這個罪行,死的就不是他一個人,甚至會連累到他的家族。

  島津義弘還想要反駁,但是又看到用刑的太監,那點反抗意志徹底消失。

  他用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大人,我招供!”

  但是麥化沒有立刻讓他簽字畫押,而是又詳細的問了一遍,島津義弘的“計劃實施過程”。

  島津義弘哪里有什么刺殺大明皇帝的計劃,但是他也被折磨到沒辦法,只能按照麥化的引導,現場編了一份計劃。

  島津義弘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計劃,麥化又反復問了幾遍,確保不會出現前后矛盾的地方,接著又問道:

  “那琉球呢?”

  琉球?

  島津義弘知道自己的父親正在滲透琉球的事情,聽到這件事和琉球有關,他更加的心虛。

  麥化看出了端倪,又繼續問道:

  “知道什么都說出來!”

  一想到那些恐怖的刑罰,島津義弘不敢再隱瞞,將島津家控制琉球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拿到這份供詞,麥化又對著其他審訊的太監說道:

  “去,把這份首犯的供詞也給錦衣衛和巡捕營一份,這等大案供詞務必要嚴絲合縫,不能有差池。”

  手下立刻拿著供詞,送到了錦衣衛和巡捕營。

  錦衣衛這邊,錦衣衛指揮僉事徐爵正在頭疼,他帶回來的幾個倭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智商太低,怎么審訊口供都是前言不搭后語,連關鍵的地點時間都對不上。

  有個倭人甚至連自己跟著島津義弘去做什么都不知道,就只知道自己要忠于“少主”。

  這些口供送上去,別說是皇帝了,就是司禮監那邊也不可能認可的。

  也幸虧這時候,麥化讓人送來了主犯的口供。

  徐爵立刻松了一口氣,有了這份口供,就可以讓這幾個倭人按照口供來復述了。

  只要他們的口供大體上能對上,這案子也就能結了。

  巡捕營這邊也是如此,李德福本來也沒有主導審理的想法,他拿到麥化送來的供詞,立刻讓巡捕營對剩下幾個倭人用刑,也弄出幾分印證的口供。

  就這樣,等到天亮的時候,十幾份有關倭人島津義弘潛入大明,刺探水晶宮地形,準備在皇帝下一次駕臨的時候刺殺皇帝的案件報告,就已經送到了隆慶皇帝面前。

  隆慶皇帝臉色鐵青,他先是查看五門巡城御史的上書,詳細講述了昨夜在水晶宮發生的事情。

  案件涉及一名工部員外郎,有傅順親自所寫的經過,還有斬斷的倭刀作為物證。

  接著隆慶皇帝開始查看證言。

  這伙倭人,分別由東廠、錦衣衛、巡捕營三方審問,首犯島津義弘的供認畫押,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計劃。

  剩余從犯也都紛紛做出口供,也都和主犯的口供對得上。

  特別是主犯島津義弘,他從潛入大明后,沿途用種種手段,潛入京師的過程十分的詳細。

  這下子皇帝徹底信了。

  “欺天了!倭寇竟然要刺殺朕!”

  司禮監三巨頭都瑟瑟發抖,自從皇帝登基以來,他們還沒見過皇帝這么生氣。

  隆慶皇帝臉色潮紅,久久才平靜下來,先對著馮保說道:

  “前幾日通政司就上奏,說倭寇潛入琉球,甚至混入琉球使團來京,已經讓東廠和錦衣衛排查京師倭寇細作,為什么昨夜倭寇動手才抓到!?”

  這句話已經問的很重了,馮保一下子跪下來說道:

  “仆臣有罪!”

  隆慶皇帝冷哼一聲,他對東廠和錦衣衛不滿,但是現在還沒到整頓的時候。

  緊接著他又對李芳說道:

  “朕記得蘇子霖有過奏議,除一等朝貢國外,外國商船上的人不得離開港口,為什么倭人能一路潛入京師?”

  李芳也汗流浹背了。

  但是作為內廷的老大,李芳還要為市舶司辯解兩句,他說道:

  “陛下,市舶司主要的職責是征稅,這緝捕細作,實非他們所長。”

  聽到這里,隆慶皇帝也作罷。

  他拿起了蘇澤的奏疏,接著說道:

  “還是蘇子霖未雨綢繆,下旨準奏,在海港的通政司經歷所設置緝私諜報的職能,這筆錢由內帑從市舶稅撥出,立刻去辦!”

  隆慶皇帝也驚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這些倭人提早踩點,在水晶宮開幕式上刺殺自己呢?

  琉球使團中混入了倭寇,朕可是和琉球使團一起站在觀禮臺上觀禮的!

  而東廠和錦衣衛的無能,也讓隆慶皇帝對他們的能力不信任。

  隆慶皇帝還是選擇相信蘇澤,通政郵遞司去主管這件事。

  而經過這件事,隆慶皇帝也熄了出宮的興致。

  除此之外,這次有功的人員也要獎勵,辦事不利的人員也要懲罰。

  這次倭寇刺殺案,迅速傳遍京師,四大報紙都做了詳細的報道。

  《樂府新報》是官報,拿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全文刊登了事件經過。

  另外三份報紙在轉載之余,也增加了自己的內容。

  《商報》用一個版面,采訪了一名大明船長,講述了倭人海盜在海上劫掠的殘忍舉動。

  《新君子報》則又論證了一遍華夷大防,強調倭寇對大明的野心,這次刺殺就是為了攪亂大明!

  《新樂府報》總編何心隱大概是為了報答當年楞嚴寺借宿的恩,在報道中詳細講述了楞嚴寺的“義舉”,又盛贊楞嚴寺捐贈土地給水晶宮博覽會的慷慨,又詳細寫了楞嚴寺的歷史,京師百姓才知道京郊這么一座古寺。

  如果不是京師最近在抓倭國奸細,人心惶惶,百姓估計都要涌入楞嚴寺拜佛了。

  趁熱打鐵,蘇澤再次上疏。

  《奏請設靖海巡防艦隊督察琉球防倭事疏》。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