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60章 入股

  “做外包業務,尤其是成千上萬人的外包業務,需要大量的游說工作。

  現在的國際電信業務都是由政府壟斷,他們疑心很重。

  前些時間我去申請的時候,他們覺得我肯定是在搞間諜活動,因為沒人申請過這種高速通道。”

  聽了拉曼的解釋,羅恩差點笑出聲。

  “所以你已經嘗試過了?”

  “是,”拉曼大方的承認,“這個外包工作我本來打算自己做的,但發現行不通。”

  拉曼手里有三百萬美元,折合1.35億盧比,完全可以折騰出一家中小型外包公司。

  憑借他的經驗,慢慢,遲早會做大做強。

  但這種開通國際電話長途的必要配置,卻難倒了他。

  深思熟慮后,拉曼干脆來找蘇爾先生拉投資。

  既解決碰到的難題,也順便一步到位,直接把公司規模拉滿。

  “由您出面這些都是小事,另外我還需要高速帶寬,方便在計算機業務上和海外聯系。”

  “網絡光纖新德里也抓的很嚴?”

  “我當然可以租一條私人國際線路,但把它和任何公共網絡連接起來都是違法的,因為繞不開政府的監管,罰款大概是15萬美元。”

  以拉曼的身家,不到一個月,他就會變得傾家蕩產。

  “我明白了,你是看上了我的印度移動通信公司。”羅恩了然。

  “沒錯,您的電信公司無比契合外包業務。據說政府已經發放牌照,允許印度移動開通國際漫游業務?”

  面對拉曼的試探,羅恩沒有否認,微笑著點點頭。

  “那就對了,話務中心的問題輕松解決。我還知道印度移動去年就成立了寬帶事業部,國內40的網絡寬帶市場都被它掌握。”

  “網絡寬帶?你是想通過互聯網和歐美那里直接連接?”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網絡可以大大方便彼此的溝通,說不定Spec公司還能承接一點軟件外包業務。”

  在拉曼看來,印度移動公司簡直是外包業務的絕配呀。

  他需要國際電話,也需要高速光纖,前者都能提供。

  也不用折騰,陽光智慧城市的寫字樓通信服務,就是有印度移動在提供。

  一流的光纖線路,通道足夠的呼叫熱線,妥了。

  從硬件到軟件,蘇爾先生都有現成的。

  身為一個創業者,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投資人,資源上彼此互補不足。

  拉曼不是無名之輩,他想拉投資其實不太難。找上蘇爾先生,那是有原因的。

  “你對這門生意有什么預期?”羅恩沒直接給出答案。

  “外包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大,每年會產生數十億美元的利潤,以后還可能越來越多。

  您不需要為其他事煩惱,只要陽光智慧城市這里提供必要的硬件就行。

  剩下的人員招聘、渠道資源、海外業務我都可以搞定。我們雙方聯手,將會在市場上所向披靡!”

  “你的投資預算是多少?”

  “五百萬美元,”拉曼精神一振,“我負責三百萬美元資金和海外人脈關系,您以寫字樓、印度移動的入股。我們四六分,我六你四。”

  “印度移動只提供第一年的,后續服務按照市場價結算。”

  “沒問題。”拉曼立即答應下來。

  畢竟對外包公司而言,每年的國際通話、寬帶服務那都是一大筆開銷。

  羅恩總不能讓印度移動無條件的,這可是都是公司利潤。

  “過兩天你做一份項目書提交過來,沒問題,大家就可以簽合同了。”

  “那政府的問詢.”

  “都是小事情。”羅恩不在意的擺擺手。

  什么間諜活動,那不胡扯么,他們是在為德里創造就業崗位。

  印度現在的工作機會還是太少了,所以許多人一直在學校里學習。

  學一個文科碩士就是為了面子,掩蓋他們找不到工作的事實。

  雙方合作的Spec公司,出現的恰到好處,因為德里正有一個很大的受過驕教育的群體在等著他們吸收。

  到時候說不定這里的學生都不夠用,因為外包業務需要大量的人手,成千上萬、幾十萬的崗位缺口。

  現在也是“全球化”概念開始風靡的時候,這一代年輕人接受很不一樣的思想。

  他們想過不一樣的生活,電視節目、電影、.到處都在宣揚西方享樂主義的做派。

  年輕人有了新的抱負,忽然之間他們開始想要工作,有自己的錢。

  外包行業不僅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薪資也十分豐厚。

  此外這門工作直接和外國人打交道,讓很多人覺得高大上。他們完全可以吹噓,自己在為大型外企工作。

  大家能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實現財務獨立,這將完全改變他們的生活,尤其是女性。

  對于年輕的單身群體來說,這里將是印度第一個有熱鬧夜生活的地方。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年輕人工作在哪里,又住在哪里?

  陽光智慧城市!

  他們將會成為這里消費的主力軍,樓下的餐廳、咖啡館、商城里的電影院、酒吧,全都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場所。

  引進這些外包公司,對羅恩來說,絕對是筆劃算的買賣,怎么都不會虧。

  而且現在剛剛進入千禧年,未來外包業務的規模還會不斷擴大。

  到時候會有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以此為生計,那確實意味著龐大的利潤。

  羅恩看好拉曼的外包公司,絕對會成為行業的知名存在。

  在全球化的這股浪潮中,外包的利潤他也會分一杯羹。

  轉眼之間已經到年底,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年頭即將過去。

  羅恩本打算回孟買,那里的陽光智慧城市也將開業。

  新德里這邊開了個好頭,他對接下來的商圈都頗具信心。

  不過蘇爾診所提交到案頭的報告,讓他放緩了歸程。

  經過了幾年的運營,蘇爾診所已經成為孟買最好的私人醫院之一。

  得益于會員制的運營模式,它的好口碑在富人群體中傳播的十分迅速。

  印度其他地方都能聽到蘇爾診所的名聲,甚至德里這邊都有人千里迢迢跑去孟買的蘇爾診所治病。

  這兩年北印度這里的很多朋友都在問羅恩,為什么不在新德里也開一家蘇爾診所。

  他聽進去了,于是派人對德里這邊的私人醫院做了個調查。

  他的本意是了解市場情況,結果卻看到了觸目驚心的內容。

  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是貿易,還有各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比如私人醫院。

  像這種新事物,以前是幾乎沒有的。直到80年代,所有醫院都是由國家運營。

  從政府宣傳的角度來說,印度的醫療普惠做的非常好,德里這邊就有好幾家優秀的公立醫院。

  它們大多是在50年代建立,作為國家的旗艦研究機構,放在國際上都很有水平。

  只是幾十年過去,這些較老的機構雖然仍在為人們提供服務,但卻無法滿足中產階級的醫療需求。

  瞧瞧外面的那些私立醫院吧,就像西方大多候診室一樣,有著各種精良的設備。

  醫院到處充斥著企業風格的東西,比如有一個意見箱,還有一個信息咨詢臺,上面放著一個友好的標志寫著“我能為您效勞嗎?”

  同時邊上的電視機屏上還滾動著能在這里購買的醫療服務,海報上的有關于視力矯正的,還有各種對疤痕、妊娠紋和皺紋的治療。

  海報上的照片里是快樂健康的家庭,就像許許多多當代印度那樣,是個白人家庭。

  這才是中產階級需要的醫療服務,尤其是像美劇所了解和熟悉的尖端醫療設備。

  為了獲得這種“一流”的醫療服務,富人們轉向新的私立醫院,這些醫院多由商界的億萬富翁家族所有。

  這些家族都是權力根深蒂固的精英階層,在政府有關系,能夠獲得在城市建造不動產的必要土地。

  他們往往同時擁有金融公司、保險公司、臨床研究公司、還有數以百計的醫院。

  背后的各種交易且不提,總之這些私立醫院為中產階級創造了煥然一新的醫療健康體驗,時髦、設備齊全,當然價格也很昂貴。

  私人的就是資本的,資本是要喝血的。

  羅恩手中的報告寫了很多事例,都是私立醫院的常態。

  老實說有些很超乎他的想象,甚至還牽扯到身邊的朋友。

  那個曾經在蘇爾電器剛剛起步時,幫他搞定從李家坡進口電機的商人拉南特死了。

  他是金奈人,妻子卻是德里人。這兩年他漸漸把生意交給兒女,老夫妻倆回到德里定居。

  羅恩去年還和他喝過一杯,他看起來完全不像得病的人,前兩天卻突兀的去世了。

  他得知消息比較晚,現在打算去拜訪他的妻子阿爾蒂。

  對方把見面的地點放在了某個私立醫院看看,似乎她還在處理后事。

  羅恩把汽車停在商業醫院的停車場,他下車朝醫院樓下的咖啡廳走去,然后就被嚇了一跳。

  在大門口有一個已經死去的婦女,臉朝下躺在擔架上。

  門被她堵住了,她身材敦實,是個中年人。

  在死者旁邊是一個年輕男子,她的兒子。

  “她在醫院住了三個星期,他們讓她出院后,我們就把她帶回家。但她病情惡化,今天早上過世了。我們不知道怎么辦,就把她帶到這里來了。”

  他一直哭,擺弄她身上蓋著的圍巾,幫她把臉遮起來。

  “我們要一個擔架把她從車里抬出看,但我們要把她抬進去的時候,他們不讓。他們說她已經和醫院沒關系了,所以我們不知道要怎么辦。”

  路人為他們擔心,因為她躺在早晨炙熱的太陽下,這很不利。

  一輛車停在入口,下來一個人,那是這個男人的兄弟。

  正在這時,羅恩要等的人也來了。

大熊貓文學    我在印度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