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40章 我說的

  九月初,第二輪大選開始了。

  孟買這里的邦選舉和全國大選幾乎同時開始。

  喬格什瓦里在選舉日那天又熱鬧了起來,天下著小雨,卻澆不熄蜂擁而至的選民們的熱情。

  競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各就各位,撕下一張張小小的選票,遞到選民手中。

  卡馬特帶著吉里什做投票動員,于是阿莫爾和他們再一次走入了貧民區。

  蘇爾先生有交代,多多觀察這次大選的民情。

  卡馬特熟悉那里的每一個人,他和吉里什用古吉拉特語同古吉拉特人打招呼:“你好啊!”和比哈爾人則說印地語,和自己的同鄉說馬拉提語。

  他們催促人們快快前去投票,“投給邊上有蝴蝶結記號的。”他們囑咐道。

  這個國家一半多的人口不識字,光和他們說候選人的名字并不管用。

  這一天走過貧民窟時,阿莫爾感到一種不同尋常的寂靜,這才意識到除了偶有播放的全印電視臺和太陽衛視的節目外,幾乎無人觀看電視。

  卡馬特臨時關停了他的有線電視網,只為讓人們抓緊時間投票。

  “卡馬特,給點節目看吧!”一個老人央求道。

  “等你投完票再說。”他如此回答。

  幾人回到投票站,一個濕婆軍頭目正和卡馬特商量:午飯后再進行一輪投票動員。

  到那個時候,檢票員根據手上的名冊,已經能統計出誰投過了票,誰還沒有。

  “四五個人不管用,我們需要一群弟兄。”卡馬特這樣建議,“弟兄”這個詞他說的是英語。

  “那行,我叫上我手下的弟兄。”小頭目語帶篤定。

  這群“弟兄”會回到貧民窟,挨家挨戶敲門,但凡沒有投票的都會遭到他們的威嚇。

  “就是制造點緊張氣氛。”卡馬特解釋說。

  盡管是競爭對手,卡馬特卻和國大黨附近選區的候選人相交甚篤。

  此人名叫瑪瑪,從事電纜生意,是小拉詹團伙的頭目。

  瑪瑪年方而立,他在孟買出生,他的父親幼時從種姓意識濃厚的北部遷來孟買。

  瑪瑪是低種姓,但英雄不問出處的孟買給了他和他的家人新生。

  “在農村,低種姓只配給高種姓做牛做馬。在這里,低種姓照樣稱王稱霸。”瑪瑪得意道。

  通過玩弄權術,低種姓掌控了這座城市。

  瑪瑪向為他提供政治獻金的捐款人痛陳利害。

  “你今天給我五拉克。”他對一個建筑承包商說,“我當選后,五天內就把這筆錢還給你,而且馬上批準你們建公廁的合約。”

  卡馬特嗤笑說,瑪瑪向他的選民立下的承諾是:“你們選我,就不用另交保護費。”

  作為黑社會頭目,瑪瑪承諾選區內凡歸順他者皆受其保護。

  既然警察無能,沒法制止流氓對當地居民的敲詐勒索,不如就選流氓本人當他們的官長。

  一樣要交保護費,不如花錢買太平。

  嗯,這種休克療法未必不是一種思路。

  上一屆大選時,也就是爆炸案后,正是基于同樣的理由,讓百分之五的牧民把票投給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濕婆軍。

  與此同時,一個馬拉巴爾山從事廣告攝影的朋友打電話給阿莫爾。

  他說他破天荒打算投一次票,身為精英人士,他以前從不關心這些。

  “我就在以前你們家住的那塊地方。”他在電話的另一頭說,投票站設在沃爾辛厄姆女子學校。

  “我面前有兩個投票箱。一個上面寫著人民院,另一個上面寫著聯邦院。到底哪個是中泱政府,哪個是邦政府?”他十分困惑地問阿莫爾,對選舉常識一無所知。

  全國大選和邦選舉同時進行,著實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在喬格什瓦里,沒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窮人對選舉投票這件事非常積極,因為這事關他們的生計。

  如果你問瑪瑪,你覺得孟買是誰的?是馬拉巴爾山的富人的,還是如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馬拉提人的?

  他會笑起來告訴你:“孟買要么屬于吃瓦達餐包的人,要么不屬于任何人。”

  無論是濕婆軍,還是國大黨,都無法左右一千多萬人的思想。

  這些年來,孟買經歷了三次大選。印度為了表明其忠于民主制的決心,不斷做著無比痛苦又堅持不懈的努力。

  它必須一次又一次證明:我們是民主國家。

  而這個國家的人民所具有的耐心,實在讓人驚奇。

  年復一年,別無選擇,也無怨無悔,他們履行著自己投票的義務。

  91年時,57的印度人參與了投票。96年,投票人數上升了一個百分點。到去年,這一數值進一步上升,六億印度人當中的62行使了他們的投票權。

  而99年的印度大選有何意義呢?斥巨資、冒酷暑在全國上下游說拉票,可選來選去,在德里執政的依舊是那幾張面孔。

  都說今年不會有人投票了,印度會刮起抵制的風潮,但最終,九月初的投票率只不過略有下滑。

  人們依舊忍受著高溫,在投票點前排起長長的隊伍。

  這或許便是這個印度國家的命數。

  人們不問他們為何而投票,他們只管投就是了。

  九月底,投票結果出來了,統治孟買近十年的濕婆軍輸掉了本次大選。

  下議院選舉,即全國大選,印人黨卻再次獲勝,他們把權力抓的更緊了。

  濕婆軍和印人黨在馬邦的失利,卻沒人覺得意外。

  他們曾對貧民區的選民承諾:要建四百萬套房屋造福大眾,但最終建起的房屋數量還不足四千。

  吃瓦達餐包的人拋棄了他們,這無關暴力,也無關宗教信仰。

  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真正看重的依舊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東西。

  不過濕婆軍卻再次陷入了緊張的氣氛,因為剛剛上臺的國大黨那里,正在重提斯里克里希納調查報告。

  該報告針對的是92年孟買騷亂,薩克雷就面臨著十四項指控。

  周六的晚上,阿莫爾接到卡馬特的電話,他說要和手下一起封鎖孟買。

  在濕婆軍分支的晚間會議上,他們得到消息稱:薩克雷第二天一早會被逮捕。

  阿莫爾能從背景聲音里聽到,老虎的軍隊那憤怒的咆哮。

  他也從電話另一頭的卡馬特身上感受到全新的活力,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時光。

  第二天,卡馬特不時來電,告知阿莫爾最新的進展。

  他和手下被派到了戈爾岡,而戈爾岡分支的人則來到了喬格什瓦里。

  這樣一來,始終和他們亦敵亦友的當地警方就認不出他們來。

  在卡馬特的手下發起大罷工的時刻,兩百名戈爾岡警察只能在一旁觀看,他們發出無用的呼喝,威脅要記下卡馬特等人的姓名,然后逮捕他們云云。

  卡馬特的小分隊攔下一輛公交車,司機告訴乘客速速下車,而后不得不看著車輛為濕婆軍燒毀。

  小分隊還走進有著整面玻璃墻的商店,威脅店主若不馬上關門,他們便要用石子砸碎玻璃墻。

  為免更大經濟損失的店主只得照辦,拉下了卷簾門。

  近八百名濕婆軍分散在喬格什瓦里,截停火車,迫使出租車和三輪車停業。

  他們沖進當地的公交總站,車站經理親自出面,懇求濕婆軍手下留情,允許他召回所有公交車輛。

  就這樣,整座孟買城陷入了癱瘓。

  眼瞧著內戰似乎一觸即發,走投無路的薩克雷再次找到了羅恩。

  這次他姿態放的更低,再不提大選的重要性,亦或是彼此的親密關系。

  他必須得低頭,如果堂堂濕婆軍大佬被抓進監獄,那可就真成了笑話。

  這不僅事關顏面,也關乎著薩克雷對濕婆軍的統治力。

  那些火氣旺盛的年輕人,或許會為了他在孟買再一次搞起騷亂,但之后薩克雷也不再會是他們誓死追隨的大佬。

  權力,沒有任何一個男人會輕易放棄,尤其曾經你掌握著它、蹂躪著它、支配著它…

  “羅恩,如果我進去,那濕婆軍就無人能約束了。整個孟買會亂作一團,甚至是戰爭。對,就是內戰。到那時,一定會有暴亂。”

  薩克雷的語氣很平靜,他沒有提高音量,也不曾語帶威脅,只是說著他確定會發生的事。

  “到那時你就會知道,我今天所言不虛。神明保佑,我不希望戰爭發生,但我也知道它一定會發生。牧民會沖進來,不只是孟買的牧民,整個印度的都是,屆時便是一場全國上下的惡戰。”

  “你知道問題出在哪嗎?”站在窗前的羅恩轉身。

  “什么?”

  “濕婆軍太喜歡用暴力了,你仰仗它,最后也會被它所制。”

  “但我們必須得這樣做,那些瘋子有槍支彈藥。要不是我的手下,我敢肯定,印度教徒早就被牧民殺光了。”

  “如果發生你所說的內戰,濕婆軍打算怎么做?”

  “我們會竭盡所能戰斗,我們不得不為印度而戰,復仇是我們生而有之的權利。”他信誓旦旦。

  “你太小瞧新德里了,也太高估是破軍了。”羅恩搖搖頭。

  “放眼整個印度,只有濕婆軍敢站出來和牧民公開叫板。”薩克雷不服氣。

  “在你們雙方動手之前,就會有數萬名警察把你們困在原地,所謂的內戰根本打不起來,我說的。“

  薩克雷一窒,依舊有些不甘心。

  “那之后呢,沒有了濕婆軍,誰來幫你盯著牧民,又誰來幫你震懾宵小?”

  羅恩看著窗外不語,良久才微微偏頭。

  “你回去吧,孟買的法官不會把你怎么樣。這句話,也是我說的。”

  薩克雷心里頓時松了口氣,他抬起雙手合十了一下,接著匆匆告辭。

大熊貓文學    我在印度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