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21 必須上點強度

  “HRT好像調整了懸架行程,北的底盤明顯低了一些。”

  紅牛車隊傳奇設計大師紐維,這次來到了摩納哥賽道觀眾。

  其實不僅僅是紐維,法拉利傳奇設計師拜恩、邁凱輪幕后之王穆雷,乃至于前雷諾以及HRT車隊設計師貝爾,都來到了蒙特卡洛賽道現場觀戰。

  原因無他,這是最考慮賽車純粹機械素質的賽道,現場觀戰能發現賽車不足,以及提供很多改進方面的靈感。

  對于紅牛車隊而言,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法拉利車隊的阿隆索。

  不過無論是在霍納還是在馬爾科心中,HRT車隊的中國小子車手北都是隱藏的威脅。

  畢竟阿隆索的強大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車手北卻像個隱藏在黑暗中的殺手,誰都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會使出致命一擊,就如同在靈巖賽道絕殺了維特爾那樣。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從此之后紅牛車隊就特別關注陳向北,不想給這個家伙任何可趁之機!

  “尾翼角度也調平了,空氣下壓力會下降。”

  “車手北無法適應摩納哥街道賽,調校改為自己駕駛習慣了嗎?”

  霍納隨口附和了一句。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霍納也是職業賽車手出身,少年階段就贏得過雷諾方程式的獎學金,最高跑到了F3000賽事,相當于后世的F2。

  賽車氣動套件的外觀調校,他同樣能做到一眼看出差異,甚至于憑借經驗判斷出陳向北改變設定的原因。

  新生代偏向于轉向不足的車手,確實很不適應摩納哥賽道的調校風格。

  “你認為北能用這套設定適應摩納哥賽道嗎?”

  紐維反問了一句。

  術業有專攻,賽車設計方面他是天才,車手揣摩這方面就遠遠不如管理層的霍納。

  “或許能吧。”

  “能?”

  聽到霍納的回答,紐維有些意外。

  他雖然不是車隊策略組成員,但設計總監的身份擺在那里,對于賽車調校跟賽道原理同樣精通。

  一個賽季新秀,一個從未跑過摩納哥大獎賽的新人,用一套完全相反設定,霍納居然能給出“能”的評價,著實是有些出乎紐維的預料。

  不知不覺之間,圍場大佬對于陳向北的評價,或許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很高很高了。

  “我翻看過北的比賽記錄,澳洲大獎賽期間他曾遭遇過升級套件適應性問題,練習賽成績一度落后于隊友特魯利。”

  “可是排位賽他就已經適應了賽車變化,正賽更是登上了領獎臺,這家伙的適應速度非常頂尖,稱之為天才車手確實不為過。”

  如今陳向北已經成為紅牛車隊主要爭冠對手之一,車隊策略組勢必會對他進行縝密的數據分析,別說是進入F1圍場的比賽記錄被翻了出來。

  就連陳向北在雷諾時期的比賽數據,紅牛車隊都沒有放過。

  一支想要成為圍場頂級的車隊,分析對手賽車跟車手,某種程度上算基本功,這點紅牛車隊絕對不輸任何人。

  先例擺在那里,誰敢保證陳向北不能適應摩納哥賽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場HRT車隊升級套件問題出在轉向過度,現在的賽道特性可是需要轉向不足。”

  紐維回了一句,兩條賽道特性截然不同,F1圍場里面不存在照搬。

  “你沒記錯,可是忘記了一個細節,那就是澳洲站下雨了。”

  “雨戰的轉向過度堪稱溜冰北都能適應,不夸張嗎?”

  面對霍納這句回答,紐維一時啞口無言。

  可是內心里面他依舊不相信,陳向北能用自己的操控去征服摩納哥賽道的特性!

  只能說同樣的情況如果放在十幾年后,那么紐維還將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并且這名車手還是身披紅牛戰袍,他的名字叫做維斯塔潘。

  就是開著一輛尾部亂滑的賽車,征服了這條皇冠上的明珠賽道!

  事實上就在兩人談話期間,陳向北新一輪的練習賽圈速出爐了。

  1分16秒533!

  這個成績已經超越了隊友佩雷茲,不過相比較摩納哥桿位記錄以及圍場內其他車手成績,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找回了熟悉駕駛風格的陳向北,圈速正在以穩健節奏提升,一點一點的攀升練習賽車手榜,讓圍場內更多人把目光望向了他。

  “臥槽,車手北進站調校了一下有這么夸張嗎,直接從末尾攀升到了第四!”

  “今天摩納哥練習賽圈速有點意思,前三分別是維特爾、漢密爾頓跟羅斯伯格,他們都戰勝了同隊的老牌隊友,看來F1新時代來臨了。”

  “維特爾快我能理解,羅斯伯格為什么能這么快?”

  一名觀眾感到有些不解,梅奔賽車可沒有什么競爭力,況且隊友還是車王舒馬赫,羅斯伯格能進入前三很意外。

  “別忘記了,羅斯伯格有著摩納哥雙重國籍,這里是他的主場賽道!”

  很多人都知道羅斯伯格是德國人,卻不知道他其實還是個摩納哥人。

  并且這個國籍再搭配上他的顏值跟某些“公主病”的性格,還迎來了一個“摩納哥公主”的綽號。

  也正因如此,維特爾被視為車王舒馬赫的接班人,而不是幾乎同時代的羅斯伯格。

  “羅斯伯格,北這一圈練習賽速度很快,馬上就要超越你了。”

  梅奔比賽工程師克利爾提醒了一句,他知道羅斯伯格始終沒服過陳向北,如今終于等到了這條主場賽道,這可能是唯一能復仇且證明自己的地方。

  “收到,我還能更快。”

  羅斯伯格很淡定的回了一句,語氣中充斥著自信。

  這倒不是說他心里面沒點逼數,而是羅斯伯格在摩納哥賽道上確實有這個實力。

  后世13—15賽季,羅斯伯格在摩納哥賽道上豪取三連勝,拋開F1遠古時代的戰績不談,這算是近三十年來繼普羅斯特跟塞納之后,第三個能做到摩納哥三連冠的車手。

  曾經如日中天的舒馬赫以及未來維斯塔潘都沒能做到!

  并且要考慮羅斯伯格的對手,同樣是大名鼎鼎的七冠王漢密爾頓巔峰期,更是彰顯了這個三連冠的含金量十足。

  “GOOD,震撼摩洛哥吧!”

  克利爾毫不懷疑羅斯伯格在摩納哥賽道上面的實力,毫不夸張的說車隊內部賽車模擬器駕駛,這個年輕人已經碾壓了舒馬赫。

  沒錯,就是碾壓兩字!

  這里面或許有年齡的差距,以及舒馬赫這種老一輩車手,對于賽車模擬器的生疏,就如同阿隆索基本上不怎么開賽車模擬器那樣。

  但能做到碾壓舒馬赫的模擬器圈速,世界上應該找不出第二個。

  一腳油門下去,羅斯伯格速度開始狂飆,甚至達到了肉眼可見的程度。

  摩納哥賽道演播廳里面,坐著F1官方解說雷德以及來自于本土的解說亨利,就如同之前分站賽事的搭配一樣。

  身為本土解說,亨利自然偏向于主場車手羅斯伯格,見到提速之后當即興奮的說道:“OH,羅斯伯格這一圈的速度非常快,我有預感他能超越榜首的維特爾,來宣布他對于摩納哥賽道的統治力!”

  亨利很驕傲,雖然羅斯伯格有著雙國籍,但對于摩納哥而言能出現一位跑在自己主場的車手,就已然是種勝利。

  要知道這是個僅僅只有幾萬人口的小國,誕生一位“純血”F1車手的概率微乎其乎。

  當然,后世這個幾乎不可能的概率還是出現了,他的名字叫做勒克萊爾。

  “第一計時段顯示羅斯伯格的圈速確實很快,很明顯他對于蒙特卡洛賽道非常有信心,賽車推的非常極限,幾乎把整個路肩都給吃完了。”

  “不過我們也能夠看到,北的第一計時段圈速同樣提升,另外維特爾也準備再次進行技術驗證圈,看來年輕車手都期望能戴上摩納哥之王的桂冠。”

  雷德附和了亨利一句,同時還稱贊了陳向北跟維特爾,一番言論下來堪稱端水大師。

  只是亨利懶得去掩飾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當即用著肯定語氣強調道。

  “他們都跑不過羅斯伯格,這一圈必能刷新圈速榜!”

  “噢,你好像很有信心?”

  雷德用著調侃語氣反問了一句。

  “當然,根據梅奔車隊傳來的小道消息,羅斯伯格模擬器圈速很恐怖。”

  “有多恐怖?”

  “比舒馬赫桿位記錄還要快一秒。”

  原本雷德沒把亨利狂妄的語氣當回事。

  可是當他聽到羅斯伯格能跑出比舒馬赫桿位記錄還要快一秒的模擬器圈速時候,臉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驚訝。

  一秒什么概念?

  放在摩納哥這條又短又低速的賽道里面,排位賽Q3到Q1的距離可能都沒有一秒。

  哪怕這是賽車模擬器的圈速,存在著些許水分,也依然非常夸張。

  意味著羅斯伯格至少有匹敵賽道最快圈記錄的實力!

  本來雷德還想要問一句真的假的,還沒有等他開口,羅斯伯格這一圈的用時就已經出現在了大屏幕上面。

  1分12秒997!

  當這個數字出現的瞬間,全場觀眾包括維修站的車隊成員一片嘩然。

  要知道練習賽大家都是收著力跑,處于熟悉賽道跟調校賽車的階段,并且道路環境還有不少慢車的阻擋,普遍圈速就在1分16秒左右徘徊。

  僅有前幾的車手,才突破到了1分15秒的領域。

  羅斯伯格這一圈,直接干進了1分12秒領域,距離舒馬赫的賽道記錄僅差了0.3秒。

  這要是放在排位賽里面,完全能進入Q3的成績,甚至于在某些年份能奪得桿位!

  夸張,太夸張了。

  包括亨利在內,他都只想過羅斯伯格最多跑進1分14秒,拿到個一練榜首的位置差不多,萬萬沒料到能跑進1分12秒。

  看來梅奔車隊成員沒有吹噓,模擬器真能甩舒馬赫1秒!

  “臥槽,羅斯伯格爆發了嗎?”

  “上一個主場能這么夸張的車手,還是年初車手北跑東海站,難道主場加成真有這么夸張?”

  “單單靠主場熟練度,應該也跑不出這么快,羅斯伯格確實有潛力。”

  “廢話,車手積分總榜第六,領先自己隊友舒馬赫,你真以為羅斯伯格是什么菜鳥?”

  “加油,羅斯伯格!”

  現場觀眾直接瘋狂了,特別是主場的摩納哥人。

  要知道10賽季的羅斯伯格表現并不差,雖然沒有進入到爭奪年度冠軍的行列,但僅次于陳向北排名車手榜第六,還領先于車王舒馬赫。

  考慮到梅奔賽車圍場內中游偏上的性能,可以說羅斯伯格開出了這輛賽車的上限。

  之所以沒有那么亮眼,主要是圍場內的天賦“怪物”太多了。

  同時代的維特爾、漢密爾頓、庫比卡,新生代的陳向北、霍肯伯格都有過亮眼表現,羅斯伯格這種比不上足,比下有余的車手自然就顯得有些中庸。

  但這一次,羅斯伯格證明了自己!

  很快維特爾跟陳向北的圈速也出來了,相比較上一圈都有很大提升,來到了1分14秒5左右,算得上練習賽的優秀成績。

  可是陳向北的圈速排名并沒有上升,滑落到了第六的位置,同時佩雷茲單圈速度也有著飛躍,全場第七跟陳向北差距僅有0.033秒。

  這個差距放在3.337公里的摩納哥賽道,可能隨便手抖一下方向盤,被甩開的距離都不止0.033秒,意味著陳向北調整賽車設置之后,提升的效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至少目前這套賽車調校方案,吃不透摩納哥的上限!

  “北,第一節練習賽快要結束了,準備進站。”

  澤野弘樹看了一眼監控屏幕上的倒計時,通過車隊語音提醒了一句。

  耳機里面傳來陳向北的回復。

  “北,再推一圈,你速度太慢了!”

  奧德托的聲音緊隨其后傳來,語氣中充斥著嚴厲跟不滿。

  信心是主觀行為,數據卻是客觀存在。

  雖然奧德托相信陳向北能駕馭摩納哥賽道,但很明顯目前的圈速還遠遠不夠。

  如果自己的判斷出現失誤,那么得最快速度再次改變調校方案,找到賽道跟賽車的平衡點,否則排位賽就沒有調整的余地。

  “領隊,這才一練,沒必要去推極限圈,這樣跑有很大風險。”

  澤野弘樹表達了自己的異議,很明顯陳向北試圖過提速,只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奧德托這般“激進”的催促,會導致風險系數成倍增加。

  僅僅跑到一練而已,有必要這么急嗎?

  “1分14秒5都叫風險的話,那就別跑什么摩納哥賽道了。”

  “等北跑進1分12秒,再來個我說風險問題!”

  奧德托依舊十分強硬,相比較賽道記錄慢了2秒有個屁風險。

  二練三練還得測試輪胎跟重載油長距離,并且佩雷茲跟陳向北在這一站的調校風格截然不同,雙方數據共享也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奧德托必須要給上點強度,才能知道這小子到底能不是適應摩納哥賽道!

大熊貓文學    沒錢賽什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