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8章 前所未有的盛世,顧睿薨

  遼國終是屈服了。

  面對顧睿所給予的壓力,他們就根本不敢有任何抵觸的念頭,就按照著原本的承諾,給出了足夠的補償。

  當然,西夏同樣也不例外。

  ——縱使是精銳返回到了境內。

  但面對大勢已成的宋軍,他們的抵抗仍是十分吃力,只能求和。

割讓領土賠錢賠糧  這一切都是他們不得不承受的結果。

  而對此,顧睿同樣并沒有拒絕。

  這一切本就是他的戰略目標,如今在眼看著不可能直接一統天下的情況之下,他自然也不會再去貪圖什么不世之功,自當是應下這一切,為后人創造機會。

  時間匆匆而逝。

  隨著大戰的結束,整個天下亦是再次迎來了一片緩和期。

  但這一次的緩和期卻與以往都不相同。

  ——如果說,以往的天下或許還有些許懸念的話,那如今的天下幾乎所有人都能看的出來西夏與遼國的削弱,包括他們內部同樣都是如此。

  大宋太強了。

  一系列的賠款以及割地糧草等一切,都已經讓大宋的實力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這是天下所有人都能感覺出來的強盛。

  而這同樣也引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的百姓都渴望前往大宋立足。

  沒辦法,西夏與遼國經過此戰之后皆是受挫嚴重。

  最關鍵的是,兩國都沒有得到明確的利益。

  再加上他們本來就要弱于大宋。

  這一番的此消彼長之下,便已經注定了這一切。

  為了自身的利益。

  他們只能去壓迫國內的百姓。

  當然,這并非是說明如今西夏與遼國境內的那些人已經完全腐朽了。

  這只是人性罷了。

  歷朝歷代,且不說原本歷史之中如何,就連如今有著顧氏如此重視吏治的情況之下,都不可能完全抹去得利集團對于百姓們的壓迫。

  更別說如今的西夏與遼國了。

  而這一切都在加速著百姓的逃亡,紛紛想要趕赴大宋去討一分活路。

  對于這種情況,西夏與遼國自是不敢去要求大宋如何。

  他們只能去更為的限制百姓。

  并且制定出一系列針對的制度來。

  時代悄然更迭。

  甚至就連顧易都能看的出來,三國爭雄的時代正在不斷流去,整個九州的發展都在朝著一統的方向而前進。

  可惜的就是.顧睿似乎是難以看到這一天了。

  顧睿的身體確實越來越差了。

  多年的消耗,已經將他的精力、心血完全消耗殆盡,幾乎每一日都活在煎熬之中,甚至就連“藥到病除符”都不能解決他如今的問題。

  其實以如今的局勢而言,他是真的有著機會親自一統天下的。

  大宋如今的實力確實很強。

  而兩國也相對虛弱。

  但可惜的就是,顧睿不能如此自私。

  ——與西域的重新接軌.包括對于一系列新拿下土地的改制等一切都需要時間。

  在這種情況之下,但凡他貿然動兵,只要稍微出現了任何意外,當前的局勢便很有可能毀于一旦。

  而且最關鍵的是——

  縱使他真的能夠一統天下,那各地的百姓也絕對要不知死傷多少。

  年輕的他,或許會抓住這次機會。

  但現在的他不會。

  當然,這也并非是沒有可能。

  以大宋如今的實力,做完這一切同樣也不需要花費時間,但顧睿又能剩下多少時間呢?

  這一切,他唯有交給天意。

  時間不斷流逝。

  對于各地新攻下的土地,顧睿同樣采取了以往的策略,同時間也在接納著各地的百姓,將各地人口補足,并根據其地勢做出各種改革,讓這些疆域快速融入到當前大宋的經濟運轉之中。

  不得不說,當前大宋的商業體系確實十分成熟。

  尤其是隨著海運的暢通。

  這一切都讓大宋各地的貨物形成了比較完美的經濟循環。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顧氏在航海業上的造詣已經越來越強大了,且于海外各地都已經逐漸扎根,并根據航線建立起了完整的貿易體系,從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傳播著顧氏的種種。

  而這一切對于九州的反哺同樣也是十分驚人。

  不僅僅是在不斷刺激著大宋早已十分成熟的商業體系,而且在御史臺的絕對監管之下。

  這一切同樣也作用在了百姓的身上。

  而有著這種基礎在,想要讓這些疆域快速發展起來自然也不是什么問題。

  顧睿的核心也是放在西域身上。

  ——縱使是有著顧氏在西域的基礎在,但在如今想要重新和西域建立聯系,仍舊是要考慮各方的利益。

  包括對于商道的重新開拓。

  制定制度。

  大宋立國至今,主要的商業模式其實一直是以航海與漕運為主。

  但如今想要接納西域就必須要推翻這一切。

  這自然而然是十分嚴重的問題。

  為了防止商業的壟斷,以免一家獨大,顧睿必須要給天下的商人們留下足夠的利潤,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整個大宋的大局,而這一切同樣都需要時間去不斷磨合。

  也好在如今顧氏在西域的影響同樣不低。

  再加上御史臺的干涉。

  尤其是大宋當前的官員質量也并不算低,這一切倒也不需要顧睿花費太多的精力。

  幾乎是所有人都希望顧睿能夠好好休養一段時間。

  尤其是顧氏子弟。

  為了天下一統,顧氏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

  數代人的艱辛奮斗。

  如今終于是要看到了曙光,他們皆是想要讓顧睿完成自己心中的志向。

  可顧睿這種人又怎么可能閑得下來呢?

  并不是因為他的性格,而是他的身份。

  顧氏輝煌千年。

  但縱覽顧氏發展,以如今顧氏與大宋的綁定關系而言,絕對可以稱之為其中之最。

  朝堂九州萬方乃至于皇族。

  這一切都繞不開顧睿。

  雖然沒有皇帝的名頭,但是顧睿在很多時候已經都已經做到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一切。

  不僅僅是他。

  這幾代的顧氏子弟幾乎都是如此。

  大宋的種種問題,都需要他們來親自解決。

  這同樣也在不斷消耗著顧睿,且他根本無法逃避。

  最關鍵的是——

  大宋的這幾代皇帝確實是十分不堪。

  按照顧易的目光來看,他們的能力甚至都比不上原始之中的那幾個。

  唯一的優點,或許就是不喜歡去折騰什么,只是自己在宮中享福。

  這其實在很多角度來看,或許也算是最大的優點了。

  不過這也注定會讓顧氏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顧睿,不可能停下腳步。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三載已過。

  三年的光陰對于這片飽經戰火又孕育新生的土地而言,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宋的國力,在這三年里再次攀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陜西、河套、河西走廊乃至部分中京道的新附疆土,在強有力的同化政策與成熟商業體系的帶動下,迅速擺脫了戰亂的創傷。

  而隨著來自中原的糧種、農具、工匠與技術沿著新修的官道與恢復的驛站源源不斷輸入,更是使得當地的畜牧、礦產、特色物產也得以快速發展,并且融入到了大宋的經濟循環之中。

  開封的市舶司歲入連年攀升,來自海外的奇珍異貨堆積如山。

  而重新打通的西域商道上,駝鈴聲再次連綿不絕,來自波斯的玻璃、大食的香料、于闐的美玉,與江南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蜀地的錦緞交匯,形成了獨特的貿易體系。

  西域的富庶支撐著這些貴人專用的貨物快速消化,不斷刺激著各地的經濟。

  而在朝廷之上,在顧睿的主持下,各地針對新納疆域的特設經略府也已然初見成效。

  包括整個天下的格局,卻也在這三年中悄然固化。

  西夏與遼國,如同兩只受傷的野獸,舔舐著傷口,竭力維持著表面上的體面,但內部的衰敗與動蕩已然難以掩飾。

  對于這種狀況,甚至就連顧易都有些詫異。

  隨著一代人的相繼落幕。

  西夏與遼國的臣子質量同樣是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下降。

  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對于百姓的壓迫,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大宋實在是太強,已經先他們一步吸收了太多太多的人才,這對于一個王朝的影響,自然是無比致命。

  這完全就是惡性循環。

  那些個得利集團可不會去管什么國家的興衰,只會去看眼前的利益。

  這些問題,在任何王朝的末期都會發生。

  如今的遼國西夏就是這種狀況。

  ——尤其是西夏!

  大宋將整個西域奪回來的行為,可謂是徹底斷絕了西夏想要再次發展起來的所有可能,直接將整個西夏的商業全都限制死了。

  遼國的商人以及貴族們對此倒是有著不少的經驗。

  因為他們以往就是這般。

  可西夏完全不同!

  ——這無疑是加劇了這些貴族對于百姓的壓迫。

  這一系列的種種都極為致命,讓整個西夏的形勢都變得越來越差了。

  而面對這種狀況,所有人都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時隔多年,統一九州的機會終于是到了!

  甚至就連大宋朝廷內部的官員們都不再去抗拒打仗了。

  這數十年來,大宋每一次動兵,都會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利益,又有誰會去抗拒作戰呢?

  幾乎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等待著顧睿的命令。

  只可惜.作為最為期盼看到這一幕的人,顧睿卻已然是迎來了生命的盡頭,再也難以支撐下去了。

  開封,太傅府。

  顧睿躺在病榻之上,形容枯槁,昔日那雙洞察世事的眼眸,如今也深深凹陷下去,唯有偶爾開闔間,才閃過一絲未盡的光芒。

  顧鴻與一眾顧氏子弟靜靜侍立在屏風外,連呼吸都放得極輕,生怕驚擾了榻上之人。

  幾位不肯離去的老臣候在院中,不時望向那扇緊閉的房門,神色凝重。

  “霖兒.”

  一聲微弱的呼喚打破了寂靜,顧霖立即俯身貼近。

  “西京道的屯田.”老人的聲音細若游絲,卻字字清晰,“春播可還順利?”

  “御史臺報來的蠹蟲.”他頓了頓,吃力地續問,“可都清剿干凈了?”

  即便到了這一刻,他心心念念的仍是這片江山社稷。

  顧霖握住父親枯瘦的手,強壓著喉間的哽咽:“父親放心,西京道今春雨水充沛,新式農具都已發放到位。”

  “御史臺與刑部上月聯合辦案,涉案胥吏均已按律處置,首惡當眾問斬。”

  顧睿微微頷首,手指在兒子掌心輕輕一動,目光緩緩移向對面墻上那幅被幾代顧氏子弟望了一生的九州輿圖,當視線掠過西夏與遼國尚未染赤的疆域時,他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遺憾。

  又怎能不遺憾呢?

  這一幅疆域圖,承繼了整整四代顧氏子弟的夢想。

  自顧瑾開始,它便一直被掛在這里,只渴望著有一天能夠親眼看到九州的再次一統,卻又一個個遺憾落幕。

  今日,輪到了他。

  “為父.等不到四海歸一的那天了”顧睿急促的喘息著,每個字都像是用盡了力氣,“但這天下.終究會一統的大勢已成”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顧霖臉上,帶著最后的囑托:“顧氏千年清譽.靠的不是權術是心系九州的擔當”

  “你你們切莫莫要辜負”

  老人深深吸了口氣,用盡最后的氣力一字一句道:“莫要辜負了這幾代人的心血和這天下萬民的期望.”

  話音漸低,終至無聲。

  那雙凝視著兒子、凝視著家族未來、凝視著萬里江山的眼睛,終于緩緩闔上。

  緊握著子嗣的手在這時也漸漸松了力道,無力的垂了下來。

  頃刻間——

  聲聲哭聲響徹寰宇。

  一聲聲的哭泣之聲沿著靜室,再到堂外,再到整個開封,隨之傳遍整個天下。.

大熊貓文學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