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37章 軍機處

  李斯回到相府后,一言不發,只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許久沒有呼喚仆從與門客。

  而相府之人,也都曉得了朝堂上發生的事兒,既義憤填膺,又替老丞相擔憂。

  在即將吃午飯時,李由與華靈公主之長子“李敢”,敲響爺爺的書房門,在外面輕聲喚道:“爺爺,該吃午飯了.要不要孫兒將飯食送過來?”

  李斯沉默了兩息,才道:“敢兒,你進來吧。”

  李敢仔細聆聽老爺子之言,既高興又奇怪。

  高興老爺子終于愿意見人、愿意說話了。

  可爺爺語氣很平靜,平靜中甚至透著些松快,讓李敢與外面的人感到奇怪。

  李敢將房門推開一條剛夠自己擠進去的縫,進門后又迅速把門關上。

  他腳步輕盈來到爺爺身邊,低聲道:“黑羅剎、徐福等幾位仙師,聽說朝堂上的事兒,正在客廳等您。

  張宗、賀楠等博士,也隨時聽候您的差遣。”

  李斯微微一笑,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我們出去吧。”

  李敢張了張嘴,想說什么,最終又把疑惑和憂慮咽下肚,跟著老爺子去了客廳。

  眾仙師與門客向丞相行過禮,便主動詢問朝堂之事,以及李丞相的應對之策。

  李斯淡淡道:“沒什么說的,羽鳳仙已經自領‘宰衡’之銜。

  二世皇帝也認可,還稱呼她為‘亞父’。

  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在朝堂上一手遮天。”

  “爺爺,這不是可不可以的事兒,她如今囂張跋扈,已經一手遮天啦。”李敢激動道。

  黑羅剎沉聲道:“她神通了得,這沒話說。可神通不等于一切。

  沒人能憑神通壓服一個皇朝。

  丞相大人,您不必消沉,也不用與她強頂,先找馮丞相與烈陽侯談一談。

  至少維持你們的‘將相聯盟’。”

  李斯道:“先前羽鳳仙不是留下了烈陽侯嗎?他們談了什么,可有消息傳出?”

  他的門客張博士,表情嚴肅道:“具體談了什么,還不太清楚。

  反正烈陽侯回到城北大營后,立即召集東海軍侯開會,決定五日后,親自率領‘東海軍團’護送二世皇帝前往滎陽。

  看他的樣子,像是被羽鳳仙說服了。”

  李斯臉上沒有急怒,只輕輕嘆了口氣,道:“果然如此。你們也準備吧,五日之內人員物資安排好,吾等要隨二世皇帝前往滎陽。

  對了,敢兒,現在就給你父親去一封信。

  讓他到立即去滎陽準備皇帝的宮殿,與百官居所。”

  李由是三川郡郡守,手握十萬大軍,鎮守在洛陽。而滎陽也在三川郡,距離洛陽只有幾百里。

  接待皇帝和百官的工作,當然該李由來完成。

  等胡亥真去了滎陽,李由還一下子從“外臣”,變成了“京官”。

  徐福眸光微閃,問道:“丞相也接受了羽宰衡的統治?”

  李斯皺了一下眉頭,緩緩道:“朝堂上,我多次質疑、反駁她,最終都被她用‘道理’說得無言以對。

  她還展現了推行自己‘道理’的力量。

  即便歪理邪說,有力量來推行,也成了天下最大的‘理’。

  我不喜歡她,也不太接受她的‘道理’。

  可我也是大秦的丞相,我不能讓大秦陷入內亂,更不希望大秦真兌現了既定天命,二世而亡。

  她的一句話,是真的很有道理——誰行誰上。

  我們不行,她行,她便上了。

  這個結果,很令人沮喪,但東西二都,我勉強能接受。”

  老李很坦率地說:“主要是我兒李由,乃三川郡郡守。

  他正統領十萬精銳駐守洛陽呢。

  去了滎陽,我的確可以更好地應對中原的叛亂。”

  ——去了滎陽,我手中相權不會減少,反而能比在咸陽時更有底氣。因為我兒手握十萬大軍。

  不像在咸陽,我只有相權,隨便一個發了瘋的軍侯,都可能威脅到我和我的家族。

  這是李斯坦然接受現實的一個重要理由。

  他已經一大把年紀了,起于微末,跟隨人皇一路攀登,見過最壯麗的風景,如今真沒太大的斗志。

  保住李家現有的榮華富貴,他的愿望完成大半。

  這是根本利益。

  再能保下大秦江山,他的人生只差“讓羽鳳仙倒霉”,便圓滿無缺了。

  他不可能反過來,為了“讓羽鳳仙倒霉”這一意氣之爭,犧牲自己的根本利益。

  “可是,滎陽明顯比咸陽危險。”李敢道。

  李斯瞥了他一眼,“你爹就在洛陽,在三川郡!”

  真要是連三川郡都淪陷了,他兒子李由八成活不了。李由一死,李家根基崩毀一半。不僅是失去了繼承人,喪失十萬大軍,朝廷肯定要問責。

  原本按照正常歷史,也是他兒子李由先全軍覆沒、戰死沙場,趙高才敢輕易滅李家全族。

  如今定東都滎陽,李斯跟隨二世皇帝離開關中,看似危險。

  可朝廷力量轉移到滎陽,明顯李由會更加安全。

  三川郡軍事力量更強,李家父子齊心合力,李由安全;真出了事,戰敗了,也是朝廷擔責,因為此時李由已不是一把手,他還是更加安全。

  李由安全,李家便安穩。

  接著,李斯轉向徐福,問道:“君房,羽鳳仙以胡亥之三年帝命,亂既定之天命的策略,你覺得如何?是否真的可行?”

  徐福沉吟道:“初聽,的確令人震驚,這種策略,過去從沒人想到過。

  她能說出此策,說明她的確識天數,視角比吾等要高一籌。

  可仔細想一想,我感覺她單純想趕你們走。

  你們留在咸陽,礙了她的眼。爭權奪利、與你們內訌,又太愚蠢,太浪費時間。

  不如給個看得過去的理由,讓你們滾蛋。”

  李斯老臉微黑,他也有這種“自覺”。

  “她的想法,本相不在乎。現在只說這一計策本身。”

  徐福道:“很顯然,她定東西二都,還當眾泄露天機,已經改寫了既定天命。”

  李斯道:“這一點,她也承認。但她認為天命也分大小,定東西二都,與胡亥三年帝命比,很微不足道。”

  徐福遲疑道:“老實說,有多大用,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很期待。

  過去還沒人用這種方法,試探過天命。”

  李斯追問道:“如果她成功了,既定天命果真發生變化。

  還如她所愿,是叛逆引起的天命之變。

  那么,大秦有沒有機會火中取栗?”

  徐福搖頭道:“這個問題,我實在回答不了。至少要等一段時間,看三界大能如何應對羽鳳仙這一招棋。

  現在我只能說,她下了一步妙棋,有人要頭痛了。”

  李敢面色難看,道:“所以徐仙師承認,羽鳳仙夠資格下棋?”

  徐福無奈道:“現在不是誰認可、誰不認可的問題。

  事實擺在眼前,她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就是在下棋。

  還下了一手妙棋。

  胡亥的三年帝命,已經很難應付,加上十年仁政.換個時間,我都要懷疑,大秦能重新活過來。”

  李斯長長吐出一口郁氣,似自嘲又似自我安慰,道:“無論如何,我李家與大秦休戚與共。

  大秦好,我們就好,羽鳳仙也算為我李家效力了。”

  徐福微微頷首,“丞相氣量非凡、慧眼如炬。只是羽鳳仙都成了號令群臣的宰衡,太師選拔還要不要繼續?

  若不再選拔太師,我也得向丞相告辭了。”

  李斯遲疑道:“君房還是再等一等。羽鳳仙有時候夾腦風,卻不會朝令夕改。”

  話音剛落,便有管家進來稟告道:“老爺,宮里來人了。二世陛下有圣旨給您,與進駐滎陽有關。”

  “讓他過來。”李斯道。

  管家領命而出,很快便帶了個寺人進入客廳。

  李斯與他的客人,既沒起身相迎,也沒跪下接旨。

  傳旨的寺人,也沒露出異樣之色,反而手捧圣旨,恭敬朝李斯拜了幾拜。

  李斯接過圣旨一看,內容比較簡單,也在他預期之內。

  就只是要他跟隨皇帝去滎陽,繼續擔任帝國左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國家。

  “陛下可有什么話,讓你轉托給我?”他合上圣旨問道。

  寺人諂笑著點頭,道:“陛下說——亞父說,陛下初登基,沒治國經驗,等去了滎陽,政務一切聽李丞相與馮丞相的,軍事聽‘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就是烈陽王安排。

  陛下說他完全遵從亞父之命,會比先皇更加倚重丞相,要讓丞相擔任‘軍機領班’呢!”

  李斯似乎聽懂了,卻又聽得有些迷糊,“烈陽侯封王了?”

  寺人笑呵呵道:“亞父說,烈陽侯本為先皇子嗣、二世皇帝之兄,如今又鏟除嫪毐,立下不世之功,當封王。

  陛下欣然允諾,連聲贊同亞父說得對。”

  李斯皺眉道:“你們的老祖宗——趙高,怎么說?”

  寺人含糊其辭,道:“趙大人沒說什么。”

  ——是沒機會說,還是說了也沒用?

  李斯心里嘀咕,也沒繼續這個問題。

  “天下兵馬大元帥,和軍機領班,又是怎么回事?”

  寺人道:“天下兵馬大元帥是為了與‘國尉’區分開。國尉老大人依舊是國尉,大秦只有一位國尉。

  他老人家坐鎮咸陽,滎陽的軍事大權全歸烈陽王。

  ‘軍機領班’則來自‘軍機處’。

  亞父說,放在平日里,三公九卿治理國家,沒任何問題。

  但在如今國家危難之際,中央朝廷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權力,對地方郡縣進行更直接的管理。

  故而設立軍機處,輔佐皇帝處理朝中一切政務。

  軍機處常設九位軍機大臣,您、馮丞相、烈陽王都進入軍機處,是軍機大臣。

  而您又是眾臣之首領,是軍機領班呢!

  當然,軍機處只是特殊時期,輔佐君王提高施政效率,并沒改變三公九卿制度,‘軍機大臣’、‘軍機領班’都只是榮譽稱謂,故而沒有專門下旨冊封。”

  李斯驚訝道:“你的意思是,今后本該由皇帝處理的政務,統一歸軍機處,歸本相處理”

  寺人慌忙擺手,“非奴才之意,是亞父之意。亞父說二世皇帝太蠢咳咳,亞父的意思是,二世陛下無法像先皇那樣,一天處理幾十斤的奏折。

  可國家大事又要立即處理,更要妥善處理。

  便設立軍機處,輔佐皇帝陛下。”

  李斯心情和表情都十分復雜,“羽太師考慮得很周全。

  只是她如此信任本相,讓本相當軍機領班,本相倒是沒想到。”

  寺人低眉順目,道:“陛下也很信任丞相。目前軍機大臣就確定了三位,余下六人,陛下讓您和馮丞相選擇。

  余下之人是兩位丞相的幫手。

  他們處理小事兒、瑣事兒,二位丞相與烈陽王只專注大事、要事。

  如果覺得九人不夠用,丞相也能擴招兩三位。

  最后將各種大小事分門別類,匯總在一起,呈遞給二世陛下。

  并在批注中解釋這么做的原因,以幫助陛下理解。

  若陛下還有疑慮,可以召軍機大臣詢問。

  但在陛下詢問前,軍機大臣已經可以替皇帝陛下批閱奏章,將命令下達到地方。

  即便真出了問題,也之后再調整,總之,可以容忍一定錯漏,不能耽誤時機。”

  李斯糾結道:“‘軍機處’的效率的確夠高,可要是碰到奸臣、權臣.”

  寺人立即道:“有九位軍機大臣呢,不會都是奸臣。

  而且亞父說了,皇帝有權隨時撤銷軍機大臣并任命新的軍機大臣。”

  李斯稍加品味,驚疑道:“這應該不是羽太師臨時想出來的吧?”

  她一個沒讀過書沙蠻子,即便耗費十年,苦思冥想,想出“軍機處”這一輔政之策,都值得夸耀一世了。

  若當場想出來不,她不可能這么厲害!

  “是不是當場想的,奴才也不曉得。反正羽太師沒跟誰商量,當場將軍機大臣的事兒確定了。”寺人道。

大熊貓文學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