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24章 各自的打算

  “歐西國家由于工業轉型,留下許多被污染的土地,這些土地被稱之為棕地。

  1983年尚未展開中英談判前,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申請將掃管笏一塊農田,改做建筑材料堆放區遭到港府拒絕,而后其旗下生發地產投資公司上訴至英國樞密院,法院判港府敗訴,自此將棕地這一概念引入香江,引發大量土地變更為棕地。

  但新界的棕地卻與工業毫無關系,更談不到污染,而是曾經以農耕為生的原住民們‘洗腳上田’留下大批閑置農田。

  改做棕地的農田又被地主以高價轉讓給發展商,發展商在上面搭建廉價鐵皮房,以平均每一畝地可以改建三十間出租屋,每間出租屋月租三千塊港幣依舊搶手,成為大量越南、南亞難民的收容所,嚴重影響到整個香江的治安。

  除此之外,眾多鄉紳又將棕地改建為露天倉庫、劏車場、回收場甚至電子垃圾組裝廠,不僅違規拆解各類電子垃圾,更堆積無數廢料引發種種潛在危機,單1990年開年至今三個月,新界的回收組裝廠已發生12宗火情,當中3宗屬二級火險。

  棕地的出現原本是為了清潔受污染土地,再次開發利用,而在新界卻背道而馳,成為難民營、回收場和垃圾堆的代名詞。

  今日新界棕地的問題之嚴重,離不開發展商與地主之間的商紳勾結,

  多年來已形成比起丁權、丁屋更龐大的地租經濟。

  如今九龍城寨首期動遷工程已經完成,我并不認為新界問題更混亂過城寨,

  所以今日在此,我以香江總督的身份授權地政總署伊信署長,重新制定發展審批新界棕地的土地用途,清除這些滋生犯罪、污染、甚至是非法產業的棕地,將其改造為真正適宜居住與發展的用地…”

  剛一回到香江,衛亦信就在政務大樓召開發布會,

  稿件之詳實、言辭之犀利,尤像是提前準備了多日,只等今日這個契機發作。

  繼翟遠爆出新界丁權丁屋以后,

  衛亦信更進一步,將棕地這一過去港府因為敗訴諱莫如深的話題,直接擺在臺面上。

  “這是要將新界的土地問題一網打盡啊。”

  新界鄉議局,一眾鄉紳們看著電視畫面里衛亦信語氣嚴肅的演講,一顆心漸漸沉到谷底。

  港督不是紙老虎。

  歷任港督在權力上都屬于香江最高層面,只是受限于中英兩國的原因,諸多施政手段難以落實,只好讓三司各署站出來代表自己,從而很容易被人忽視。

  可一旦港督親自落場,而非通過三司各署發言,即意味著他至少得到中英一方的支持,難以再有轉圜的余地。

  “港、九、新都開始進行起第三次公眾咨詢調查。”

  鄧兆棠看一眼沉默的劉皇發,緩緩道:“目前民意對新界土地的負面評價很多,支持修訂《新界條例》的呼聲已經達到61…發哥,要想想退路了。”

  劉皇發按熄煙頭,目光環視眾人:“我希望愈是這種時候,大家愈要團結,鄉議局的權力過去是來自港英,未來是來自內地,只要守住這個位置,不管局勢變化成什么樣,新界依然是我們的新界,最多不就是少賺點?”

  “讓女人或者疍家人分攤地價嘛,冇問題,只要我劉皇發依舊坐定這張凳,無論丁權還是棕地,照舊揸在我們鄉議局的手里,大家就當是股市暫時跌下去。”

  “先避一避,等風頭過去,我會再聯系地產商重新調整土地用途,到時候再把價格拉上來,只要地皮還在我們手里,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劉皇發說到這里,臉上笑容斂了斂,端起茶盞說道:“但如果在這個艱難時刻,被我知道有人在背地里做反骨仔,勾結外人,不好怪我不講情面!”

  話音剛落,

  鄧兆棠忽然起身,采住鄰座一位鄉紳的頭發,將他的腦袋重重砸向桌案!

  茶盞跳動,茶水飛濺。

  被撞向桌案的鄉紳瞬間鼻血長流,痛呼一聲,滿臉驚恐的坐在地上。

  “就是這個撲街!趁著最近風向不妥,私下聯系地產商打算出售地皮,未打先投降,做二五仔呀!”

  劉皇發將茶盞狠狠擲向對方,站起身來,語氣發狠:“話給你們知,就算將來97回歸,全港的地產商亦都要看我臉色,他們在新界發展每一寸土都要經過阿公同意,新界的阿公就是我!”

  房間里的氣氛變得愈發凝重。

  除了捂著鼻子悶哼的那位鄉紳,

  余下鄉紳們面面相覷,紛紛避開視線,不敢與劉皇發的目光對視。

  劉皇發哼笑一聲,環顧眾人:“好了,今天的會就開到這里,希望各位記住,我當大家是自己人,所以最不想見到有人心生二意。還是那句話,齊生或者齊死,你們自己選。”

  鄉紳們各自賠上笑臉,向劉皇發和鄧兆棠兩人打著招呼,各自起身離席。

  很快,鄉議局里便只剩下劉、鄧兩人。

  “居然被一個后生仔搞得雞毛鴨血…”

  劉皇發雙手撐著桌案,再無前一秒的兇惡扮相,長嘆一聲。

  他踱步走出會議室,在正對著樓梯口位置的一尊銅像前駐足。

  當年升任鄉議局主席,又幫鄉紳們打贏了‘棕地’官司,劉皇發聲勢如日中天,下面人便建起這座銅像,令到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界王。

  “先用輿論批臭我們,再一紙條例換我們幾十年身家,好嘢!”

  劉皇發拍了拍自己銅像的肩膀,扭過臉望向鄧兆棠,露出笑容:“阿棠,之后有什么打算?”

  “新界五大氏族,鄧、廖、文、彭、侯,現在除了廖樹仁從一開始就全力支持翟遠,剩下四家還是站在鄉議局這邊。”

  鄧兆棠笑了下,沖劉皇發說道:“發哥,大家三十幾年老交情,沒什么好說的,只要我還是鄧氏宗親會的代表,一定會讓鄉親們全力撐你,你說怎么做就怎么做。”

  “師父話我是流年不利,欲識平洋地,滿撥水看清,最好能擇地移居。”

  劉皇發摩挲著銅像,緩緩開口道:“所以我打算在97回歸前離開香江。”

  鄧兆棠眉頭一皺:“沒這么嚴重吧?”

  劉皇發搖搖頭:“我同英國鬼佬打了這么多年交道,但今次實在猜不透內地將來的動作,如果從歷史書上看,我們這班鄉紳即是所謂的地主,地主是什么下場?”

  鄧兆棠聞言沉默片刻,問:“去哪里?”

  “寶島。”劉皇發深吸口氣:“已經先一步安排頁強和頁光兩兄弟過去,等我處理完香江的生意,再過去跟他們團聚。”

  鄧兆棠了然點頭。

  “不過你放心,我手里的地皮和公司太多,一時三刻很難全部脫手,大家怎么也還能在香江再做幾年老友。”

  劉皇發又笑道:“照現在的環境來看,連衛亦信都親自下場,那《新界條例》一定會修訂,趁著現在地價還沒有跌太多,我已經聯系了幾大地產商估算地皮的價格,你那份都在其中,擔保開個高價給你。”

  鄧兆棠嗯了聲,笑道:“還是發哥有遠見,否則等新條例出來,地價起碼折半。”

  倘若方才那班鄉紳還在這里,聽到這番話一定會當場翻臉。

  劉皇發嚴防死守不準他們出售地皮,結果轉頭就與鄧兆棠一同向外出售。

  “英國鬼佬正在搞移民計劃,將來香江人口會越來越少。”劉皇發緩緩說道:“這也是我下定決心離開的原因之一,屯的地再多,到頭來起樓建屋也沒有人住,價格只會一步步往下跌。”

  “這樣看來,現在的確是脫手的最好時期啊。”鄧兆棠搓了把臉,望著劉皇發笑道:“發哥,你在寶島有冇門路?讓我家敬安,也跟頁強和頁光過去探探路。”

  劉皇發眼中露出笑意:“寶島僑務委員會,有沒有興趣?”

  衛亦信回港以后,第三次公眾咨詢針對新界改制問題,以平均每天支持率15的浮度上升。

  港府親自出面,組織起大規模的宣傳活動,

  這一次的投票,連新界女人們都涵蓋參與其中,第一次形成女原住民自發的投票權,繼而又有疍家人參與。

  短短幾天,支持改制的聲量已經超過72。

  “這才是輿論這把刀的真正用法。”

  港督府禮賓室里,衛亦信與翟遠對面而坐,臉上露出輕松笑容:“多數時候,市民會認為是輿情導致的上層危機,但實際上,權力從來只對來源負責,疍家人這種群體事件已經發生過一次,新界村民如果繼續出來鬧事,后果就是離心離德,遭到所有人的討伐。”

  自古以來都是按鬧分配,但也要看你怎么鬧,背景夠不夠深厚。

  否則鬧得再大也會被壓下去。

  今時今日看來,新界女原住民和疍家人的背景,更深厚過新界鄉議局一眾鄉紳。

  “所以最近鄉議局一直扮烏龜。”翟遠笑著說了句,接著問道:“大概什么時候可以重新召開起草會議?”

  “會盡快推進。”衛亦信說道:“之后就可以落地新機場計劃,加上你的中港通訊…不單止這些,只要新界的土地利用起來,將來香江還有大把發展潛力。”

  香江一座城市分三個大區。

  港島與臨近島嶼占地面積80平方公里,

  九龍只有46平方公里,

  而單單新界本土就占了750平方公里,再加上大嶼山附近的離島,占地面積輕松破千。

  十個港、九那么多。

  “地價降下來,新機場的投資成本至少省掉百億港幣。”

  衛亦信語氣唏噓道:“我在燕京城時,向領導們提出另一個建議,是將這些節省下來的成本,繼續投入進新市鎮的開發滾雪球,但領導們認為開銷太大,這方面還在考慮商榷當中。”

  翟遠聞言又露出笑容,調侃道:“有個成語叫得隴望蜀,大概就是衛sir你現在的狀態了。”

  衛亦信大笑,一派暢快得志的模樣。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推進新機場周圍的高速路和橋梁、開發新市鎮肯定是利大于弊,

  平行時空里,在衛亦信推動下的新機場,一舉令到香江從最大航運碼頭之一,加多了一層最大空運碼頭之一的身份,始終維持住香江的國際地位。

  但動輒百億、千億的投資金額,對這一時期的內地還是太過于夸張,糾結為難也合情合理。

  “你呢?”衛亦信換過話題,抬頭望向翟遠問道:“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翟遠瞇了瞇眼,把玩著手里的大哥電話,忽的咧嘴一笑:“寶島要合作搞金陵城開發項目,最近對我的態度非常之好,幫了我不少忙…另外,發叔還在鄉議局,自從他賞了我三粒子彈,搞得我最近連覺都睡不好,實在沒什么心情去考慮下一步的打算啊!”

  夜幕下,寶島的海岸水波粼粼。

  一艘貨輪緩緩駛出港口,

  船艙里,兩個青年被反綁雙手,背對背捆在一根木樁上,嘴上貼著厚厚膠布,只發出嗚嗚聲。

  “委屈兩位少爺在這里暫住一段時間。”

  剛剛拿到《侏羅紀公園》拷貝的蔡松林踱步走下船艙,臉上帶起和善笑容:“我們寶島地方太小,沒有什么好招待,所以我安排人手帶兩位少爺去公海散心,放心,很快你們的爸爸就會趕來跟你們團聚。”

  腳步聲再次響起,

  有一個身影走下船艙階梯,站在蔡松林身旁。

  新界鄧氏鄧兆棠的長子,鄧敬安出現在眼前,他無視了船艙兩個青年投來的怒視目光。

  “sorry啊,頁強哥、頁光哥。”

  鄧敬安抿嘴笑了下,緩緩說道:“我老豆的意思是,我們鄧家在新界幾百年,跟過無數艘船,現在發叔這條船眼看要沉,無非循例再換一艘,無謂跟他綁在一起沉海…接下來新界鄉議局會有一輪洗牌,選舉期間,委屈兩位阿哥在這里休息一段時間。當然,我們五大氏族一定還是跟最大的那個,出頭鳥不好做呀!所以等鄉議局選出來新主席,萬一還是發叔連任呢,我再親自向你們叩頭認錯。”

大熊貓文學    1982從香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