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843安排

  “嘗嘗櫻桃,我今天剛買的。”小王同學算著丈夫今天差不多能回來,下班的時候恰好看到賣櫻桃的,就買了點,回家后沒有全吃掉,特意留下了一點。

  “你們單位的櫻桃搶不上?”唐植桐捻起來一個,放在手中觀詳著。

  “別提了,還不等紅就被摘了。你看什么?還挑產地?”小王同學催促道。

  “嘿嘿,沒事。”小小的櫻桃,柔柔軟軟,粉粉嫩嫩,模樣甚至可愛,放在嘴里一嘬,口感也很好。

  “桉子,這幾天也不知道咋了,糧店沒有粗糧賣,現在能用粗糧票買細糧,你說咱家買不買?”張桂芳在一旁問道。

  “買吧,平日里想買都買不到呢。先把粗糧票花了,留點細糧票,保不齊后面會用到。”唐植桐不假思索的回道。

  自個從東北帶到家里的都是玉米,街道發的細糧票都是按照比例來的,日常想吃個白面都得算計著,這回既然有機會當然得抓住。

  “行吧。雖然麩子越來越多了,但好歹能下嘴,比棒子面強點。”有兒子做主,張桂芳轉過頭去找糧本和糧票,打算明天去糧店排隊。

  聽著母親嘮叨,唐植桐朝小王同學笑笑,沒做回應。

  今年的面粉確實麩子增多了,感覺都快成全麥粉了,蒸出來的饅頭有著斑斑點點的麩皮,整體呈現出一種灰褐色,看上去就跟發霉了一般。

  自打去年起,糧店供應的面粉成了九零粉,逢年過節的時候會提供點富強粉供居民選擇,富強粉兩毛多一斤,而且限購,并不是說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

  雖然平日里糧店不提供富強粉,但居民偶爾想吃點也不算難,拿個面篩子將九零粉過篩,把麩子一點點篩出來,剩下的就是富強粉。

  這樣做不僅費勁,而且下一頓得吃含麩量更高的伙食,所以平日里這么干的并不多,除非為了包水餃。

  說歸說鬧歸鬧,什么樣的伙食唐植桐都不嫌棄,今年能有這種面粉還是占了四九城的城市光環,換做是其他城市,恐怕面粉都沒得吃。

  拎著五六半回廂房后,小王同學將在單位聽到的閑話講了一遍,問道:“你說,咱四九城不會是真的缺糧了吧?”

  “缺肯定缺,我聽說上面又要壓縮城市人口了,定量恐怕也得跟著減。不過不用擔心,有我在,餓不著你們,等放假我再去尋摸糧食。”唐植桐將五六半往墻角一放,開始脫衣服。

  “鳳珍今天回來后洗澡了,我灌滿了涼水,這會肯定不熱,要不你端盆水在屋里擦擦吧。”小王同學瞅丈夫的做派知道他要去洗澡,連忙開口阻止。

  鳳珍從鄉下回來,打綹的頭發上粘著麥芒,衣服不僅臟了還有跳蚤,渾身更是散發著一股酸臭味。

  這種情況肯定要先洗澡的,不管是小王同學還是張桂芳,都主動督促她去洗一洗。

  “沒事,年輕人火力旺,我們這次去農場,干一天活身上也臟得很,很多同志都是用井水沖澡,那叫一個刺激,每天晚上都鬼哭狼嚎的。”唐植桐樂呵呵的說道。

  這還真不是瞎說,年紀稍微大點的同志會投投毛巾擦擦,年輕的則汲上一桶水直接從頭澆到腳,反正這幾天月亮出來的晚,大晚上的誰都看不到誰。

  倒是苦了女同志,只能端個盆在房間里洗洗,不過好在她們有熱水用。

  趁丈夫去洗澡的工夫,小王同學將丈夫的臟衣服給泡上,然后坐在桌前看起了書,明天是星期天,衣服不著急今天晚上洗出來。

  唐植桐在浴室美美的泡了個溫泉浴,給自己解了解乏。

  不過沒敢泡太久,萬一小王同學擔心自己用冷水洗太長時間而闖進來,這滿滿的一盆溫泉解釋不清楚。

  做戲做全套,唐植桐從浴池里出來,不僅將水放掉,還薅了水桶里一部分水出來。

  等明天一早,自己再擔幾桶水把家里的水缸和水桶灌滿,完美。

  唐植桐是端著一盆水回廂房的,今晚估計會有一番盤腸大戰,小王同學待會也得洗洗。

  “看什么呢?”回到廂房,唐植桐看小王同學拿著厚厚的一本書,把盆放下,又將毛巾往洗手架上一搭,問道。

  “《西游記》。”小王同學看到水,隨手抽出一張書簽,將書合起來,起了身。

  “嚯,好書啊!你別動。”唐植桐一手拿著《西游記》,一手繞過小王同學的肩往下一探,問道:“知道這叫什么嗎?”

  “什么?”

  “這叫一手咪咪一手經,不負如來不負卿。嘿嘿。”

  “呸,就知道作怪,你是花和尚啊?”小王同學不懂這個梗,將丈夫的胳膊拿開,過去關門拉窗簾,準備完成個人清潔工作。

  “嘿,我不是花和尚,有你在我做什么和尚?”唐植桐將《西游記》又放在了書桌上。

  這書表面上寫的是猴子的奮斗成功史,其實里面全特么是黑暗,哪怕是八十難以后,唐僧想取經書都得先上供,討飯的紫金缽盂就這么沒了。

  這樣的和尚不做也罷。

  做完交流,小王同學沒馬上睡,把枕頭往下墊墊,往在丈夫的臂彎里一躺,說起了今兒的大事:“你知道嗎?咱中國人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了。”

  “哦?是嗎?這兩天在農場,根本看不到報紙,這是件好事。”唐植桐一愣,整天惦記糧食供應了,把這茬給忘了。

  這次登頂代價極大,物資只是一方面,多人犧牲、凍傷。

  之所以這么拼,關系著珠峰的歸屬權及國界線如何劃定。

  與此同時,三哥那邊其實也在積極準備著登頂,不過不出意外的拉了。

  “你說,珠峰那么高,上面肯定很冷吧?”

  “肯定啊,聽說珠峰常年冰雪覆蓋,少說也得有零下三四十度。”眼下登上珠峰很困難,但再過幾十年就會成為有錢人的游戲,只要錢到位,夏爾巴人能把雇主背上去,等雇主下來,說不準就能特招了。

  “我看報紙上說登頂用了好幾天,這些天里,屁股想吐怎么辦?”小王同學此時姿勢有些詭異,腦回路也與平時有所不同。

  “嗯??什么玩意?”唐植桐對小王同學能提出這個問題大感意外。

  “轉過臉去。”小王同學被丈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用手將丈夫的臉掰過去,才說道:“那么冷的天,滴水成冰,總不能一直忍著吧?”

  “這真問住我了,我也不知道,上面沒有公廁,估計得遵循‘頂風拉屎,順風尿尿’的老理吧。”這年頭沒有尿不濕,那么冷的天肯定不能憋好幾天,上面壓根沒有路,肯定也不能為了排泄專門走出三五里地找個犄角旮旯,大概率是就地解決。

  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唐植桐又開始好奇航天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畢竟太空中沒有重力,排出來還不得糊一屁股?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但小王同學覺得那畫面有些太過于辣眼,伸手放在丈夫的雙目上,手工讓他將眼睛閉上:“別琢磨了,快睡吧,再琢磨下去該惡心的睡不著了。”

  5月29日,星期天,端午節。

  帶外掛的唐植桐都沒能吃上粽子,估計老馬今兒依舊吃不上粽子。

  唐植桐一早先將水缸、水桶全都灌滿,才洗把手準備吃早飯。

  早上光線好,唐植桐看鳳珍的脖子、手腕等沒有被遮蓋住的地方已經曬爆皮,眼下也沒有什么特效藥,只能囑咐她不要手工揭皮,等著皮膚的自然修復。

  雖然曬傷了,但也有好處,起碼兄妹倆這次外出參加勞動期間都能吃飽,而且給家里省出了好幾天的定量。

  張桂芳早上做的手搟面,份量挺足。

  在煎知了猴的加持下,鳳珍吃的很香。

  “你們在生產隊怎么吃飯?有菜嗎?”唐植桐看著妹妹一個勁的往嘴里扒飯,在旁邊問道。

  “沒有,就是饅頭和咸菜。”鳳珍搖搖頭,說完繼續吃自個的。

  “得嘞,起碼能吃飽。”唐植桐見過農場那邊社員的午飯,確實是饅頭,但從顏色上看基本屬于全面面粉,比市局調配過去的差很多,估計鳳珍吃到嘴里的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這年頭能有這種機會也不容易,不能挑剔。

  在家吃了頓早飯,唐植桐帶上五六半匆匆趕往押運處。

  今天押運處值班的人少,不用處理財務工作,但必須得過去再帶些報紙回農村。

  上次帶過去的報紙收到了大家伙的好評,人多紙少,那點不夠用,唐植桐在回來的時候,接受了不止一位同事讓捎報紙的委托。

  在進大門的時候,唐植桐被門衛給喊住了:“唐科長,這有你的一封信,還有報紙。”

  “好嘞,謝謝。”唐植桐從門衛手里接過來,先看信,看寄信地址和筆跡是武愛軍來的。

  進了門,唐植桐先把信拆開,打算看看這老小子又有什么事。

  信里其實也沒說啥,遮遮掩掩的主題思想就一個:30號、31號,你哪天有空?我去你單位找你坐坐?

  看完信,唐植桐樂了,嘿,這老小子,是來找我,還是喊著我給他打輔助?

  再看看郵戳上的投遞日期,已經在投遞兩天了,也不知道武愛軍沒有收到回信會不會等的心焦。

  雖然沒看到,但唐植桐覺得武愛軍已經跟熱鍋上的螞蟻差不多了。

  為了安武愛軍的心,唐植桐決定給他回一封信。

  農場那邊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麥收昨天結束,麥場場地有限,放不下那么多人,昨天蘇慶祥跟幾位領導商量了一下,明天會撤回一部分人,唐植桐打算跟著大家一塊回來。

  這樣的話,后天上午自己會正常坐班,就讓武愛軍后天上午過來吧。

  當然,讓武愛軍過來,有友情的因素在里面,也跟馬薇透沒有抗拒武愛軍的原因在里面。

  至于他倆以后成不成,得看他倆交流的情況了,唐植桐并不打算插手。

  最終,唐植桐還是打開了財務科的門,匆匆的給武愛軍回了一封信,然后直接放到了分揀科。

  又從其他科室搜刮了一通庫存報紙,唐植桐才蹬上自行車去了食品廠。

  今天的勞動氛圍肉眼可見的放松,等唐植桐到臨時駐地時,很多同事正在涼棚子下面乘涼,見唐植桐帶著報紙過來,不少人過來取報紙閱讀解悶。

  “嚯登山隊登上珠峰了嘿!”有幸拿到昨天報紙的報紙,報紙頭版用大字宣布了這一好消息。

  “我瞅瞅,我瞅瞅!”一聽這個,不少人都圍了上去,一時間群潮涌動。

  眼瞅著這一切,唐植桐面上帶笑,但心里卻嘆了一口氣,國家積弱太久,國人太需要一項世界第一了。

  “圓哥,昨天怎么樣?小余的事情還順利吧?”看到方圓在一邊組織人手正對草棚子進行重新規劃,唐植桐走上前給他散了一顆煙問道。

  “順利個屁,男方的那個媽不是個好相與的,又是撒潑又是打滾的,死活不同意。”方圓接過煙,又湊到唐植桐劃著的火柴上點著。

  “有你和陳大姐出面,就算是這邊公社的領導都要給面子,社員還敢這樣?”唐植桐一聽這茬,有些吃驚。

  “人心隔肚皮,以小見大,我現在都擔心后面幫扶出亂子。”方圓抽了一口煙,吐出來,徐徐說道。

  “有人給送雞是好事,社員總歸不會反對。如果這都能出亂子,那這邊的生產隊隊長得承擔主要責任,平日里就沒管理好嘛。”窮山惡水出刁民,人窮的時候得有一個帶頭且強有力的聲音,否則擰不成一股繩。

  “都盼著往好了發展。”方圓點點頭,很認同唐植桐的說法。

  “那小余怎么安排?”唐植桐還惦記著余英,陳大姐和方圓將這事搞的人盡皆知,若是這回處理不妥當,在單位可就威信掃地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唐植桐做好了找武愛軍或者張新平給余英辦戶口的準備。

  “老蘇出面了,暫時安置在駐地這邊幫忙,等你同學那邊孵化出小雞,讓小余在這邊負責養雞。”方圓指著正在重新規劃的草棚子說道。

  “成,也是個辦法。”聽方圓這么說,唐植桐就放心了,蘇慶祥不愧是蘇處,雖然偶有脾氣,但辦事還是那么滴水不漏。

大熊貓文學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