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826告一段落

  當唐植桐得知余英來自甘省天水后,內心是同情的。

  世人皆知“投資不過山海關”,但偏遠地區的情況往往更不容樂觀,縣城婆羅門比比皆是。

  余英不想回去是對的,如果回去,即便在這場饑荒中幸存下來,子孫后代也不一定能逃脫微量元素的積累。

  “桉子,你腦子活,主意多,跟我一塊去找陳大姐,商量一下余英的事。”方圓回來后,先把唐植桐拉上,才去找陳大姐。

  方圓把情況一說,陳大姐也犯了難,牛不喝水總不能強按頭吧?

  “咱們是不是先問問余英同志的想法?”唐植桐看押運處的兩位領導都皺了眉,心想拉郎配也不是這么拉的啊?

  兩位領導肯定是想往好了辦,但從甘省流入到陜省的婦女為了一口吃的,都能隱瞞婚姻情況同居生子,這瘸子、鰥夫貌似也不應該成為障礙吧?

  “額不嫌。”余英倒是也干脆,雖然有幾分羞澀,但很清楚自身的狀況,并沒有因為押運處職工的友好而迷失了方向。

  “余英同志,有個問題,我得先問問。你有信仰嗎?”唐植桐趕在方圓和陳大姐表態前,插嘴問了一句。

  雖然余英過來的時候沒有圍圍巾,但甘省那邊還是有不少少數民族的。

  眼下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并不流行,一旦余英隱瞞了什么,后續可能會給兩位領導帶來麻煩。

  “信仰?什么是信仰?”余英不明所以,反問道。

  “就是你信什么教,你們那有做禮拜的吧?你做不做?”唐植桐盯著余英,仔細觀察著她的表情及一舉一動。

  “額是漢民,額不信教,額也不做禮拜。額信指導思想,額想吃飽。”余英很堅定了搖了搖頭。

  “那我沒問題了。”余英的回答大大出乎唐植桐的意料,但也讓唐植桐為之側目,這回答忒好了!

  “先讓英子在押運處將養兩天吧,等咱們去麥收的時候一塊過去。”陳大姐對余英的回答也很滿意,越是這樣反而也不忍心給她找個瘸子、鰥夫。

  之所以選擇過兩天再讓余英去農場,一來不用專門去送她,二來方圓剛從農場回來,對生產隊給的人選不滿意,這時候再回去那不成打方圓的臉了嗎?

  再者說,余英在沐浴更衣后,雖然人確實瘦,但模樣俊俏,陳大姐覺得保不齊到時候會有更好的小伙子能看上她呢!

  在押運處這么一耽誤,唐植桐也沒能買成草帽,不過在回到家的時候發現小王同學已經買回來了。

  “得,咱倆還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我盤算著今天下午去買草帽呢,正好單位有事給絆住了。”唐植桐跟聊閑天似的把自己要去農場勞動,以及余英扒火車的事說了出來,捎帶著跟張桂芳要了一斤糧票。

  “這可憐孩子,一斤糧票夠不夠?要不咱再多出一斤?”張桂芳在聽聞余英已經沒有親人后,猶豫了一下問道。

  “一斤就夠了,不光我出糧票,其他同事也有給的,撐下這幾天來沒問題,等去了農場就好了。”唐植桐沒有同意,在單位里隨大流就好,沒必要當個顯眼包。

  “明天我再給你買一頂。你去多長時間?”小王同學的注意力則更多的放在了丈夫身上,同時盤算著日子,這段時間正好是將愛情的結晶具象化的時間段,少在一起待一天就少一分希望。

  “也就十來天,等月底甭管能不能干完,我都得回來參加群英會。”

  “十來天啊…”小王同學悵然若失,好像這個月又希望渺茫了一般。

  “嗯,不過財務科沒有人值班,我隔上兩三天得回來處理下工作。”唐植桐咧著嘴呲著牙說完,還不忘偷偷給小王同學拋了個媚眼。

  就這一眼,小王同學不滿意了,因為被婆婆看到了。

  5月19日,星期四。

  等唐植桐來到押運處時,就看到余英在開墾出的農田里忙活。

  農田已經鋤了一多半,看樣子余英今兒起了個大早。

  這么勤勞的姑娘,若是真找個瘸子,著實可惜了,但唐植桐沒有上前勸阻,一來不熟悉,二來余英可能會覺得多干點活會讓自己心里踏實點。

  唐植桐去財務處放下包,然后去食堂將給余英的糧票交給高師傅。

  把糧票統一交給高師傅是陳大姐的主意,生怕余英節約著不舍得吃。

  交給高師傅還有一個好處:能寄存。

  在捱過這幾年的困難后,四九城的糧店會開展一項“存糧票”的業務。

  在1968年以前,糧票是當月有效、過期作廢的,一些富裕的家庭,及一些餓怕了的家庭,會將本月吃不了或節省下來的糧票存到糧店。

  糧票到了糧店,糧店會在糧本上做登記,隨用隨取,不收取手續費,但也不給利息。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居民參與其中,因為這樣操作,糧票不受“當月有效”的限制。

  眼下糧食不夠吃,是沒有這項業務的,但高師傅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先把用不了的糧票買出糧食來,逐個月往后循環就是了。

  “這姑娘真不錯,今兒一大早還過來給我幫了陣子忙。”在收下唐植桐的糧票后,高立德站在食堂門口看著在田里忙活的余英說道。

  “唉,可惜老家遭了災,也沒個城市戶口。”唐植桐嘆口氣,余英是勤勞的,但天道不一定酬勤,勤勞也不一定能致富,往往越是勤勞就越會操勞一輩子。

  “可惜了了,要不是因為這年景,說不定能找個好婆家。”高立德聽余英說了押運處對她的安排,言語之間非常惋惜。

  “沒啥更好的辦法,至少比她在老家強。”唐植桐大概能猜到陳大姐讓余英跟押運處職工一同去農場的緣故,希望到時候能跟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子看對眼吧。

  看著余英在農田里鋤草的身影,唐植桐覺得這種可能還是挺大的。

  余英干活麻利,天然就受農民喜歡,再加上那俊俏的長相,相信能得到適齡男青年青睞的,男人嘛,說到底還是視覺動物。

  下午的時候,唐植桐接到了門衛的電話,說有人找,讓去接一下。

  自打馬薇受傷后,鐵路上不僅增派了門衛值班的人手,就連執勤也嚴格了很多,現在再想報人名就進門是不可能了。

  唐植桐來到門衛,發現來人是丁建輝。

  “咦,輝哥怎么有空過來了?”唐植桐笑瞇瞇的跟丁建輝打招呼,即便如此,門衛也沒有直接放行,而是拉著唐植桐在來客登記表上簽字確認,表明是他將來客帶了進去,并標注了拜訪時間。

  “電力大比武結束了,腳扣很受領導重視。”待一套手續辦完,丁建輝才晃了晃手里的腳扣給唐植桐報喜。

  “那敢情好,總算沒讓你白忙活。”唐植桐接過丁建輝手里的腳扣仔細打量了一下,不僅重量上有所減輕,就連模樣也變的順眼了很多,比較小巧。

  “不不,我在里面就出了點小力,是你和顧同志在前面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丁建輝很高興的擺手,能沾上一個“發明者之一”的頭銜已經是受了領導贊許,他可沒妄想著將這份功勞獨吞。

  “哪有那么邪乎,走,輝哥,咱去屋里坐。”唐植桐哈哈一笑,顧勇付出個錘子,自始至終就沒怎么出過力。

  丁建輝昨兒個在大比武中成績非常亮眼,評委對腳扣很認可,對丁建輝這個發明者也更是贊賞有加。

  評委里不僅有四九城電力系統的專家、領導,還有部里的,這一通夸獎份量很重,具有評優、提干的優先權。

  夸獎之余,領導還直白的說了想推廣的話。

  作為一個國家級部門,下面是有很多生產單位的,而腳扣也沒啥技術含量,想批量生產很容易,但丁建輝覺得這事得跟唐植桐說一聲。

  丁建輝沒有選擇寫信,總感覺寫信有些誠意不足,所以這次親自登門,并帶來了改造后的樣品。

  在聽完丁建輝的表述后,唐植桐笑了,友好的說道:“這事不麻煩,你跟領導直說在哪做的就行了,會有人對接的,你們自己找工廠加工也可以。領導要是再問,你可以告訴他們,我已經聯系了相關部門,打算用腳扣創匯。”

  “創匯?”丁建輝聽完愣住了,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對。除了腳扣,我還鼓搗過一些小玩意,已經有不少賣到了國外。腳扣嘛,先優著咱國內用,但也不能忘記國外電力系統的勞動者嘛,大家怎么說都是無產階級。”唐植桐不清楚國外的電工用的什么,但知道腳扣這玩意直到新世紀都有在出口,想必那邊現在也很原始吧?資本家怎么會好心到花錢給電工進行設備改良呢?

  除了這一點,唐植桐同樣想跟電力部門透露出腳扣的重要性,甭管電力部門能不能分到一杯羹,起碼給他們留一下一個丁建輝這個發明很重要、很值錢的印象。

  “行!”丁建輝沒想那么多,還以為唐植桐畫下紅線,在分果果呢。

  其實唐植桐還真沒想那么多,在國內仿制容易,但想打通所有的節點,將東西賣到國外就沒那么容易了。

  即便電力部門在聽了丁建輝的轉述后,想自己偷偷生產出口創匯,恐怕最終還是會失敗。

  因為現在的運行模式問題,所有出口的產品都繞不開外貿部門,而外貿部門現在已經跟婦聯那邊創建了深厚的友誼,一邊是尚未創匯的腳扣,一邊是已經有穩定來源的渠道,一頓不知道能不能飽和頓頓飽,外貿部門還是分得清的。

  當然,前提是唐植桐盡快將這條消息告訴苗小琴,讓她提前跟外貿部門打好招呼。

  “這一批做了好幾個腳扣,工廠那邊一直沒收錢,這個怎么處理?不收錢我心里不踏實。”丁建輝看了一眼腳扣,生怕被收走。

  “你這么用著唄,這屬于試驗品,那邊不會跟你要錢的,即便要錢也得跟電力局要。回頭你再提點改進建議就行。”唐植桐樂了,多好的青年,多好的三觀啊,不多吃多占,不占單位便宜。

  “行!你以后有事開口,我絕對不帶含糊的!”丁建輝仿佛占了大便宜似的,努力的投桃報李。

  “輝哥言重了。”看到丁建輝如同死士一般表態,唐植桐連連擺手,自己能找丁建輝干啥?難道找他偷電?

  偷電這玩意還真不算難,甭管是眼下還是以后,一直有人這么做,而對這行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電工了。

  “不過,我還真有點事跟你打聽打聽…”唐植桐話音未落,又跟丁建輝打聽起電力部門的事情。

  都是一些不犯忌諱的事情,既能減輕丁建輝想報恩的心理負擔,也能讓唐植桐從電力人嘴里得到想要的信息。

  唐植桐打聽這些是因為自己已經建議堂妹報考電力學院,唐蓉后面肯定是要進入電力系統工作的,那自己先打聽一下,再加上自己所知道的后續發展脈絡,盡量委托的給堂妹找個好的部門。

  通過丁建輝的嘴,唐植桐得知現在電力系統還遠沒有全國聯網,而且發電是以火力為主,水利為輔。

  以前最高主管部門叫電力工業部,前年的時候電力工業部與水利部合并為水利電力部,水利在前,電力在后,這就如同排座或者站位一樣,講究個主次、級別。

  也是在這一年,四九城電力學院從電力工業學校剝離出來,從中專搖身一變成為了本科院校。

  聽到水利,唐植桐想起了一個人,黃萬里先生。

  他在57年就提出了一個有傷天和不傷共和的建議——修建雅魯藏布江水電站!

  這個建議非常有建設性,就如同高志凱線似的,都能使擁有豐厚“贏學”經驗的三哥破防。

  只不過不知道為何沒有被采用。

  待送走丁建輝,唐植桐給苗小琴打了個電話,就腳扣的事做了溝通。

  腳扣的事至此就告一段落了,剩下的由婦聯那邊去對接就好了。

大熊貓文學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