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國子監的書生在路上閑聊,談起自己鼎力支持長安城的義捐活動,人人臉上都有得意之色。
《俠客行》這首詩已經在京師爭相傳唱,俠義之風感染著每一位有志之士,人人都已奉獻為已任,不但自己身體力行,并且影響身著邊的每一位人。
韋楓那日在望江樓組織的義賣活動十分完美,現在宮里宮外一片寂靜,往日里的流言像被一把無形的掃帚給掃進了垃圾堆。
太子妃的鳳輦讓很多人認清了現實,世家大族這幾日緊閉大門,約束著自家子弟外出,新皇將要登基,當下的局面十分敏感,還是先看看再說。
就是那些深恨韋楓之人,也只能在肚里暗暗詛咒,不敢出面指責風起云涌的義捐活動。
永嘉坊的鄭府此時府門大開,白紗將府邸圍住,兩邊燈火,照如白晝,亂烘烘人來人往,里面哭聲搖山振岳。
崔浩下了車,忙忙奔至停靈之室,先是痛哭一番,然后見過鄭劍宇。
見到雙眼腫如桃子般的鄭府大公子,他痛斥了韋楓一番,又惹得鄭劍宇哭的淚人一般。
彼時隴西李家、趙郡李家、博陵崔家、范陽盧家、太原王家等都來了。
鄭劍宇一一接住,大家說著話,又哭了起來,眾人皆勸道:“人已辭世,哭也無益,且商議如何料理要緊。”
鄭劍宇拍著桌子道:“不除韋楓,阿耶死不瞑目!”
于是眾人又跟著他痛罵了韋楓一場,這才說起后事的辦理。
鄭老作為五姓世家在京的總負責人,喪禮之事自然不會馬虎。
欽天監陰陽司來擇人日,又是一番忙碌,最終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開喪送訃聞。
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零八眾僧人在大堂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后死鬼魂,另設一壇于后園,是九十九位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業醮。
一直忙到天色將曉,崔浩這才坐車回府,他此刻毫無睡意,剛來到書房,卻有丫鬟來請,說老夫人讓他過去。
想到老夫人此時還沒有睡覺,崔浩又是心急又是擔憂,急急來到后堂,見過老夫人,見其氣色尚好,這才松了一口氣。
“老夫人,這是何意?為什么不早些休息?”
崔老夫人輕輕嘆了一口氣,“五姓世家出了如此大事,哪里能睡得著呢?浩兒,鄭老果真是氣死的?”
點了點頭,崔浩回道:“直從那日病后,派人去請文神醫,沒曾想先一步被韋楓請入了療養院當院長,其它郎中也開了不少藥,都沒甚效果。
吐蕃找借口拖欠幾萬貫的錢財,鄭老更是急火傷身,兼之韋楓望江樓義賣大獲成功,甚至太子殿下都拿出了心愛的倚天寶劍參與活動,這病自然是不能好,于是愈發的沉了。”
崔老夫人想了想,“前兩日不是說找到了對付韋楓的法子,心里高興,這病已經輕了不少嗎?為何今天走得這么急呢?”
“老夫人。”崔浩看了看四周并沒有下人,將聲音壓低了幾分,“曲常侍說找到了韋楓的把柄,必能將之置于死地,這話我是不信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有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力挺,任何人都扳不倒他。”
看著老夫人臉皮十分不好看,他想了想,決定還是實話實說,“現在不光突厥人,就連吐蕃人也和他走的很近,他們誰在利用誰,咱們并不清楚,實在不好下定論,但依孩兒來看,曲常侍所說的把柄未必就能對付韋楓。”
“浩兒。”老夫人搖頭,“曲常侍這次是找到了鐵證,老身隱約也知曉一點,一定能將韋楓置之死地!”
崔浩心中一嘆,知道暫時無法改變老夫人的心意,五姓同氣連枝,鄭老今日過世,老夫人心中自然不待見韋楓。
作為崔家未來繼承人,但崔浩并不想與韋楓作對,可惜家族這條大船的舵現在并不是由自己執掌,方向難言滿意。
他決定說出一則消息,讓老夫人心中也有一個準備,韋楓真不是那么好對付之人。
“義捐活動才進行了十天,老夫人知道長安城為了抵御突厥大軍,收到了多少款項?”
“多少?”對于錢財之事,崔老夫人從來就十分在意。
“已經超過了十萬貫,長安城那些中小商家大多都捐了款,他們這是在向韋楓示好啊!”
“十萬貫?怎么會這么多?”這個數值明顯超出了崔老夫人的估計,讓她垂老的身體晃動了好幾下。
“不妨事,快快細說。”她伸手止住準備前來攙扶自己的崔浩,急聲問道。
崔浩平息了一下氣息,他怕節奏太快會影響到老夫人的情緒,緩緩道。
“韋楓說要建立一個大型的百貨商場,還有一個大型游樂中心,就在城北那片荒地上,百貨商場的資料,他印刷成冊派遣人員在東、西兩市派發,資料上說明因為柜臺有限,先到者先得,只要在義捐活動中捎上一千貫,便能拿到百貨商場的入場券。”
新鮮名詞一個接著一個,崔老夫人聽得頭暈,腦中十分迷糊,但她是個好強之人,并不打斷崔浩的話,強行將這些字詞記入腦中。
“這個百貨商場功能十分了得,聽說以后比東、西兩市還要繁華,孩兒雖然日日在國子監苦讀,卻也聽說了一些,可見影響力有多大。”
進入商場的貨品會比平時里好賣很多,韋楓會教授這些商家‘專柜銷售’的知識,聽說是一種全新的買賣方式,不但價格便宜,還能享受到完美的售后服務。
一聽韋楓又有新的銷售手段,除了五姓世家,其它各個商家蜂擁而至,所以義捐活動進行的十分火熱,長安城一百零八坊的義捐點上彩飄飛,鑼鼓喧天,蔚為壯觀。
那些國子監的學子們早已經視李青蓮為平生偶像,聽聞青蓮先生也對百貨商場大加贊賞,于是也在國子監的內、外院,上下各個學舍中也發起了義捐活動。
這些學子大都來自富貴之家,他們義捐的數目也不少,還能帶動家族投資,所以短短十日便有了十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