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57 謀錄不盡

  “何人吟誦酈文勝之詩文?”劉備這便朗聲問道。

  酈炎,字文勝。酈食其十五世孫,酈平十世孫,酈晁之子。范陽人,生于和平元年(150年),建寧三年(170年),遷居涿縣。曾為郡吏,州郡察舉孝廉,征召為右北平從事祭酒,皆不就。奉父母極孝,又身具高超詩文、音樂諸多才華,其推斷事理,多為世人佩服。后因母親去世,悲痛過度乃致精神錯亂,瘋病狂發。恰逢夫人生子,受驚而亡。妻家訴訟于官府,因而被捕入獄。熹平六年,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時年二十八歲。遺下一子:止戈。有集二卷,著有《遺令書》等。

  恩師盧植為其作詠,頌其才德,惜其英年早逝。

  乃是涿郡家喻戶曉的有名詩人。詩文劉備亦多有拜讀。

  此詩文,為《見志詩》其一。雖懷才不遇,詩人卻坦露遠志,直抒胸臆。欲“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做出一番驚世偉業。不信命運,認為‘通塞由己,無須卜問’。又以陳平、韓信這些起于微末卻終成大業的先賢自勵,全詩字里行間,有一種縱橫物表,不受羈絆的磅礴大氣。乃是新體五言詩中難得的佳作。

  必是胸有成竹,滿腹經綸之大才,方能借此詩歌以詠志。當然,大騙子也可以。

  無論如何,能成功引起劉備的注意。歌詠之人,目的已然達到。

  須臾,便有一青年儒士從亭舍走出,沖劉備搖搖一禮:“潁川狂士,拜見薊王。”

  見他儀表堂堂,甚有姿容。劉備這便下馬回禮:“先生因何吟誦酈文勝之詩篇?”

  見劉備下馬,儒生目中異色一閃而過:“世道艱險,逆亂在即。在下聽聞薊王于黃金臺上建四方館,這便千里迢迢趕去一試。”

  “潁川文風鼎盛,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先生為何舍近求遠?”劉備笑問。

  “薊國險固,人民殷盛,故遠來求官。”儒士答道。

  “薊國橫亙幽冀,一馬平川,險從何來?”劉備再問。

  儒士再答:“民皆城居,倉塔林立。環繞碧水青禾,圍以陂渠長堤。舟船穿梭其間,車馬不絕于道。民風爽烈,兵精將猛,如何能不稱險?”

  “哦?”劉備欣然點頭:“既如此險絕,當固若金湯。敢問先生,如今可還缺何物?”

  “古往今來欲成大事者,必盡收天下之英才。在下雖不敢稱賢能,卻自詡亦有薄才。今欲效仿古之賢者,千里送骸骨。自投門下,卻不知薊王意下如何?”

  此處,乃是用‘千金買骨’來自比。成語見于《戰國策燕策一》。

  燕昭王繼位時,國土被齊國所占。為振興燕國,奪回失地,燕昭王決心招納天下之才,收為己用。奈何求才令發出,卻無人投奔。于是燕昭王便去向國中一個叫郭隗的賢者請教。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位國君,愿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三年過去,千里馬仍沒有買到。有位侍臣便自告奮勇,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此人用三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等他趕到時,馬已死。于是就用五百金買回馬骨,獻與國君。

  國君大怒:“我所想尋求的是活著的千里馬,怎能用五百金買一匹死馬?”

  侍臣答道:“死的千里馬尚且用五百金來買,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一定認為國王您是真心買馬,并不是欺騙別人。千里馬很快就要到了。”果不出一年,就有人送來了很多匹千里馬。

  講完千金買骨的故事,郭隗又對燕昭王道:“大王若想得人才,需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您是真心求賢。您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的人,便會前來投奔。”

  燕昭王認為有理。遂拜郭隗為師,給予他優厚的俸祿。并修筑“黃金臺”,用以招納天下賢才。消息傳出,名人賢士紛紛來投。后經二十年勵精圖治,燕國終得強盛。打敗齊國,奪回失地。

  此人將自己比作‘千里馬骨’。不遠千里來投,不正如燕昭王與郭隗舊事嗎?

  劉備欣然點頭。這便整衣近前,心悅誠服,長揖及地:“聞君一席話,備茅塞頓開。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在下潁川荀攸,字公達。正欲前往四方館,應王上所募。不料卻在半道偶遇王駕。”

  劉備渾身一震,急忙穩住。暗出一口濁氣,不顯山不露水的和煦一笑:“先生大才,何須再去四方館多此一舉。這便隨我入城。可暫領輔漢大將軍幕府左丞,兼薊王宮中庶子。”

  “攸,拜見…主公!”荀攸開口時中氣十足,不料語氣卻在中途陡然一轉,最后險泣不成聲。

  幕府左丞,兼領薊王宮中庶子。前官秩二千石,后官秩千石。兩俸相加,超過真二千石的一眾太守,與中二千石的一眾諸侯。年俸合計二千五百二十石,折錢七十五萬六千錢。

  與遠在洛陽的幕府右丞賈詡同俸。

  好一個千里送骸骨!

  話說,劉備善識人,天下盡知。麒麟尋寶,每出必中,從不走空。只是,此人何德何能,竟能坐享七十五萬年俸!再加春臘二賜,輕松過百萬。

  放眼天下,便是洛陽朝堂諸公,亦多有不及。

  “臣,乃元常好友。薦書在此,請主公過目。”荀攸這才道出實情。

  “原來如此。”劉備欣然接過:“公達高才,又是元常所舉,孤自當重用。”心里美得直冒泡有沒有。

  荀攸是何人。奇策十二,謀錄不盡。大將軍左丞,一直懸而未決。既得荀攸,終是完滿。兩位國相識人善用,內政外交,皆其所長。然論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當屬賈詡、李儒、戲志才、荀攸。

  四大軍師歸位。咩哈哈…

  史渙送來西極良駒。荀攸這便翻身上馬,與劉備相伴入城。

  待薊王遠去。亭舍眾人各自嗟嘆。前有戲志才自投馬前。今有荀公達千里送骸骨。一前一后,皆享高官厚祿。

  天下俊杰何其多。若得聞,如何能不千里來投。

  “千里送骨”,遂成典故。u

大熊貓文學    劉備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