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4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章士釗的心情可要比這嚴重的多,當然他的目標很大,不是一只雞就那么容易滿足的。

  從一開始他就瞄準了教育總長的位子。這可是內閣成員,要是擱在前朝,那就是禮部尚書,清貴的不得了的身份。

  當然,民國了,皇帝被趕下臺之后,以前的標準也變了。

  現代教育在民國這塊土地上艱難的成長著,老一派的人不認可,華夏擁有兩千多年的學堂文化,稷下學宮的輝煌不是用一兩句話就能抹平的。可新派人對民國的教育也不滿意,因為覺得落后,趕不上趟。當然落后了,都是現學的,能不落后嗎?

  加上民閥割據,戰亂不停。

  教育!

  這個在華夏太平時期無比高尚的事業,在民國卻成了一個可有可無,不被重視的行業。

  可就算是這樣,教育總長的位置也是足夠吸引人的,甚至能夠不惜讓章士釗這樣的名流博一檔子運氣。可惜最后失敗了,雖不至于說連底褲都輸干凈吧?但也是一場士氣的打擊,但最后收拾殘局還是得章士釗出面,即便曹錕的大秘書長夏壽田并沒有說過類似解決的辦法。

  讀書人的事,談錢是要翻臉的。不過請客吃飯送禮什么的就難免了,華夏是一個禮儀之邦,迎來送往的慣例數不勝數,章士釗為此破費不少。可一點辦法都沒有,雖讓他動心了呢?

  所謂風險越大,收益就越大。本來章士釗就對其難度就有過權衡,他不擅長的領域里,想要揮好是不太可能的。學生游行,本來就對他來說既陌生又熟悉的領域。說陌生,是他從來沒有參與過;說熟悉,是在燕京的文化圈子里,總是會和游行有過接觸。

  或是褒揚支持,或是批判奚落。

  章士釗是屬于后者,按理說他應該擔被人撅了面子,可現實告訴他,這幫人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復雜。可是他卻深刻的領教了政客的復雜,曹錕的善變讓他一時間難以處置。不得已,就算是投機失敗了,欠下的賬還是要還的,不過這么讓游行停下來就難說了。其實他還有一層關系,‘國黨’的人也參與其中了,相比之下,他覺得‘國黨’還是比較能說得上話的,他想著找好說話的先開口。

  可一開口,章士釗覺得不對勁,對方的眼神炙熱而篤信,仿佛像是某種壯烈之態…感覺好像不是‘國黨’的人,倒是同樣在廣州的一股力量。

  “如果有困難,就退縮,還是革命黨?怕死?…怕死…不革命…”

  章士釗被噎的仿佛一口吞了三個滾燙的湯圓,還卡在喉嚨口,那種難受勁仿佛有種信念在天空飄蕩,化成一到天雷,將他劈死。好在章士釗是見過世面的,低著頭,咒罵了一句:“愣頭青!”

  可心里卻空蕩蕩的,因為正等豪邁是他的身上絕對沒有的。他是一個喜好安逸的人,危險的事很少接觸。當然想要朋友多,熱心是一項天賦技能。

  在外轉悠了一圈之后,章士釗再次找到另外一個游行團體,對方客氣了很多,但是委婉的表示:“章教授,你聽說過年輕人嗎?”

  “多稀罕啊,滿地走的不都是年輕人嗎?”民國別的不多,可要說人…真心不缺。心里一下子把對方看輕了不少,這人說話云山霧罩的,以后還是少接觸。

  可對方的回答卻讓章士釗有種啞口無言的驚詫:“聽人勸的,還是年輕人嗎?”

  反正章士釗是不知道神獸為何物,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萌寵之類的新鮮詞,可是他知道,在這一刻,這一剎那,他的信仰被踐踏的支離破碎的了,被一種所謂常識的東西被嘲諷了,帶著無盡的憂傷,他回到燕京的大宅院,抬頭看著高高的臺階和大門,仿佛周遭都是嘲笑他的嘴臉。

  愛誰誰,爺們不管了!

  章士釗最后放棄了,其實他也想明白了,這幫不講義氣的家伙。當初他求人的時候一個個端著,可要游行,要鬧事的,早就打算好了,根本就沒有聽他話的可能。之所以會讓他誤以為被自己說通了才準備游行的,那是對方想要借用他的名頭而已。

  燕京文化圈誰都知道章士釗人頭熟,路子廣,就是想要省一點麻煩而已。

  想明白這些的章士釗有種了無生趣的心灰意冷,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而燕京各個準備游行的團體都已經準備妥當,就等一聲令下,全部出動數千學生上街游行。唯一可能出現變數的就是,曹錕政府會不會在最后出動巡警,當然巡警不可能是曹錕派的,甚至連大總統府的官員們也不會管,只能是底下人的主張。

  可要是出動巡警,多半游行到最后會醞釀成為一場慘劇…

  而在上海,顧維鈞滿足的在談判桌的文件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王學謙,還有英國外交團的李法勒男爵,日本外務大臣幣原喜重郎…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可英國人沒打算要聲張,根本就沒有請記者,也沒有酒會,現場的氣氛有些冷冽,可架不住民國外交部門官員臉上喜色不斷。畢竟這是一次勝利,一次對于民國外交來說不小的勝利。收回的租界相比之下沒有天津、上海、武漢等城市的重要。可能夠收回英國租界,已經是破天荒的事了。

  加上華盛頓會議后收回的青島,民國在維護主權上已經獲得了長足的展。簽字過后,顧維鈞還駐滬總領事商談公開的步驟,對方強忍歡笑,選擇了一個對雙方都比較有利的方式,公報。

  顧名思義,公報是一種在媒體不夠達時期的產物,就和民國的政客們都喜歡用的‘通電’差不多,是將消息傳播出去的一個途徑。當然,公報可要比‘通電’正式的多,相比之下,‘通電’仿佛就像是兒戲一樣不靠譜。

  而這個公報時間雙方都約定在三天之后,要是燕京的游行圈子知道一點內幕的話,就該著急了,這可是搶了他們的游行頭條啊!關鍵是通報的內容可是和游行抗議的內容截然相反。李法勒男爵選擇的是《字林西報》,而王學謙選擇用《申報》,顧維鈞卻選擇用了《新聞報》,后兩者都是民國行量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報紙。而《字林西報》的地位,在遠東英文報刊之中也是霸主地位。

  至于幣原…他可不敢在日本的報紙上報道這次外交上的失敗。

  雖然日本讓出的是杭州租界,只有3oo畝大小。可幣原喜重郎知道相比民國,日本人的心靈更加脆弱。不僅國民的內心脆弱,軍人的內心更加脆弱,甚至從來不接受失敗的性格,讓日本的軍隊變成一個偏執狂的集中營。不過日本人有一點好處就是,他們普遍認為被強者欺負是應該的,他們只是不承認被自己眼里的弱者戰勝。而民國…顯然在日本官方和民間,都不屬于強者之列。

  幣原喜重郎不得不替自己的連襟考慮一下,對了他的連襟已經是新一任的內閣相,海軍元帥,加藤友三郎。

  要是在《朝日新聞》上播報這一則新聞,倒霉的肯定是新組建的內閣,幣原喜重郎自己也不喜歡這樣的的失敗,可誰讓英國人慫了呢?

  雙方約定好之后,連一場慶祝的宴會都沒有。

  而顧維鈞倒是神態輕松的站在銀行公會主樓外噴泉附近,可準備離去的王學謙閑聊:“子高,這可是民國以來破天荒的好事,你就準備這么不聲不響的過去了?”

  “少川兄,你的慶功會在燕京,可不是上海!”王學謙看出顧維鈞內心極強的表現欲想要迸出來,卻沒有機會的難受勁。

  顧維鈞眨眨眼,覺得還是該讓王學謙出點血:“可是上海可以提前辦。”

  “沒必要,做官嘛!低調一點好。”留給顧維鈞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上車離開。

  邊上的總長夫人黃慧蘭有些糊涂地看著丈夫略微失望的眼神,挽著顧維鈞的手臂很輕聲問:“子高是不是有心事?”

  “他…”顧維鈞氣地冷哼一聲道:“他能有什么心事?肯定是在背地里挖坑讓人跳了,我估計接下來他就要對那幫在報紙上詆毀他的人動手了,這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聲望正隆,加上對方估算失策,王子高估計要下狠手痛打落水狗了!”

  黃慧蘭糊涂了:“不是說根本就找不到對方是誰嗎?子高就是想要動手都找不到幕后黑手,他能怎么做?”

  “我的夫人哎,你也太天真了。他根本就不用知道背后詆毀他的人是誰,他只要認準了他最想要剔除的政敵就可以了,到時候的水到渠成的機會,他根本就不會放過。”顧維鈞在政壇撲騰了這么多年,位置也夠高,自然明白民國的這些政客,尤其是地方的督軍們一個個都不簡單。

  王學謙能有如今的地位,并不是他福星高照,沒有政敵。而是在有威脅的敵人出現之前,就會被他打擊,就算無法徹底消滅對手,也能打亂對方的部署,這才是王學謙的生存之道。他可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對象,而是一頭假寐的猛獸,任何忽視他的對手,最終都會走上失敗的道路。

  “真不懂你們這些政治家!”黃慧蘭是不愿意去想這些問題的,她是一個女人,一個被顧維鈞迷的神魂顛倒的女人。政治,其實距離她還很遠。

  顧維鈞沒有說話,所有所思的看著林盡頭,已經消失的王學謙座駕。

  在上海耽擱了不少時日,他雖然對寧波的展很感興趣,可是他也明白,寧波可不是他的久留之地。除非他已經決定,放棄在北洋的優厚待遇,加入王學謙的陣營。可這樣做,和謀逆有什么區別?民國的外交家都是沒有根的浮萍,飄到哪兒算哪兒。南方,北方的政權都可以成為托付的對象。別看顧維鈞是一個新派人,可骨子里還是不認可這種行為的。對外承認的政府只有一個,不管在那個國家,投靠非國際承認的政府,就已經是背叛了自己的事業,這句話,顧維鈞一直沒有說過,但他確實是這樣做了。

  對段祺瑞如此。

  對曹錕也是如此。

  唯一堅守的是本心。

  這確實在北洋的官員之中很難得,誰都知道,北洋的政府官員的身份很尷尬。要論起重要性來,誰都知道軍隊的將領才是北洋的根基,至于政府…很少會被重視的。官員也多半接受了這個事實,承認軍隊的地位。

  也許顧維鈞和王學謙的多次合作之中,感受到了這位校友截然不同的辦事風格,當然過程是痛苦的,可結局很美妙。這對于一個從走上政壇開始,就如同夾縫中的老鼠一樣受氣的民國外交官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美妙的經歷了。顧維鈞是有些意動,但在王學謙入駐京畿之前,他是不會選擇投靠的,這是他的立場,不容改變。

  曹錕在接到顧維鈞的電報之后,也是虛驚一場,好在及時聽了吳佩孚的建議,要不然可讓王學謙得了大便宜。就像是游行一樣,都是年輕人,沖勁十足,要是他們現罵的‘漢奸’可能是‘英雄’,有多少人會被愧疚襲擾。

  到時候人心在羞愧的無言之中,不知不覺的都靠向王學謙,那時候估計大總統府都要出面澄清一下。

  曹錕紅光滿滿的圓臉上,兩條眉毛耷拉下來,暗道:“好險!”

  三天后,燕京街頭。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從各地聚集在長安街附近,要是以往,都不會駐足太長時間,可這一天來的年輕人都沒有離開的意愿。反而一個個表情嚴肅,一臉的凝重。幾個領頭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竊竊私語,邊上就有幾個木箱子堆積起來的半人多高的臺子,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嗓門最大的一個男學生將跳上臨時搭建的臺子,高聲呼喊口號,到時候上千人呼應,振臂一呼,游行開始…

  這個套路燕京的學生已經玩的很熟練了。

  隨著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其中一個男生拿起準備好的標語小旗子,做好了上臺的準備。

  一切準備就緒,不少人都激動的屏住呼吸,等待游行開始的那一刻歇斯底里的大喊…

  不合時宜的是,一個清脆的童音,打破了寧靜,:“號外,號外,閩浙巡閱使王學謙大帥和外交總長顧維鈞在上海和英日等列強簽訂和約,收回廈門、杭州、鎮江三地英日租界,揚我國威…”

  那位準備大喊‘嚴懲賣國賊王學謙’的青年一臉懵逼的站在臺上,好像被掐住了喉嚨一樣,瞪著眼珠子,愣是一分多鐘,沒有說一句話!(

大熊貓文學    大世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