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1章 官家

  殿內一時安靜下來,只有檀香裊裊。

  片刻,趙禎伸出略顯枯瘦的手,拿起文稿。

  他看得不快,目光在字里行間緩緩移動,神情卻很專注。

  趙禎的文化本來就很高,雖然讓他寫作的話,那跟歐陽修、王安石這些大文豪肯定比不了,但是這么多年看下來,審美水平還是非常頂級的。

  楊安國屏住呼吸,緊張地觀察著官家的反應。

  他看到官家起初眉頭微蹙,似乎在咀嚼那開篇,隨后手指在幾個字上輕輕敲了一下。

  再往下看,趙禎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而最后一段入眼,趙禎的身體似乎微微震動了一下,他反復看了兩遍,才緩緩放下文稿,目光望向殿頂的藻井,沉默良久。

  殿內落針可聞,楊安國的心亦是提到了嗓子眼。

  終于,趙禎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楊安國。

  他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問道:“此陸北顧,年幾何?何方人氏?”

  “回官家。”楊安國連忙躬身應道,“此子乃梓州路瀘州合江縣人,年方十七,此番是赴京應明春禮部省試,于國子監博士周敦頤處求學,前些日子由周敦頤推薦進入的國子監廣文館。”

  楊安國這話屬于是真真假假,前面八成都是真的,后面“于周敦頤處求學”這一成沒那么真,“由周敦頤推薦進入廣文館”這一成就是純假了。

  這也是因為楊安國很了解官家,明白自己這番話,就算有些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內容,官家知道了也不會細究的。

  “一篇史論,竟能見微知著,將司馬氏篡魏之禍,溯源于掄才制度之弊,更以史為鑒,警示于今難得。”

  趙禎語氣平淡,但“難得”二字,已是他極高的評價。

  楊安國心中狂喜,正要再夸贊幾句,卻聽官家話鋒一轉:“楊卿,你為國子監判監事多年,可知這十余年來,禮部所取進士,近半數皆出自太學?”

  楊安國心中一凜,連忙躬身:“臣、臣略知一二,太學自胡安定主持以來,學風興盛,人才輩出,此乃國家之幸.”

  趙禎懶得聽他的違心話,打斷了他,干脆問道:“是人才輩出,還是‘太學體’一家獨大,幾成定式,以至于考官閱卷,非此等險怪奇崛、堆砌辭藻之文,便難入法眼?長此以往,天下士子競相效仿,唯求新奇偏鋒,而忘經義根本、實務民生,這也是國家之幸?”

  官家的字字句句像冰冷的針,刺得楊安國后背瞬間滲出冷汗!

  他這才明白,官家對太學體弊端、乃至太學形成的某種“學閥”傾向,洞若觀火!

對于昨日那場比試,今日官家關心的,恐怕遠不止國子監的顏面  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楊安國的心頭——官家這是要對明年的禮部省試,甚至是對這籠罩科場十余年的“太學體”文風動手了!

  歐陽修等人力主的“古文體”恐怕真的要迎來轉機,而陸北顧這篇橫空出世的《仲達論》,無疑成了點燃這場變革的火星。

  “官家明鑒萬里!”

  楊安國不敢再說話了。

  趙禎的目光重新落在那份《仲達論》上,手指輕輕點著那句“使制衡之樞常在,公道之門常開”。

  (本章完)

83最新地址

大熊貓文學    大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