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六十七章 隴西

  學士府的選定新學士并不只在關中各縣,如今還有一騎快馬進入了隴西地界。

  在隴西與河西走廊交界的烏鞘嶺,這里建設了一座小城,這座小城不屬于河西走廊的兩鎮,屬于隴西郡。

  這座小城是新建設的,章邯大將軍在建設隴西的時候,將余下的人力調來建設了這座小城。

  公子高站在這座小城的城墻上,從這里能夠看到遠處的雪山。

  聽西戎的老人說過,這祁連雪山上的雪一年比一年厚了,而今正值關中的深秋時節,烏鞘嶺先一步下起了大雪。

  風雪中,有一騎兵到了城下,來人是從咸陽來傳令的。

  公子高親自下城去迎接,來人帶了不少書信,其中就有一道詔命,聽來人講述這道詔命是給自己。

  看著其中內容,原來是兄長給自己封了學士。

  可是史書還未寫成,公子高拿著這卷書還是有些羞愧。

  “另兩位公子可好?”

  公子高想到了自己的兩個弟弟,道:“他們都在河西走廊墾荒。”

  不過還是要告知咸陽一聲,公子高就將這里的事寫下來,讓人帶著書信回了咸陽。

  兄長與丞相李斯所封的學士一共有二十六人,其中就有自己與老師。

  其中還有一卷家書是給章邯大將軍,公子高翻身上馬,領著一隊騎兵就朝著河西走廊趕去。

  在來河西走廊時,章邯將軍將孩子留在了渭南郡,一直交由叔孫通撫養。

  在商顏山讀書的時候,公子高就知道其實夫子對章邯將軍,多少有些抱怨的,但都是小事,章邯將軍與叔孫通實則是能夠托付家小的。

  當渭南還未發展起來時,兩人就守在那個村子里了。

  穿過烏鞘嶺的地界,就能夠看到一隊隊的秦軍,如今秦軍在祁連山下布有重兵,遷來的河西走廊的人有四萬戶,這四萬戶就是十幾萬口人。

  聽關中來的官吏說過,這些人都是中原各地的貧民,這些貧民舉家搬遷而來,如今他們到了祁連山下已有三年,這三年人們已將這片河谷建設的有模有樣。

  至少看起來,有了城池與村落。

  章邯將軍在此地建設武威與張掖兩縣,以及一座姑臧城。

  這就是此地要設立的三個兵鎮。

  而這里,一直保持著軍與民一起生活的情形。

  而章邯將軍又是一個治軍嚴格的人,在治軍方面軍不能去影響民,在生活中都是各自歸各自的。

  如今建設已初具模樣的武威縣是一座十分開闊的城池。

  當年這個地方有西戎人,月氏人,甚至有烏孫的西域商人在這里居住過,因此這里多多少少還保留了些許西域人的風氣。

  章邯將軍要將這里設置一座城關,扼守河西走廊通往關中的咽喉。

  公子高到了武威縣的城前,見到了一大片的駝隊,是西域商人帶著大量的貨物與奴隸來這里交易。

  當初建設武威縣之前,章邯將軍就看中了這片地,這里是整個河西走廊的中心腹地,到如今章邯將軍已在此屯田五千頃。

  而這五千頃田也不過是武威縣一地,按照章邯的預估,只要挖好渠網,其實河西走廊是能夠養得起百萬人口的。

  在此地往來的西域人其實不少,當秦軍在這里戰勝了冒頓的匈奴兵之后,秦軍的名號就響徹了西域,越來越多的西域商人進入河西走廊與關中人交易。

  章邯默許了這些西域人在河西走廊走動。

  公子高也不知道章邯此舉是為了什么,以前公子高還問過陳平,陳平說章邯將軍還想要西進。

  公子高走入城中,武威縣的縣城分為內城外城,城內有集市也有民居,還有屯軍營。

  一路走向城南的屯軍營,公子高見到了正在與西域商人討價還價的婁敬,婁敬想要向西域人買駱駝。

  陳平說婁敬做不好這個買賣。

  其實陳平說得一點都沒錯,婁敬確實做得不好這種買賣,在買賣駱駝的事上,婁敬沒有為秦軍謀取足夠多的利益。

  但這不重要,買賣不過是一種形式,只要進入河西走廊地界的駱駝,都會是秦軍的,一旦戰事開啟,就不用交易了,河西走廊有多少駱駝都是秦軍的。

  即便章邯將軍知道婁敬做的不好,還是繼續讓婁敬做著買賣駱駝的事,因此反倒是越來越多的西域商人,愿意將駱駝賣給出手大方的婁敬。

  章邯其人像是天生就能克制陳平一般。

  章邯時常看不上陳平的計謀,陳平又不敢冒犯章邯,只能按照這位大將軍的命令辦事,目前來看還算是和諧。

  其實,公子高也有憂慮,擔心哪一天詭計多端的陳平惹惱了章邯,章邯將其砍了以肅軍紀。

  到此,就已經走到屯軍營的中軍大帳。

  大帳內,烏氏倮就在這里,他像是一個西域的領路人,他按照章邯將軍的命令,將眾多的西域商人連哄帶騙的來到了河西走廊,讓原本蕭條的河西走廊在短短三年內繁榮了起來。

  其中還有烏氏倮的功勞。

  公子高更覺得這應該是章邯將軍的智謀更高一籌。

  以前,在渭南的時候,還覺得章邯大將軍該是一個為人忠厚的人,來到河西走廊才知道章邯將軍不止是為人忠厚,其實也深諳人心。

  公子高一直站在外面,沒有打擾正在與烏氏倮交談的章邯將軍。

  直到烏氏倮點頭哈腰的離開之后,公子高才走入其中。

  章邯見到來人,起身行禮。

  公子高忙道:“大將軍不用多禮,你的家書來了。”

  章邯拿過家書看了起來,兒子已九歲了,都能夠寫字了。

  公子高站在一側,見到章邯將軍拿著信紙的手有些顫抖,臉上也帶著笑意。

  再抬眼看看這處營帳內的擺設,將軍的大帳中還橫著長槊,以及甲胄。

  公子高又見到了一袋金沙,這金沙多半是烏氏倮進獻的。

  章邯將軍是從來不會貪墨的,這些金沙也會用于軍中建設,如今的秦軍比以前富有多了,北伐之后的幾年的休養,以及關中還在不停地給養,河西走廊的兵馬過得很不錯。

  站在大帳內,還能聽到外面戰馬的嘶鳴聲。

  章邯似乎看了好幾遍,他笑道:“孩子的字跡不好看,見笑了。”

  公子高沒見過信中的內容,聽將軍這么一說,他還是看了一眼,確實是一些歪歪扭扭的字,但比尋常的同齡孩子好很多。

  公子高道:“高就先告辭了。”

  章邯頷首,他還要繼續忙著軍中的事。

  言罷,公子高走出了軍營,走在這座城內看著一戶戶正在建設中的新家,風雪遮天蔽日而來,卻難以擋住人們對生活的熱情。

  在城外,有遷居此地的新民在這里開設了食肆。

  章邯將軍要求遷來的新民,都在此地耕種,但同樣只要他們完成了耕地就可以在別的方面尋求營生,譬如說像這樣建設食肆。

  建這間食肆的人姓趙,他還說他是趙王遷的親眷,是當年趙國王室的貴族,是趙威后那一脈的人。

  后來秦一統天下之后,他就落魄了。

  現在也沒人記得他是當年的趙國貴族,像他這樣的貴族反倒比尋常人家過得更不好。

  從秦行郡縣制之后,他就失去了所有的錢財,只留下了一間家徒四壁的房子,最后也只能賣苦力為生,他最常做的事就是搬死人。

  每每問起這件事的時候,他總是說以前到處都在打仗,現在楚國都被秦國打下了,就做起了賣羊肉湯的營生。

  他原本就住在趙國的北邊,他借鑒了關中的羊肉湯,他將羊湯燉煮的十分鮮美,還會加一些蔥花。

  公子高喝著羊湯問道:“你這羊湯賣得如何?”

  店家趙氏笑呵呵道:“愛喝的人每天都來,不愛喝的也不來。”

  公子高嘴里嚼著羊肉,剛咽下又問道:“當初你是怎么想的,就敢遷到這西北的河西走廊。”

  趙氏又從鍋中撈出羊骨棒,將其敲開露出內部帶著油水的骨髓,放到公子高的桌上。

  趙氏知道公子高的身份,他道:“我們趙地的孩子也愛吃羊肉,多吃羊骨棒,骨頭會更硬,不收錢。”

  公子高也沒拒絕,笑著道;“多謝。”

  趙氏又道:“我想著讓更多的鄉里與我一起遷來,誰會輕易離開自己的家呀,他們都說遷入秦地是要與匈奴人打仗的,也不知是誰還造得謠,我也想不起來了,入秦的都是像我這樣走投無路的人。”

  公子高繼續喝著羊湯,聽著他的話語,默不作聲。

  從這個趙氏的口中,公子高聽到了以前沒有聽到的話,原來兄長與丞相的遷民計劃其實并不順利,甚至還有人在從中造謠阻撓。

  如今來看,在這個趙氏的講述中,秦能夠遷這么多人來到這西北邊塞,已是十分了不起了。

  正說著,公子高就見到了婁敬腳步匆匆冒著風雪從城中走出來,他指著一駕從風雪中而來的馬車。

  只聽婁敬怒道:“陳平,你個賤人!”

  因是大雪天,武威縣城前原本就很安靜,婁敬的怒罵聲卻顯得很刺耳,甚至還有回響。

大熊貓文學    秦人的悠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