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六十三章 嚴苛到三代

  大殿內,扶蘇將昨天與張蒼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

  言罷,扶蘇站到了一旁,讓老師盡情施展。

  丞相李斯在大殿內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嬴政道:“朕聽聞楚地的人抗拒支教。”

  李斯道:“臣聽聞只是楚地的部分郡縣,在楚地有半數的郡縣愿意接受支教。”

  “如此說來,楚地那半數之人不能參加考試了?”

  扶蘇站出來道:“父皇兒臣以為凡是刑徒皆是不得參加科舉,并且加以家族連座。”

  大殿內很安靜,公子的話語還在大殿內回響。

  李斯與馮去疾站在兩側也是沉默不言,這位公子自小就學韓非與荀子,這樣的孩子自然最重法。

  再看一眼父皇的神色,扶蘇接著道:“自秦一統天下以來,父皇善待的了韓王與韓地的舊貴族,可韓地的舊貴族是如何對待父皇的,齊地的田氏至今要反秦,齊魯博士至今想要恢復周禮恢復列土分封,當年蒙武與王翦大將軍給了楚地貴族退路,可他們非但不降秦,以項氏為首的項燕還要再立楚王對抗秦軍。”

  “秦法素來嚴苛,正是嚴苛的律法才有了耕戰,才有了有序的生產,兒臣深以為有些關口不能放松。”

  坐在上首的嬴政閉著眼,蹙眉正在思量。

  李斯站在原地也沒有言語。

  扶蘇道:“父皇,田氏要反秦,田氏的后人乃至旁系可以參與支教,但他們不得參與入試,項燕才死了多少年,我們就要原諒如今還想著反秦的后人嗎?秦軍的將士在六國流的血就干了嗎?兒臣見過那些征戰多年的老秦軍,王翦老將軍還活著呢,那些白了須發的老秦軍還活著,他們都是為了什么樣的理想東出一統天下,兒臣不敢忘。”

  “韓非曾有言,木之折也必通蠹,墻之壞也必通隙…尤其是人才任選上,絕不讓刑徒之輩入仕,否則國法不嚴。”

  站在大殿外的田安依舊帶著笑容,似乎沒有聽到殿內的話語。

  可殿前侍衛分明是聽到了,各個神色多了幾分堅定,好一句國法不嚴,一個國家的國法不嚴,就沒辦法建設。

  李斯想到了當初在泰山腳下的情形,這一刻他站在公子扶蘇的身邊道:“臣附議,國法必須要嚴明,若犯罪必追究,必不任用。”

  扶蘇道:“兒臣算過自列國以來,楚地敗亡之后的項燕一輩還有不少人活著,那么往上數三代人,這三代人中若有反秦之人,或是罪犯一律不得入仕需要嚴查。”

  馮去疾看向皇帝。

  要換作在封禪泰山之前,或許皇帝與丞相都會動搖,會再考慮考慮。

  馮去疾覺得也恰恰是公子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這個想法,要是再早幾年,那些齊魯博士還在的時候,恐怕又會寬容再寬容。

  而現在,經歷了這么多年的事,其實皇帝與丞相都已看清了齊魯博士的真面目。

  公子在此時提起此事,是恰到好處的。

  馮去疾覺得公子扶蘇真的長大了,以前的公子還是這么小一個,現如今都能決定國家大事了。

  嬴政沉聲道:“他們會反嗎?”

  李斯道:“政令一出,恐怕不出五年,他們一定會反。”

  扶蘇道:“那就讓他們反。”

  嬴政站起身,朗聲道:“好,此事由丞相與扶蘇擬定章程,休朝之前頒布政令。”

  三人齊齊行禮。

  嬴政離開了章臺宮,看起來皇帝的心情很不錯。

  扶蘇道:“又要有勞老師了。”

  李斯道:“臣定當全力相助。”

  皇帝不用親自制定考試的制度,只需要知道這個制度的樣子就可以了,此事會由丞相李斯主持。

  離開章臺宮之后,丞相李斯就匆匆去了丞相府。

  扶蘇與馮去疾落后了一段距離。

  馮去疾嘆道:“支教與考試,這才是真正的書同文。”

  扶蘇道;“說著容易,其實這事很復雜,朝中九卿恐怕都要為此忙碌起來。”

  “公子放心,臣絕不耽誤政令頒布。”

  又走了兩步,馮去疾看著李斯腳步匆匆的背影,低聲道;“朝臣越彈劾王賁,其實丞相心里是不舒服的。”

  “右相何出此言?”

  “如果王賁不是太尉了,下一個太尉應該就是蒙恬了吧。”

  聞言,扶蘇遲疑道:“除了太尉也沒有合適的位置了。”

  不知為何,說出這話時,扶蘇從馮去疾的眼中看到了同情,這位右相竟開始同情丞相了。

  扶蘇道:“我近來看了不少關于賦稅的書,有些事想要請教右相。”

  “臣…”

  “不敢讓右相耽誤御史府的事,右相先去吧。”

  馮去疾行了禮,走向御史府,此刻忽覺得公子扶蘇是這么的諒解人。

  半刻時辰后,馮去疾正在看著御史府的卷宗,就有一迭厚厚的紙張落在了自己的面前,而且還有好幾迭,大概是有上千張紙。

  馮去疾道:“這些是…”

  “這都是公子讓我們送來的,都是有關賦稅的,說是足足有五千張紙。”

  “五千張…”馮去疾拿起其中一張,看了眼其中所寫的都是歷年的賦稅數字,神色麻木地道:“這都是公子所寫的?”

  “倒也不是,是公子與張府丞所寫的。”

  馮去疾撫須驚疑道:“張府丞不是在為公子扶蘇算節氣與歷法之事?”

  來人也是大口出著氣,他們是丞相府的官吏,是程邈的文吏,因一路跑來有些累,解釋道:“張府丞確實在幫著公子算節氣與歷法,閑暇之余,公子還能算一算賦稅之事。”

  馮去疾神色痛苦的扶著額頭,要將這些紙張全部看完,要多少時日。

  耗費的精力尚且不說,這賦稅之策真不是他馮去疾所擅長。

  再者說,依照公子今天在大殿所言,多半又是極其嚴格的賦稅。

  原本以為公子只是隨口一說,或者只是看了幾卷書有感而發而已,馮去疾真的沒有想到,公子扶蘇竟真的在鉆研這些事。

  這就是大秦的公子,此生沒有別的愛好,就好治理國家的。

  這樣的公子若是成了皇帝,恐怕滿朝的臣子都會累死。

  馮去疾翻看著這些紙張,越發蹙眉,公子扶蘇是少府令又身兼太仆令,不僅如此還要幫助丞相處理那些每天都忙不完的國事。

  公子是哪里來的閑暇,能寫出這么多的賦稅賬目,一個人的精力與一天的時間,怎么能讓公子做這么多的事,真匪夷所思。

  丞相府內,公子扶蘇只是在這里坐了片刻就離開了。

  程邈問道:“最近朝中的老人是多了?”

  張蒼想到了是須發花白的王賁,便頷首。

  程邈又道:“難怪公子要支教,要考試選用官吏,原來早在以前公子就知道,到了如今的咸陽,人手一定會是青黃不接的。”

  張蒼繼續執筆在文書上書寫著,沒有回話。

  高泉宮內,扶蘇知道了馮劫去見王賁的事,馮劫本是代表皇帝去斥責王賁的,誰知馮劫斥責了之后,他就被王賁打了出來。

  扶蘇吃著棗,看著兒子騎在鹿背上,想著這位岳丈多半是不愿在太尉這個位置上久留了。

  好像我這個公子成為了少府令之后,他該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

  只要王賁離開了太尉這個位置,那么從此以后王家這個家族也就指望著我這個公子扶蘇了。

  王賁也就完成了王翦的囑托,將他們家族的后人,都交到了公子扶蘇手中。

  想到此,扶蘇就覺得頻陽公他老人家當真是一只老狐貍,實在是太狡猾了。

  回高泉宮的原因是因王翦老將軍知道王賁的事之后,特意讓人送來了口信,向公子扶蘇賠罪。

  扶蘇哪敢讓岳丈賠罪,將來人安慰了一番之后。

  不僅不能接受賠罪,扶蘇親自帶著一些禮品去看望了王賁。

  扶蘇走入王太尉府見到了穿著一身寬松衣裳,且盤腿坐在地上的岳丈。

  田安收到公子的眼神,就將一碗面放在了太尉的面前。

  扶蘇抬頭看著岳丈家里的陳設,其實這里的陳設很簡單,一個大院子,還有一些兵器,這個院子還顯得有些小,遠沒有頻陽的老家大。

  王賁睜開眼,看到了眼前的一碗面條,就大快朵頤吃了起來。

  扶蘇道:“父皇讓我來看看。”

  王賁還在吃著面,嘴里很忙,等將口中的面條咽下之后,他向著章臺宮方向行禮。

  扶蘇還看到了墻上掛著一個犀牛皮制的皮甲,這上面還有些刀劃的痕跡。

  “這是臣當年攻打大梁時,被一個魏兵偷襲,好在這犀牛皮甲擋了一刀。”

  扶蘇拍了拍了這個皮甲,道:“果然結實。”

  王賁道:“現在從南方送來的犀牛皮越來越少了,當年賣給西戎人的那些,也都是從諸國的府庫中搜出來的。”

  扶蘇的目光從犀牛皮甲上移開,與這位岳丈說了棠兒又有身孕的事。

  隱約可見,平日里身處咸陽生活得如履薄冰的岳丈,他的眼角有了一些淚水。

  扶蘇道:“王婆婆看了,說是已有三個月的身孕。”

  王賁不住點頭,道:“好,好…好。”

大熊貓文學    秦人的悠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