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零二章 傳揚天下

  戌時正。

  “大娘娘。”

  一聲輕呼,一位老內官匆匆而來。

  “何事?”太皇太后疑惑道。

  宮廷內外,都有規矩。

  老內官是宮里面的老人,若非有急事,應該是不至于步伐匆忙。

  “稟大娘娘,邊疆大捷!”

  老內官激動的說道:“江尚書領兵出征,陣斬西夏國主,西夏賊子潰散而逃。邊疆,已然安定!”

  “啪!”

  醪糟微灑,太皇太后一驚,確認道:“陣斬西夏國主?”

  “正是,說是斃于流矢。”老內官連忙點頭。

  此言一出,幾十位誥命夫人齊齊一震。

  都是大家閨秀,都是知書達理的人,誥命夫人們自是知道陣斬西夏國主的含金量。

  這功勞,都夠史書大書特書了吧?

  簡直堪比開疆拓土。

  甚至,更好!

  畢竟,陣斬國主,敵國必定士氣潰敗。

  這也就導致陣斬國主與開疆拓土,幾乎是一起出現。

  從邊疆傳信到京城,千里加急起碼得五六天時間。

  戰場瞬息萬變,或許這短短的幾天就有了開疆拓土的功績,也并非是不可能。

  約莫幾息,恭賀之聲漸起:

  “盛大娘子,江尚書立下如此奇功,真是闔門榮耀!”

  “盛大娘子賢淑持家,亦是有功啊!”

  “盛大娘子真是有福之人,旺夫之相!”

  “顧侯爺立下大功,小盛大娘子真是福澤深厚!”

  一聲聲恭賀,盛華蘭、盛明蘭二女連忙謙遜回禮。

  同時,也暗自松了口氣。

  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丈夫入邊,二女都是一點不敢放松,日日焚香禱告。

  特別是盛明蘭。

  相比起幕后指揮的大姐夫,丈夫顧廷燁是純粹的武將,真的是得一刀一槍的上陣殺敵。

  要說一點也不擔心,那肯定是假話。

  如今,捷報傳來,兩女皆是安心不少。

  皇后高氏眼簾微動,邊疆贏了?

  “好,好啊!”

  太皇太后連連點頭:“江卿不愧是國之重臣。”

  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曹氏還是非常敬重、信任江昭的。

  這是一位真正的能臣、賢臣。

  否則,先帝也不可能得到“高宗”廟號。

  某種程度上講,江昭更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位重臣。

  有著江昭,但凡她老老實實的不作,晚年就肯定有保障!

  “有江卿,就是社稷之福!”太皇太后高聲贊道。

  “臣婦恭喜大娘娘,恭喜皇后娘娘!”

  一時間,恭賀之聲四起。

  特別是武將一方,受益者不少,盡是滿面紅光。

  盛府,壽安堂。

  “陣斬西夏國主?”盛老太太手中一驚。

  這樣的功績,史書上都難尋吧?

  “這”

  足足頓了幾息,盛老太太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說,唯有慨嘆道:“昭哥兒,真奇人也。”

  作為勇毅侯獨女,她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甚至,曾經還入宮受過宮廷培養。

  然而,面對這等青史留名的功績,終究還是不知道說些什么。

  這樣的奇人,要是陌生人,那就跟話本上的傳說一樣,自是當個傳奇人物聽一聽就好。

  可昭哥兒,卻是孫女婿,屬實是近在眼前的活人。

  這一來,未免讓人有種難言的違和感。

  盛氏小門小戶,何德何能攀得上這種大佛?

  這.這也太撿漏了吧?

  “昭哥兒,自是一等一的好。”王若弗面色激動,接上話茬。

  女婿成器,女兒就越幸福,越有體面。

  作為丈母娘,她也面上有光。

  我女婿,青史留名!

  “哈哈!”

  盛纮撫須,吃了酒的他面色微醺,滿面紅光:“昭兒,的確是天縱奇才。”

  說著,盛纮長舒一口氣,甚是舒坦。

  今日,他其實飲了兩場酒。

  一場是金明池御宴。

  一場是御宴以后,一些大員約的酒席。

  至于為何要約他一個五品小官飲酒?

  那自然是向他求教如何相看女婿!

  雖然是五品小官,但他相看女婿的水平,可謂是滿京城的權貴都有目共睹。

  大女婿,兩代寵臣、能臣、賢臣,嫡長女高嫁。

  五女婿,翰林庶吉士,嫡女平嫁。

  六女婿,有著開疆拓土功績的新任寧遠侯,庶女高嫁。

  幾個女婿的挑選,都是一等一的好。

  特別是大女婿江昭,典型的“成長型”文人。

  這不,不少大員干脆取起了經。

  門第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婿得有潛力。

  但凡女婿有小閣老三成水平,那也是有望入閣的人物!

  這一來,不免又是一場酒宴。

  紫袍大員求教,可算是把盛纮給喝爽了。

  “大姐夫允文允武,有古先賢風范。”左次席,盛長柏撫須,面有敬重之意。

  作為立國百年以來少有的允文允武的文官。

  相比起人們印象中的文人,江昭更像是古時的文官。

  一如周公、諸葛亮,文武一體,文武兼修。

  以他的愚笨天資,要想像大姐夫一樣允文允武,估計是不太可能。

  畢生所求,便是效仿大姐夫,學得有大姐夫的治政本事,力求治國平天下,造福蕓蕓眾生。

  左三席,海氏握著錦帕,望向丈夫,不乏愛慕之意。

  盛長柏敬重大姐夫的才學。

  殊不知,在其他人眼里,盛長柏又何嘗不是值得敬重仰慕的對象?

  “大姐夫之功績,足以千古流芳啊!”盛長楓感慨道。

  相比起盛長柏的“效仿”之心,他是純粹的敬仰。

  沒辦法,兩者差距實在太大,根本讓人生不起追趕的欲望。

  與其追趕,不如仰望。

  千古流芳?

  盛長柏一怔,不免微嘆。

  這個詞,太重!

  不知他的一生,有沒有機會史書留名?

  不求千古流芳,但求史書留名!

  邊疆大勝,消息迅速傳開。

  陣斬國主,一戰定邊疆!

  開疆拓土,萬世之功!

  二者孰輕孰重,歷朝歷代都有不小的爭議。

  相較而言,陣斬國主被視為軍功頂點的“標志性事件”。

  開疆拓土,則是被視為“大一統”、“盛世”的起點,并蘊含“萬世之功”。

  兩者輕重,不好稱量。

  不過,從詩詞文章的數量來講,文人其實更偏向于開疆拓土,萬世之功。

  當然,這是對于其他王朝而言。

  大周不一樣。

  對于大周而言,陣斬國主和開疆拓土都是非常值得稱頌的重量級事件,并且重量差不多。

  無它,自立國百年以來,攏共就一次開疆拓土,一次陣斬國主。

  開疆拓土是江昭主持的熙河開邊。

  陣斬國主是江昭主持的邊疆之戰。

  有的夸就不錯了,根本沒得選!

  秉持著這樣的心態,文人墨客,名家大儒,就要揮毫撒墨,行稱頌之事。

  然而,就在這時,一封新的軍報傳入京師——

  七萬眾伐西夏,乘其敝,偕寧遠侯顧廷燁夾攻,大破之,連拔會州、邃州。

  陣斬國主,開疆拓土!

  兩者兼而有之!

  幾乎就在消息傳開的下一刻,詩、詞、文章,一篇篇大作,一一問世。

  吟詩誦詞,名篇不斷。

  就連尚在丁憂的蘇子瞻,也為之提筆作詞,傳達心中欣悅。

  秦樓楚館的花魁行首,更是視之為時髦之舉,爭相與客人討論。

  不足三日,一則更為炸裂的消息傳來。

  朝廷上下,盡皆震動。

  西夏,主動求和!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