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丞相被抬上馬車,送回丞相府。
老妻兒孫圍在床榻邊,個個哭喪著臉,那架勢,和即將送龐丞相歸西一般。龐丞相很是晦氣,揮揮手,讓兒孫們都退下,只留下老妻。
龐夫人低聲哭道:“皇上這是瘋癲了不成!韓侍郎馬郎中都是東宮舊臣,當年跟隨他好不容易逃出京城,在渤海郡沒過幾年好日子。就這么白白死在了幽州!”
“現在,皇上竟然還想讓你去送死!你可不能去啊!幽州已經成了裴將軍的天下,不管誰去,都是一撥‘流匪’過來。你帶多少人也禁不住‘流匪’沖殺。”
龐丞相嘆息不已:“那我該怎么辦?我都在皇上面前倒下了,皇上還是不肯放過我,說是等我養幾日再動身。”
“我這條老命,十之八九要交代在幽州了。”
龐夫人用袖子狠狠擦了一把臉,咬牙道:“這倒霉催的丞相不做也罷。你干脆辭官,我們一家回祖宅去。”
“回不去了。”龐丞相長嘆一聲:“天下紛亂,到處都有流民土匪,割據一地的武將比比皆是。現在哪里還有安樂凈土。”
“如果我們一家老少離開渤海郡,根本活不下去。你我都一把年歲了,還有一堆兒孫,總要為他們考慮著想。”
龐夫人再次痛哭起來:“那該如何是好!明知道前方是火坑,難道就這么睜眼跳進去?”
龐丞相苦笑道:“皇上這是要拿我這個丞相的老臉,去碰一碰裴將軍的利刃。”
“我在東宮當差十幾年,追隨皇上來渤海郡建新朝,做了丞相。皇上讓我做欽差,我不能抗旨不去。”
“韓侍郎馬郎中接連被殺,到了我這兒,我好歹是朝堂丞相,也算有些資歷和顏面。如果裴將軍有鴻鵠之志,就不會輕易對我痛下殺手。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
龐夫人哭干了眼淚,也認命了,啞著嗓子低語:“我去替你收拾行李。”
龐丞相嗯了一聲,囑咐道:“文娘和孟六郎的親事不要延誤,早些辦了喜事。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北平軍也能照拂龐家一二。”
龐夫人白著臉應下了。
當日晚上,孟六郎就來了。
“過幾日,我就動身去幽州。”龐丞相勉強打起精神,將家人囑托給孟六郎:“龐家老弱,以后就得請你多多照拂了。”
孟六郎憋屈極了:“天子一意孤行,就由著他這般肆意妄為嗎?”
龐丞相深深看一眼孟六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才是真正的忠臣!當年京城大亂,你父親明知是死路,還是領兵去救東宮。最后馬革裹尸,死得其所!”
“那怎么能一樣!”孟六郎怒道:“戰死沙場,是武將最理想的死法。為一個昏君的一己私欲白白送死,這是愚忠!”
龐丞相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愚忠也是忠。我接了圣旨,幽州非去不可了。”
然后,正色叮囑:“你盯著張氏父子。他們近來太過安靜了,事有反常必有妖!”
孟六郎臭著臉應下了。
龐丞相嘆道:“你兄長受了重傷,一時不能啟程回來。我這個丞相很快也得啟程離去。以后,沒人勸著你攔著你,你自己得警醒些。別沖動冒失,落了張氏父子的圈套算計。”
孟六郎冷笑道:“他們父子出招,我應著就是了。”
要是那么肯聽勸,也不是孟六郎了。
龐丞相和孟六郎打了幾年交道,很清楚他的臭脾氣,無奈搖頭苦笑。
龐丞相在床榻上躺了五天,建安帝接連打發太醫來了五日。到了第六天,龐丞相能下榻走動了,去宮中謝恩,捧了圣旨出來。
巧得很,迎面遇到了張大將軍。
張大將軍瞥一眼龐丞相,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丞相大人此去幽州,有五百天子親衛隨行,皇上愛重龐丞相,連親衛統領高勇都給了龐丞相。那些不長眼的流匪,肯定會繞道而行。”
龐丞相神色如常地笑著應道:“身為臣子,為天子分憂是分內之事。差事不難,也不必我這個丞相親自去了。朝中有張大將軍坐鎮,宵小之輩定然不敢動彈。本丞相放心得很。”
張大將軍意味不明地笑了一笑:“有我在,朝堂定然安然無事,龐丞相只管安心去吧!”
龐丞相哈哈笑道:“最后這句話,聽著可不太吉利。這等玩笑,開不得。”
張大將軍拱手,龐丞相也拱一拱手,彼此錯身而過。
龐丞相出行的陣仗,比韓侍郎馬郎中要大得多,隨行的五百天子親衛,個個身著軟甲,騎著神駿的戰馬,帶著弓箭利刃。
這樣的精兵,尋常流匪壓根不敢靠近,遠遠就得繞道避讓。
不過,高勇不敢大意,每日只行軍四十里。有人探路,有人殿后,還派了二十幾個騎術精湛的精兵左右探路。杜絕了被突襲的可能。
如此行路,得走二十天才能到遼西城。
龐丞相心想高統領看著濃眉大眼的,原來也有心機。這是故意放慢行路速度,讓裴青禾得了消息之后,有充足的時間應對處置哪!
說起來,高統領和裴青禾頗有些私交。裴青禾總不至于對高統領痛下殺手。
建安帝為了將圣旨平安送到遼西城,也是用心良苦了。
“這個狗皇帝,治理朝政沒什么能耐,心思都用在歪門邪道了。”
京城的消息來得很快。
裴燕將建安帝罵了個狗血淋頭,粗口都快爆出來了:“要不要送信給范陽軍,讓他們出手?”
裴青禾目光閃動:“是要送信,讓范陽軍按兵不動。”
“范陽軍以多打少,打一打尋常士兵還行。高統領帶了五百精銳騎兵,范陽軍不是他對手。”
“再者,高統領和我們裴家軍到底有些香火情,龐丞相也相識數年,曾對我們裴家施以援手。不能粗暴地一殺了之。”
裴燕頗為暴躁:“那要怎么辦?就這么等著他們來宣圣旨不成?”
裴青禾微微一笑:“不急,我自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