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09章 平叛新規則

  使詐誘敵,這是常見且無所不在的計策,也是適用面最廣的操作。

  不過,劉備向來都不怕敵人使這種奇謀。

  張纮行騙的段位也沒有高到能讓劉備輕易上當的程度。

  畢竟劉備一直是和賈詡這種級別的老狐貍合作的。

  而且,若論奇謀,劉備自己也不比任何人差。

  其實劉備的弱項反而是正戰——穿越前他可沒學過行軍布陣,現有的業務能力其實是從段颎那里學來的,但學的時間很短,而且當時也無法涉及到大規模作戰。

  對大軍團的調動和布置,比如同時操縱多支部隊數萬人行動,這種事就不是劉備的強項了。

  當年張純張舉在幽州控制多支部隊大規模同時行動就很厲害,劉備知道想要做到這種程度非常難。

  論其它方面,劉備能把張純吊起來打,但涉及這種大規模調動,張純族內在邊境參與見證過無數次大戰,無論是從家學傳承方面還是族人門客的協調配合方面,都確實強于劉備。

  因為這年頭沒有電話,沒有即時通訊,打仗也不是打游戲,不是考慮全面了就能有效執行的。

  傳達要靠人跑腿,軍令要靠文書傳遞,分解任務還得指望手下人的理解能力基本同步,要不然隨時都會劈叉。

  就像當初張白騎和九尺在北新城的事,這不是兩人能力有問題,而是兩個人思維方式不統一,分解任務時無法協調。

  所有事都得靠人去做。

  尤其是中層與基層的管理銜接——這得靠讀過書的人去做,要不然連軍令都沒法正常分解傳遞。

  從將軍,到各校尉,到各部司馬,再到各屯長,隊率,一直到伍長…

  命令是要經過很多級傳達的,而且每一級涉及的具體安排是不一樣的,需要層層分解。

  就像劉備給關羽下達的命令,去增援朐縣,同時要當心敵人安排了奸細。

  關羽自然是給手下三部司馬分派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就不是‘增援朐縣’了,而是具體各部要分別負責什么、怎么做、打哪兒、怎么打。

  各部司馬給手下曲侯分派的任務,那就是分別落實到哪個亭、哪座橋、哪條小河、哪個山頭…

  曲侯要傳達給隊率的,是這個山頭我們負責,每隊分別負責哪面,各自用什么方式…

  隊率給伍長下令,那就是誰上山,誰上樹,誰進屋,誰扛物資,誰回收人頭…

  到了伍長這里,都還需要再次分解命令給五個人,只是不需要再書面傳遞了。

  每一級都需要解讀,而且一旦部隊散開,后續軍令就必須用文書傳遞——屯長或隊率以上的,全都必須識字,全都必須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和事務分解能力,且需要有同步的思維方式,否則無法緊密協作。

  “有文化”且有“同步思維”,這才是執行力的核心。

  ——這就是豪門世家的長處。

  只有豪門世家有足夠多的‘具備相同思維方式與同步協作能力的文化人’,能做穩定高效的中層銜接。

  比如袁家、孔家這種豪門,一族上萬人,包括上千族人和近萬門客,大多都是讀過書的。

  這些人全都同出一門,具備類似的思維方式、類似的做事方法、經過了長時間相同的訓練、有相同的行為模式…

  ——足夠多的人同出一門,思維方式基本一致,這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逐級解構任務時形成有效協作。

  這樣的家族,才能在同一時間里組織出超大規模的行動。

  比如在同一時間截斷通往雒陽的水陸通道,使雒陽斷糧。

  再比如,在同一時間組織起青州周邊各郡包圍青州,試圖斷絕天子政令。

  上千個文化人同步協調,能組織起十萬人;上萬文化人同步協調,才能有效組織起百萬人。

  可現在劉備手下,滿打滿算也就千把個能識字的,這還是在軍中開夜校搞的掃盲。

  真要算正經讀過書的文化人,可能也就百來個。

  而且,除了本部軍隊里劉備一以貫之搞了統一訓練之外,其它人根本不具備相同的思維和方法論,只是都愿意追隨劉備而已——他們是天南地北湊到一塊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都不同。

  這當然沒法進行超大規模的行動。

  這就是寒門的劣勢。

  劉備手里,唯有一直以來統一訓練的本部軍隊,才具備真正的高度執行力。

  除了軍隊之外,其它事項其實是很難大規模協同的,賈詡治水本質上也是基于軍隊的執行力辦到的,后續設置的也是軍屯。

  要承認自己不足的地方,要承認對手的強項,想辦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是做事的基本觀念。

  為了彌補自勢力中層人才不足的弱項,劉備必須開辦學府,用劉協這個正溯天子的名義,將稷下學宮變成官方學府。

  自己出錢,自己培養出一批同門同源,具備相似思維模式且認同自己的文化人。

  ——控制文化教育,本質就是控制思維模式,這也是真正控制天下的方式,名門要掌控釋經權也是為了這個。

  同時,為了彌補自勢力的不足,劉備必須保住劉協,保住漢室最后的尊嚴和威望,保住大漢的基本元氣,不能讓整個天下完全陷入諸侯并起‘殺殺殺’的局面——否則劉備根本就沒機會養士。

  要成事就要有建設者心態,接受這個世界的缺陷,在保住元氣的同時糾正錯誤,投身于彌補缺陷的建設,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要治療頭疼,總不能把頭砍掉吧?

  如果只想著“這世界很爛,所以要全部殺光打爛重來”,這種充滿戾氣的破壞者思維,只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爛。

  歷史上諸侯混戰,從中平初到建安末,幾十年時間里,近六千萬漢人打得只剩一千多萬,到最后便宜了誰?

  那些異族就等著漢人自己內斗死絕呢!

  而且諸侯混戰只對豪門世家有利,對劉備毫無益處——豪門世家天然就有足夠多的中層人才,但劉備沒有!

  并且,保住劉協和漢室尊嚴,能使劉備得到真正的最高權限。

  ——這權限實際上比天子更高。

  因為自由度更高。

  天子是現有規則的一部分,想要新建規則,就必然會使天子自己受到束縛——桓帝和靈帝已經證明過這一點了。

  但劉備不用…

  劉備可以打破規則,重新構建,并且不會受束縛。

  因為受束縛的,是天子。

  眼下,劉備就要構建另一個新規則。

  闕宣自稱天子,這當然是完全不可饒恕的——打‘清君側’的旗號可以只誅首惡,但自稱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與闕宣有關的人全都得誅滅,否則隨便什么人都能‘推舉’一個天子出來。

  闕宣的部下和族人肯定也清楚后果,也就是說,要正常平叛,闕宣手下所有人都會拼死抵抗,這是很難快速解決戰斗的。

  從之前的眭固,到現在的闕宣,或是泰山的昌豨,這世上總有那么些拎不清的傻子,他們以為當皇帝是這世界上最好的事,以為有兵就能坐天下…

  反正思路就是這么粗暴,連先后順序都沒搞清楚…好歹先統一了天下才有資格稱帝吧,在村里自稱天子,誰特么認這種草頭王啊?

  但這就是敵人想要的——刻意資助那些傻里吧唧想當皇帝的草頭王,逼迫劉備不斷的與這些草頭王糾纏。

  反正這種傻子很多,得到一筆資助就以為是天下名士要‘投靠自己’,膨脹得快得很。

  劉備確實得出兵討逆,又不想陷入長期平叛的局面,但卻又必須快速解決草頭王…那要怎么做呢?

  當然是讓敵人自己解決草頭王。

  在派出關羽后,劉備領軍向南,并往郯城縣、廣陵縣、淮浦、淮陰、射陽等各個徐州重鎮,以及所有世家豪族家中,全都傳了一份“招標書”。

  是的,就是招標平叛…

  尤其是曾經參與關東叛軍的,曹操都已經成了討逆將軍,或許張超也不會拒絕當個領兵討叛的破虜將軍?

  想漂白嗎?

  某劉玄德代表天子,給你們這個機會!

  不過…要洗白身份,升官發財做將軍,那肯定得競爭上崗啊!

  得卷起來嘛…

  還有那些有兵有糧卻沒機會的豪族,或是不服劉備的門閥,不需要你們投奔劉備,你們自己來競標就行,允許州內聯合競標!

  連同徐州設立州學的事兒,也招標!

  同樣允許聯合競標!

  以前都是舉薦授官,下令討伐,是授權授兵后單線指派的邏輯——本質上是任務攤派邏輯。

  而現在整個大漢實際上已經沒法授權授兵了,都是各家私兵。

  這種攤派也就很難調動積極性了,有些人會本著‘事不關己’的態度看戲,有些人推諉阻擾,被指派的人有心建功卻往往無力調度其它勢力。

  所以劉備一步到位搞成招標競爭——‘天子’指定叛逆,公開發布標書,做到哪一步會獲得什么官位爵位,付出了什么成本會拿到什么受益,風險利潤寫得明明白白。

  不像以前,功勞后置,且不知道到底會不會賞,也不知道會怎么賞…甚至有可能會落罪。

  現在全都列清楚,就和劉備軍中的軍功一樣——討滅闕宣叛軍后,擔綱主力的首功者領破虜將軍,封縣侯,前罪全免。

  后勤第一功,領下邳太守,關內侯;

  斬闕宣首級或取別的功勛,領偏將軍,亭侯…等等等等。

  全部清清楚楚,公平競標童叟無欺。

  若是有能力投標卻不參與競標,那‘天子’也有理由懷疑——那么下一個被指定的叛逆,下一個被落到標書上的標的,也就有了…

  這事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徐庶腦子轉得快,把招標書寫得很清楚。

  關鍵是,劉備并不是在坑人,劉備自己的本部軍隊會擔綱主力,這種競標是沒風險的!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