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丘館舍。
再次見到曹操,劉備很有些唏噓。
風水輪流轉啊…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是曹操迎接劉協‘東巡’,而劉備是袁紹的小弟…
現在反過來了。
這是一種只有劉備知道,別人都不知道的暗爽。
“臣典軍校尉曹操,前來向陛下請罪。臣往日受奸人蒙蔽,以至行差踏錯…請陛下容臣遣犬子昂隨侍陛下,效犬馬之勞,以補臣往日罪過。”
曹操很有眼色的主動向劉協施禮。
曹孟德當然是很聰明的,他沒有掰扯附逆或救駕之類的事,一來就先提出把長子曹昂派到天子身邊隨侍,先把人質交了,這就顯得很有誠意了。
這其實是最強有力的自辯,也是在向劉備表示——‘能不能給個機會,我想做個好人’…
“陛下車駕路遇劫匪…曹校尉舍生忘死,殺退亂賊,奪回了陛下的鑾駕儀仗…”
賈詡斟酌著用詞,對劉協建議道:“雖然曹校尉此前被迫附逆袁紹作亂,但如今幡然醒悟棄暗投明,也算是知錯能改…只是,其前罪涉及謀逆,也不好輕易赦免,不如請曹校尉追討袁紹、張邈等逆賊,將功補過…請陛下決斷。”
賈詡這是以代尚書令的身份對天子建言,但顯然是在問劉備。
劉協當然沒自作決斷,只是看了看曹操,轉身低聲與貂蟬耳語:“送回儀仗見義勇為的便是此人?阿母,見義勇為…當賞吧?”
貂蟬蹲身,點頭附耳道:“嗯,當賞。”
劉協又問:“那…附逆作亂…當殺?”
貂蟬繼續點頭:“當殺。”
劉協表示不會了:“可是…附逆作亂在前,見義勇為在后,難道要先殺了再賞?”
八歲孩子能有這個理解水平已經不錯了,至少時間邏輯很清晰…
貂蟬捂嘴輕笑,連連搖頭:“陛下看少師如何處置吧,政事只有少師能教陛下。”
趙云在另一側看著淺笑的貂蟬,以前剛毅的眼神如今已顯得溫和平靜,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劉備沉默了一會,走到曹操面前:“當年我犯了罪,孟德兄在此地放了我一馬,容我將功補過…”
站在曹操身后的李乾忍不住看了劉備的耳朵一眼。
劉備沒理他,繼續說道:“如今孟德兄犯罪…我也該讓孟德兄將功補過才是,此以德報德。”
說著,劉備還看了看曹操的腰間:“孟德兄可還在用銘德之劍?”
曹操來見天子當然是沒有帶劍的,腰間空無一物。
但曹操明白了劉備的意思,抱拳施禮,低頭回答:“在用…雖是破碎重鑄之劍,但依然是君子尚德之器。”
“那便請孟德兄追討袁紹、張邈等逆賊,以功補過…”
劉備轉頭朝劉協奏道:“西園軍今已不在,八校尉亦當裁撤。臣劉備,表沛國曹孟德為討逆將軍,以酬其奪回陛下儀仗之功。曹孟德熟知逆賊底細,臣奏請陛下頒詔,令討逆將軍曹操征伐叛逆,誅滅袁紹、張邈等賊。”
劉協點頭:“準。”
“袁紹曾私自授孟德兄為征西將軍,此私授自不合律…但若孟德兄能誅滅逆賊平定天下,陛下自當拜以大漢征西將軍。”
劉備轉身重新看向曹操:“望孟德兄以銘德之器蕩平天下賊寇。”
曹操看著劉備,對視了一瞬,隨后躬身拱手:“臣曹操…領命!”
幾天后,曹昂被帶到了劉備面前。
曹昂是曹操擔任雒陽北部尉的時候生的,今年十三歲(虛歲),倒是剛好適合做劉協的伴讀。
李乾也‘主動’交了個人質,是他兒子李整。
隨后李乾被任命為討逆將軍下屬的左都尉,依然隨曹操行動。
但李整是不能隨侍天子的,因為歲數大了些,今年已經十九歲了。
因此李整進了牽招的部隊,算是擔任天子禁衛。
在重新召回隨員后,劉備帶著天子車隊繼續向東。
新鮮出爐的討逆將軍曹操留在了頓丘縣。
曹操要留在兗州討伐逆賊——關東聯軍十二路,大半都來自兗州,目前袁紹不知所蹤,張邈也是向兗州南部撤走的,曹操討逆當然要先討兗州。
程昱仍然投效了曹操,并成為了曹操的從事中郎。
曹操本打算將畢諶辟為長史,但畢諶或許是擔憂家人,或許是與程昱商量了什么主意,告別曹操孤身向南去了。
劉備這邊后續一路沒有任何波折,畢竟一路上都安排了部隊,關羽張飛徐榮各駐一郡,越往東走部隊越多。
進了青州境內,簡雍也帶著張郃太史慈等沿途接駕。
到達臨淄后,劉備召集各部,將原本的青州刺史部全面改為州牧伯府,重新任命了轄區內的官員。
原本之前賈詡已經往朝廷遞了舉薦鄭玄等大儒為太守的薦書,朝廷的辟用書也發了,但鄭玄沒答應。
華歆、管寧、邴原等人也沒接受征辟。
因為當時朝廷正處于紛爭不斷的時期。
鄭玄更樂意做稷下學宮的祭酒,其它青州名士當時也不想出任朝廷官職——這不是因為三互法,而是因為誰都不傻,大家都知道在劉備的青州轄區當太守肯定是辛苦活兒,撈不到好處的…
而且當時劉宏還活著呢,太守的治宮錢很貴的。
當然了,即便他們當時擔任了太守,劉備現在也會重新任免青州官員的。
各郡太守、國相將一律暫時空缺,這是要留著論功行賞的坑位。
但各郡都尉都有人任職——都是自家兄弟,之前就已經安排過了。
同時,各縣令開始考績。
考績主要只考一個類型的事務,就是縣內安定程度,兵災不算。
如果有多人餓死,無論是因為天災還是人禍,縣主官都得下課。
如果戶口無增長,縣令也得下課。
如果縣內沒有戰亂,但卻民生凋敝田地荒蕪,那照樣得下課。
考績極優者升職,說不定就做太守了。
這考績也不是讓各縣自己交報表,而是隔郡走訪。
各郡都尉派兵巡邏走訪各縣,尤其是臨郡各縣,提交軍報;諸葛玄等屯田官走訪各地,提交民事報告;趙云手下的監察再暗訪一遍。
賈詡也會讓冥卒不定期的到處暗訪,并且開始從劉備本部資深士兵中選拔更多冥卒。
多遍走訪后匯總的各縣報告會交到簡雍和賈詡處綜合考績。
這其實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很費力氣,這只是臨時的軍事管理手段。
但任何規則都是慢慢規范起來的,劉備很相信賈文和的能力。
雖然賈詡自己臉色發苦…他是個懶人,真不想干這么多活兒…
隨后,劉備在稷下學宮頒布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政令。
——稷下學宮將開始進行策論舉士,每隔三個月都會舉辦一場策舉考試。
這不是科舉,而是以各種具體的事務為題,每次出題都會出許多類型,士子們可以選擇題目做筆試,有點像針對具體問題的論文。
筆試通過后還會有面試,面試就是讓士子詳細論述觀點,以及做一些其它的考評。
不以經文為題,所有題目都是遇到具體事務后提出的實際工作,比如農林漁牧、軍事治安、律法決策、工業技術等等…
如果筆試面試皆通過,只要不是反賊家屬,就能直接為郎,先按照其論述的科目,跟隨相關官員當臨時工。
如果當臨時工的過程中不出差錯,就隨時有可能遞補為官。
這實際上是從吏做起,從實務開始做官。
各郡縣的吏也可以靠策論為郎。
不在乎身份地位,不在乎家族背景,甚至不在乎傳統的經學學問,人人都有資格為郎。
只要在某方面有本事就行。
當然,至少得會寫字。
其實名士們對劉備的這個政令是持反對態度的…包括鄭玄都是反對此事的。
但沒辦法,這是天子下的詔令,反對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