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1章 曹家禍害

  與大部隊匯合后,劉備仍按原計劃分兵行動。

  劉備帶千余人過了河,讓張郃將河陽駐地移交給了朱儁,到了冀州后,張郃便會去甘陵,與白垚一同進入平原。

  關羽張飛帶主力與何苗、袁術的平叛軍一起行動,走黃河南岸的官道去往青州濟南。

  這條路會經過滎陽,也會順路支援何苗平叛——既然陶丘洪參與了叛亂,對劉備而言,解決滎陽的叛軍,實質上也相當于平定部分青州叛亂。

  此外,張白騎與冥卒會留在小平津等待,他們要等賈詡。

  賈詡在西州當然是不缺人手的,但閻忠韓遂等人的部隊可沒法進關東,現在又有王芬等人謀逆,從雒陽到青州一路都不安定,得留人護送。

  劉備自己要回一趟幽州,把弟兄們的家人都遷到青州去,但愿把家人帶去青州的時候,平原國平原縣和濟南東平陵能夠平定,以免家眷無處安身。

  其實關羽和張飛也是兵分兩路的,張飛領騎軍在前,緊緊跟著孫堅的部隊。

  關羽落在后面,順便押運輜重糧草。

  何苗與何進不太一樣,雖然何苗也長得不錯,但看起來并沒有搞什么神神鬼鬼的方士路數,倒是更像個武將。

  而且何苗確實是知兵的,對部隊的安排很合理——所以劉備才敢放心去河內。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何苗看起來似乎有些憂郁。

  在平叛大軍到達滎陽西部的同時,曹操也帶了近兩千人來到了滎陽東邊。

  曹操算是離家出走的。

  曹嵩前不久辭官回鄉了,不是落罪,確實是身體不好。

  曹嵩剛回家就和曹操大吵了一架,吵得本就生病的老頭差點嗝屁。

  對于曹嵩而言,自家兒子文武雙全才智不凡,除了繼承了曹嵩自己的矮子基因之外,別的也沒啥大毛病,曹嵩其實是很疼愛這個長子的。

  可是,這小子是個總惹麻煩的禍害…

  從小就是禍害。

  曹操剛及冠,曹嵩便托了不少關系讓曹操舉了孝廉,還托了當時的司徒橋玄關照曹操。

  本來朝中有橋玄這個大腿,宮里有大長秋曹騰的徒子徒孫照應,家里又有錢,老爹當時又是司隸校尉,可以說二十歲時的曹操各方面都是有保障的。

  只需要按部就班不得罪人,輕輕松松就能平步青云,反正他家不缺買官的錢,一直買到老死都行。

  結果年輕的曹操被南陽人何颙忽悠瘸了,想當名士,跑去參加許子將的月旦評——許家兄弟幫人揚名是要收錢的!可這禍害卻不懂行情,拿刀子在人許子將脖子上比劃,把人給得罪了個透。

  當名士是別指望了,誰家名士能有清平奸賊亂世英雄這種評語啊…這可不是啥好話。

  隨后,曹操任職雒陽北部尉。這禍害又受了袁紹慫恿,為了混進袁紹的清流圈子,非要和閹宦撇清關系,借著宵禁打死了蹇碩的叔父。

  曹嵩當時差點腦溢血,自己是曹騰的養子啊,你曹操是宦官的孫子,怎么可能和宦官撇得清關系?

  蹇碩當時確實只是個小黃門,可他是和天子一起長大的小黃門,是天子的伴當,陪著天子一起練武一起讀書的…招惹誰不好,非要招惹蹇碩!

  結果曹嵩又是一陣忙活,好不容易幫曹操平了事。

  看在曹騰和曹嵩的小錢錢面子上,宮里沒把曹操怎么樣,只是從執掌京城兵權的北部尉“升了官”,成了頓丘那破地方的縣令——當時頓丘是澇、旱、蝗、疫所有災禍都有,沒人買的縣令能是什么好地方么…

  可這禍害一點都沒收斂,為了取糧賑災,跑去離狐‘剿匪’,薅走了乘氏李乾屯在離狐的糧食…

  李乾自然是不敢招惹曹家的,可自那以后,濮水漕運就老是出狀況,導致曹嵩任職大司農期間又額外花了很多精力去平事兒…

  漕工大多都是黑社會,而李乾是濮水漕運段最大的黑社會頭子。

  后來受宋皇后被廢之事牽連,宋皇后的哥哥濦強侯宋奇被殺,而宋奇是曹操的妹夫,曹操被免官了。

  這禍害不當官了以后一天到晚逛窯子,還跑去加入了袁紹的黑社會團伙,連家都不回,真真是讓曹嵩操碎了心。

  當官凈惹禍,可不當官他就跑去混黑社會,那更不行啊…

  袁紹那幫人什么德性,曹嵩是知道的,那家伙養的都是死士啊!

  萬一哪天袁紹又把自家兒子忽悠瘸了,去做了死士怎么辦?

  這事兒袁紹是干得出來的!

  于是曹嵩又是一陣運作,撒了不少幣,又把曹操運作成了議郎,心想當個清貴言官總不至于惹禍了吧?

  結果這禍害剛被辟為議郎就跑去上書,說竇武陳蕃等人為官正直而受害,致奸邪之徒滿朝,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

  這話是能說給天子聽的?

  這特么不就等于當面說天子應該當一輩子傀儡嗎?

  竇武陳蕃那是權臣啊,他們被干掉是因為天子要親政啊!

  所謂的正直和奸邪,所謂忠良不受重用,那都是受了黨錮清算的清流們用來攻擊閹黨的說辭…

  這禍害果然是被袁紹那幫人忽悠瘸了啊!

  曹嵩又趕緊給曹操擦屁股,還好那時候曹嵩在大司農任上干得還不錯,撈了不少錢,買官錢向來都是提前繳納的,是天子的老客戶,面子還是挺好用的。

  天子就當曹操不懂事,將曹操的奏表一把火燒了也就算了。

  之后公卿們誣舉各地清廉官員,曹操和陳耽一起上書說‘放鴟梟而囚鸞鳳’,這事倒確實是出于道德感,不是受了忽悠,可這事得罪的人更多——這次不僅得罪了閹黨,還得罪了清流…

  那些瞎搞的公卿可并不都是閹黨,清流也占一半的,實際上不管哪個黨都這德性,沒啥區別的。

  時任司徒的陳耽轉年就因天災去了職。

  而曹操有個好爹——曹嵩又給他擦了屁股,撒幣保住了他。

  那時曹嵩大罵了曹操一頓,讓曹操做事動動腦子,長了個詩書兵法皆通的聰明腦袋,卻總是不用來考慮后果…真以為當言官就該上書言事嗎?人家司徒都保不住自己,你非要摻和這種破事,是要把這家敗完了才安心是吧?

  于是曹操收斂了——其實主要不是因為挨了罵,而是因為當時曹操開始和劉備合伙掙大錢了,販馬。

  當然,曹操也確實因此明白了閹黨和清流沒區別,清流只是更擅長邀名而已…回想以前,確實是被人忽悠了很多年,曹操也不打算摻和黨爭之類的破事了。

  曹操販馬掙了錢之后,曹嵩也很開心——自家這禍害終于知道給家里摟錢了!小子長大了啊!

  本來曹嵩都覺得既然兒子長大了學會掙錢了,那以后也就不用再管他尋花問柳找樂女了,食色性也嘛。

  可沒想到,曹操掙了錢之后沒玩樂女,而是一臉苦大仇深的募了不少騎兵!

  帶甲配弩的那種…

  曹嵩當時就覺得天旋地轉——這禍害難道是想謀反?!

  曹操那時候是議郎啊,純純的言官,這是無權領軍的,連護衛編制都沒有,保鏢都是家里人(夏侯惇)兼職的…

  只要家里的甲胄超過三具,那就是滿門抄斬的罪名…

  可這禍害至少裝備了三百甲胄,還藏了幾百柄弩!

  這妥妥的就是大反賊,這種屁股曹嵩也擦不動啊…

  曹操一直在外練兵沒去雒陽,一直到夏侯惇運馬匹入京,曹嵩問了夏侯惇之后才知道,曹操看上了個美人,但那美人被一個幽州惡賊搶走了…

  曹操上門索要,卻被那賊子毆打,包括夏侯惇在內的二百族兵全都被打的滿地找牙,曹操自己也被揍成了食鐵獸。

  夏侯惇說那賊人兵馬頗多,曹操弄這些精良裝備,可能是打算帶兵去把美人搶回來,順便再搶個馬場什么的…

  曹嵩都快氣瘋了,就特么為了搶個女人,用得著犯這種誅滅三族的案子嗎?

  要是得了美人,是不是還得烽火戲諸侯啊?

  幸好,幸好…

  幸好沒多久就有黃巾起事,天下大亂。

  借著平兗州黃巾,曹嵩又走了些門路,托人舉薦曹操入軍參與平亂。

  于是曹操成了騎都尉,有了領兵的名分,這禍害弄來的甲胄重弩也就有了說法。

  其實張讓已經知道此事了,天子當時急需用兵,也急需曹嵩的小錢錢,也就給了曹家面子。

  可這禍害領軍平亂的時候,卻又道德感作祟,同情心發作…

  居然因為皇甫嵩朱儁殺人太多心生不滿,棄職請調,不想當這騎都尉!

  曹嵩當時人都麻了,人家領軍之將多搞些人頭,那也是為了全軍的戰功啊!那戰功也能分你一份的!

  不過,曹嵩沒想到,曹操放棄騎都尉反倒是做對了——天子立刻就給了曹操濟南國相的任命,雖說是收了買官錢的,但明顯是有器重曹操的意思。

  可是,可是。

  這禍害到了濟南居然又惹了一大堆麻煩。

  先是清除淫祀,破壞了人家濟南一帶多年來的官場門路;后來又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讓人閹割了好幾十個濟南士族…

  這強行制造閹黨,顯然是比殺人放火更招人恨的,這是不死不休的深仇…

  這次曹嵩再走什么門路都沒用了。

  從宦官到清流,從士族到將門,從朝堂公卿到地方豪族,曹操這十年來差不多算是把各類人群都得罪完了,而且惹的禍越來越大,這屁股是徹底擦不動了。

  果不其然,曹操沒多久就去職了,只能在家啃老。

  啃老倒也沒關系,反正家里有的是錢,到處納妾播種也沒關系,多生孩子是這年頭最大的孝道,曹嵩巴不得曹操老老實實在家生孩子玩。

  可是,這禍害在家里本分了沒幾天,居然又開始募兵了!

  還說什么“四海皆叛,天下將傾,若無兵馬在手,恐億兆家業旦夕而滅”。

  是,曹嵩也知道如今四海皆叛,曹操這說法也有道理。

  可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到天下傾覆呢,這家業就已經被曹操這個禍害給滅了…

  前幾天曹嵩病退還鄉,回到家里召集家中管事詢問產業,結果所有產業的管事都說庫里的錢已經被曹操取走了一大半…連放印子錢的本金都取走了。

  曹嵩都快氣出腦血栓了,這敗家玩意,啥時候是個頭啊…

  其實這是因為曹操收到了從雒陽傳來的消息——天子增設了西園新軍,募兵入京便能做天子衛軍校尉。

  私自募兵是謀反之罪,但有個名分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天子親軍,地位在北軍之上。

  曹操一下子便想到了劉備,這大耳賊不就是因為手里有兵才一直青云直上的么?

  曹嵩舍不得家產,也不想讓曹操蹚這趟渾水——曹嵩很清楚,天子的西園軍就是關東與關西的兵權爭奪,曹操要是送上門去,那就會被視為關東人的馬前卒!

  但曹操堅持己見,說積攢財貨已經不適用于當今亂世了,家中產業留著已是無用,財只會招災,有兵權才能守家。

  還說曹嵩若是害怕東西之爭牽連家族,那就趕緊離家避禍。

  曹嵩花了大半輩子才置辦下了那些鹽鐵布匹產業,本來還視為家族百年基業,你個禍害居然說無用?還讓老人家離鄉背井跑路?!

  父子二人理念不合,大吵了一架,還是按年代吵的,從熹平年間一直吵到中平四年。

  整整吵了一天,中間還中場休息了一個時辰用來揍曹操。

  到最后曹嵩頭昏眼花搖搖欲墜,曹操見再這么下去老頭很可能會被自己氣死,于是趕緊離家出走,免得披麻戴孝。

  當然,曹操也不是隨意帶著部隊到處閑逛,在曹嵩回鄉之前,冀州刺史王芬讓沛國名士周旌邀請曹操,說是要廢了當今天子改立合肥侯,請曹操去滎陽共圖大事。

  曹操當然沒這么傻,這種事能公開嚷嚷么?還把地點都直接說了,生怕沒人舉告是吧?

  而且曹操知道這事恐怕和袁紹、何颙等人脫不了關系…真要是去了,那肯定又是被當槍使。

  再說辦事不密還圖謀個屁,曹操覺得這群人可能是吃五石散把腦子吃壞了,當場便拒絕了。

  但既然要去雒陽,那得知此事倒也有些作用——可以順路刷個戰功啊!

  曹操的想法其實和袁術差不多,袁術也是來混戰功的…

  從沛國到雒陽也是走河南官道,這也是整個大漢路況最好的官道,會經過滎陽,滎陽是河南漕運中轉站。

  但曹操到達滎陽東部時,遇到的卻不是軍隊…

  或者說,是一群雜牌到了極致的雜牌軍。

  有士人以及士人的隨從,也有一看就知道是山賊或水匪的歹徒,還有些沒打旗幟的郡兵,以及一群亂糟糟的農民。

  就連輜重車輛都是商隊的驢車…

  這伙人數量倒是不少,估么著得上萬人,鬧哄哄的似乎正準備出兵,打的旗幟也是五花八門。

  看著這士農工商兵齊備的部隊,曹操都蒙了,就靠這些玩意也想行廢立之事?

  其實這些玩意還真是有可能成功的。

  王芬本來在冀州組織人手,陶丘洪在青州,許攸在南陽,周旌在沛國。

  除此之外,還有雒陽附近當山賊的孫堅當打手。

  如果曹操和袁術加盟,當然也會作為打手,而且袁術的兵馬原本就駐扎在谷城,離雒陽只有一天的路程。

  這其實是好幾個州一同行動的大事,原本應該中原各州同時舉兵的。

  而且,袁術和曹操本來是在一月底得到王芬邀請‘共謀大事’的。

  那時候劉備正和董卓一起兵進涼州,朝廷大軍基本全都在關西,各郡郡兵都不在,郡內空虛無比。

  為了盯著河東白波軍,何進駐兵于函谷,何苗駐于小平津,董重已經被誅殺——雒陽當時也是最空虛的時候,除了雒陽各部城門尉之外,沒有別的兵馬了。

  但王芬等人大概是沒想到涼州的事兒能解決得這么快。

  還沒來得及把人聯絡完呢,一轉眼原本還在西州的部隊全部回了關東各郡…

  本來應該四五個州一同發起的行動,如今只剩了河南一地,其它地方都沒敢動,因為郡兵回鄉了,各郡不空虛了。

  而且,天子搞了一手東西對立,得了不少西州兵馬,眼下雒陽也不空虛了。

  王芬等人其實不傻,他們本來只是想趁虛而入,可誰知道天子居然變出了一手撒豆成兵?

  結果就只剩下滎陽一地還勉強維持著一支雜牌軍。

  之所以滎陽能維持,也不是因為王芬,而是因為陶丘洪。

  陶丘洪的決心比其他人堅定得多,但這決心并不是造反,而是‘用劉備的名義造反’。

  陶丘洪現在是堅定的備黑,他是寧死也要搞臭劉備…

  他被劉備搞臭了,從“青州名士之冠”變成了“閹人酷吏”,成了笑柄,這口氣怎么也咽不下去。

  因此他以逃難和運送舊錢之類的名義,把在青州組織的人手帶到了滎陽,與滎陽原本就有的部隊匯合。

  收買孫堅截殺劉備,卡在劉備部曲過函谷關之后搞事情——對陶丘洪而言,造反成不成功無所謂,能把劉備搞死或搞臭就行。

  若是此計能成,陶丘洪甚至還可以“平叛”,討伐“劉備叛軍”…

  只不過,孫堅其實是做了兩算的—如果襲擊劉備成功,那算是完成與陶丘洪的交易。如果不成功,那就立刻改投朝廷帶兵平叛,都行…

  叛軍數量不少,曹操并沒有直接對陶丘洪的叛軍發起進攻,而是退了十里,退到了卞水附近觀望。

  而孫堅就直接得多了,他并沒有察覺曹操的部隊,在見到叛軍那五花八門的軍容之后,立刻發起了突襲。

  張飛率騎兵緊隨其后,在孫堅沖破叛軍陣列后,便領騎兵踏陣而入。

  實際上張飛沒管什么友軍不友軍,反正孫堅的部隊混在敵人堆里看起來也像叛軍,沖鋒的時候幾乎是無差別殺傷的。

  但沒想到孫堅見了張飛做派卻很欣賞,甚至還轉頭和程普說:“破軍之勢正該如此!此驍將也,吾等當與其并肩!”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