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乎乎軟糯糯的海鮮粥,配著包子饅頭、爽口的小菜還有油滋滋的紅燒肉,大家吃了個肚圓,癱在甲板上,吹著帶著咸味的海風,舒服的一動不想動。
陳阿毛笑著對李長樂幾人說道:“感謝,今天這一頓是我出海以來,吃的最舒服的一頓。”
“客氣了!”李長樂笑著遞了支香煙給他,“都說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我們也過過神仙日子。”
“哈哈哈!”陳阿毛大笑起來,接過香煙沖李父說道:“李伯,我第一次聽阿樂老大說話,就覺得他人不錯。
當時就在想,要是有機會跟他一起結伴出海作業,日子定會沒那么枯燥,現在看來果然沒錯。”
“阿樂兄弟幾個都說陳老大是個爽快人,也都喜歡跟你結伴作業。”
李父笑著看了李長樂一眼,“我四個兒子就他最皮,跟他一起干活,每天要多說一籮筐的話。”
“我那條船上就我喜歡說,阿泰幾個連話都沒一句,憋的慌。”
陳阿毛點燃抽了一口,“我阿娘在的時候說,只要有飽飯吃,有衣服穿暖,就是神仙日子,現在只要不懶肯干,就能過上神仙日子。”
“對,能吃飽穿暖就是神仙日子。”李父樂呵呵的收拾碗筷,跟王新城去廚房刷洗。
幾人又閑聊了幾句,陳阿毛問:“阿樂老大,接下來你準備在附近拖網,還是朝遠一點的外海走?”
“以前都是在島礁附近拖,聽說海島邊大魚少,外海的漁獲也更多。海水越深,魚越好吃,我們這次就走遠一點看看。”
他們現在作業的海域,只能說是離海岸線遠一些,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深海、荒海。
還有,那些遠洋出海的漁船都是好幾十噸上百噸的大型捕撈船,出一次海,短則一月,長的數月都有。
他們的船還不夠大,等那條三十多米的大船回來,他們就能去更遠一些的海域作業。
陳阿毛高興的點頭,“我就喜歡去遠一點的海域作業。我看你們都喜歡在島礁附近,還以為你不喜歡去外海呢!”
李長樂笑笑,“我是只要有魚抓,隨便哪里都行。”
“這話在理!”陳阿毛笑道,“我過去休息一會兒,咱們就出發!”
“好,我們還帶了地籠來,等一下還要放地籠去。”
“難怪你家能買大船,下次我也把地籠帶上,找座島礁下地籠。”
陳阿毛走后,李二哥對李長樂說道:“阿樂,我們把地籠網和罐子、拖網放下去后,你跟阿爸他們去休息,我帶著阿城開船。”
“也行!”
李二哥去駕駛室發動機器,朝海龜島附近洋面,水流較為緩慢的水域開去。
李父和王新城也從廚房出來,大伙兒將分揀出來的魚餌裝進地籠網,一組一組拋下了海,用浮標標記地籠的位置,接著就是罐子。
幾個人忙了一個多小時才把罐子和地籠下好,將甲板收拾干凈開始下網。
習慣性的喊著魚獲多多將拖網放下海,站在甲板上看了一會兒漂遠了的拖網,這才去了船艙休息,累了一上午,沾上枕頭就睡了過去。
時間過的很快,像是剛睡著,喇叭里就響起了李二哥喊起網的聲音。
李長樂幾人翻身下床,迅速跑到甲板上各就各位。
李二哥也伸著脖子看著甲板上,第一次跑這么遠來拖網,也不曉得能網到什么好貨?
李大哥上前將曳綱掛到絞盤上,絞盤咔咔咔的旋轉起來,曳綱緩緩往上,發出了咯吱咯吱的聲音。
李長樂看著緩緩上升的曳綱,想到上次追趕魚群,還是他們第一次跑這么遠捕撈作業,這次沒有魚群也不曉得魚獲咋樣。
幾人等著絞盤往上起網的功夫,看向了四周,除了一條冒著黑煙的大貨輪朝西駛去,就只剩下他們的船和停在后面不遠的順風號。
陳永威看看遠處的大貨輪,再看看自家的漁船,“大哥,那條船得有六七十米了吧?”
李大哥回頭看了一會兒,點頭道:“有,遠洋貨輪都比較大。”
“乖乖!”陳永威兩眼發光,“我們啥時候也能打一條六七十米的大船就好了。”
“臭小子,跟你哥一樣,三十多米的還沒回來,又想著六七十米的了。”李父笑著拍了他一下,“想要買大船就趕緊干活去。”
“遵命!”陳永威啪嗒行了個不倫不類的軍禮,朝緩緩上升的網袋跑去,將袋口扎緊。
李父睨了李長樂一眼,再看看陳永威,暗道:以前多老實的孩子啊,跟著他家阿樂跑幾月也學油了。
李長樂被他這一眼搞的莫名其妙,摸摸鼻子,“阿爸,我臉上有東西啊?”
“沒有,就是覺得你又曬黑了不少。”老三就像他阿奶,怎么曬都不黑,阿平和阿安幾個怎么就不像他阿奶,偏偏像自己和阿花,曬的跟烏魚一樣。
“…”李長樂看著皮膚黑亮的李父,摸摸自己的臉,“哪有,阿楠都說我這幾天沒出海,又白了不少。”
“男人家家的那么白做啥?”李父指著往上升起的拖網,岔開話頭,“跑這么遠,也不曉得能捕到什么大貨?”
“放心,不會差的!”李長樂一臉篤定的說道。
說話間,網袋就被拉到了甲板上,看到比早上那一網鼓得還要大的網袋,幾人都歡呼起來。
“爆網了!”陳永威腳步輕快的跑過去用繩子將袋口扎緊,將纜繩掛到吊臂上,李大哥再次啟動機器,將網袋拉到分揀的位置。
李二哥看著甲板上歡呼的幾人,剛想下去看看捕到什么大貨,就聽到對講機里傳來陳阿毛激動的說話聲。
“李二哥,魚獲怎么樣?”
“聽他們喊爆網了,你們怎么樣?”
“比早上兩網都好,還是外海好啊,可惜我船小,不敢跑太遠了。”
陳阿毛拿著對講機,看著大船上忙碌的身影,想著這次回去賣出來的錢,把欠賬還了,就去定一條大一點的。
“我家的還好,你這次回去就把大船定上,要一年多才接的到船呢!”
“是啊,我也打算定大船。”陳阿毛頓了一下,“再拖一網,我們就回航咋樣?”
李二哥看了看時間,剛好三點,“我們也準備再拖一網。”
“好,那我就準備去了。”
甲板上,李父跟王新城朝網袋底部跑去,查看后對他說道:“阿城,我看著你解網,下一網,你來打繩結,能干好么?”
等船上的人招齊,他就得回家看著那一攤子了。
“能!”
王新城上前照他教的將繩結打開,大大小小的魚獲從網袋里涌了出來,帶魚、梭子魚、黃占、馬鮫…這些魚獲看著跟島礁附近的沒多大區別。
李大哥再次啟動吊臂,網袋里剩下的魚獲再次涌出來,白花花的一片涌出來蓋在魚山上,在陽光的照射閃爍著銀光。
“乖乖!”李父驚喜的喊了起來,“咋這么多馬友魚?”
“是啊,咋這么多?”李長樂也笑得合不攏嘴,“上次送坤叔那的三斤多一條的中馬友,已經漲到兩塊五一斤。”
今天簡直是撞了大運了,一千多斤馬友魚,中魚占大多數,大魚也有不少。
他抱起一條十多斤的馬友魚,高興的笑出了聲,“難怪都喜歡跑遠洋,這么大的還是第一次捕撈到。”
李大哥也抱起一條十多斤的大魚,“阿樂,我們還沒捕過這么大的,這能賣到十來塊一斤了吧?”
李長樂笑道:“十來塊一斤還是賣不到上,五六塊應該沒問題。”
以前一兩百一斤的時候舍不得吃,下午得弄兩條嘗嘗鮮。
“管他幾塊,回家就曉得了。”李父喜滋滋的拍了兒子一下,“趕緊把漁網理順,沒準還能再拖一網起來。”
中魚都兩塊五六,大魚價錢更高,一網起來這么多,下面八成有魚群,要是再來一網,這一趟比上次掙的還多。
“對對對!”李長樂沖望著甲板的李二哥做了個手勢,讓他準備,他們要下網了。
李二哥沖他點了點頭,調整好舵向,沿著剛才的方向繼續朝前跑,能再來一網馬友魚更好,沒有的話,上點別的魚獲也不錯。
李長樂見他開始啟動機器,轉身上前幫著把附著在拖網上面的海藻、還有掛在網眼上的魚獲取下來,將拖網理順送到船尾。
大伙兒喊著魚獲多多,將拖網推下海,看著拖網跟著水流漂遠。
這時,距離旭升號一百來米遠的順風號,響起了悠揚的汽笛聲,李二哥回應后,兩條船保持著距離勻速前行。
李長樂幾人這才回去忙著分揀魚獲,這一網的螃蟹最少,梭子蟹、蘭花蟹、青蟹幾種加起來,連一個竹筐都沒裝滿。
李父提著螃蟹筐朝活艙走,陳永威和阿城將到處瞎竄的鰻魚找出來,小的直接一棒子打死裝筐保鮮,大的用鉗子夾起來裝網兜放進活艙,這才開始分揀魚獲。
大伙兒最喜歡的就是分揀這種魚,只需把大小分出來裝筐就成,就怕第三網撈上來的那種大雜燴。
兩三分一斤的雜魚,分揀起來麻煩不說,費油費力拉回去連柴油錢都掙不回來。
(本章完)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