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大樓內,氣氛頓時一凝。
眾人難以置信地看向提議者。
因為這個方案在柏林電影節歷史上那都是格外罕見,也只有當年頒獎制度還沒完善的時候出現過 “這會不會太冒險?”
一個資深委員微微前傾,十指交握放在桌面,提出了質疑。
“難道這個規則寫進了章程里面?”
“既然沒有寫入章程,那么我們就可以這樣做出選擇”
有人緩緩開口,目光掃過眾人。
“我個人認為并不冒險,這是一次正常的調換,我們有充分理由。
媒體也會樂見其成——他們需要話題,而這部片無論最后是否拿獎,至少在技術創新上,已經是近幾十年來的高峰,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會獲得觀眾和媒體們的喜歡。”
“是啊,”另一名年輕委員忍不住插話,語氣里還有余溫未退的震撼,“戰場送信、一鏡到底,這個創意簡直完美,誰能想到能在戰爭片里把它做到這種程度?
這絕對是一個天才般的構思.”
短暫的沉默過后,為首的人合上筆記本,話鋒一轉:
“那就不多說了,大家舉手表決吧。如果否決,我們就按原計劃用山田洋次的《弟弟》。”
會議桌周圍的人互相對視,神情各異,紛紛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翌日清晨,柏林的天色依舊是鉛灰色,細雪在清冷的空氣中打著旋。
電影宮外,媒體區已經擠滿了人,攝影機三腳架一字排開,燈光一閃一閃地照著臺前的講臺。
六十周年的柏林電影節號召力無需多言,臺下不光是歐洲本土媒體,連中國幾大門戶的駐外記者都特意趕來了。
靠近中間的一排,幾個國內記者正低聲閑聊。
“哎,其實今天沒啥懸念,《1939》昨天就送到了組委會。”
“是啊,我短信都寫好了,就等他說完我就按發送。”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啊。”
“寫稿子的活都省了.”
幾人相視一笑,表情輕松得很。
隨著現場燈光略微暗下,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走上臺,身著深色西裝,笑意盎然。
他先用德語和英語交替,簡單回顧了本屆柏林的整體安排——主競賽單元、展映單元、各類論壇——每一個節點都帶著典禮特有的隆重感。
最后,他的語調微微一頓,換上了更有儀式感的口吻:
“在今年的六十周年,我們收到了許多優秀的影片.現在,我將宣布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驚喜影片:
由中國導演吳宸執導的《1939》。”
臺下的國內記者幾乎同時低頭按下了手機發送鍵,臉上帶著一種“果然如此”的自信。
可還沒等他們把手機收回去,迪特的下一句話緊跟而來:
“.并且,《1939》將作為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閉幕式影片放映。”
短短半句,像一顆重石丟進了水面,瞬間掀起了一陣陣漣漪。
“不是,我沒聽錯吧?”
“閉幕式影片?!”
“他是不是把‘開幕’說成了‘閉幕’?”
不僅國內媒體面露驚愕,連不少歐美記者也面面相覷,手里的筆懸在半空。
反倒是迪特本人似乎很滿意臺下的騷動,微笑著壓了壓手:
“對的,你們沒有聽錯,《1939》將作為閉幕式影片。這是我們多番討論后的結果,希望大家能在柏林享受一次獨特的電影之旅。”
都是深諳話題之道的人,迪特·考斯里克隨即不多做解釋,干脆利落地轉身離開,留下了諸多媒體大眼瞪著小眼,原地消化這個消息。
“這搞什么飛機啊?”
“我靠,完了,我消息剛發回去啊.”
“快打電話!讓他們別急著推稿,還有后續.”
國內幾家媒體的駐外記者立刻掏出手機,邊撥號邊往外走,神情從錯愕到急躁。
此時,京城的網易娛樂編輯部里,早班的幾位編輯剛從午睡中醒來沒多久,連連打著哈欠。
“收到柏林那邊的消息了,《1939》是驚喜影片。”
“哦,這也沒驚喜啊,大家都知道了,直接發稿吧。”
“好,我宣布,這次的驚喜影片沒有任何驚喜。”
編輯敲下最后一個字,點下“發送”,語氣還帶著點戲謔,眾人聞言頓時嘻嘻哈哈起來。
下一秒,他的電話響了。
看到是柏林那邊同事打來的,忍不住嘟囔:“不是事情都解決了嗎,還有什么破事?
“哈?你逗我呢?””
接了電話的人聽了一下后,率先表現出來的是不信,畢竟那么多年過去了,這種情況都不能用屈指可數來形容了,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誰信啊。
電話那頭的同事急得聲音都高了八度:“真的,閉幕式!全球媒體都在播,柏林六十周年搞這么一出,你快改!”
“不信,誰能證明啊?”
正在柏林的人聞言都沉默了片刻,火氣也上來了。
“我證明你大爺的,不信待會你自己去柏林電影節官網看,消息遲了你可別怪我”
被掛了電話,網易這邊的人也是面面相覷,但是依舊選擇了相信,趕忙回到自己位置上,編輯起消息。
“對了,這種組合還有什么案例來著?”
眾人沉默了一片。
“算了,沒想到先發吧,后面查到資料再補吧”
媒體消息此時還是推送著:六十屆柏林電影節驚喜影片公布,《1939》入圍.
消息報道蠻熱烈的,下方的討論聲音很多。
“猜到了,沒想到最后還是趕上了啊。”
“嘻嘻,那今年豈不是國內三部影入圍主競賽單元?”
“歷年來,開幕式影片很難拿獎,王泉安那里難了;
至于張藝某的《三槍》,我都懷疑柏林收了錢,能拿獎我吃屎,估計最后還得靠吳宸的《1939》.”
韓三評也看到了《1939》入圍的消息,松了一口氣,電影最終還是趕上了,而且作為一部抗戰片,能在海外宣傳還是非常有意義的,拿不拿獎都是其次 此時網友們的議論熱度還在往上飆,門戶網站的編輯部里,電話和即時通訊窗口同時閃爍。
不到十分鐘,新的稿件又被頂到首頁。
這次還加上了配圖,是柏林電影節的會標與一張定格劇照:白雪皚皚的雪林中,兩名身影在風雪里疾行,背影被雪霧吞沒.
震撼!《1939》鎖定柏林閉幕式和主競賽單元 柏林六十周年大禮,官宣《1939》成為閉幕式影片,同時也將角逐金熊.
柏林六十周年罕見一幕,《1939》入圍主競賽單元并且將成為閉幕式影片 《1939》出奇制勝,柏林閉幕式首度迎來中國導演作品.
消息一出,觀眾與業內的反應幾乎是兩極分化,對比起觀眾們紛紛高呼“牛逼”的反應,業內則是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媒體寫錯了吧?”
“編輯是不是喝多了?假酒?”
“哈哈.哈?”
業內人員現在滿腦子都是問號,但是看了報道,幾家媒體都陸續發了,這意味著這個事情大概率是事實。
就在這時,中影大樓里,韓三評正低頭翻著文件,門口傳來輕輕的敲門聲。
秘書探頭進來,手里還拿著一份打印稿。
“韓董,吳導的《1939》入圍柏林電影節了。”
韓三評抬起頭,笑了笑,語氣淡然:“知道了。”
秘書卻沒有退下,繼續道:“但是.吳導的電影還入圍了閉幕式影片。”
“什么?”
韓三評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猛地一挺,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目光里帶上了幾分難以掩飾的震動。
窗外寒風掠過樓頂的旗幟,獵獵作響 此時的吳宸得知這個消息也難掩震驚之色。
若是他沒記錯,主競賽單元和閉幕式影片這種罕見的歷史性的組合,幾十年來首次出現在柏林;
應該是明年伊朗參賽的那部經典作品《一次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