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式倒計時已經進入個位數天數,寒風中的中影大樓外,車輛接連駛入駛出。
一輛銀灰色商務車在臺階口停下,后備廂被迅速打開,一個厚實的硬殼片箱被小心翼翼抬了下來,箱身的封條和編號在冬日的光線下格外醒目。
走廊內暖氣撲面而來,墻上的電子時鐘滴答作響。
中影國際部的負責人親自出來迎接,神情比往常多了幾分謹慎。
因為這一次,不是普通的送片,而是吳宸的《1939》要直送柏林組委會,趕在驚喜影片的公布前完成全部流程。
常規渠道已經來不及,任何一次延誤都可能錯過最后的發布時機。
簽收、登記、確認放映格式、附帶的德文與英文字幕清單.流程在暖氣聲和打印機的低鳴中快速推進。
負責人抬頭沖吳宸笑道:“吳導放心,人員已經準備好了,馬上就能出發.”
“麻煩了!”
吳宸笑著點頭,算是把《1939》的事情交代完了。
回到星宸影業辦公室,外面的風雪在落地窗上留下一層細密的水痕。
小馬奔騰送來的《步步驚心》籌備進度表攤開著,造型方案、服化預算被標注得清清楚楚。
吳宸翻了翻資料。
唐人的核心團隊蔡藝農肯定是不會放手的,想到這里,他拿起電話,按出一個熟悉的號碼。
幾秒鐘的嘟聲后,線路接通,另一端傳來略帶高興的女聲:“吳導!”
“胡婧姐,在忙?”吳宸笑著開口。
“能忙什么,閑得很,都無聊死了。”胡婧打了個哈欠,背景里隱約傳來小孩子的咿咿呀呀的聲音,“吳導,該不會是找我演電影吧?”
她顯然還記得當年拍《黑暗面》的經歷,語氣里多了幾分期待,“這么多年,難道咱倆又要合作了?”
“倒不是電影,看來你在馬來西亞過的挺舒坦呀”
吳宸被逗得一樂,不得不說,中戲同一批人里,胡婧的日子是過的最舒服,最沒有壓力的那個。
“有一部古裝電視劇有沒有興趣.”
“是不是《步步驚心》?”胡婧幾乎是脫口而出。
吳宸挑眉:“呦,看來人在馬來西亞,對內地影視業挺關注啊。”
“不是我關注,是有星宸影業的名字,這戲的名頭越來越響,誰能不知道。”胡婧在電話那頭輕笑了一聲。
“那怎么說?估計四月份能開機。”
“吳導,務必留給我著。”
胡婧干脆利落地應下,古裝戲對她來說不陌生,況且這還是女主角呢。
而就在這時,繼酷6網“壯士斷腕”后;
習慣了“免費午餐”的網友們多少有些怨言,但正版趨勢已然大勢已成。
一時間,正版資源的價格一升再升,堆積了許多影視劇長期版權的星宸影業赫然成為了諸多視頻網站購買的焦點之一。
當然受益者還有前期布局了正版影視的網尚文化,只是對比起其他購買正版影視公司的增幅,網尚文化反而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黎鋒的電話里也是祝賀,還有對自己眼光的自信。
“吳導,恭喜啊,看來我們當初的選擇沒有問題正版影視才是最后的贏家。”
“黎總同喜,同喜。”吳宸笑笑,還是想再勸一勸黎鋒。
“黎總,真打算在網吧正版渠道和反盜版一條路上走下去嘛?現在隨著視頻網站走向正版,反盜版這條路可能并不會太寬”
“這條路網尚文化是龍頭,沒有競爭者,而且我們今年打算做院線,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聽到這話,吳宸都有些沉默了。
這步子不僅越跨越大,而且還有點走樣了。
實體院線壓根不是沒有龐大資金和房地產資源的人能玩的,而且重資產,回本慢,沒有后續資金的話,絕對會拖累公司發展。
此時業內幾大制片公司多少有點羨慕兼眼紅。
“哥,吳宸屯了好多版權啊,星宸要賺大發了,而且聽說很多還是長期版權”
王中雷就羨慕的不行。
要是這些版權是華藝的,這股價得漲多少啊,他們哥倆怕是要賺瘋了。
“我們不也還有一些嘛”
“不多了。”
王中雷幽幽補了一句,王中君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
沒看到他也郁悶嘛,最終找了一個理由安慰了一下自己。
“版權也賺不了幾個錢,我們的重點還是要放在資本領域,隨便買點東西,在市場走走一遭,就不止這個數”
就在業內還在為正版版權以及即將上漲的演員片酬而探討之際,另一邊,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大樓的審片室內。
厚重的遮光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墻上的時鐘指向下午三點。
銀色的DCP硬盤被安置進放映機,冷光燈亮起,巨幕緩緩鋪開。
第一幀畫面出現時,負責技術審核的金發工程師下意識看了眼時間碼。
隨著故事的推進,會議桌旁的幾位委員漸漸安靜下來,原本還在翻閱筆記的人,手指停在了紙面上。
風雪、槍聲、喘息.
鏡頭始終緊貼著兩名傳令兵的背影,穿林過雪,翻越殘垣斷壁,戰火與人聲交織得幾乎讓人忘了自己是在看一部電影。
二十分鐘過去,有人終于忍不住低聲道:“這視角一鏡到底?”
坐在對面的女委員皺著眉,眼神緊緊追著畫面:“可時間太長了,不可能沒有切點.”
負責影像技術的老委員已經半站了起來,眼睛幾乎貼到屏幕上:“我沒看到任何明顯的剪輯痕跡,這影片是怎么做到的?”
影片還在繼續推進。
等字幕緩緩升起,屋里沉默了足足五秒,眾人才彼此對視了一眼。
有人輕輕吐出一句:“這影片”
語氣里帶著震驚,也帶著難掩的興奮。
討論隨即展開。
“入圍肯定要公布,這個水準,毫無疑問。就算沒有這個水準,吳既然來了,我們也得給入圍名額.”
對于這個評委現實的回復,眾人沒有異議。
一些享譽世界的導演被邀請遞片,哪怕電影發揮失常,該給的入圍名額他們也會給,這是雙方的人情往來。
只是評審的時候不會給獎罷了.
此時一位德籍委員翻開備忘錄。
“今年是柏林六十周年,本來閉幕式打算用山田洋次的《弟弟》,溫情是溫情,但不夠呼應主題。
《1939》是二戰反法西斯題材,而且視聽上是近幾年柏林主競賽里最具創新性的作品,我有個大膽的提議,我們把閉幕式改成這部影片”
“這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