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一十五章 燧發槍列裝,巖忍眾突襲

  應付使團沒有耽誤王澄太多時間。

  在送走朱素嫃之后就帶著自己的一隊禁衛軍離開平湖港,一頭扎進了臨戰之前最緊要的兵工廠。

  工廠主要有三個,盛產硫磺的阿蘇火山火藥工廠;鐵礦和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安來火槍工廠;最后是全瀛洲最大單一銅礦所在地的土屋青銅火炮工廠。

  基本覆蓋了目前軍工產業的全流程,只要不是跑步進入大機器工業時代,本地的資源暫時夠用了。

  這些兵工廠都由最擅長內政的龍尾爺負責,每個工廠又有專門負責的大匠和工頭,貫徹王澄的意志。

  “參見王爺千歲!”

  “王爺您來了,這邊是冶鐵工坊,那邊是槍管生產線,請。”

  王澄到的第一站就是距離平湖港約100里的鋼鐵廠兼燧發槍工廠。

  冶鐵工坊濃煙滾滾,鋼殼高爐開爐的火光映紅了他和工匠們的臉。

  原本這里的冶煉技術和火器鑄造水平就跟大昭沒有明顯的代差,處于同一水平。

  工匠都是老父親重金聘請的大昭人,不少還是沿海衛所出身,被世官壓榨活不下去了才拖家帶口投奔了東海國。

  他們擅長的土法高爐技術在大昭和目前這個時代算是主流,但在王澄眼里卻實在差點意思。

  接管老父親留下的鋼鐵廠后,便第一時間引入了記憶中的現代高爐煉鐵,經過貼身秘書書蠹精的優化,更契合本地的資源稟賦。

  佇立在他們眼前的高爐,整體是一座橫斷面為圓形的鋼殼豎爐。

  不同于那些用泥磚搭建,時不時就要停產檢修的土法高爐,這種新式高爐用鋼板作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

  高爐本體自上而下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5部分。

  爐腹高7.6米,爐缸直徑3.6米,容積為480立方米,設計產能為每天230噸,而且可以連續出鋼,效率跟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當初產出第一爐鋼水的時候,這里的匠人們便已對自家“無所不能”的王爺驚為天人,發自內心拜服。

  單單均平天地,財可通神轉化的“震驚之力”、“崇拜之情”都有足足上千香火法錢。

  但王澄還是不太滿意:

  “被大友家占領的北九藩地區煤炭儲量占全瀛洲的50%,還有同在北九藩的八幡地區也有不少鐵礦,是我預想中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除了那兩大口岸搶我錢之外,這也是不得不盡快拿下最后兩國的關鍵理由。

  其實跟大工業時代相比,高爐的效率也很一般。

  我在研究鄭和寶圖的時候,發現天工寶船的雷火樞機本質上就是一種供能系統,可以借雷火之力給寶船供能。

  只要稍微改一下,自然也可以給其他東西供能。

  比如說,直接一步到位,快進到電冶金!

  銅、鐵、鋁等等什么都能拿來電一電,電爐冶金又快又好。”

  王澄目露憧憬:

  “在這個動亂的年頭,有了鋼就有了一切。

  特別是對疍民五峰旗這種海上漁獵族群來說,種不出糧食也沒關系,鄰居屯糧我屯鋼,到時候可以請瀛洲的鄰居們吃鋼,我們自己吃糧食。

  正好五帝金錢劍只要做多了缺德的貸款業務,就會自帶‘雷公轟’效果。

  改天可以找倭人和弗朗機人試試,我自缺德,老天補之!

  到時候大自然的饋贈幾乎無窮無盡,不是永動機勝似永動機,這才是未來清潔能源的研究方向啊。”

  王澄一行和龍尾爺、工廠的大匠跟著鋼鐵廠出產的半成品標準“槍棍”來到了隔壁的槍械工廠。

  這里的工匠看王澄時眼中同樣充滿了狂熱。

  “王爺,跟鋼鐵廠一樣,咱們火槍工廠也按照您的指示改進了工藝。

  以前咱們對毛坯槍膛精細擴孔和打磨的時候,都是工人手動使用鉸刀緩慢切削內壁。

  每天最多推進約一寸,造一根槍管耗時將近一個月。

  前些時日,地班的鐵匠和水班的銀匠合作,按照您給的圖紙造出了水力鏜床。

  利用水流驅動,一刻不停地工作,只需一個半時辰就可以鉆通一根槍管,比起手工作業提速50倍!

  您放心,這座九藩島上地形崎嶇,河網遍布,夏季水量充沛而且十分急促,充當水利鏜床的動力來源完全足夠了。

  就算到了冬天枯水期,咱們也有不少需要沒苦硬吃的鹽人,讓他們靠人力驅動鏜床,效果也不會差太多的。”

  王澄知道現有條件下他們做的已經十分不錯,贊許地點點頭。

  “不錯,獎勵翻倍,今年年底的時候大伙兒都發十六薪!”

  頓時引來工匠們震耳欲聾的歡呼:

  “萬歲!王爺萬歲!”

  激動之下誰還顧得上僭越?

  反正大部分藩屬國都是對內稱帝,對大昭稱臣,他們已經算含蓄了。

  而且在王澄的東海國,他們這些工匠們再也不是過去的賤籍,而是地位崇高的技術專家。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在這里才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叫堂堂正正做人的滋味!

  更不要說待遇優厚,已經發到了十六個月的激勵,就算以前給工部供職的老匠人又哪里體會過這種優厚待遇?

  墻上掛著的表語:“科學技術和異術絕活是第一生產力”實在是讓人暖心。

  當然,有激勵制度也有懲罰制度。

  在流水線上誕生的每一支火槍都有代表班組的編碼,能對照生產記錄追溯到每一個環節的工匠。

  火槍出了問題,扣績效的時候也絕對不會手軟。

  隨行的公羊儒徐有德和賒刀人彭無咎一直在旁邊默默傾聽,都像是第一次認識這位深藏不露的主公,眼睛全都亮得嚇人。

  看向王澄的背影,恨不得尊他為“掌管鋼鐵和戰爭的神”。

  若非王澄還不是上三品在世鬼神,單單是這份濃烈的崇拜已經足以轉化為狂熱的信仰了。

  王澄拎著一支剛剛從流水線上下來的燧發槍把玩了一會兒,下令道:

  “召集護廠隊。”

  “遵命!”

  不一會兒,駐守槍械工廠的上百精銳士兵,就排著整齊的隊列在靶場集結。

  隨著燧發槍陸續下線,挑選精銳部隊悄悄換裝的工作也已經同步開始。

  這些護廠隊員都是王澄嫡系赤峰旗中的核心班底,近水樓臺先得月,率先享受到了一線裝備。

  “全體都有,射擊演習,采用線式戰術,三段擊,目標百米之外標靶。開始計時!”

  隨著王澄一聲令下,早就排成一行的火槍手們飛快從腰間的彈藥盒中取出圓柱狀定裝紙彈殼。

  咬開彈殼頂端,豎起擊錘,打開藥池,在里面倒入少許火藥,再合上火鐮,關閉藥池。

  然后將紙包彈殼內剩余的火藥全部倒入槍膛,再把紙彈殼和一顆鉛彈一起塞進槍膛,紙殼正好為彈丸提供絕佳的氣密性。

  最后用通條將彈藥推到底部。

  這正是《線式戰術》(上冊陸戰火槍隊戰法)中要求每一個士兵都要形成肌肉記憶的標準操作流程。

  一共細分成了十二個步驟、二十多個動作。

  大多數士兵都能在15到20秒之內完成。

  裝填結束后,士兵還需要三步才能射擊:

  預備:槍口平指前方,右手位于槍托頸部,右手拇指扣住扳機;瞄準:槍靠在肩上,貼面瞄準;

  最后才是開火:扣動扳機,發射彈丸。

  “開火!”

  砰!砰!砰!砰!砰!

  隨著指揮一聲令下,火光迸射,硝煙升騰。

  三段擊連成熾熱的金屬洪流將百米之外的標靶打的木屑紛飛,千瘡百孔。

  射程明顯超過瀛洲大名們普遍裝備的“鐵炮”不少。

  這是因為王澄也對黑火藥配方做了改進。

  按照黑火藥發展到巔峰時的參數,將發射火藥的硝、硫、炭配比優化成78:8:14。

  而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一硫二硝三木炭。

  雖然跟其他家用的同為黑火藥,但不同配比的效果也天差地別。

  普通火槍手需要50米內才開槍射擊,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把握擊中目標,保證殺傷力,他們則能把這個距離推進到90米!

  隨即王澄又手持五本兵道密卷中的《線式戰術》(上冊陸戰火槍隊戰法)發動了靖海練兵術。

  實際上就是排成緊密隊形的“排隊槍斃戰術”:

  “加持的陣法是一字長蛇陣,千百人如同一人,臨戰時用戰鼓指揮,無人會后退一步。

  并獲得陣法加成,千百人的陽氣烘爐融為一體,彈丸自動開光,克制各種鬼怪邪祟,射速從每分鐘三發提升到五發。”

  這段時間很多基層軍官都已經開始跟著王澄學習五本兵道密卷。

  有他們指揮,士兵們足以充當最基本的鋼鐵洪流。

  王澄視察過火槍兵工廠,勉勵了他們幾句,正要去更重視的火炮工廠,突然心中一動,掏出了自己的王印靖海王之寶。

  感應了一下:

  “呵?兵工廠附近好像混進來了一些小老鼠。

  是.大友家的忍眾集團,好像是叫巖忍眾?

  倒是小瞧了這個對手,竟然已經學會敵后滲透作戰了。”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咒禁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