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62章 這個太陽系長蘑菇了

  危機紀元第205年。

  三體艦隊距太陽系2.10光年。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不光是大環泊入太陽系的一周年,也南極冬眠基地喚醒所有冬眠者的一年。

  羅輯成為繼希恩斯之后,最后一名被喚醒的面壁者,也成為了史上最懵逼的面壁者。

  但活躍面壁者的數量并沒有因此增加。

  因為另一個面壁者在把大環丟進太陽系之后,就急忙去閉關了,在閉關前還嚷嚷著除非人類再遇滅亡危機,否則不要喊他,他這次一定要突破元嬰期之類的屁話。

  面壁者閉關與面壁者解凍的消息如今都已不再是人類文明的重點,人類的全部重點放在了大環上。

  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新的社會結構,新的物種演化史,新的政經體制,新的文明模式,新的歷史,新的未來,新的…一切。

  如今的大環赤道早已插滿了代表地球的藍色旗幟,艦隊國際和地球聯合政府都在大環的部分重要區域進行了少量駐軍來宣誓人類對大環的‘所有權’。

  比如在前吞食帝國的首都區域,就有一支萬人規模的地球聯合政府駐軍。

  當然這些少量駐軍都是形式意義上的,真正對大環保持威懾,警告恐龍們不要輕舉妄動的是漂泊在大環軌道上空的12艘恒星級戰艦和360艘行星級戰艦。

  這372艘戰艦如同372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恐龍的腦仁上。

  但此刻,大環上卻并不平靜。

  大環正在爆發戰爭。

  戰爭雙方并不是恐龍和人類,事實上,哪怕沒有面壁者出手,人類們也可以慢慢磨死巨環,大環雖然擁有反物質武器,但反物質武器的投送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只要人類再使用恒星級戰艦以20%的光速再撞上幾次,大環依舊要徹底崩潰。

  反物質武器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人類可以失誤無數次,但吞食帝國只要有一次疏忽就要面臨大環被戰艦貫穿的絕境。

  自從人類決心使用恒星級戰艦進行古老的‘撞擊’戰術后,殲滅了所有吞食艦隊的太陽系艦隊就已經奠定了勝局,羅清的出手,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也正因如此,吞食帝國對于恐龍戰敗的事實心服口服。

  技不如人罷了,人類蟲蟲實在是太強了。

  如果人類文明停留在21世紀初,那么吞食大環倒是可以毫不費力的吞掉整個地球,養殖一部分人類充當食物…可惜這只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境罷了。

  至于大環上正在爆發的戰爭,其戰爭雙方是恐龍軍隊VS白矮星魚族群+光語者文明組成的聯軍。

  聯軍由是發光噗嘰+白魚族群+氣球魚+亂七八糟的外星文明組成的養殖文明反抗聯軍。

  其中,氣球魚族群和其他低級外星個體。都只是這場戰爭的氣氛組,真正的戰斗主力是光語者文明和白矮星魚文明。

  這兩大文明族群爆發出來的戰斗力和復仇欲望極其兇殘。

  白矮星魚與光語者文明都是高能級天體所進化而來的文明,白矮星魚就不說了,是白矮星中進化出來的生物。

  自從被抓到巨環之后,白矮星魚哪怕每時每刻每秒都在吞食大環內的普通物質,但也一直處于饑餓狀態。

  以至于白矮星魚這個智商不弱于海豚的文明族群,因為吃不飽的原因被餓成了只知道覓食的傻子,處在一種無智商狀態,把僅剩的一點本能都放在了吃上。

  白矮星魚在咀嚼物質的過程中,會在咀嚼過程中施加極高的壓力,該壓力足以打破原子結構,使原子核緊密排列,自由電子填充間隙,將物質壓縮到電子簡并態,從而完成食用。

  但這種吃飯的效率僅僅是能維持白矮星魚不被餓死罷了,普通物質的密度終究是有限的。

  為了能吃飽,自從白魚族群在養殖區逃離出來之后,不斷深入地底,最終,有一只幸運的白矮星魚發現了作為大環骨架的白矮星物質,狠狠的大吃了一頓。

  等吃胖了回到白魚族群溜達了一圈之后,這只胖白魚立刻引起了白魚族群的狂熱。

  不是哥們,你怎么吃的那么飽?

  這只吃飽的白魚甚至重新進化出來了腦子,成為了白魚族群的領袖。

  接近10萬只白魚,在這只胖白魚的指揮下,蜂擁而至的涌入了地下,直奔大環骨架。

  白矮星骨環是大環的主要支撐結構,沒有這些白矮星物質組成的骨架,大環早在人類用恒星級戰艦全速撞擊的時就解體了。白矮星骨架是吞食帝國的核心財產,關系著大環的穩定,因此哪怕和人類打了敗仗,恐龍們也得堅決守住這些白矮星骨架。

  打不過人類,還打不過你們了?

  于是,白矮星魚族群和恐龍們爆發了第一階段的戰爭。

  面對無堅不摧的白魚族群,恐龍們終究是有限制白魚手段的。

  恐龍們利用輕核聚變技術產生的能源,建造了遍布內環的金屬網,隨后通過接入強電壓,加固了金屬網組成物質的金屬鍵,使其在分子層面上幾乎無堅不摧。少部分白矮星魚很難撞壞這層強電壓金屬網。

  更何況金屬網上本身的強電流本身會破白矮星魚皮膚表面的電子簡并壓結構,這對于白魚族群來講,是很危險的。

  白矮星結構骨架被恐龍們保護住了。

  那只胖白魚見單槍匹馬不是恐龍對手,立刻去找援兵去了。

  光魚者文明族群同樣是有首領,真正的光語菌網掌控者——一只變異后的低能級青蘑菇。

  與其他發光噗嘰的明黃色彩不同,青蘑菇只散發著淡淡的青光,可以自由在低能級的環境中行動。

  胖白魚與青蘑菇展開了談判,這一交流胖白魚才知道光語者文明早就反了!

  只不過雙方各反各的,白魚族群在地下暗著反,光語者文明在地上明著反。

  白矮星魚族群最終未能和光語者文明建立抗龍統一戰線。

  因為那只聰明的青蘑菇知道,白矮星魚族群竭澤而漁式的貪吃會導致大環結構不穩定,一旦大環解體,所有生活在大環表面上的生物都得死,這也包括噗嘰。

  胖白魚憤憤離開了,它本來想要威脅一下這個曾經并肩而戰的盟友,但看見青蘑菇背后的粉噗嘰和黑噗嘰,以及黑噗嘰背后那一萬只核彈菇,最終放棄了。

  盡管胖白魚離開了,但青蘑菇所發出的‘光語’還是讓附近其它的發光噗嘰們感受到了異常,尤其是和青蘑菇關系最為親近的粉色噗嘰,這只粉噗嘰同樣是光語者文明變異出來的低能級亞種,可以和青蘑菇一樣,在低能級的環境下自由行動。

  其他發光噗嘰做不到這一點。

  包括青蘑菇在內的蘑菇族群們,通過閃爍的‘光語’很快完成了交流,粉噗嘰,大黑噗嘰,其他發光噗嘰們都明白了菌主的憂慮。

  相比于還能勉強吃飽的白矮星魚族群,光語者文明日子過的更加凄慘一些,雙方同為高能級宇宙環境下誕生的文明,白魚還能通過食用普通物質來茍延殘喘,這些從超新星遺跡中誕生的發光蘑菇,連吃都沒得吃。

  發光噗嘰因其體內的特殊結構,本身就需要外界的高能量輻射環境來進行能量補充,主要通過吸收高能光子、核輻射來進行生存和繁衍。

  在人類和恐龍的戰爭爆發前,尚且有恐龍們不斷進行高能射線輸入來維持光語者文明族群的延續。

吞食帝國戰敗滅亡后,大環本身也耗盡了資源儲備,只能憑借2.8AU之外太陽的能量茍延殘喘,哪有閑心去管這些發光蘑菇的死活  兩年前,太陽系艦隊使用恒星型氫彈打擊巨環的戰爭中,發光噗嘰們趁機過了幾天好日子,甚至一度利用核輻射繁衍了不少核彈菇,但核爆造成的短暫春天終究只是無根浮萍。

  失去了高能級的能量輸入,光語者文明族群陷入了即將滅亡的絕境。

  一年前,為了掙扎求存,青蘑菇早在胖白魚反叛之前,率先發起了對恐龍的侵略戰爭。

  噗嘰大軍從第六區冒出,在整個大環內環肆意蔓延,不斷攻擊殘存的恐龍城市。

  忍無可忍的恐龍們動用了大量的核彈來攻擊這些可惡的噗嘰。

  嘗到了核彈的甜頭后,噗嘰們舒服了。

  青蘑菇深諳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周期性的發起叛亂,攻擊恐龍。智能極高的它甚至不會讓噗嘰們去攻擊作為中立者的人類——這個世界的人類簡直強的離譜,根本惹不了。

  但青蘑菇也知道,恐龍們手中的核彈數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和人類打完太空戰爭之后,恐龍們的核武庫已經百不存一,一旦恐龍們丟完了所有的核彈,巨環上生活的光語者文明仍然會餓死。

  除非…有勢力能把發光噗嘰們運到距離太陽較近的地方,最好距離太陽只有0.1AU的距離,太陽輻射勉強可以維持光語者文明的生存。

但,誰來運呢  噗嘰們自己是沒有發展技術的,也不會開飛船,青蘑菇雖然能理解宇宙飛船的原理,但奈何它沒有胳膊和腿。

  目前,光語者文明還存儲著約一萬只核彈噗嘰,一旦恐龍們耗盡了核武庫,那么發光噗嘰們只能依靠核彈噗嘰陸續自爆來勉強茍延殘喘。

  這種吃噗嘰肉,喝噗嘰血來延續種族的反蘑菇罪行是絕不被青蘑菇所允許的!

  既然如此,就只能找外援了,青蘑菇還記得那個發光小人(善清)答應過它們什么。

  早在危機紀元204年元旦,大環剛剛入軌太陽系不久,還沒有人類登陸大環時,深謀遠慮的青蘑菇就開始了它的備用計劃。

  在它的命令下,約100萬只發光噗嘰集結在了鐵砧平原,在大環自轉到合適的角度后,朝著地球的方向整齊劃一的發光。

  發光頻率是典型的二進制式發光,這種發光方式是從善清身上學來的,光語者文明發出的‘光之語言’,很快就被地球聯合政府以及艦隊國際給接收并解析了。

  人類最初得知了大環中生活著除了恐龍之外的第二個智慧生物時是十分震驚的,當知道光語者文明是被恐龍們囚禁養殖的外星文明之后就更震驚了。

  艦隊國際和地球國際(聯合政府)陸續派遣了登環飛船,隨著一艘艘人類太空飛船降落在了內環,在大量草食恐龍的茫然的注視下,無數地質專家、古生物專家、外星生物研究專家從飛船里興奮的魚貫而出。

  聯合政府派出了人類代表來訪問光語者文明,并得到了青蘑菇的接見。

  通過便攜的光語翻譯器,人類很快就了解了光語者文明的前因后果,并得知了善清與光語者文明的因果糾纏。

  看在善清的面子上,人類也得幫這些蘑菇們一把。

  危機紀元204年末,人類叫停了恐龍與噗嘰的戰爭,并收繳了恐龍全部的核武器。

  ——偌大的吞食文明,只剩下不到一萬顆核彈了。

  這些核彈被當成光語者文明的食物,在光語者文明的族群附近進行定點投喂(爆炸)。

  穩定了光語者文明之后,登陸巨環的人類們開始系統的勘測吞食巨環的一切。

  到了危機紀元205年,除了巨環內的人類駐軍,已經有了一百萬人來到了大環上常駐,其中大多數都是各個高校的學生、老師、研究人員、各類學者,軍人占比很少,人類在內環表面建立了大量的研究站。

  吞食巨環殘存的生物圈,植被結構,生物進化層次,包括光語者文明在內的諸多外星文明,每一個對于人類來講都是顛覆級的存在,人類對于宇宙的認知正在被不斷重構。

  在青蘑菇的約束下,光語者文明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恐龍們也不會這么做,畢竟在場的人類最次都有后天中期級別的實力,可以輕松揍翻恐龍。

  除非恐龍敢動用熱武器——草食龍們性情溫順大多不會這么做。以暴龍卡爾為首的吞食帝國殘余武裝力量已經完全向面壁者羅清和人類投降了,自然也不會主動作死。

  但…有一種外星生物會主動攻擊人類。

  腦子不太好使的白魚族群。

  哪怕是后天巔峰級別的人類,被白矮星魚輕輕嚓一下也是非死即殘。

  人類將大量通用型工程機器人運到了巨環,協助草食龍們建造新的恐龍城市,改造內環生態,但人類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無論人類建造的城市地基如何堅硬,白矮星魚群總是可以輕易撞碎城市的地基,導致好好的高樓大廈變成危房。

  對此連MOSS都束手無策。

  人類開始聯手恐龍們去捕捉這些白矮星魚,但是效果甚微,白矮星魚絕大多數時刻都深藏地下,人類只是在太空戰爭科技上點的比較高,論對付白魚,還不如恐龍原住民。

  在這種情況下,地下城市幾乎不可能被建造。

  被逼無奈的人類只好重新建造了高腳樓——一種延續上千年的閩南竹樓式房間,通過這種建筑,來盡可能減少被白魚撞擊的概率。

  最終,是大環指揮官暴龍卡爾與駐大環執政官人類蘇德Q達成了協議,故意撤銷了一部分電磁屏蔽墻,誘使那只胖白魚沖向大魚骨架,最終來了個甕中捉鱉,捉住了那只至少600萬噸重量的胖白魚。

  這只胖白魚是個燙手山芋。

  因為白魚‘不吃就立馬死’的特性,其吞食本能比吞食文明更夸張,而且其自身的質量極重,人類根本沒能力去運輸這只600萬噸的白矮星魚,甚至連殺死對方都很難做到,于是只能給它單獨單獨制造了一個強電磁隔離墻區域,把它單獨關押了起來。

  人類也在大環上建造了約20座‘鐵幕裝置’,利用鐵幕裝置來保護即將被白魚攻破的重要區域。

  失去了胖白魚的白矮星魚族群,立刻也陷入了無組織的混亂狀態,不再有序的攻擊人類和恐龍的設施,而是胡吃胡亂胡竄,反而減輕了不少壓力。

  除了白矮星魚族群之外,還有其他幾種外星生物族群,比如氣球魚族群、液體水母族群、星蟲族群,恐龍們也配合人類進行了妥善的安置。

  ——實際上大多數恐龍都不知道前皇帝到底為什么要養這些亂七八糟,沒有智慧還不能吃的,連文明都稱不上的族群。

  比如氣球魚族群,前身是生活在氣態巨行星的生物族群,吞食巨環吃不了這個氣態巨行星,但是派戰艦抓了不少氣球魚族群。

  至于液體水母族群,這種形似液體,幾乎沒有固定形狀的生物,丟進海洋里喝肚子里估計都感覺不出來這玩意居然是個生物,恐龍們也想辦法給定位,并捕捉撈出來了。

  星蟲族群更是一群在密集的星際塵埃物質中誕生的弱生命,說是星蟲,實際上的結構復雜程度也就相當于病毒,唯一的特點是這些在星際塵埃物質中誕生的一團不知道物質的混雜體,會周期性地發出類似冷光,如同星光一樣。

  為了這些‘星蟲’,人類甚至因此重新劃分了生命的定義,將細胞以上的生命稱之為強生命,細胞以下的生命比如病毒和細菌稱之為弱生命,星蟲就是典型的弱生命,不存在任何智能。

  類似種種,絕大多數的生命體都被重新劃分了養殖區,讓恐龍繼續養著。

  但也有少數例外,比如氣球魚族群。

  氣球魚族群是有微弱智能的,其智能程度僅僅能夠表達開心難過這兩種情緒。

  人類設法與這些氣球魚族群進行溝通,并研制出了對應的語言翻譯器。

  宇宙學語言溝通專家A:“嘟嘟嘟嘟”(可以交流嗎)

  氣球魚:“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

  宇宙學語言溝通專家A:“嘟嘟滴滴”(這翻譯機器不好用啊,這是說的什么勾八玩意)

  氣球魚:“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

  最后還是和氣球魚族群打了很多年交道的青蘑菇一蹦一跳的找到了宇宙學語言溝通專家A,這只青蘑菇使用光對人類表示:[它很難受,它的祖先生活在高密度的大氣中,大環稀薄的大氣層讓它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我希望你們可以把氣球魚族群移植到充滿濃密大氣的區域。]

  宇宙學語言溝通專家A陷入思索,但青蘑菇的話語。很快引起了人類的重視,經過反復試驗確認,人們發現氣球魚族群生活在大環那稀薄的大氣層中確實是一種折磨。

  考慮到這種形似氣球的生物族群,對人類文明幾乎沒有任何危害,人類干脆把氣球魚族群運到了太空又通過太空飛船運到了木星。

  氣球魚在氣態巨星木星完全可以適應生存,木星大氣的物質組成與氣球魚先前所在的母星很相似,該物種對人類充滿善意,人類干脆全扔進木星了。

  至于過度繁衍,倒也不用擔心,氣球魚的繁衍模式是類似自繼承式的繁衍,主要繁衍手段是把衰老后的自己給撐死,隨后在繁衍出一個新的出來,數量基本不變,只有極小概率能一次性生出‘二胞胎’。

  很快,除了搗亂的白魚族群,所有的外星生物族群都妥善安置完畢了。

  除了…

  這漫天遍野的發光噗嘰們。

  夜晚,暴龍卡爾和人類蘇德Q以及青蘑菇并排坐在一起,看向那數以百萬計的發光噗嘰們充滿憂愁。

  暴龍卡爾已經學會了人類的語言,出于戰敗者的地位考慮,它主動說人類語言來和身旁的先天大圓滿蟲蟲進行交流。兩人說的話語會通過便攜式發光器進行有規則的發光閃爍,這樣的話,旁邊的青蘑菇也能聽懂這一人一龍在聊些什么。

  暴龍卡爾:“你們有辦法了嗎,恐龍的核彈快要耗光了,而且大環也經不住核彈天天爆炸,能不能把這些發光蘑菇送走,恐龍不想養著這些它們了。”

  蘇德Q叼著棒棒糖(新人類很少吸煙),面色凝重:“核彈爆炸太低效了,容易炸死發光噗嘰不說,所產生的高能環境也只有一瞬間。光語者文明的母星到底是怎么樣的環境”

  暴龍卡爾解釋道:“光語星圍繞一處爆發后的超新星遺跡公轉,光語星上的高能環境本質上是高能級輻射、等離子體和強磁場組成的,存在著極強的磁場和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

  兩人腰間的發光器一閃一閃,青蘑菇理解了他們的意思,但是沒有說話。(不會說)

  “林珺,你覺得該怎么辦”蘇德Q問一旁的青蘑菇,‘林珺’是光語經過自解譯系統翻譯過來的漢語名字,光語者文明是高度社會化的文明,光語者個體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名字。

  青蘑菇的菌帽顫了顫,閃爍道:[讓我們離太陽近一點]。

  蘇德Q:“太陽的能級差超新星爆發不是一點兩點,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約0.38AU,夠近嗎”

  青蘑菇搖了搖傘蓋,又緊接著閃了閃:[噗嘰只在高能環境下成長,平均體溫在上千攝氏度,按照你們的資料,水星地表只有480度,那里對于噗嘰們來講是非常寒冷的地方,一旦發光噗嘰的體溫低于八百度,那么發光噗嘰就會進入瀕臨死亡的暗紅色熔巖狀態,低于六百度則會徹底死亡,身體會完全碳化。]

  蘇德Q嘶了一聲:“嘶,這有的麻煩啊,面壁者要是沒閉關還能幫幫你,閉關了就很麻煩了。”

  “我倒是有個想法。”暴龍卡爾說。

  “你說。”蘇德Q仰頭看著這個巨大的恐龍。

  暴龍卡爾幽幽道:“其實太陽系中,有一個區域很適合光語者文明的生存。”

  蘇德Q狐疑:“我感覺你的大腦袋沒憋好屁。”

  暴龍卡爾尷尬的笑了笑,它直接說:人類的恒星級戰艦采用的是可控核聚變無工質發動機,那里常年高溫…你們可以把發光蘑菇放置在發動機機艙附近,或者是安置在無工質輻射噴射口,那里就是小型的超新星遺跡環境。

發光蘑菇的體積和你們人類的腦袋一樣小,人類有那么多戰艦,一艘戰艦裝二十只,完全裝得下。如果擔心恒星級戰艦受影響,那你們可以把發光噗嘰安放在行星級戰艦附近,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可控核聚變發動機是需要定期清理的吧  核廢料對普通的機器人具有致命的癱瘓作用,你看這些發光蘑菇像不像移動的核廢料清理機器人”

  蘇德Q:“…”

  好像還挺有道理。

  “我會把你的建議匯報給太陽系艦隊聯席會議,不過我不能打包票,艦隊是人類的重要武力支柱,而可控核聚變無工質輻射推進發動機更是人類技術的珍貴結晶,茲事重大,要看上面的意思。”

  “這就看你了,恐龍們真的煩透這些發光噗嘰了。”

  蘇德Q又把目光放在青蘑菇上。

  后者菌桿微彎,算是在鞠躬。

  [那光語者文明就拜托你們了,作為回報,光語者文明會努力與人類文明達成共生關系的。]

  蘇德Q向后一躺,得,按照青蘑菇的意思,以及他對新人類的了解,民意裹挾下太陽系艦隊聯席會議一定會通過光語者文明共生法案。

  這些蘑菇畢竟和人類的英雄善清有著淵源,一艘戰艦多放二十只蘑菇而已,真的算不上什么大事。

  望天,太陽系艦隊真的要長蘑菇了。

大熊貓文學    面壁者,但元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