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14章 老余家的喜事

  考慮了一下,何雨柱按下內部通話鍵:“陳勝來我辦公室一趟。”

  片刻后,陳勝敲門進來。

  “老板,有什么吩咐?”

  “坐。”何雨柱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等陳勝坐下后,何雨柱開門見山道:“北美AMD那邊,遇到些阻力。我擔心托馬斯壓不住場,有些人對我們近期的技術轉移策略頗有微詞。我想來想去,需要一個可靠的人過去穩住局面,并且確保我們的戰略能夠不打折扣地執行下去。”

  陳勝微微坐直了身體,沒有立刻回答,做思考狀。

  何雨柱繼續道:“你在香江這些年,對集團的整體業務和我的思路都很了解,處理各方關系也很有經驗。北美那邊的業務是集團的一個支點,不能有失,我要確保AMD在我們的掌控下,沿著既定路線發展,這不是一時之計,關乎未來幾十年的布局。”

  陳勝沉吟了片刻。

  他清楚香江的業務已步入正軌,有成熟的管理團隊,他在此地的角色雖重要,但并非不可替代。

  而去北美,無疑能有更大的發展,也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老板,我明白您的意思,AMD確實關鍵。”

  “這不是命令,但是你確實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陳勝回道:“老板,我同意去,您需要我在那邊達到什么樣的具體目標?”

  何雨柱道:“很好,你去了以后,首要目標是徹底掌控AMD,東大和君悅也歸你監管,你將作為我在北美的代理人。至于具體的情況,需要你到了那邊梳理過后再做決定。”

  “明白了!”陳勝道。

  何雨柱接著道:“這項工作挑戰很大,甚至會有些風險。你想好了?”

  “想好了,我喜歡挑戰。”

  “最后,你可以帶一組合用的人過去。”何雨柱笑著道。

  “謝謝老板!”陳勝明顯放松了些許,讓他一個人承擔那邊所有的工作,還真有點難。

  “行了,你去挑人和交接手頭上的工作吧,人挑好以后報給令儀,如果沒問題,工作交接完你們就盡快出發。”

  “是,我這就去準備。”

  陳勝離開后,何雨柱又撥通了與小滿的內部通話:“小滿,你來我辦公室一趟,有關萊茵電子后續發展的事情需要商議。”

  幾分鐘后,小滿拿著一份文件走了進來。

  “柱子哥,正好,我這邊也整理了萊茵電子近期的運營報告。自從收購完成后,管理團隊已經基本穩定了當地業務,但關于未來發展方略,還需要你來做決策。”

  說著小滿把文件放在桌上。

  何雨柱拿起文件開始看,邊看邊問道:“他們的研發團隊怎么樣?”

  “只能說中規中矩吧。”小滿道。

  “如果加大投入引進人才呢?”何雨柱問道。

  “萊茵整體經濟情況都不好,估計很難吸引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才。”小滿道。

  何雨柱皺眉,“那有沒有可能把整個企業轉出去。”

  “這個更難,萊茵那邊之前還希望我們加大投入呢。’小滿道。

  “好吧,那你篩選一下團隊里的精英,問他們愿不愿意去新加坡的實驗室,我有新的項目要做,其他人就繼續做之前的項目,暫時把‘萊茵電子’當做一個代工廠好了。”

  “我晚點就去安排,不過那些家伙比較固執,我覺得他們會想在本土研發,發展他們本國的產業。”

  “那等于是花錢幫人家解決就業問題了?”何雨柱眉頭挑了挑。

  “他們的東西,我們用過除了技術比不上小日子,其它都做的比小日子好。”小滿答非所問。

  “那你覺得我們這次投資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何雨柱道。

  “不算失敗吧,不過我們確實沒有考慮到地域和人文問題。”小滿道。

  何雨柱的手指在辦公桌上輕輕敲擊著,發出規律的輕響,他沉吟片刻,抬眼看向小滿。

  “既然技術人才不愿意離開,那我們換個思路,將萊茵電子轉型為專業代工廠,專注生產我們需要的通訊設備部件,既然他們的工藝水平不錯,那就充分利用這一點。”

  小滿微微點頭:“這個方向可行,但他們現有的管理層可能難以適應這種轉型,畢竟他們一直以自主研發為榮。”

  “那就換掉管理層,派一支團隊過去,全面接管運營。愿意配合的人員可以留下,不愿意的按合同給予補償后請離。”

  “這樣可能會引起當地工會和一些部門的反應。”小滿提醒道。

  何雨柱笑了笑:“所以需要你做些準備工作,聯系當地政府,承諾未來三年內不裁員甚至擴招。同時,可以將實驗室的一部分研發訂單交給當地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這個要有時間要求,如果我們自己實驗室先做出來了,那么經費只能按照他們研究出來東西的價值支付了,我們可不當冤大頭。”

  小滿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著要點:“這樣不錯,既能安撫當地政府,又能充分利用萊茵的科研資源。”

  “沒錯,我們的目標是獲取技術和生產能力,而不是維持一個獨立的萊茵品牌,那沒有意義。”

  “我明白了,我會盡快組織團隊,制定詳細的轉型方案。”小滿寫完最后幾筆回道。

  “還有一件事,留意一下萊茵電子之前的技術專利,看看在那邊注冊專利對我們是否有利。”

  “好的,我會讓法務和技術部門一起做一次全面的專利評估。”小滿記錄完合上筆記本。

  “對了,我剛剛安排陳勝去北美主持工作了,該支持的你支持一下。”

  “那邊的人不行么?”

  “嗯,托馬斯能力不夠。”何雨柱道。

  “那他去了以后北美的東大?”

  “這個還是你主管,他去了不過是監管,畢竟你過不去,也算是給那邊的人上個籠套。”

  “也好,時間久了確實會出問題。”小滿點頭。

  “你去忙吧。”

  “好。”

  過年的時候許大茂回來了,他不光是回來過年的,更是回來進下一批設備的,冰箱廠一期的設備安裝已經完成,現在正在調試和進行員工技術培訓。

  聯系設備他自己就能搞定,不過他給何雨柱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

  “柱子哥,國內現在對程控交換機的需求極大。”去何家拜年的時候,許大茂在何雨柱的書房聊天時候說了一嘴。

  “有多大?”何雨柱道。

  “各地都在搞現代化改造,裝電話的需求很大,國產設備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他們要的是那種萬門以上的設備。”

  “咱們又不生產這個,你怎么突然提到這個?”

  “這不是有人找我問了么,你也知道在那邊開廠子就要應酬,香都周邊好幾個地方的郵電局領導都私下問過我,問咱們能不能搞到類似設備。”

  “我們搞回來不一樣價格高。”

  “能省一點是一點么,他們覺得咱們肯定不能像小日子和北美那么黑!”許大茂笑道。

  何雨柱陷入沉思,他空間里確實躺著幾套完整的程控交換機生產線和相關技術資料,甚至還有不少成品,都是從上次“拜訪”某國時獲得的戰利品。

  考慮了一下何雨柱問道:“你現在能確定的單子有多大?”

  “香都、惠州、花都、順德、特區.每個地方最少都需要一個萬門的,這是第一期,報價我也問過,一門的價格在300500刀之間,也就是一個城市就是三百萬刀五百萬刀,這還不算實施費用。”

  “你小子賬倒是算得清楚。”

  “嘿嘿,這個是不少錢呢,加起來都能再弄個廠子了。”許大茂道。

  “這個事我心里有數了,你先去跟進的冰箱二期設備事宜,按計劃進行。交換機這件事,你注意收集更詳細的需求信息,比如各地優先考慮的是誰家的設備,能接受的大致價格區間、以及他們希望的合作模式。”

  “明白!”許大茂點頭。

  頓了一下他又接著道:“還有,柱子哥,這一年國內那邊風氣似乎有些變化,比以前更敢想敢干了,不少單位都憋著勁想搞點新項目,你看我們?”

  “我們不急在這一時,你個混小子手頭上的事情都還沒做完就想著下一個了,也不怕干砸了。”何雨柱笑罵道。

  “現在不少人都過去談了,我這不是怕咱們比別人慢了吃虧嗎。”許大茂笑道。

  “吃虧,吃什么虧,我們香江這邊也在穩步的發展,少投一個廠子能差到哪去?”

  “這倒也是,不過看著特區的基建我心癢癢。”

  “得了吧,光港口和那片CBD都夠阿浪忙活的了,你就別給他添麻煩了,投資的事情,你可別瞎答應別人。”

  “明白,這個我心里有數,應酬歸應酬,不過真遇到好項目我會記下來的。”

  “這就對了,什么時候政策真的穩定了,什么時候我們再動。”

  “好。”

  正月初八,何家最大的酒樓賓客滿盈,今個是王思毓結婚的日子。

  來的人可比何雨水結婚時候多得多,主要都是警隊的人,余則成和王翠萍夫妻倆在警隊深耕這么多年可不是白干的。

  西九龍不執勤的基本上都來了,主要是他們的老大在啊,還有一部分其他警局的,那都是工作調動調過去的,或者是警校時余則成的學生,還有余則成警校的同事。

  再就是二人的同事、親朋、至于商界的就沒幾個人了,也有人非往跟前湊,何雨柱根本沒讓人發請帖。

  夫妻倆臉上的笑容那就沒斷過,王思毓找的是個香江的律師,跟他同歲,在香江也算是小有名氣。

  見識過何雨水的中式婚禮,王思毓這次也來了個中式的。

  老何家的人也很高興,尤其是陳蘭香,這算是她半個閨女,從小養到大的,娘倆一清早的還抹了一把淚。

  唯一遺憾的是老五何雨焱不在,讓王思毓有點小小的失落,這是她從小帶著玩到大的弟弟。

  何雨柱也不吝嗇,何雨水有的王思毓也有,甚至還比何雨水的多那么一點點,何雨水根本沒有意見,怎么說人家都替她挨過一槍。

  甚至于,她自己還還用老哥這些年給他的花用,準備了一份填妝。

  新郎官被今天的陣仗可是唬得夠嗆,好家伙全是警察,敬酒的時候第一句恭喜,第二句就是照顧好王思毓,不然他們可不答應,幾十桌都這么說,可想而知心理壓力多大。

  至于擋酒的事,就交給新郎帶來的那些伴郎了,何雨鑫和何雨焱兩小子沒去搗亂就不錯了,要說這個三姐,他們可比二姐還親一些,畢竟歲數差得小一些,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一些。

  新郎最后是被抬去后面休息的,因為醉得太厲害了。

  來找王翠萍和余則成敬酒的人更多,最后還是陳蘭香讓何雨柱擋酒二人才沒醉倒在酒桌上。

  這可把那些警隊的人高興壞了,這可是香江的大亨啊,他們平日里想見都見不到,要不是今天這種場合,就他們這些人根本沒資格跟人家喝酒。

  何雨柱最后連空間大法都用上了,才把敬酒的都給鎮住,實在是太熱情了,連奧利安發話都不管用。

  婚禮過后,王思毓夫妻就跑去度蜜月去了。

  其他人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忙碌碌,過了正月十五,許大茂返回了內地,只是沒出正月呢,他就給何雨柱來了電話。

  “哥,我一回來就有人催問交換機的事了,看來這邊真是挺急的。”

  “知道了,讓他們再等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設備和技術不是問題,關鍵是怎么穩妥地進去。”

  “手續的事他們那辦,他們只要東西。”許大茂道。

  “那你問問能不能成立個通訊設備公司,最好是你們在那邊直接服務他們。”

  “明白,應該問題不大,那技術人員?”

  “前期我可以讓你嫂子派一批去,后期還得靠你們自己,內地大學那么多,你招人唄。”

  “哥,第一批好像還沒畢業啊。”

  “中專的也能用吧。”

  “行,我研究研究,你可要準備好啊,我怕給一個地方做完了,后面會來很多單。”

  “我知道了,你先去把手續搞定。”

  “好。”

  許大茂的動作確實很快,依托特區日益完善的政策環境和黃河投資這塊金字招牌,加上各地對通訊設備的迫切需求,一家名為“黃河數字設備(特區)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資企業僅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完成了注冊審批。

  可想而知效率多么多快了,為此許大茂答應的條件是第一臺程控交換機先在特區安裝。

  手續下來的第一時間,許大茂就把電話打到了何雨柱的辦公室。

  “哥,公司牌子掛上了!這邊幾個郵電局的領導都等著看咱們的貨呢,催問設備什么時候能到?”

  “這么快?”

  “特事特辦么?”

  “你倒是特事特辦了,我這可有點麻煩,你還得等一段時間。”

  “什么情況?”

  “小日子沒貨,我得去協調協調調貨。”其實是何雨柱要把一批貨的手續走通,不然用上了那就是黃河的污點,這幾年香江海關和管理企業的政府部門比以前嚴多了。

  “要多久?”

  “最慢一個月吧。”何雨柱道。

  “行,那我跟那邊說一下。”

  “等等,你小子答應了幾臺設備?”

  “這個,十來臺吧?”許大茂有些不好意思道。

  “他們有那么多錢么?”

  “嘿嘿,用地換啊,還有開廠的優惠政策。”

  “什么,別說一分錢我們都拿不到,這種事我可不會答應。”何雨柱道。

  “別啊,哥,有錢,有錢,就是大概只有一半是錢,剩下的都換成別的了。”

  “你小子真行,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一下?”何雨柱一腦門子黑線。

  “我找浪哥和楊濤他們一起評估了的,要不然我可不敢接。”

  “別說你合同什么的都簽了,你就不怕我把你小子開了?”何雨柱佯怒道。

  “沒,沒,我哪敢啊,這不是先吊著他們么,省得他們跑去找別人。”

  “你可真會給我找難題啊。”何雨柱嘆了口氣。

  “哥,有麻煩么,有麻煩我就推了,咱能做幾家做幾家。”

  “推了,你就不怕人家給你使絆子?”

  “咱廠子和公司開哪里,哪里肯定幫他辦啊,其他地方我怕啥!”許大茂回去這些時間,又把以前那套撿了回來,這次不可不光是企業里的,政商結合了。

  “那你第一個打算給哪里裝?”

  “特區啊,這邊項目最大,而且特區新建,他們的線路可以根據我們的設備調整,能開個好頭。”

  “香都呢?你就不怕人家給你們穿小鞋?”

  “那邊下一批啊。”

  “行了,你等著收貨吧。”

  “好嘞!”

  何雨柱掛斷點頭,揉了揉太陽穴,他也能理解許大茂為什么這么熱心搞這個事情,其實不光是錢和土地還有政策的問題,更多的應該是壓力。

  關系社會,人家知道你有能力,然后你不幫人家辦,那就是麻煩,尤其他們現在算是外來戶。

  明面上應該都沒事,可下面你防得住么?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