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章 奉旨羞辱腐儒,腐儒含淚跪誥命

  尹泰聽完旨意后,額頭青筋直冒,呼吸聲重的如馱了重物的老馬。

  明顯,雍正的這道旨意,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在極力羞辱他這位堂堂儒臣。

  弘歷也在這時說道:“尹泰,接旨吧。”

  “你是滿洲宿儒,熟讀經書,知道忠乃禮之首,當不至于連旨也不肯接吧。”

  弘歷說完后,仿佛過了許久,尹泰才回道:“奴才不敢!”

  接著。

  尹泰就站起身來,朝徐氏跪了下來。

  徐氏當即退后一步,表示不肯。

  但弘歷帶來的幾名宮女,則奉命上前去控制住了徐氏,迫使徐氏受了尹泰的謝禮。

  “奴才尹泰奉旨謝夫人!”

  尹泰這時也開了口,嘴唇顫栗不已。

  氣的!

  同時,也有無盡的委屈。

  因為…

  雍正這個要求太欺負他了。

  再有,雍正剛才在圣諭里,把他貶的一文不值,還說,昔日重用他,完全是看在他兒子的份上。

  這讓很要面子的尹泰很受傷。

  所以,他在說后,就兩雙老眼紅成了血涂抹過一般,淚水更是在眼眶里泛濫成洋。

  而雍正就是這樣的漢子。

  隨時都會改變口吻,也隨時都會刻薄至極。

  此時,他已很不滿尹泰,自然就把自己當年重用尹泰的原因,都歸咎于是看在他兒子尹繼善的面子上,而覺得尹泰早就不堪重用,也就在圣諭里把尹泰大為貶低了一番。

  弘歷在看見尹泰這么做后,就放心的回去復了旨。

  讓弘歷在次日來傳旨,是雍正專門安排的。

  弘歷知道,雍正這是要給自己一個表演的機會。

  所以,弘歷在見尹泰這么做且接旨后,就親自扶起了尹泰:“你老應該明白,汗阿瑪為何要如此,萬不可再犯糊涂!”

  尹泰作揖道:“奴才明白,謝四爺提醒!”

  弘歷接著就又對隨行的太監張起麟吩咐說:

  “把御賜的命婦服拿來,再讓奉旨選來的全福命婦們來祝賀徐夫人!”

  “嗻!”

  于是,奉旨跟來的許多八旗命婦紛紛上來,向換好誥命服的徐氏道賀。

  現場一時熱鬧不已。

  乃至當晚,這些命婦還奉旨請來戲班子祝賀。

  弘歷則是提前回了宮,復了命,把尹泰的窘境給雍正說了一番。

  雍正聽后很是暢快,而對弘歷問道:“你覺得朕這樣做是否恰當?”

  “以兒臣見,說不上是恰當。”

  弘歷回道。

  雍正聽后擰起眉頭來。

  弘歷知道雍正是在乎別人評價的,也就立即把還沒說完的話說出來,道:“應該是深謀遠慮,是應該做的事!”

  “這也是兒臣最為欣賞阿瑪的地方,做事從不問能不能做,而是問應不應該。”

  “如果是八叔,自然覺得不能這樣羞辱一介儒臣,而且還是我大清儒臣。”

  雍正聽到這里,兩眼一亮。

  “但對阿瑪而言,只要是利于大清,別說羞辱一介儒臣,就是讓天下人埋怨,阿瑪也會這樣做,攤丁入畝是如此,改土歸流亦是如此,哪怕是廢除賤籍,還是如此。”

  弘歷知道雍正這樣做不僅僅羞辱了尹泰,也羞辱了整個儒林。

  畢竟,讓一個耆老儒臣給自己的小妾下跪行謝禮。

  這事對于整個儒林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

  也就雍正是清朝的皇帝,這要擱在宋朝或者明朝中后期。

  諫章早就如雪花一樣飛入了紫禁城。

  同時,辭官的奏章只怕也不少。

  哪怕是在清朝,雍正這樣做,也在很多朝臣們看來,是非常任性非常刻薄的行為!

  畢竟,清朝的官僚們大多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是不會生氣。

  但說來也怪。

  雍正明明是很在乎別人評價的皇帝,但又偏偏愛行這種誰都想不到的刻薄之舉。

  而弘歷,也因為雍正在乎別人評價,所以話里話外都說出支持之言。

  同時,他說的很真誠。

  畢竟,他也能理解雍正這樣做的深意,無非就是清楚自己再怎么懷柔優容都不會讓儒臣感激,還不如用各種刻薄手段,也可以說是雷霆的手段。

  “朕就知道你能明白朕!”

  雍正這時笑著說了起來,而道:“整肅朝綱要先分清敵人是誰,要承認矛盾的存在,要明白立場是難以改變的。”

  “弘歷!”

  “你給了阿瑪更大的信心去與他們作對啊!”

  雍正感嘆道。

  弘歷對此沒有多言,只拱手作揖道:“阿瑪,您辛苦了!”

  雍正只微微一笑,隨后擺手:“去吧,八旗諸官學的改制不能耽誤。”

  “嗻!”

  弘歷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對八旗諸官學的改革,按照雍正要求的那樣,對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直接開革不說,還要發配到關外去種地。

  而當弘歷帶著尹繼善、孫家淦,把這一圣諭對八旗諸官學子弟們宣布時,這些八旗諸官學子弟中間的許多八旗生員當天就炸了鍋。

  “我們只是沒好好讀書,就要我們去種地!有這樣的道理嗎?”

  “我阿瑪當年從龍入關,流了那么多血,立下那么多功,就是為了我有一天可以不用努力讀書也能活的好!”

  “正是,漢人倒是會讀書,可漢人能抵得上我們這種幾輩子為大清流過血流過汗的旗人嗎?!”

  “這都怪尹繼善那個小婢生的賤種!是他要改祖宗的規矩,才讓主子信了他。”

  “沒錯!因為他,子登先生(尹泰)都被羞辱了,望和先生(傅德)更是要被問斬,他就是一迎合主子不忠不孝不顧我等死活的卑鄙小人!”

  許多知道自己必定要被淘汰去種地的八旗官學子弟因此紛紛抱怨了起來,且由于不敢直接怪雍正和弘歷,便直接怪罪起尹繼善來。

  而在八旗諸官學子弟對此改革非常不滿的同時,尹泰則接旨后,特地將他的嫡妻伊爾根覺羅氏傳了來,說:“徐氏不宜再活著!”

  伊爾根覺羅氏聽后大吃一驚:“老爺,您這話?”

  “她在繼善中第前就應該離開這個世界!”

  尹泰沉著臉,很冷冰冰的說道。

  伊爾根覺羅氏都忍不住為徐氏說道:“可徐氏一直很守規矩的,老爺,請恕妾身直言,您對徐氏太苛刻,底下人也是有怨言的,都覺得徐氏誕了男孩尚如此,那為府里盡忠盡職是不是更加算不上什么了?所以,不只是繼善這孩子心疼自己生母,還請老爺您三思,也千萬別再說發賣徐氏的話。”

  “昨晚繼善這孩子其實也沒說錯,真要賣了徐氏,會壞我們家聲譽的。”

  “朝廷處置犯罪功臣尚要議功,家族處置有功奴婢,自然也當賞罰分明的,不然家業不穩啊!”

  伊爾根覺羅氏說到這里就對尹泰行了福禮:“還請老爺三思!”

  “我知道,但現在我也算明白,我和繼善不和,進而惹怒主子們,皆因為她在繼善中第后還活著!”

  “她只要還活著一天,她就會是繼善這逆子借主欺主的最好棋子!偏偏繼善又是唯一有出息的!”

  “再有,老夫決不允許我府里有兩位夫人存在,絕不!”

  尹泰沉著臉說了起來,且道:“所以,你也不必真讓她立刻去死,只需待她生病,讓府里的大夫略施手段即可,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外人只當她病死,即便主子也不好多說什么!”

  “何況,主子已經達到了借此震懾儒林的目的,也不會真在乎一命婦的死!”

  “這…”

  伊爾根覺羅氏有些猶豫。

  尹泰見此冷眼瞅向她:“連你也不聽我的了?”

  “妾身不敢!”

  “我出去一趟!”

  “老爺是去哪兒,可回來用膳?”

  “不回來用膳,望和先生因我而即將問斬,我怎能坐視不問!”

  尹泰說了一句后,就出了自己家宅,而往大清門而去。

  因為,他打算救自己的同年知己傅德。

  他不希望傅德因為他被斬。

  “奴才尹泰請主子開恩,饒恕傅德死罪,傅德之禍皆因奴才欲窺探朝政,主子要怪罪就請怪罪奴才!”

大熊貓文學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