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五十八章 削爵寶王得賜立蟒袍

  弘歷知道,雍正最在乎的是皇權!

  所以,為了不讓雍正因為蒙古王公在談判中主張妥協忍讓,而推翻自己的決定,否定自己的能力,他早就先準備了蒙古王公漠視皇權的罪證,而準備著把這件事往皇權上引。

  雍正聽后,也皺眉看向策棱:“竟有這事?”

  策棱一時啞然。

  弘歷突然提出這事,簡直打了個他措手不及!

  而弘歷這時也冷笑著看向策棱:“姑父真要我拿出實證來嗎?”

  “您給羅剎國皇帝進貢毛皮和馬匹的明細,記錄在郎克與拉古金斯基對羅剎國皇帝的信件里,而你與羅剎國私定的合約內容也記錄在郎克與拉古金斯基的信件里。”

  弘歷這話一落,策棱直接跪在了雍正面前:

  “博格達汗明鑒,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大清啊!”

  “所以,為了大清就可以背著汗阿瑪與外夷私定合約,為了大清就可以向外夷皇帝稱臣?”

  “姑父,您到底清不清楚這里面的利害?”

  弘歷這時冷聲問起策棱來。

  策棱鬢角開始滋生出汗珠來:“我,我真沒想這么多!”

  “我只想著,我喀爾喀蒙古諸部,不能給朝廷添麻煩,壞了朝廷的大局,面對羅剎國的蠶食,自然是能忍讓就忍讓!”

  “私定合約,私自納貢。”

  “嚴重點講,已屬于叛國投敵,往輕了講,也是屬于沒把朝廷放在眼里,在私自擴大藩權。”

  “而按國制,你們蒙古王公只有對屬民有征收貢賦和讓他們服役的權力,可沒有直接代表他們與外夷談判納貢的權力。”

  老十三這時也開了口,而看向策棱:“十姐夫,您還質疑弘歷的能力,可您明顯比弘歷糊涂,夷務外交豈是您能擅自決定的?”

  “朕與羅剎國談判,本意也不是真的畏懼了他羅剎國,真的非求他羅剎國才能換來和平,就是想看看,你們蒙古王公眼里有沒有朝廷。”

  “結果不出人預料,你們的確沒有。”

  “或許,在你們看來,從北海到庫倫,都是你們喀爾喀蒙古自己的領地,所以,讓不讓這些地,你們自己就可以說了算,不必朝廷來做主,也不存在讓朝廷吃沒吃虧的事。”

  雍正說起了一番很傲嬌的話,也對策棱陰陽怪氣了一番。

  但總得來說。

  雍正因此,對策棱這些漠北蒙古王公在對中央王朝的向心力與忠誠度方面的表現越發不滿,而覺得,他們過于習慣于自己獨立自主!

  這對于一個追求集權的君主而言,自然是最不能容忍的。

  換句話說,哪怕讓地,也得他雍正自己愿意讓地才能讓。

  歷史上,策棱就因為擅自和羅剎人簽訂條約,而不先匯報,且提前陳兵鳴炮,遭到雍正懲治。

  不過,雍正在歷史上沒有因為這件事嚴懲策棱,只是把削爵改為了罰俸。

  因為,歷史上策棱是在被他任命為談判首席大臣后擅自這樣做的,所以,雍正考慮到他自己也有責任,便減輕了對策棱的懲處。

  但喀爾喀蒙古在與羅剎國談判成功之前,的確存在有兩邊納貢以及私底下接觸羅剎人與之談判的情況。

  這與喀爾喀蒙古歸附大清較晚,還不習慣中央集權王朝的規則有關。

  他們本能地習慣于名義上尊奉大清為主,而大小事自己包辦的那套規則。

  策棱作為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的臺吉和大清的額駙,與喀爾喀蒙古其他王公不同的是,也在心里更愿意尊奉大清皇帝為主,愿意為大清征戰沙場,但也習慣于覺得大小事自己可以包辦,不必請示。

  “奴才有罪,奴才沒想那么多,奴才只是覺得不過是獻些毛皮和馬匹,數量也不多,與羅剎人約定一些貿易規則而已,也沒有多吃虧。”

  策棱叩首回道。

  弘歷淡淡道:“邊防與貿易商是沒有吃大虧,但大損了國威皇權!”

  弘歷這么一說,策棱不禁回頭看向了他。

  雍正則微微頷首。

  “汗阿瑪明鑒!”

  “如果漠北王公可以私底下與羅剎國簽約乃至納貢稱臣,那只會讓羅剎國認為漠北蒙古對我大清沒有真正臣服,這會讓羅剎國產生更大的擴張野心。”

  “羅剎國就會覺得真的可以拉攏策動漠北蒙古南下,滅我大清!”

  “這也是兒臣和十七叔決定不換隆科多的真正原因。”

  “如果這次朝廷真要換了隆科多,那羅剎國只會更加輕視我大清,提出更過分的要求。”

  “如《六國論》所言: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弘歷這時進一步闡述道。

  策棱露出愕然之色。

  雍正則在這時走向了丹墀,來到了策棱面前,看著發怔的策棱:“佩服了?”

  策棱點了頭:“是奴才忽視了根本,不及四爺明白,不是四爺太年輕,太天真,也不是四爺不如恂郡王和理郡王;實際上,理郡王也不及四爺明白。”

  “這與弘皙有什么關系?”

  雍正這時問道。

  “因為理郡王這次在鄭家莊見奴才時,竟也和奴才一樣只看見四爺這樣做會讓漠北蒙古王公寒心,沒有看見對國威皇權的影響。”

  策棱這么說后,雍正問道:“你們談了些什么?”

  “除了提到四爺這樣做會讓漠北蒙古王公寒心外,奴才也提到了自己與羅剎國使臣的事。”

  策棱如實回道。

  雍正聽后問道:“那他怎么看待你與羅剎國使臣私自接觸一事的?”

  “他說,羅剎國明顯議定邊界,恢復貿易的意愿很足,我喀爾喀蒙古的安寧日子已不遠。”

  策棱回道。

  “衡臣,擬旨!”

  “和碩額駙多羅郡王策棱削爵,下理藩院獄議罪!”

  “理郡王弘皙明知策棱與羅剎國使臣私自接觸,而不上奏,可謂遇事不謹,更對皇四子心懷妒意,而將國家威嚴,置之度外,枉為貴胄,下旨嚴飭,并罰俸半年!”

  “寶親王弘歷維護朝權國綱有功,賞云錦立袍十襲!”

  雍正宣了旨,下定了處置策棱的決心,也順帶批評懲治了弘皙一番。

  “嗻!”

  張廷玉應了一聲,且也瞅了弘歷一眼。

  弘歷心里如釋重負,暗嘆自己總算利用雍正對中央權力的看重,利用策棱對大清權力規則的疏忽,而贏了這一局,讓雍正沒有接受策棱的提議,還將策棱削爵下獄,更沒有因此否定自己處理部務的實政能力。

  “額駙,你覺得還應該換人嗎?”

  雍正又問起策棱來。

  策棱伏首道:“不必換了,當以國威皇權為重!除非,換一個比隆科多還要強硬的人,否則都會有損國威皇權。”

  雍正接著又看向在場議政王大臣們:“議政王大臣們有何看法?”

  “臣弟認為當依理藩院原議!”

  老十三這時回道。

  老十六跟著道:“臣弟也覺得如此。”

  馬齊跟著道:“奴才附議!”

  一時,議政王大臣們皆贊成依理藩院原議。

  即便有不認同的,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反對。

  因為,弘歷把蒙古王公私自與羅剎國接觸,私自在兩邊納貢這事跟國威皇權掛鉤了,誰在這個時候還要建議遵循蒙古王公的提議換人,那無疑會被質疑忠心的。

  于是,議政王大臣會議也最終決定,依理藩院原議,且都對弘歷的表現非常敬佩。

  因為他們都沒想到,弘歷會對漠北蒙古王公背后做的事已如此了解,而對談判有著更明晰的判斷,明顯是真的有在認真管理藩政,無疑是一位合格且優秀的理藩院主官!

  而羅剎國使臣郎克,很快也從法國傳教士巴多明這里,知道了此事:“還是不換人?”

大熊貓文學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