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翹楚

  弘歷沒想到策棱被自己訓飭后,倒也很干脆的主動認錯。

  還同歷史上,老三允祉在雍正面前自稱“奴才哥哥”一樣,在他面前,自稱起“奴才姑父”來,

  但弘歷自然不會表現的輕易原諒人。

  哪怕策棱是皇親長輩。

  所以,他也就依舊板著臉,哼了一聲,接著才讓策棱起身。

  允禮這時也對策棱說道:“姐夫,你剛才的確糊涂了!”

  策棱也一臉懊悔地點頭:“我會向博格達汗請罪。”

  “另外,四爺,奴才姑父我剛才失了禮數,本意也是想讓你明白,現在漠北蒙古王公對你袒護隆科多的意見很大。”

  “您不應該為了一個隆科多,而放棄漠北所有王公!”

  “我需要做做樣子給漠北王公們看。”

  策棱這時也對弘歷解釋了起來,且再次致歉賠禮:“請您理解!”

  弘歷聽后,不禁心想,難怪策棱在歷史上于外交方面表現的一塌糊涂。

  因為,他不得不承認,這人的確不會在自己面前表達自己漠北王公的態度。

  一開始很沒腦子的直接對自己表達不滿不說,現在,自己懟兩句,就又恭順卑微的很。

  這無疑很容易讓人輕視。

  但弘歷想到,策棱到底是漠北蒙古諸王公的代表,也是大清朝廷控制漠北蒙古不讓其投向羅剎國或者在羅剎國支持下搞獨立的紐帶,還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將。

  所以,弘歷也還是為了國家利益以及策棱在軍事上的價值,而對策棱保持客氣:“姑父的意思我明白,但這也不是您不講禮數的理由!”

  策棱訕笑道:“說的是!”

  “也罷,汗阿瑪說過,我們是一家人,也就不必說兩家話。”

  “我也知道,姑父您對我汗阿瑪是忠的,但就是,可不要輕易受了別人的挑唆才好。”

  弘歷說到這里,允禮在一旁滿意地點了點頭:“弘歷說得對,一家人不必那么生分。”

  接著。

  允禮也主動問策棱:“我們理藩院的決議,與姐夫的意見分歧很大,所以,我今日和弘歷他們來見您,也是想告訴您,您有什么想問的,可以盡管問我們。”

  策棱頷首:“既如此,那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果郡王,我現在就想知道,理藩院為何不肯換了隆科多,而讓談判一直未決?”

  允禮在策棱追問后,訕笑了笑,正要解釋,卻突然喘起氣來,也就不得不起身道:“失陪!”

  “是我勸十七叔這么做的!”

  “姑父若不明白,可以直接問我!”

  弘歷這時開了口。

  他知道,允禮素來體弱,容易冒虛汗,時不時的就犯喘氣之疾,也因此,一直無子,而常攜藥在身。

  所以,他見允禮無法回答,也就替允禮回應起策棱來。

  “既如此,那不知四爺您為何如此護他隆科多,而置我蒙古安危與不顧?!”

  策棱這時也就問起弘歷來。

  這時,養心殿太監趙均來了這里:“有旨,宣和碩額附策棱、果郡王允禮、皇四子寶親王弘歷去乾清門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

  因雍正召見,弘歷也就沒有回答策棱的詢問,而是與策棱、允禮一起進了宮。

  弘歷等人在到了乾清門后沒多久,雍正就也來了乾清門。

  在走完禮儀流程后,雍正就先看向策棱,說道:

  “額附,你說說吧,為何不同意理藩院的決議,執意要換下隆科多,當著朕和議政王大臣們和弘歷的面,說清楚,不必有所顧忌,朕不會因言降罪。”

  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是清朝最高級別的國策會議,但因為許多議政王大臣都是宗室或外戚,所以就有點像家族會議,雍正也的確不好輕易降罪這些人。

  很多與會者哪怕真敢懟皇帝,頂天也就是削爵圈禁。

  “嗻!”

  “啟稟博格達汗,隆科多提出的訴求過于嚴苛,的確不利于談判進程,而談判一日未決,則我漠北蒙古王公的困境一日得不到改善,如此只會寒了漠北蒙古諸王公的心!”

  “理藩院只為了一時的虛名,為不落個讓地的不美之名,卻置整個國家大局于不顧,實在是不妥當,請博格達汗明察!”

  因而,策棱也沒有顧忌,而再次把自己在奏折里的理由簡要闡述了一遍。

  雍正這時看了弘歷一眼,然后看向策棱:“現在理藩院是允禮管理,弘歷幫管。”

  “當然,因弘歷是皇子,所以理藩院很容易以弘歷的意見為主。”

  “所以,朕問你,你是不是覺得,理藩院做出如此決定,說明弘歷還是太年輕,太幼稚,做事只為眼前,而不顧大局,還沒有幫辦管部之能力?”

  雍正問得很直接。

  明顯也是因為議政王大臣會議本就是皇親國戚們為主的會議,很多都是雍正自己人,雍正也就沒有彎彎繞繞。

  弘歷也不由得抬眼,瞅了雍正一眼。

  只見,雍正也非常嚴肅看著他。

  弘歷心里頗為忐忑,忐忑的是,雍正是不是也質疑他處理一個部門的實政能力。

  但他忐忑歸忐忑,并未發慌。

  因為,他也早已有相應的準備。

  他知道,對于他自己而言,能不能在幫管理藩院的實政中展現出自己處理一個部門的實政能力,很重要!

  而他也不僅僅是需要讓雍正看見他處理一個部門的實政能力,還得讓天下人看見。

  他現在幫管理藩院,就更需要讓蒙古王公看見他有沒有這方面的實政能力,進而決定要不要擁護他。

  這也就讓弘歷能夠理解,雍正為何在這個時候直接問策棱是不是質疑自己的能力。

  策棱在雍正這么問后,猶豫了起來。

  雍正則沉聲道:“實話實說!如果他弘歷因為聽到你這位姑父的一些真話就記恨你,那也更加不配得到你們漠北王公的敬重!”

  “嗻!”

  “不敢瞞博格達汗,奴才是這么覺得的。”

  “弘歷機敏聰俊,有辯才,但處理實政,的確過于務虛不務實,不懂取舍,如您所言,還是太年輕!”

  策棱回道。

  弘歷捏緊了拳頭。

  策棱在議政王大臣會議,說出了對他的看法,雖然是雍正逼著他的說,但這也讓弘歷意識到,為政不易,扭轉雍正朝與沙俄談判的歷史結局的確有難度。

  強大的歷史慣性,還使得蒙古王公質疑上了他的實政能力。

  弘歷不清楚雍正是不是也在心里有些質疑他的實政能力,認為他還處理不好一個部門的實政,如此他處理多個部門、乃至監國、當皇帝的能力自然也會跟著被質疑。

  但弘歷大概率雍正對自己是有這種質疑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逼著策棱回答。

  雍正這時又問著策棱:“你是不是覺得,弘歷在處理滿蒙王公的事上,還不如恂郡王與理郡王?”

  老十四恂郡王素來得滿蒙王公擁護,其處理滿蒙事務早就得到了康熙和諸滿蒙王公的認同。

  而理郡王弘皙早年也跟著老十四參與處理過理藩院事務,得到過滿蒙王公的認同,也被康熙稱贊過。

  可以說,這兩人是眼下大清公認的善于處理滿蒙事務的宗室。

  一個是允字輩的翹楚,一個是弘字輩的翹楚。

  所以,雍正這個時候才提起老十四和弘皙來。

  不過,這里面明顯有個坑,因為這需要考慮到雍正到底是不是真希望別人覺得他自己的兒子不如老十四和弘皙。

  但策棱似乎明顯沒有察覺話語里陷阱的天分,也就在這時直截了當地回答說:“是!”

  “恂郡王推心置腹,理郡王尊重我們王公,是人人皆知的事。”

  策棱回道。

  雍正的臉色卻陰沉了下來。

  黑得可怕!

  “弘歷!”

  雍正這時看向了弘歷。

  “兒臣在!”

  雍正也就問著弘歷:“你姑父對你的看法,你認同否?”

  弘歷為此拱手回道:“回汗阿瑪,姑父可以不認同兒臣處理實政的能力,但不可以在私底下與羅剎國私自談判,簽訂協議;更不應該允許蒙古王公兩邊稱貢!”

  弘歷這話一出,策棱臉成了青綠色。

大熊貓文學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