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著印,兩人面面相覷。
預展第一天,單國強和呂呈龍就來過,四個展場都轉了一遍。
雖然現在想來沒什么印象,但兩人很懷疑:當時路過時,他倆是不是瞅過一兩眼?
如果是,當時這方印又是平放的,他倆很可能會看一下印文。
更或是臺簽上并沒有把印文寫錯,不是什么不知所云的“取云”,而是“叢云”,結果會怎么樣?
根本就輪不到林思成,早被他倆給截胡了。
不信到故宮問問:乾隆皇帝大名鼎鼎的叢云閣,有幾個專家不知道?
何況兩人在故宮干了幾十年。
但陰差陽錯,鬼使神差:這方印不但和三枚極普通的印混在一起,還是倒扣著的。更絕的是,標簽上還把印文給寫錯了?
一看:取云,這什么玩意?自然而然,就錯過了…
一時間,兩人就覺得既荒謬,又不可思議:這可是西冷印社,比故宮博物院的歷史還要悠久。
再看看名字當中的那個“印”字:以金石起家,傳承上百年,名家輩出,這么專業的機構,怎么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不夸張:傳出去,能把同行的大牙笑掉。
怔愣了好一陣,單國強嘆了口氣:“小林,你怎么發現的?”
林思成言簡意賅:“巧、雅、薄、古!”
單國強怔了一下,突然想起老師徐邦達說過的一段話:
蘇州工從何而來?
明代江南文人治玉,以書畫入篆,精巧寫意。
乾隆工從何而來?
蘇州工之巧,揚州工之雅,痕都期坦(北印度莫臥兒帝國)之薄,仿宋明金石之古,各取所長。
再把這只朱雀章的玉刻風格總結一下:不就是巧、雅、薄、古?
也就等于,林思成先是通過朱雀鳥的刻工,推測出這可能是內務府乾隆工,讓工作人員拿出來看了一下。隨后才發現,印文非取云,而是“叢云”。
所以,他這漏撿的巧之又巧,卻又順理成章?
但重點不是這個,而是他剛說的那四個字。要說這是林思成自己總結的心得,打死單國強也不信:他才幾歲?
關鍵的是,還和老師總結的那么像,幾乎一字不差?
單國強眼中閃過一絲古怪:“小林,我記得,你應該沒見過先生?”
林思成搖搖頭:“沒見過!”
“那是誰教你的?”
林思成暗暗一嘆:除了您,還能是誰教的?
他拜的雖然是徐先生,但拜師時徐先生已九十九歲高齡,不敢多打擾,偶爾見了才會請教幾句。
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這位大師兄代師傳藝,等于林思成這一身書畫和金石的本事,全是單國強教的。
包括那天在文研院,剛一看到單國強,林思成的手指就不受控制,顫了兩下:這是挨的打太多,潛意識中早形成了條件反射,甚至帶到了這輩子…
暗暗感慨,林思成靈機一動:“師娘教的!”
單國強猛的愣住,然后“呵”的一聲:林思成,你扯什么淡?
我就沒提是哪位先生,你怎么知道我說的是徐先生?
還“師娘教的”?
不是當師兄的小看人,單望舒別說教徒弟,她自個把這四個字琢磨明白沒有?
單國強再沒有追問,若有深意的笑了笑,把印還了回去:“時間有點緊,等從西京回來的時候,你跟我回來一趟。我帶你去,讓老師幫你看看,然后咱倆再對比對比…”
林思成點點頭:“謝謝單主任!”
單國強擺擺手:“順手的事!”
兩人一問一答,并沒有什么異常,旁邊的王齊志卻犯起了嘀咕:就這么一方印,還需要勞駕徐先生?他老人家都九十七了…
轉念間,林思成把印遞給葉安寧,裝進了盒子。
盧真、盧夢,還有那位何老師靠后一點。
稍有點遠,看的不是很真切,但他們至少能看清,林思成拿出的那方印,就是盧真故意抬價的那一方。
雖然單主任沒說什么,沒說這是什么印,有什么來歷,虧了還是賺了。但是他們長眼睛,會看單主任的表情:驚訝、不解、狐疑,甚至還帶著點兒難以置信。
他們也有耳朵,單主任的“咦”的那一聲,更是聽的清清楚楚:叢云!
兩兄妹見識少,但何老師見識卻不少,而且夠專業。更知知道“叢云”的來歷。
再結合單主任和呂所長的表情,傻子也能猜到結果:這小孩花七萬,拍了一方乾隆印章,還是在西冷印社的拍賣會上?
不怪單主任那么驚訝,擱誰能想到:西冷印社的拍賣會,有人撿漏撿到了乾隆印章?
信不信說出去,會被人呸一臉:你他媽說的是什么國際笑話?
但問題是,事情活生生的就在他們的眼前發生了?
頓然,盧真臉上一陣青,一陣紅,心中又是后悔,又是懊惱。
這方印,是四個人一塊看的,對吧?
當時他還慫恿了一下:兄弟,這可是無底價起拍,成交價高不到哪,肯定能撿漏,千萬別錯過…
確實,林思成的確沒錯過。
但為什么一塊看的時候,自己就沒仔細瞅一下?
包括中場休息去后臺,看漢印的時候,沒讓何老師幫著看一下?
但凡瞅一眼,這印都落不到林思成手里。
甚至于剛才上拍的時候,他還抬了一下價:林思成本來兩萬能到手,硬是被他抬到了七萬。
等于幾百萬的大漏,眼睜睜的從手里飛走了?
而與之相比,最讓他難受的,是葉安寧和林思成的身份。
一個身世顯赫,出身不凡,另一個少年成名,交游廣闊。就因為他一時犯賤,損人不利己,把人給得罪的死死的?
一時間,盧真又氣又惱,又是后悔,恨不得給自己幾耳光…
盧夢的眼睛掃來掃去,飄忽不定:景素心、秦若之、葉安寧,她手上的印,以及林思成。
腦子里更是亂成了一鍋粥:如果不是先入為主,不是盧真三番兩次的提醒她少和葉安寧來往,現在她和葉安寧的關系,是不是也會像和景素心、秦若之那樣要好?
如果昨天和今天,她念及同學情誼,再堅持一下,別讓盧真搗亂,雙方的過節是不是也不會這么深?
甚至于,還能和林思成做朋友。關鍵時候,就能請他幫忙鑒定,更或是請他代為介紹更專業的人?
但哪有什么如果?
暗暗轉念,盧夢咬住嘴唇:“安寧!”
葉安寧笑了一下:“沒事,你是你,你哥是你哥!”
我擔心就是我哥…
盧夢臉一白,剛想說什么,葉安寧往前指了指:“等林思成忙完再說!”
為什么要等林思成忙完?
狐疑間,盧夢轉過頭:林思成拿出手機,打開一張圖片。
然后往前一遞:“單主任,你再看看這個?”
王齊志愣了一下,心里念叨:林思成可以,見縫插針,打蛇隨棍上。
怎么說,單國強也是成名多年的專家,和你爺爺一個歲數。你倒好,賊不客氣,連個“請”字都不說?
單國強卻一點都不在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感覺這小孩特順眼,也能感受到,林思成隱隱透出的那種親切感。
但兩人明明才是第二次見?
暗忖間,林思成把圖片放到最大,單國強瞅了瞅,下意識的瞇起了眼睛。
是半方邊章,說準確點:騎縫章。
但這半方印單國強見過,呂呈龍也見過。
可以這么說,故宮之中的文物,至少有兩三千件,上面都蓋有這半方章:衛士。
全印:文物衛士,這是著名畫家,金石家,鑒定家吳湖帆先生在上海文物鑒定收購委員會任職時,專門用來給官方調拔文物的印戳。
說簡單點:只要是從上海調撥至各省文物機構的文物,上面必然會有這方印的邊章或騎縫章。
反過來再說:如果外邊的什么文物上也有這方章。那百分百:東西就是從官方機構流出來的。
反正干了這么多年鑒定,單國強和呂呈龍都沒在外面見過。
詫異間,林思成又把圖片縮小了一點,指著松鼠背上一小塊不太明顯的印跡:“這里還有一方:《鏡塘心賞》!”
單國強仔細瞅了瞅:“有沒有故宮的印?”
“沒有!”
那就好。
只要不是從故宮里流出去的就行。
兩人心里一松,又覺得有些不對勁:預展第一天,他倆重點看的就是字畫篆刻展廳,好像沒見過這幅畫?
虛谷又不是什么無名之輩,何況還是他最為擅長的松鼠,只要見了,就肯定有印象…
“安寧姐問了一下,應該開拍前一天才送過來的!”林思成壓低聲音,“去年這幅流拍,也是在西冷!”
兩人恍然大悟:打冷槍?
“你多少錢拍的?”
林思成比劃了一下:“八萬!”
單國強嘆了口氣:就憑這半枚騎縫章,這幅松鼠圖少說也值七八十萬。
又仔細看了兩眼,他也算是明白了:主拍方為什么會把這幅畫偷偷塞進來?
乍一看:紙不太對,墨也不太對,咋看咋假。
其實哪個都對。所以,活該林思成撿漏…
正感慨間,林思成撲棱著眼睛:“單主任,如果我拜訪老先生,請他品鑒品鑒這幅畫,合不合適?”
請老師品鑒,哪用的著?
咦,不對!
其實包括剛才的那方印,也根本用不著老師品鑒。
無非就是王齊志太能吹,林思成的能耐又太大,幾位老先生太好奇,動不動就念叨,說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見一見。
單主任只是想著在老師面前討個乖。
但看來,林思成也想討個乖?
因為,吳湖帆先生是徐先生的恩師,雖然蓋有這方印的文物在故宮里很多,宮外卻一件都沒有,老師好多年都沒見過了。
“好,到時候帶上!”單國強點點頭,稍有些狐疑,“然后呢?”
然后?
肯定有然后,但不能告訴你。
轉著念頭,林思成笑了笑:“我很仰慕他老人家,就想著拜會一下!”
僅僅是拜會一下?
單國強懷疑,這小子沒說實話。
正狐疑間,林思成拔拉了一下手機:“單主任,還有這個!”
單國強瞅了瞅:鄭板橋的七律詩?
字沒問題,落款、鈐印也沒問題。
紙也沒問題。
乍一看好像挺舊,但這正是揚州簾紋紙的特點:保存的越久,紙色越顯灰。
再看,墨好像也有點新,但同樣沒問題:這是鄭板橋的自創墨,從老煙囪壁上刮的煙炱制成,油性極高,不潮不褪,且老化的慢。
但問題是,單國強同樣對這幅畫沒印象。
仔細一回憶,他突然想了起來:那天,他和呂呈龍到字畫廳,碰到一伙記者在采訪,說的就是鄭板橋的作品。
但那幅是畫,而非字,再者東西他之前就見過,確實有問題,所以當時就沒怎么留意。
那這一幅又是哪來的?
他一臉古怪:“也是臨時送拍的?”
“不是!”林思成搖了搖頭,“不過和那幅蘭竹圖擺在一起!”
單國強愣住:蘭竹圖,不就是記者采訪的那幅?
也就等于,他和老呂逛的時候,這幅畫恰好被擋住了,所以兩人沒看到。
一時間,單國強不知道該說點什么。
他六十年代從央美畢業,之后又拜頂能耐的名家為師,又在故宮研究了半輩子的書畫金石,這一身本事,難道是吹出來的?
但凡讓他瞄一眼,這幅字怎么可能落到林思成手里?
所以,拋開什么眼力、經驗、能力,就說這小子的運氣…
下意識的,單國強和呂呈龍對視了一眼:故宮那地方有點兒邪乎,所以,他們還真就信這個…
正對著眼神,林思成把照片放大:“單主任,你再看看這個,要不要這幅字也一塊帶上?”
這又是什么?
咦,又是一方鋼印?
仔細一瞅,單國強的眼皮止不住的一跳:花窗章。
給其他鑒定師,就會覺得莫明其妙:這什么玩意?
比如呂呈龍。
唯有徐邦達的學生,只需一眼就知道這是什么章,更知道來歷,以及含義。
上世紀五零年,吳湖帆先生在上海文物鑒定收購委員會任職時,同時兼任蘇州文物鑒定保管委員會顧問。
因為他無法分身,蘇州那邊只能定期把文物送到上海,或是定期請他到蘇州鑒定。
吳先生當時刻了兩方花窗鋼印,一方窗中無花,代表上品,一方窗中有花押,代表次一品。每次鑒定完之后,他就會把鋼印蓋到上面。
現蘇州博物館珍藏的字畫、古籍,近半上面都有這兩方章。如果比較一下,能在外面見到這方鈐印的概率,比剛才的那方“文物衛士”騎縫章要少的少。
更關鍵還在于,當年吳先生家中被抄沒一空,沒有任何遺物留存下來。既便有,也全在各大博物館。
甚至連座墳都沒有,直到九十年代,由其后人和徐先生等幾個弟子,在蘇州為他立了一座衣冠冢。
所以,哪怕只是兩枚鈐印,也足夠讓徐先生緬懷恩師,再無遺憂。
看了好久,單國強抬起頭,一臉狐疑:問題是,除了吳先生的再傳弟子,就比如他。除此外,別說知道這方印章的來歷,連這方章在哪,有什么用都不知道。
那林思成是怎么知道的?
林思成笑了笑:“我看過吳先生的《吳氏書畫記》、《寶董室印選》,兩本書中,都有這兩方印的記載!”
單國強頓時了然:這兩本專著,是五七年左右受審查時期,吳先生對家中世代累計的藏品和自己作品的著錄,一本記書畫,一本記印章。
但大致就是流水賬,誰沒事看這個?
再者,光知道這兩方章的出處遠遠不夠,沒有足夠的研究,沒下過苦功夫,如何斷定真偽,又如果判定是誰刻的?
如果給單國強,第一眼肯定會懷疑:這是不是后人仿刻,加蓋到了這幅字上面?
知道他在狐疑什么,林思成笑了笑:“單主任,我如果說我看過好多書畫和金石著錄,你肯定會笑我吹牛!”
呵呵…你再能吹,還能吹得過王齊志?
單國強大手一揮:“沒事,你說!”
“好,單主任,我看過吳大澂先生纂輯的《十六金符齋印存》、《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千璽齋古璽選》、《篆文論語》、《說文古籀補》、《古玉圖考》、《權衡度量考》、《愙齋集古錄》、《愙齋詩文集》《古字說》…”
“還有沈樹鏞先生纂輯的《漢石經室叢刻目錄》、《漢石經室跋尾》,與趙之謙合編《續寰宇訪碑記》。以及樊祖蔭先生的《攀古樓彝器圖釋》《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等…”
每說一本,單國強的心里咯噔一下:這小子,厲害了。
吳大澂是吳湖帆先生的祖父,也是晚清書畫名家、金石名家、古文字學家、鑒定家、收藏家,更是民族英雄。
光緒十年,朝鮮甲申政變時,吳大澂以三品卿銜赴吉林與俄使勘界,重立土字碑,爭回被侵占的琿春黑頂子地,及圖們江口的航行權。
光緒十二年,升任廣東巡撫,反對劃澳門歸葡萄牙管轄。光緒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撫。甲午戰爭時自請率湘軍出山海關拒敵,兵敗,被革職永不敘用。
沈樹鏞則是吳大澂岳父,吳湖帆的外公,官至內閣中書。同時,也是清晚時期有名的金石學家、藏書家。
潘祖蔭是吳湖帆的岳伯父,從咸豐到光緒,歷任左副都御史、刑部、兵部、工部尚書等職。數掌文衡殿試,在南書房近四十年。同樣,也是金石學家、書法家、藏書家。
吳氏能有數萬珍藏,吳湖帆能被稱為“上海第一收藏家、鑒定家”,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更因為世代的積累和熏陶。
但反過來說:要說林思成全看過,每本翻一兩頁,算不算看過?
單國強并不懷疑林思成的鑒定能力:沒點功底,沒點眼力,不可能在這么大的拍賣會上撿漏,還一撿就是三件。
如果說,他把這些著作全都研究透,那不可能。因為歲數擺在這…
這是其一,其二:只是拜初次會,給老師送這么重的禮?
那話怎么說來著?
“見過先生之后呢?”他一臉狐疑:“你準備干點什么?”
干點什么?
我如果說,我想當你師弟,會不會挨打?
林思成笑了笑:“就只是拜訪一下,聆聽一下他老人家的教誨!”
不可能!
這小子不老實。
單國強想了想:“你是不是想讓老師傳你點絕招?”
林思成搖了搖頭。
能教的,上一世單主任早已教過了,剩下的就是沉淀,積累。林思成只是單純想拜訪一下。
也不只是徐先生,還有王老太太,耿先生(耿寶昌,瓷器鑒定與修復泰斗)、李先生(李久芳,原故宮陳列部主任,玉、漆、琺瑯、雜項專家)…等等等等。
沒有這些老前輩前世的悉心教導,沒有單主任這些師兄傾囊相授,哪輪的著他在這兒人前顯怪,蝦蝦霸霸?
“真沒有!”暗中轉念,林思成又笑了笑,“您盡得徐先生衣缽,我如果想學什么,肯定先請教您!”
嘖,這話我愛聽。
“行,帶上。把你剛復原出的那杯子也帶上幾只,讓耿師叔和王師叔看看。哦對,還有你老師那狗盆,李師叔老念叨…”
單國強一件一件的交待:“你哪怕硬送,他們也不會要,但能讓他們圖個新鮮,樂呵樂呵,也是好的!”
“好!”
隨后,單國強又拿出手機:“來,咱倆記一下號碼,有事隨時打電話。”
林思成點頭,也拿出手機。
王齊志越看越奇怪。
單國強是出了名的冷臉,而且極傳統。一輩子都信奉的是“不罵記不住,不打不成材”的那一套。不管是他下屬,還是他學生,見了他心里就打突。
但見了林思成,為什么就能這么和藹?
還有林思成,單望舒老說: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有禮貌。包括和他這個老師相處了一年,該尊敬的時候一點兒都不少。
為什么見了單國強,就能這么隨意?
就感覺,這兩人老早就認識一樣,沒一點兒生疏感…
轉念間,兩人記完電話,相互道別。
但剛轉過身,過道里竄過來一道身影。
盧真捧著盒子,滿臉堆笑:“單主任,麻煩您,能不能幫我掌一眼?”
單國強狐疑一下:這人一直站后面,他之前還以為是林思成的朋友。
但看到盒子里的龜鈕印,他先是一愣,隨后又想了起來。
拍這方印的那只號牌,好像和林思成爭過那方朱雀印…咦,不對,如果只是競拍,為什么只叫到七萬就不跟了?
單國強恍然大悟:這人純粹只是為了抬價惡心人,所以,屁的朋友?
頓然,臉就冷了下來:“看不了!”
盧真不依不饒:“單主任,你幫幫忙,價錢任你開!”
單國強“呵”的一聲:如果想賺錢,憑他故宮展陳部負責人,書畫、金石專家的身份,一天能賺百萬。
但他依舊不窮的叮當響?
他擺擺手:“讓讓!”
盧真臉色一僵,期期艾艾的讓開了路。
一行人剛要走,葉安寧拉了拉林思成的胳膊:“林思成,要不你看一下!”
頓然,所有人又停住腳步。
果然,葉表姐還是那個葉表姐,報仇不隔夜。
轉念間,林思成看了看故宮的幾位專家:“單主任,預展的時候,哪位老師是不是看過這方印?”
單國強怔了一下:“對,我和老呂看的!”
“單主任,你和呂所長是不是說過,‘故宮也有這么一方’之類的話?”
單國強和呂呈龍對視了一眼:咦,這小子會算卦?
看著這兩位的表情,林思成暗道了一聲果然。
就說這方印沒有任何來歷,為什么能一路飆飆飆,飆到上百萬?
現在破案了:這倆在看印的時候被人認了出來,甚至嘀咕的話都被人偷聽了去。
結果,鬧了好大的烏龍…
暗忖間,葉安寧又拿指尖捅了捅他:“盧夢是我同學,你幫忙看一下吧!”
林思成:呵呵呵…
葉表姐,不親眼看到盧公子頓足捶胸,后悔到腸子發青,你就不解氣對吧?
他嘆了口氣,看了看印,又看了看那三位,目光落在那位何老師的臉上:“老師貴姓?”
何老師怔了一下:“免貴,姓何!”
“何老師是行家,應該知道,金屬類的印章,難的不在于看,而在于斷!”
不看,怎么斷?
何老師一時沒想明白:“怎么斷?”
“這樣,何老師你拿根絲線,穿過鼻鈕吊一下!”
何老師心里“咯噔”的一下,冥冥中有一絲不好的預感:什么意思,這方印不對?
但用絲線吊,這又是什么方法?
何老師不明所以,其他人大差不差,包括趙修能、郝鈞、趙修賢。
單國強和王齊志眼睛一亮,暗暗的贊了一聲:怪不得林思成能撿那么多的漏?
能想到這個辦法不難,單國強和王齊志都能想到,難得的是這份敏思。
呂呈龍緊隨其后,拍了一下掌:“這方法好,比過什么儀器方便多了。”
他不鼓掌還好,一鼓掌,何老師更懵了。
方法已經給了,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一行人魚貫而出。
何老師緊皺著頭,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他著實沒想明白,為什么用絲線吊一下,就能知道這方印對不對?
好久,盧真小聲提醒:“何老師,要不先試一試?”
“也對!”
行與不行,試一試再說。
兄妹倆拆開用來綁印盒的絲帶,拆出了一根絲線,綁在在印鈕上。
又往起一提,銅印晃晃悠悠,擺了幾下。
盧真仔細的瞅,但說實話,以他的經驗和鑒定能力,什么都看不出來。
起初,何老師也沒覺得哪里不對。直到銅鈕慢慢靜止,一動不動。
看著懸在半空,方方正正,不偏不倚的銅鈕,何老師一愣,腦海中閃過一道光。
隨后,臉色一變。
盧真再笨,也知道這個表情意味著什么,心中一慌:“何…何老師?”
何老師沒說話,重新拴,重新吊。
但然并卵,連著吊了兩三遍,不論他怎么吊,小印依舊方方正正,不偏不倚。
似是不敢置信,何老師直勾勾的盯著銅印。
好久,他一聲哀嘆:“印是假的…這是…機鑄品!”
“不可能!”盧真愣住,“何老師你也看到了,好多人都在和我爭,有好幾位都是京城金石圈子里的行家!”
何老師嘆了一口氣,宛若失神:“你回憶一下,那個林思成剛才說的話…”
林思成,他說了什么?
想起來了:單主任,你們看這方印的時候,是不是說過“故宮里也有這么一方”的話…
頓然,盧真臉色鐵青,五官扭成了一團。
越想越氣,越想就越后悔,他咬住牙,一腳踢了出去:“老子的一百萬…”
“轟隆”的一聲,一張椅子應聲而飛。
聽到里面的動靜,葉安寧就像是三伏天的太陽下吃雪糕,心里說不出的爽快。
她又抬起手指,捅了捅林思成:“為什么要用絲線吊?”
“因為快,不然就得過機器,機器功率小了都不行!”
葉安寧想了一下,依舊沒想明白。
林思成言簡意賅:“真印有氣泡,會偏!”
凡是古銅器,內部必然有氣泡,由此就會導致重心偏移,不管你用哪個角度吊,印都會偏。
但如果是現代機鑄品,那肯定是實心,比例也罷,重量也罷,兩邊肯定完全一樣。
所以,只要用絲吊一下,是真是假,就能一目了然。
一群人恍然大悟:這么簡單?
王齊志暗暗一嘆:就如隔了一層窗戶紙,說出來,誰都覺得簡單。
但你如果不懂,這中間就隔的不是紙,而是鐵墻。
感慨間,陳陽焱走了過來:“林老師,那方朱雀印,能不能割愛,價錢你開!”
這方印肯定要賣,因為今天花的這六百萬,大部分都是他借的。
但不是現在就賣。
“陳總,能不能緩幾個月?”林思成指了指葉安寧,“保利春拍的時候,葉表姐給我幫忙,所以沒完成任務。這方印,我準備先給她,好在秋拍的時候交差…”
呀,林思成沒說過?
葉安寧愣了一下,又呲著牙笑。
就跟著打了打醬油,你幫了個什么忙?
還有臉笑?
王齊志瞪了她一眼,又壓低聲音:
“陳總,你是想十一的時候,給XXX送禮對吧?這個簡單:讓林思成幫你尋摸一件,無非就是要貴、要真,好出手…要尋摸不到,就讓林思成給你勻一件,趙總勻也行…”
對,東西要真,還要貴,更要好出手…
想想在林思成中心展廳看過的那些物件,陳陽焱心中一松:“謝謝王教授!”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