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璉坐在桌前,在他的面前是驗算用過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很多符號公式。
在他的書桌之上,擺放著不少的書。
其中有大明百姓出版社所出版的全套,據說極有可能是由當今陛下,親手所編撰的算術書。
甚至于由于家世的原因,他這里還有一些外面,還不曾流傳的更為高級一些的算術。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彎彎曲曲,寫滿了鬼畫符一樣的書籍。
是讓人從夷商那邊所獲得的,且還讓人進行了一些翻譯。
里面同樣是關于算術的。
若是沒有看過陛下所編纂的算術書,直接看這些夷人的書,或許還會覺得,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可是,在先接觸了陛下所編寫的這算術書之后,再去看這些就覺得特別的淺薄了。
他們上面所記載的那些算術知識,陛下所編撰的書里面全部都有。
他們沒有的,陛下這里還有。
比他們更加的詳細,更加的具體,也更加的一目了然。
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差太遠了。
若是在以往,有這些算術書在,劉璉能沉浸在里面,別的事情都不做都行。
在算術的世界里進行遨游。
通過已知的條件,去尋找,推演其中的規律,解難題,
這種事情特別的快樂。
雖然很多時候,都讓人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很是苦惱,
可當通過自己的諸多努力,有些時候靈光一閃之下,將最終的結果給計算出來那種感覺,簡直別提有多么的快樂。
可是現在,他的這份快樂卻沒有了。
哪怕最心愛的算數,就在眼前擺著,對他沒有什么吸引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現在,他滿腦子都只有一個事兒——清丈田畝!
陛下決心要清丈田畝,要大明的家底兒好好的摸上一摸。
將那些被隱匿的田畝和人,都弄清楚了。
劉璉雖醉心算術,可以往也跟著他父親,學了很多的學問。
在骨子里面,是個深受儒家思想所影響的人。
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的經典,有人從中看出來的是存身之道,有人從中看到的卻是家國天下,是舍生取義,是義不容辭。
清丈田畝這事兒有多重要,劉璉是知道的。
他的學問,雖然遠遠比不上他爹劉伯溫,但是他卻也很清楚,清丈田畝這事,意義重大。
可以說是關乎根本,關乎未來。
是一個王朝建立之后,急需要做的事。
只要把這事情做成,那么一個國家才算是徹底建立了統治。
而這件事想要做成,并不容易。
不然的話,很多人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反應。
陛下也不會至今沒有公布到江西做這事的人選。
清丈田畝無比重要,但也特別的難做。
除非有大毅力之人,根本做不成。
種種思緒在腦海翻騰,讓他的心不再平靜。
平日里,在他心里再重要不過的算術,這個時候去看,也顯得沒有那般大的吸引力了。
完全看不進去。
平日里那清晰無比的解題思路,在此時也變得混沌起來。
坐在這里良久,他終于是忍不住了,研墨,鋪紙,提筆,一筆一劃的寫“靜”字。
連著寫了七八個“靜”字,可是心還是靜不下來。
如此過了一陣兒之后。他將筆放下,伸手將那寫了靜字的紙張,在手里面用力的團了團,使勁丟到了一邊去。
遇到這等關乎國家的大事時,不去出力,只寫“靜”字這些真就能靜得下來?
面對這種情況,正該好好出力,卻當縮頭烏龜。
靜!靜!靜!
靜個屁啊靜 重新鋪紙坐下,蘸墨揮毫,一個個字,再度躍然紙上。
這次不再是靜,而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橫渠四句寫下來之后,看著這幾句話,他在心里面默讀,越讀心里面越是歡喜,越是堅定。
越讀心中越平靜。
這才是他想要做的事兒啊!
值此當頭,作為一個士人,豈能安心當縮頭烏龜,躲在房間里,裝作聽不見外面的風聲雨聲?
雖然他學的不是橫渠先生的學問,可這橫渠四句,是那般的有力,不知道牽動多少人的心,讓多少人產生共鳴。
又能讓多少人,想要就此發憤圖強,好好的去為這四句而努力。
在這里停留一陣兒,他將手中筆放回到筆架上,站起身來去見自己的父親。
他要把自己的心愿,說與自己父親知道。
并要表明自己的心意,去做這件事兒。
清丈田畝,得有他!
劉伯溫下了值,坐于書房之中。
回想著近日發生的種種情況,以及那被攪動的風雨。
心中思緒萬千。
上位當真是有魄力,有手段!
話說,清丈田畝這事兒,當初還是上位問的自己。
從自己這里得知。
那時,大明剛剛建立,上位問自己國家建立之后,當如何坐江山。
自己給他說了不少,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清丈田畝。
上位當時就聽進去了,而后面上位也是一直如此做的。
而按照他的所想,清丈田畝這事,至少還需要再往后推個三五年。
把各方面的事情給做成了之后,才會進行。
哪能想到,竟是提前了這般久。
最近幾日,整個京師都格外的熱鬧。
都被這清丈田畝之事,牽動著的心神。
尤其是大明日報上面,由羅貫中親自縮寫的文章,發表出去之后,更是激起了千層浪。
特別是和取消人頭稅這事相結合,那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討論這事兒。
便是尋常的百姓,那也都是在說個不停。
這事兒牽動著許許多多人的心神。
只看看上位造出來的這勢,就知道這次清丈田畝勢在必行。
也必然能夠做成。
就是不知道,上位準備點誰的將,讓誰去清丈田畝。
這事,可是一場硬仗啊!
劉伯溫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面有過一些沖動,想要去見上位主動請纓。
不過這樣的念頭,最終還是被他給壓了下去。
五年前,或者是八年前他都會如此做,可現在,他卻不會了。
上了年紀了,沒沖勁了,也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這事兒。
這事兒,太過于重要,而他現在再去做這些,也有些不太合適。
就他對上位的了解,只怕也不會來點自己的將,讓自己去做。
如今陛下,給自己安排了很多的事兒讓自己做,自己也是分身乏術了。
至于說自己兒子…那也同樣不可能。
自己家兒子醉心于算數,如今一心都撲到算術上。
說不定連清丈田畝這事兒都不知道。
更不會參與到這事情中來。
更為重要的是,自己家兒子。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這事不是一般的事,非有大才,大毅力者不能勝任。
自己兒子,讓他做一些學問這些倒還行。
可若是讓他去做這件事情,那是萬萬不能的。
他做不了。
而劉伯溫也不愿意讓自己兒子去做。
這事太危險了,他應付不過來,一個弄不好便是身死道消。
哪怕自己是他爹,也一樣護不住他!
到江西那邊去做事,是真的要拼命的。
真的要把腦袋給拴在褲腰帶上。
而單單只是拼命還不行,拼命是最簡單的事兒,還得在拼命之后,能把事情給辦成了,那才真可以。
否則,不過是枉送來性命罷了。
好在他也清楚,自己兒子是個什么性格的人,他肯定不會參與到這件事情里。
如今,正沉迷于算術當中,對于其余的事兒不聞不問。
想起這些,劉伯溫就不由的有些慶幸。
還好,自己兒子沒怎么往官場中去,不然的話,這次的事兒一個弄不好就會牽扯到他的頭上。
現在,他倒是不必擔憂了。
正如此想著,劉璉來到了這邊。
“父親。”
劉璉對著劉伯溫行禮問候,劉伯溫笑著對劉璉點了點頭。
“璉兒有什么事兒?”
劉伯溫笑著詢問。
自己這兒子,雖然論起才學,論起心性這些,遠遠比不上自己這個當爹的。
但是做事情也是挺沉穩的,最起碼不深入官場,守家的話,還是能守住的。
尤其是現如今,陛下有心大展宏圖,對自己的態度,也變得大不同之后。
自己璉兒今后的日子不會太難。
“父親,陛下要清丈田畝,這事兒您怎么看?”
劉伯溫點頭:“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一旦做成,將會受益無窮,如此,才算是真正的立了國。”
對這件事兒,他給出來的評價很高。
“父親,孩兒也這么覺得。
所以,孩兒想要前去江西那邊為清丈田畝出一份力氣。”
劉璉望著劉伯溫出聲說道,聲音里著鄭重。
一句話說出,令劉伯溫登時就變了臉色。
一顆心咯噔一下,像是被人給狠狠的攥了一把一樣。
望著自己家兒子,一時之間心里面別提多難受。
像是一下子被堵了很多東西一樣。
畢竟在不久的剛剛,他這里還在想著這個事,并在心里面感到慶幸。
知道自己家兒子,不會在這件事情上亂來。
可哪能想到,這才不過是短短的時間里,自己兒子就來到這邊了,對自己說出了這樣的話。
“胡鬧!”
很少對自己兒子發火的劉伯溫,這次的卻動了怒,直接出聲呵斥。
“只管在家里面,好好做你的算術!
算術大有可為,陛下也極為重視,說是諸多學問的根本。
而你,正好也在這里面有才干,又有興趣,那便好好的發展,好好深造,一樣能為國家出力。
不要想著去什么清丈田畝,這不是你應該做的事。”
劉伯溫毫不客氣,直接拒絕 “父親!”
以往面對自己父親很是尊重,順從,從來不會和自己父親頂著來的劉璉,這一次卻沒有退讓。
“孩兒覺得,這次孩兒需得過去。
算術重要,可是算術卻也沒有那樣重要。
只學算數,幫不了大明。
孩兒在算術上面的確有興趣,現在清丈田畝,不正是需要用到算數的時候嗎?
何該孩兒去出力,在這事情上有所建樹。
若不去清丈田畝,就不能學以致用。
孩兒就算是學了再多的算術,又有何用?
這等關頭,這等大事上,孩兒必須要出上一份力。”
“糊涂啊你!”
劉伯溫氣的忍不住指著自己兒子,再度呵斥。
“這事兒你不要去做,你也休想去做!
我會攔著你!
你知道這里面的水有多深嗎?
你知道這是有多不好做嗎?
你什么都不知道!
會死人的!!”
劉伯溫沒了往日的平靜和淡然。
“父親!”
劉璉對著劉伯溫跪了下來,對著劉伯溫磕頭。
“孩兒愚鈍,孩兒不孝,讓父親傷心了。
可是…可是孩兒還是想要去做這件事。
這等大事,若不能在里面出一份力,實在心有不甘。
孩兒也知道,那邊危險重重,步步殺機。
知道一不留神,便極有可能會因此而身死。
和孩兒就是想要去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事兒,這話孩兒老早就已知道。
也早就記在心間。
以往生活在元末,暗無天日,日子睜不開眼。
元朝的朝廷也不配人去拼命。
可我大明不同,大明是我漢家王朝!
當今陛下,更是為一代雄主。
值此盛世,遇到這等帝王,正是有志之士爭相用命,為這盛世,盡一份力之時!
豈能惜身?
父親,孩兒沒有太大的志向了,只有這一條命,和些許微不足道的算術功底。
父親,您就成全了孩兒吧!”
聽著自己家兒子的話,劉伯溫久久不能言。
伸手指著劉璉說不出話來。
如此,過了好一陣之后,劉伯溫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將劉璉給扶了起來:“你這傻小子,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趟這混水干嘛?
一邊說,一邊又一次長嘆一聲…
“羅先生,哈哈!”
武英殿里,朱元璋看著羅貫中顯得很開心。
對于羅貫中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那是無比的滿意,戰斗力也是真強。
所以他準備獎勵一下羅貫中。
“羅先生,你三國寫的好是好,可有些地方卻顯得不足。
咱覺得,給你寫首詞,放在你的三國前面當開篇最好不過。”
羅貫中聽了皇帝的話后,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
皇帝這是要毀自己的三國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