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三零章 朱元璋的大殺招

  聽到了這人所說的話后,邊上幾人一個個都是長出了一口氣。

  好!好!關鍵時刻,還得看景濂先生,能挺身而出。

  像劉伯溫這等人,早就已經成皇帝的走狗了。

  差景濂先生可差遠了!

  這次的事兒,景濂先生動了,那問題就不大了。

  他們便不必太過于的憂心了。

  話說,這一次,不少人心里面都是憂心忡忡。

  被皇帝這邊指使人弄的大明日報,所刊發的文章,直接就給打懵了。

  許多人,都被宛若被當頭澆了一桶水,一下子把他們那熊熊燃燒,不可一世的火焰給壓了下去。

  雖然未曾徹底的熄滅,可是和之前那等不可一世比起來,總歸還是要熄滅了許多。

  不復之前的那種盛況。

  雖然已經有不少人,進行駁斥了那些荒謬的觀點。

  讓人不要相信這些,這都是那走狗羅貫中,在那里瞎編亂造,故意的混淆是非。

  絕對不能上了這個惡當。

  可是,大明日報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

  而是,又有朝廷背書,再加上那羅貫中那狗東西,寫的東西很具有蠱惑性。

  還是讓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令不少人心神動搖。

  在這件事情上的熱情,沒那么高了,甚至于都有不少人,決定不再參與這些事。

  認為大明日報所說是對的,他們這些讀書人,如今最應該做的,不是聲討皇帝,不是那工業大學以及衛生紙。

  而是應該對那些不把人當人,用布帛,絲綢等這些如廁的世家豪門,達官貴人。

  這種種情況,讓很多人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接就被打懵了。

  同時,也有一些人準備在今后,也學著朝廷開辦報社。

  把朝廷的這個手段給學會。

  報紙作用之大,他們如今都有了極其深刻的了解。

  這樣的手段朝廷可以用,那他們這邊自然也可以用!

  動動筆桿子嘛,這正是他們所擅長的。

  至于說,刊印報紙等所需要的錢財,人力物力這些,也不必發愁。

  只要準備這么做了,那肯定會有不少熱心人,志同道合之輩,捐錢捐物,幫助報紙運行。

  當然,這些也只是后面才能做的事。

  對于度過目前的難關,用處不大。

  屬于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這樣的情況下,景濂先生出山了。

  直接找到皇帝,要為他們這些人發聲,為這件事而據理力爭,面刺皇帝之過!

  景濂先生這般做了,那么就能讓他們現在的局面,有極大的改善。

  定能讓這皇帝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認清他的過錯!

  景濂先生不愧是景濂先生,每當遇到這等大事的時候,總能在關鍵時刻里挺身而出,不畏強權,只為儒家。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儒,才真值得他們所敬仰。

  如劉伯溫那樣的,才應該遭人唾棄。

  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被他們如此稱贊,視作希望之所在的景濂先生,這個時候正遭受著怎樣的沖擊。

  “陛下,這…這不可能!

  怎么可能一個人怎么能耕耘這么多的地?”

  宋濂望著朱元璋出聲說道,滿是吃驚。

  只覺得皇帝這是在癡心妄想。

  “一切皆有可能。”

  朱元璋聲音淡淡的說道:“這個世界是在發展著的。

  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前進。

  雖然有些時候遭遇災難等等,會出現后退,或者停滯不前。

  但整體上,就是一直在上升,在前進。

  上古先民如何耕耘?

  刀耕火種,其耕耘效率何其之慢?

  而后,逐漸的發展出了工具,如木制,石制,和骨制工具。

  后面青銅出現后,又做出了青銅工具。

  再到后面,鐵犁牛耕,馴化牲畜,用來耕作。

  鋤頭,犁,鈀,各種各樣的工具也都隨之出現。

  工作效率不斷攀升,和上古之時比起來,一人所能耕作之土地,何止能抵十人?

  一人耕作土地的產出,又何止高于十人?

  歷史事實便在這里,如何便不能在今后,讓一人之耕作,超過今日的十人之耕作?”

  “陛下,您若如此說,倒也對。

  可…那是從上古時期,一直到現在才發展出來的。

  而時至今日,耕作技術早已趨于完善。

  且不論是用牛馬驢騾等牲畜耕地拉車,亦或者是鋤頭,耙等眾多耕耘作的工具,也都已經完善。

  根本就沒有條件,實現大發展。

  哪里又能找出比牛馬驢騾這些更加好用的大牲畜來耕地?

  又該制作出什么樣的工具,才能使得耕作再次大發展,達到上古之時刀耕火種,和現在這般巨大的差距?”

  宋濂望著朱元璋出聲詢問,只覺得自己抓到了皇帝,所說的大漏洞。

  就目前而言,各方面的工具,以及牲畜等等,全部都被利用到了極致。

  很難再有什么進步。

  就算是有進步,那也遠遠達不到驚人的程度。

  別說一人抵十人了,能一人抵兩人,那都不可能。

  “上古之時,人們又何嘗想到,有朝一日可以把牛馬這些東西馴化,用拉犁耕地。

  又怎能想到現在的種種一切?

  既如此,那么在今后我們的耕耘工具和技術,就不能繼續完善,再次出現很大的發展嗎?”

  “陛下,恕臣愚鈍,臣實在是想不出,還能有什么可以取代牛馬來耕種,且遠比牛馬驢騾這些更好用。”

  “機器。”

朱元璋對著宋濂,吐出來了這兩個字  “機器?”

  宋濂帶著一些不解,重復了一句。

  “對,就是機器。”

  朱元璋點頭進行肯定。

  “宋先生所言,牛馬驢騾等這些已經被開發到了極致很對,確實找不出比它們更適合耕作的牲畜了。

  但,咱們卻可以往別處來發展,不一定非得盯著牛馬驢騾這些牲畜不放,還可以發展機器。

  機器才是硬道理。

  比如,我們可以制造出一些機器,讓機器來拉車,拉犁。

  這種機器,工作效率能超過十頭牛,乃至于幾十頭的牛,甚至于上百頭!

  什么?!

  聽到朱元璋這話,宋濂不由為之一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都變了。

  不僅有震驚,同時還有諸多不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看起來像像看一個發燒說胡話的人。

  陛下,這…說的都是些什么?

  該不會是發燒燒傻了吧?竟說出這等胡話來?

  這等事兒,怎么看都不可能為真啊!

  什么機器,可以代替牛馬的耕作這就不說了,居然還能比上幾十頭,乃至于上百頭牛!

  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可能!

  別說是他了,不論換誰來,都不可能會覺得皇帝此時所言為真。

  “陛下此言,這恕臣難以理解,不敢認同。”

  好一陣兒后,宋濂終于是憋出來了這么一句話。

  沒有在此時直接對朱元璋當面怒斥,說其狗屁不通,瞎編亂造,指著鼻子罵,這已經是他修養夠高,且朱元璋地位也足夠高的緣故了。

  “宋先生,咱沒跟你瞎扯,是真能造出這種東西來。

  那種機器和牛馬不一樣,是四個輪子的車。

  這種車并不靠吃草料,也不靠牛馬拉。

  而是通過用煤添加水,來進行驅動。

  力大無窮,遠非牛馬驢騾這等牲畜所能比。

  再大的牲畜,也沒法和他比。

  而且,這東西還不知疲倦,只要不壞,有足夠的燃料,就能不停的運轉下去。

  而這,還僅僅只是最低級的。

  若能精益求精,繼續研發,到了后來還能制作出,遠比這等機械更加好用,更加強大的新機器。

  人之力有窮盡,牲畜之力同樣有窮盡。

  可機器之力卻無窮盡也!”

  宋濂看著朱元璋,像是在看一個有大毛病的人。

  陛下所說的這些,聽起來很誘人,

  可…這些又哪里能實現?

  簡直就是在空想!

  不!比空想還要不切實際!

  “陛下,便是真能制作出陛下所說的這種機械,可是除草,松土,收割莊稼等等事情上,那不還是同樣需要許多人來做嗎?

  怎么也不可能,一人能扛十人,甚至于更多?”

  朱元璋聞言笑道:“哈哈,機器可以用來耕作,那為什么不能用來除草,不能用來做別的呢?

  比如,機器可以用來收割麥子,稻子。

  地形平坦時,一人開著大型聯合收割機,一日便可收幾百畝,乃至于上千畝!

  而且,所收割的莊稼,可以收割脫粒一體化。

  只在頃刻之間,就將收割,脫粒這些事給盡數完成。

  人只需將莊稼將收好的糧食,拉回去進行晾曬也就是了。

  甚至于,就連晾曬都不用,直接便可以用烘干的機器,把糧食給烘干。

  比晾曬的還有增加干凈,迅速。

  至于你所憂心之除草,同樣可以也用機器來完成。

  可以讓機器來噴灑農藥,可以用車,也可用無人機。

  無人機就是一種,可以在天上飛的東西。

  由人來操控,在接近田地的上空飛,將調配好的農藥,給均勻的撒在田地里用來除草。

  對了,這些農藥噴灑到田地里之后,那些雜草便可自己死亡。

  根本不用人再拿著鋤頭,一鋤頭一鋤頭的去除。

  而且,還能夠做到只除草,而不傷害莊稼。

  朱元璋向宋濂說起這些時,心中滿滿的都是感慨與懷念。

  才剛剛在現代蘇醒之時,看到那小四輪,帶著的犁耕地,以及帶著的那種簡單的收割機收割麥子。

  他就已經是驚為天人了。

  后面,隨著接觸到的東西不斷增多,見識到了更多的機器,他的認知,也隨之被一次又一次不停的刷新。

  至今想來,也依然讓人為之神往,驚嘆。

  讓人不住去想,要將這些好東西給弄到自己大明,那該有多好。

  絕對能出現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那些拖拉機,不說大型拖拉機了,單單只是洛陽一拖生產的那種小型的四輪拖拉機,在大明那都是絕對的神器。

  不說進行耕作,這樣的車哪怕放在戰爭之上,也是無敵的。

  什么樣的騎兵和這些相比,那都是渣渣。

  哪怕是重騎兵,也一樣連人帶馬都給撞飛!

  宋濂懵了,是真的懵了。

  看著皇帝的神情,徹底變了。

  什么可以一日收上千畝的機器,不僅能收割,還能同時完成脫粒。

  還有在空中飛的那什么機,以及那些打上之后,只死草卻不死莊稼的藥…

  這怎么一樁樁一件件,聽起來都是這樣的離譜!

  簡直是聽所未聽,聞所未聞。

  這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陛下這是受了多大的刺激,可…千萬別是瘋了吧?

  話說,雖然他也覺得,當今陛下在對待儒學上面過于苛刻。

  有事兒沒事兒,就要按著儒學捶上一頓。

  還總想朝著對儒學的根子揮鋤頭。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陛下也確確實實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

  沒了他,這個天下不可能一統這么快。

  也不可能,這么快就一掃元末亂局,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

  他可不想看到,當今皇帝受到太大的刺激從而瘋了。

  真要如此,那對于大明而言,必然是一大損失。

  “陛下…莫非在做夢?”

宋濂忍不住了,望著朱元璋問出這話  朱元璋聞言一笑道:“確實在做夢,夢想著有朝一日,這些能夠在我大明出現。

  但也不是真在做夢,因為這些,是真的能實現。”

  “陛下所言,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大約…只有仙人才能做到。”

  朱元璋笑道:“非是仙人,而是人確確實實能夠做到的。

  宋先生現在感到不能理解,很正常。

  絕大部分的人對于自己未曾見過,超出了想象的東西,都很難想象的出來。

  上古之人若是聽說了我們現在的種種,又何嘗不會驚為天人?像是在聽神話。”

  見到宋濂,又想要再說些什么,朱元璋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接著道:“宋先生,咱設立工業大學,包括在國子學開設算術,物理等課程。

  所為的就是實現這些,此時聽來都覺得不可想象之盛世。

  “果真…能做到這些?!”

  宋濂心情震動之下,一時之間都有些忘了君臣禮儀。

  直視著朱元璋,提高聲音進行詢問。

  朱元璋用力點頭,給予肯定。

  隨后,想了一下,伸出五根手指:“五年,五年時間,咱覺得工業大學那邊,就能制作出不用牛馬等牲畜來拉,便可自動前行的車。

  當然,一開始的車,肯定會顯得簡陋,各方面的性能都不會太好。

  但隨著技術的成熟,這車將會一日比一日的好用。”

  朱元璋給出了一個期限。

  蒸汽機這東西,乃是開始工業化核心的東西,因為好奇,所以在后世的時候,他仔細的了解過其工作原理等。

  就目前自己大明工業上面的水準而言,有著自己所知道的相應原理,以及一些蒸汽機的構造等方面在。

  再讓各種人才,朝著這方面去努力。

  全力以赴之下,五年時間把蒸汽機給制作出來,倒也并非是天方夜譚。

  若是快的話,根本用不了五年。

  蒸汽機制作出來,必須要優先發展蒸汽火車,鋪設鐵路。

  只要能把鐵路給鋪設起來,不論是個向南,還是向北,對于各個大明的疆域控制,都會特別強。

  鐵路鋪到哪里,哪里就能趨于穩定。

  在鋪設了鐵路后,再想把這些給輕易的剝離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絕對是一個大殺器。

  在讓人搓蒸汽機,投入使用之后,也要讓人往內燃機這方面努力。

  把這些給弄出來的同時,大力發展采礦,冶煉等事情,也需要提上日程。

  把這些都給弄出來,并讓其穩步向前推進,那今后大明便是無敵的!

  “臣一定要盡可能的,多活一些時日,希望五年之后,能看到陛下所說的這東西。

  倘若為真,那便是看上一眼,也死而無憾了。”

  宋濂對著朱元璋滿是鄭重的行禮說道。

  “哈哈哈,放心,這東西你一定能弄出來。

  你最好努力再多活一些時間,今后大明的變化會越來越快,日新月異,有你看不完的好東西!”

  說罷,話鋒一轉道:“現在,知道咱為什么要設立工業大學了嗎?”

  “知道了。”

  宋濂點頭。

  “若真能發展到陛下所說的這些,那真的值得陛下您如此對待。”

  朱元璋臉上露出笑容:“哈哈哈,你能明白就好。”

  “可是陛下,臣覺得有些事情做的,還是有些不太對。”

  宋濂再度開了口,朱元璋對此倒也并不覺得太意外?

  望著宋濂道:“你且說來。”

  “臣覺得,陛下有些過于重視工業大學,而輕視儒家,對儒家有太多的偏見。”

  “朱元璋搖了搖頭,咱沒有輕視儒家,儒家有大用處。

  在思想等上面,確實很可以,但是里面的糟粕也很多。

  咱只是想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而且,同樣有許多人,把儒家的經給念歪了。

  讓人生厭。

  社會在發展,很多東西都需要隨之更新。

  經典不能一成不變,圣人也不可能不犯錯。”

  宋濂搖了搖頭:“陛下,臣不認可,經典就是經典,不能動,圣人更不會犯錯。”

  朱元璋聞言笑了。

  他就知道,宋濂會是這樣的反應,好在,他已準備了殺招。

  “既如此,那你就與我說說,腐草為螢吧…”

大熊貓文學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