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辦公室里,厚重的天鵝絨窗簾只拉了一半,初秋的陽光斜斜地淌進來,在地板上投下窗格的影子。
暖融融的陽光,卻驅不散室內陡然凝重的氣氛。
勃列日涅夫坐在寬大的橡木辦公桌后,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桌上光滑桌面,眼神里還殘留著那種極度的震驚。
元帥帶過來的這份報告讓他整個人都處于極度的震驚之中,原本在這場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之中,他以為蘇聯已經穩操勝券了,畢竟,現在美國在退縮。
所以他的內心總是驕傲的,同樣也是得意的,或許也正因如此,他才放松了警惕。
嗯,現在的他基本上已經很少過問那些細節性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這份報告中提到的事情卻改變了一切。
“月球晶體”這四個字背后的分量,很有可能是難以,那不是實驗室里的奇技淫巧,而是能撬動整個世界格局的杠桿。
按照科學家的分析,它不僅可以一改蘇聯電子工業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而且還能夠成倍,甚至十幾倍的提高蘇聯的武器裝備水平。
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晶體現在被SEA掌握著,他們可能已經掌握它的生產工藝,并且將其應用在軍事上。
畢竟,芯片封裝后,裝在特殊的武器之中,外界對此肯定是一無所知的。
“你確定嗎?”
他終于開口,聲音帶著些許老年人特有的沙啞,卻透著一種質疑:
“這會不會是美國人的陷阱?故意放出消息,逼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站在辦公桌前的元帥,軍禮服筆挺,肩章上的將星在陽光下閃著冷光。他沉默了幾秒,似乎在斟酌詞句,隨后緩緩搖頭:
“是不是陷阱,我不敢打保票。但實驗室的檢測數據不會說謊——那種晶體的性能,是現有任何材料都無法比擬的。
這種晶體是我們從來不曾發現過的。”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起來:
“更關鍵的是,如果我們不行動,后果不堪設想。他們那邊已經在月球開采了一年多,誰知道他們現在掌握了多少?甚至他們都已經實驗了這種晶體的實用化。一旦他們把這種晶體用在武器上…”
元帥沒有說下去,但兩人都明白那意味著什么。就像原始人拿著木棍面對持槍的軍隊,差距是毀滅性的。
勃列日涅夫的手指停住了。他想起了衛國戰爭時期的歲月,炮彈呼嘯著掠過頭頂,戰友倒在血泊里,那種亡國滅種的危機感,此刻竟有了一絲熟悉的影子。
那種只有經歷過戰爭才能感同身受的危機感。讓他抿了抿干燥的嘴唇,喉結動了動,問道:
“我們的月球基地附近,就沒有發現類似的礦脈嗎?”
“目前還沒有。”
元帥的回答很干脆,說道:
“自從我們上了月球之后就進行各種勘探。而且還在擴大搜索范圍,但是卻從來沒有發現這種晶體。
即便是我們現在擴大勘探范圍,加大勘探力度。但誰也說不準要找多久。月球那么大,我們耗不起,也賭不起。”
元帥的回答,讓勃烈日涅夫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想說——為什么我們沒有找到?
是投入不夠嗎?
在理論上確實如此,事實上,蘇聯的月球基地的人數一直都在10人左右。而相比之下,SEA在月球上的宇航員數量一直保持在20人以上。
一倍的數量,意識著他們可以勘探更大的區域,根據官方的資料顯示,SEA在月球上的勘探區域是美國人的7倍,是蘇聯的…嗯,可能是20倍以上。
再加上運氣使然,所以,SEA才贏得了先機。
當然,現在不是分析這些數據的時候,對于蘇聯來說,晶體帶來的顛覆性的改變,才是最大的危機。
辦公室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只有墻上掛鐘的滴答聲清晰可聞。勃列日涅夫慢慢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面初秋的景象。
其實是看不到的,但是并不妨礙他在那里去暢想。
克里姆林宮的尖頂在陽光下泛著金輝,遠處的紅場上人們在那里享受著生活的平靜和美好。
但是那些普通人又怎么能夠知道現在他們的國家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呢?
他們是否知道,世界和平隨時都可能被打破?
畢竟,一旦平衡被打破之后,那么下一秒就會爆發戰爭。
“所以呢?”他背對著元帥,聲音輕飄飄的,卻像一塊石頭壓在兩人心頭。
元帥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一字一句道:
“所以,我們必須把礦場搶過來。”
“搶過來”三個字像一塊冰投入滾油,瞬間讓辦公室里的空氣凝固了。
勃列日涅夫猛地轉過身,眉頭緊鎖。他當然知道這三個字意味著什么。那不是在地球上爭奪一塊土地,而是把戰場延伸到了月球——人類從未在地球以外的地方動過刀兵,這一步跨出去,就是無法回頭的深淵。沖突、戰爭、甚至可能引發地球上的全面對抗…無數可怕的畫面在他腦海里閃過。
“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他追問,語氣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掙扎。
或者說帶著某種畏懼,因為他非常清楚一旦這么做的話會發生什么。
元帥迎上他的目光,眼神堅定得像鋼鐵:
“沒有了,現在對于我們來說并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他頓了頓,說出的話帶著一種近乎殘酷的直白:
“生存,或者毀滅。這是最后的選擇。”
勃列日涅夫看著元帥,對方的眼神里沒有絲毫動搖。
“你知道這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嗎?”
面對勃列日涅夫的反問,元帥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回答道:
“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的話,那么后果的慘重將是我們無法負擔的,我們必須要為所有的蘇聯人負責。
我們已經經歷了一次近乎于毀滅性的戰爭,這種教訓不能夠再繼續上演了。”
是的,所有的悲劇不能夠再繼續上演了。
他緩緩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底的猶豫已經消失了。他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了桌子上的那份報告又仔細的看了一下,然后用手指在報告上輕輕的敲擊著。
“這…這個問題是非常嚴峻的,我一個人是無法做出這個決定的。嗯,在這個星期四的會議上由大家進行最后的決定吧。”
就這樣,在這一天,在克里姆林宮,人類的命運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
武器庫大樓的會議室內在那張T字形的會議桌旁,隨著會議的開始,在科學家們介紹著月球晶體的特性以及它的重要性之后,
會議桌兩側坐著的那些決定著蘇聯以及整個東方世界命運的人們就那樣坐在那里,他們或是默默的抽著煙,或是沉默不語。
但是所有人的神情都是非常嚴肅的。
而坐在首席的勃列日涅夫同樣也是如此。
看著自己的同志們,雖然這個問題很嚴峻,但是勃列日涅夫的心里卻閃過另一個念頭,至少現在有人和他一起去分擔這一切。
“如果我們把那座礦場搶過來的話會發生什么?”
“毫無疑問以家伙的脾氣肯定會引發戰爭的。”
在柯西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去反駁他,因為他們都非常了解那個家伙。
他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礦場被別人給搶走。
就在這時,坐在后排的一位科學家說道:
“為什么一定要搶走礦場呢?”
雖然在這樣的會議之中他們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當這位科學家的話音落下時,勃列日涅夫還是看了他一眼,然后說道:
“你還有其他的建議,說來聽聽吧。”
被點到的科學家連忙站起身,然后先扶了一下眼鏡,接著說道:
“是這樣的。必須考慮到那座礦場是在月球上,而那里不同于地球。
按照8年前,我們共同簽署生效的《外層空間條約》明確禁止各國“在其他天體上建立軍事基地、構筑軍事設施和防御工事,以及開展軍事演習”,明確禁止各國占有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天體、禁止各國在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天體上劃定領土,規定各國確保各自的太空開發和發展項目須惠及所有國家,要求各國對各自的非政府太空項目實施監管和權限控制。”
看著這些沉默的大佬們,科學家繼續說道。
“那么根據這一條約,sEA并沒有權利單方面占有那座礦場,我們同樣也有權在那座礦場進行開采。
畢竟這是條約賦予我們的權利。
這是他們和我們簽署的條約并不是一張廢紙。所以,我們也要向那里派出我們的人進行開采!”
接著科學家又說道: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光明正大的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直接出動軍隊把礦場搶過來。”
其實科學家的心里所想的卻是另一個結果——如果你們真的派軍隊去搶的話,那么發生在月球上的戰爭就會延伸到地球,到時候大家就全完蛋了。
“也就是說根據條約的約定。我們有權利在那座礦場上進行開采了。”
勃列日涅夫立即來了興趣,原來自己是有權在月球上進行開采的。哦,對了,這個條約好像還是自己批準了,怎么都忘了呢?
呃…可能是因為在勃列日涅夫的心里,這些國際條約他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去遵守過,或者說他們壓根兒就沒有在意過這些條約,頂多只是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才會想起來,比如說現在。
“是的,他們并沒有權利獨占那座礦場,這是條約所規定的。”
“既然這些晶體這么重要,那么他們肯定是會撕毀條約的。”
“他們是可以撕毀條約。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一個現實就是——目前連美國人也不知道有這種晶體的存在,至少我們并沒有獲得這方面的情況,也就是說——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和我們是一致的,他們絕對不會縱容sEA獨吞這座礦場。”
“但是美國人肯定也不愿得到這種晶體,從而提升我們的電子技術水平。”
顯然對于美國來說,他或許不愿意別人獨吞礦場,但他更不樂意蘇聯得到這種晶體。
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sEA得到這種晶體,從而提升自己的軍事技術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么可能會站在蘇聯的一邊呢?
勃列日涅夫默默的抽著煙。會議桌兩側的人大底上也都是如此,他們偶爾的會有目光進行交流。終于,還是有人打破了沉默。
“既然有條約,那我們就先按照條約的框架去進行這件事,把我們的人派過去,和他們一起開采。
畢竟那是我們共同簽署的條約,條約總不是廢紙一張吧。”
窗外的風卷著幾片落葉飄過,像是在為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預演。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