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核平!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兩者之間就畫上了等號。
在人類進入核武器的時代之后,核戰爭的毀滅性成為了和平的基本保證。而這也讓人類進入了有史以來最為珍貴的長期和平時代。
自從二戰結束以來,持續30年的和平是極其罕見的,畢竟,在人類史上,國與國之間,大國與大國之間的戰爭從來都是不曾停止的。
戰爭充斥著整個人類歷史。
也只有在二戰之后,在核武器的威懾下,人類真正意義上進入到了和平時代。
不,應該說是“核平時代”。
這個和平時代會在什么時候結束呢?
它會在核武器再也無法產生威懾的時候結束。
無論你是否愿意去面對,都必須要承認這一現實。
而這個和平最脆弱的地方就在于這里——當平衡一旦被打破,那么和平就會變成核平!
也正因為如此,在冷戰之中,無論是sEA還是蘇聯哪怕就是英國或者法國都在千方百計的充實著自己的核武庫。
目的是為了什么呢?就是為了確保用核平換取和平,從而保證自身的安全。
但是有時候天真的人們永遠不知道這種脆弱的平衡會在什么時候被什么東西以什么樣的方式所打破。
九月,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還在抓著夏天的尾巴的時候,莫斯科已經感受到了幾分蕭瑟的秋風。
莫斯科的秋天總是來得格外早,下午六點剛過,物理實驗室的窗外已浸在墨色里,唯有樓內的白熾燈亮如白晝,將那些冰冷的儀器、閃爍的屏幕和圍在中央的透明玻璃罩內的晶體照得纖毫畢現。
那塊從月球礦石樣本里分離出的藍色晶體正散發著柔和的光暈。
它不大,只有拇指指甲蓋大小,卻像一塊寶石一般,邊緣流轉著迷人的冷光。
三位穿著白大褂的科學家圍著它,眼睛里布滿血絲,卻難掩興奮——過去兩個個月,他們和上百名科學家幾乎住在實驗室里,在付出了無數汗水與努力之后,他們終于破解了這個晶體的秘密。
“元帥同志,您看這里。”
首席科學家伊萬諾夫推了推滑落的眼鏡,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波形圖,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X射線衍射結果顯示,它的原子排列完美無缺,是自然界最純凈的半導體。和硅比?就像用激光和火柴比亮度。”
此時他的語氣是激動的,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在說話時,他的聲音甚至有些顫抖。
而元帥站在一旁,軍靴踩在防靜電地板上沒有發出半點聲響。他肩章上的金星在燈光下閃著硬冷的光,目光掃過屏幕上的數據,又落回那塊晶體上。
聽著來自科學家的贊嘆,他的心頭咯噔一聲。
最不愿意面對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具體來說,”
伊萬諾夫的手指點向另一組數據:
“用它造芯片,性能至少是硅基芯片的五倍。更可怕的是抗輻射性——我們用人工輻射照射了七十二小時,再用模擬核爆電磁脈沖沖擊,它的參數沒有一絲波動。”
他頓了頓,語氣里帶著敬畏,他看著元帥說道。
“就像…就像天生為核戰爭準備的材料。”
當年在晶體管剛剛誕生的時候,蘇聯也加入了這個賽道,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晶體管的抗輻射性能是非常差的。
所以考慮到暫時的生存性能,他們選擇了電子管小型化。就在蘇聯全力以赴搞這電子管小型化的時候,sEA的集成電路橫空出世,一下子就把蘇聯給打蒙了,面對集成電路所展現出來的絕對優勢。
即便是考慮到了核輻射的威脅,蘇聯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在集成電路的賽道上全力追趕著,以避免自己被甩在身后。
可是現在呢?
這種新型材料卻完美的填補了集成電路最脆弱的一面。
什么輻射啦,什么電子脈沖啦,在他的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旁邊的年輕科學家科瓦奇忍不住插話,聲音比伊萬諾夫更急切:
“性能提升只是基礎!想想看,元帥同志,核導彈的制導芯片換成它,精度能縮小到十米以內;防空系統用它,攔截率至少提高幾倍,連分導式核彈頭都能攔下來;
還有雷達,探測距離能翻倍,空對空導彈能像獵鷹抓兔子一樣準!”
他越說越激動,雙手在空中比劃著,白大褂的袖子掃過實驗臺,帶起一陣微風。
“這不是簡單的升級,元帥同志,這是…”
他深吸一口氣,眼神亮得驚人,他看著默不作聲的元帥。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這是對一切的重塑。戰爭模式,國防體系,甚至…”
他沒說下去,但眼里的光已經泄露了更多——那是對技術革命的無限遐想,是對人類社會加速進化的憧憬。
“整個人類社會都將會因此而改變,或許這將是一次全新的工業革命!”
伊萬諾夫也跟著點頭,語氣緩和卻同樣堅定:
“科瓦奇說得對,這晶體的價值,怎么高估都不過分。”
實驗室里靜了幾秒,在這個時候似乎只剩下了大家的呼吸聲。科瓦奇還沉浸在自己的暢想里,伊萬諾夫在整理數據,沒人注意到元帥的表情。
剛才還帶著審視的眼神,此刻已蒙上一層濃重的陰翳。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握成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藍色晶體的光芒映在他瞳孔里,卻像淬了毒的毒箭。
在月球任務小組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從月球上把這種罕見的晶體帶回來之后。
最讓人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它是從月球來——這個消息本身就足夠震撼。
但更讓他心臟發緊的是另一個秘密,一個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的秘密:月球上的那座藍色晶體礦脈,并不是屬于蘇聯的。
甚至他們現在所獲得的這些晶體也是偷偷摸摸的,趁著別人不在的時候偷來的。
原本在剛剛得到這種晶體的時候,他還曾天真的想過一種可能,或許這也就是一種特殊的晶體,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當然了,這不過只是在自我安慰罷了,事實上他非常清楚,哪怕就是在科學家們還沒有弄清楚這種藍色晶體的性能時,他就已經猜測到了某種可能——這種晶體將是一種性能極其優良,很有可能會改變所有一切的晶體,要不然那些家伙也不會在月球上建立礦場,并且不惜成本的把他帶到地球。
現在科學家的研究證實了所有的一切。
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不對,更致命的地方是另一點。
就是——sEA早就已經掌握了這種材料的性能。
他們已經在那里挖了一年多了。
這么長的時間足夠他們在那里做很多事情。
他們可以做什么?
元帥太清楚了。以sEA人的技術,從礦石提純到芯片量產,一年時間足夠走完整個流程。
剛才科學家們說的那些——更準的導彈,更強的雷達,更牢的防空網——或許早就不是暢想,而是對方已經握在手里的現實。
而這個現實所針對的是誰呢?所針對的正是蘇聯本身。
換句話來說,被提高的是sEA!
而在這場競賽之中,蘇聯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并不僅僅只是被甩在了身后,而是從現在開始蘇聯的戰略導彈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
而這個時候元帥又聽到科瓦奇還在激動地說著:
“…到時候,我們的武器系統會領先世界至少二十年!”
“是嗎?”元帥終于開口,聲音低沉,他的語氣冰冷而沒有一絲的感情,聽起來甚至比西伯利亞的寒風還要冷冽。
兩個科學家愣了一下,才發現元帥的臉色不太對。那不是質疑,也不是不悅,而是一種混合著警惕、焦慮,甚至還有一絲恐懼的復雜神情。
沒錯,就是恐懼。
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元帥會流露出這樣的神情?
伊萬諾夫想說什么,卻被元帥抬手制止了。
“繼續研究,同志們繼續深入的研究它,就像你們說的那樣。既然這種材料是那么的重要,那就繼續研究它吧。”
元帥的目光重新落回晶體上,語氣聽不出情緒,又說道:
“數據整理好,明天給我詳細報告。”
說完,他轉身走出實驗室。厚重的門在他身后關上,隔絕了里面的興奮與燈光。走廊里的陰影將他包裹,他抬頭望著窗外莫斯科的夜空,星星被霧霾遮得只剩模糊的光斑。
隱約的還可以看到月球。
月球在那片黑暗里。而在那片遙遠的灰色土地上,或許正有無數塊同樣的藍色晶體,正在通過他們的月球飛船源源不斷的運往地球。
然后呢?
那些使用月球晶體制造的武器將會顛覆所有的一切。
想到這兒。
元帥的腳步加快了,軍靴敲擊地面的聲音,在空曠的走廊里顯得格外刺耳。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棋局已經變了。而蘇聯,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在這場競賽之中,獲得最后的勝利。
對于經歷過衛國戰爭的元帥來說,他非常清楚——現在蘇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了。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