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621章 全力以赴

  “這就是政治。”

  放下手中的這份報告,李毅安久久的都說不出話了。

  克里姆林宮的政治斗爭之險惡,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他們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在他們的眼里,但除了他們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僅僅只是代價。

  這是那個游戲規則的而已,那個游戲規則里贏家擁有一切,失敗者輸掉所有。

  就像赫魯曉夫一樣,在他“因為身體原因”辭職之后,人也就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甚至就連同李毅安想要聯絡他,也被委婉的拒絕。赫魯曉夫還活著,但是它處于某種形式的軟禁之中。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莫斯科的游戲而已。甚至就那這也是“溫文儒雅”的。

  因為在鋼鐵時代,那里的游戲規則就是肉體上消滅,精神上摧毀,甚至還會從歷史上清除。

  竟如此失敗者和失敗者的部下朋友,親人都會遭受清洗,最終失敗者所有的一切都會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他就像從來不曾存在過這個世界上一樣。

  也正因如此,在克里姆林宮的權力游戲之中,人們為了勝利是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是可以犧牲一切的。

  無論是什么人,無論是什么樣的角色,都是隨時可以被犧牲,隨時可以被拋棄的角色。

  “…根據安德烈提供的情報,我們發現這次蘇聯情報網在西方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完全是因為高層的主動泄密。

  他們是為了通過這一事件,打擊謝列平奪取克格勃的控制權,根據我們從莫斯科獲得的情報,他們如愿以償了。”

  在賈文濤報告時,李毅安默默的站在窗邊,那樣看著窗外。

  幾百名潛伏已久的特工就這樣被犧牲了。

  他們被視為可以犧牲的代價。

  不僅僅只是他們甚至還包括克格勃西方國家經營已久的情報網。

  無論站在什么樣的角度都很讓人難理解一切。

  “不過閣下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的情報網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根據安德烈的供述,再結合我們逮捕的那些人,我們有理由相信,暴露的這些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作為調查部的負責人,賈文濤于莫斯科的那個對手是非常了解的,僅僅只是他這么認為,包括cia以及m16都是如此認為。

  哪怕是從長久來說,他們已經成為這場游戲的最終贏家。但是就目前來說,這就是一次勝利,也只是如此而已。

  “畢竟那僅僅只是幾百個人,我們相信克格勃在各個國家的滲透并不僅僅只有幾百個人,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勝利。”

  克格勃最讓人恐怖的地方從來不是他們情報領域到底能夠取得多么大的成果,而是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身邊到底有沒有kgb的人。

  是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在情報領域所能夠獲得的收獲是外界難以想象的。

  “是啊,這個勝利是在敵人的幫助下獲得的。”

  感慨著克里姆林宮斗爭的殘酷。李毅安說道。

  “我們或許可以逮捕上百名俄國間諜,但是在未來他們還會派遣更多的間諜來到我們這里。”

  “是的,閣下,這場游戲并不會因此停下來的。但是這件事兒卻可以摧毀那些俄國間諜的信仰,一旦沒有了信仰,就和普通的間諜沒有任何區別。”

  這才是這一事件之中最大的收獲。

  點了點頭,李毅安凝視著窗外。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到雅加達的身上了。”

  抽了一口煙,李毅安頭也不回的說道。

  “是時候最終解決他們了。”

  等了這么長時間終于可以肆無忌憚的解決他們了。

  在此之前有美國人,有蘇聯人,他們都在約著這邊的行動,但是現在好了,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這邊實施行動了。

  “這個威脅存在了這么長時間,我們一直在忍耐著,這并不是因為都能忍,而是因為時機沒有成熟,但是現在時機成熟了。”

  “是的閣下,從目前來看,蘇聯人的試探行動結束之后,我們已經可以在那里放開限制了。”

  賈文濤想了一下,特意補充道:

  “當然在國際上我們還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指責。”

  “如果語言有力量的話,那也就不僅僅只是譴責了。”

  李毅安笑著說道。

  “不需要理會他們,我們只管做好自己的行動就可以了。”

  一邊說一邊走到辦公桌前,依然看著桌子上的那份報告,然后附身在報告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開始動手吧。”

  報告是海軍提出的,為了進一步鞏固對雅加達當局的封鎖,他們建議對所有的港口外實施海上布雷。

  也就是用水雷徹底封鎖那些港口,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把雅加達變成一個孤島。

  為所有的商船都離不開港口,只要封鎖了港口,雅加達也就會變成一個死島孤島。

  與此同時還有空中封鎖——雅加達全國上下全部變成禁飛區,任何起飛的飛機都將會被擊落!

  這也就是李毅安說的——要么不打,要么就是全力以赴。

  現在輪到自己這邊全力以赴了。

  而權利以赴的開始就是對大家的實施真正的全面禁運!

  全力以赴。

  想要贏得戰爭就必須全力以赴,不能夠拖拖拉拉,不能夠有任何顧忌。

  這是獲得戰爭勝利的唯一途徑。

  5月31日,伴隨著電視講話,全面的軍事動員開始了。

  在第一批動員令下達的時候超過50萬預備役人員被動員,這些人員都是預備役軍官或者剛剛退役的士兵。

  與其它國家通過電報、信件動員不同,SEA的動員體制是現代的,在電視講話結束之后,電視里除了滾動字幕提醒第一批動員人員前往兵役站報道之外,每隔一個小時,都會以緊急的新聞的方式,在屏幕上用一分鐘的字幕提醒,還有就是廣播里不斷發動的動員令。

  SEA的動員體系是德裔軍官制定的,他汲取了德國在戰爭末期的經驗——在電報中斷、城市遭受轟炸的情況下,德國仍然維持了相當高的動員率。

  而SEA只是有樣學樣而已,所以在動員令下達的三個小時后,就有超過30萬預備役人員進入兵役站,他們隨即被送往最近的訓練中心,在那里領取武裝,隨后或是補充進部隊,或是被編入新組建的部隊。

  十二個小時后,超過四十萬預備役人員就位。

  二十四個小時后,99的的預備役人員就位,還有人在路上。

  而與此同時,在法蘭克福的機場里,一群青年人正擠在婆羅洲航空公司的服務臺前,詢問著機票。

  “你們都在回國的嗎?”

  航空公司的德裔職員看著這些青年人,他們看起來都和普通游客沒什么兩樣,在SEA上百萬德裔,他們的子女足足有幾百萬人,這些年青人顯然是來這里旅行的。

  他們或是拉著拉桿箱,或是背著背包,現在都在從西德各地趕到法蘭克福。

  “是的,我是去年12月份退役的,小姐,請問什么時候有機票?什么時候飛機能夠起飛?”

  每一個預備役人員都知道他們的分類,從退役當天開始算起一年內,是首批動員人員,接下來的兩年是第二批,三年后是第四批,六年后是第五批,每三年一個批次,以此類推,直到32歲,32歲之后,列入后備役,直到58歲。

  但是如果實施全面動員,所有預備役以及后備役都要動員。當然,全面動員只有一種可能——大戰爆發。

  但是現在,這些正在海外旅行的年青人,在得知動員下達后,他們沒有因為身在國外而拒絕征召,而是主動來到機場,除了旅行的游客之外,在人群中,高德強顯得有些異樣,他是公司派到福斯公司,也就是德國大眾的高管,32歲的他是后備役軍官,作為第一批動員人員,在電視中看到動員令后,就立即告別家人,來到法蘭克福,在西德只有這里有飛往長安的飛機。

  現在,這里早就擠滿了和他一樣的人們。

  “我們現在只有一個航班,是兩天后的,”

  工作人員的話音剛落,高德強就皺眉說道:

  “兩天,兩天后戰爭恐怕早就打響了,有什么樣辦法嗎?”

  其它人紛紛大聲問道,他們的神情焦切,在看到動員令后,他們就只剩下一個念頭——立即回國參戰!

  “是的,小姐,有什么辦法嗎?我們是要回國參戰的!”

  “先生們,我現在就和公司高層聯系,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有方案的。”

  在等待著航空公司的方案時,青年們焦切的或坐,或站在那里,他們的神情嚴肅,盡管他們知道,從體量上來說,雅加達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當國家面對威脅時,他們義無反顧。

  這時,不知道是誰哼起了那首歌。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聽著他人的哼唱,高德強也跟著唱了起來,所有人都跟著唱了起首他們熟悉的歌曲。

  “…勇敢開創展未來。讓我們為您而奮斗,我們的祖國——NBC。不讓舊日災難重臨,為此我們團結緊密…”

  在歌聲響起的時候,法蘭克福機場大廳里的人們,都把目光投向這些人,他們在大都已經知道了這些乘客是在干什么。

  他們要趕回國參加戰爭。

  面對這些英勇的年青人,總有人向他們鼓掌,為了他們祝福,或許對于德國人來說,在過去的二十一年中,他們一直在反思,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因此瞧不起勇氣,事實上,在德國一直有一個說法——真正的德意志人都去了SEA。

  而現在這些孩子,似乎就是一種證明。

  一些年長的德國人,看著這些孩子的時候,似乎看到了他們的青春,他們在年青的時候,也是如此,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無論是在法國,還是在俄國。

  現在,在這群年青人的身上,他們看到了德國人身上淡去的勇氣,

  “真是一群勇敢的小伙子!”

  在人們的贊嘆聲中,那邊航空公司傳來了消息——他們會從英國調來一架飛機,包機送他們回國。

  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話音落下的時候,其他人紛紛起立為他們鼓掌,在這一刻所有人都是激動的…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