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1章 死都不服

第211章死都不服  旨意傳下后,老十四聲嘶力竭的吼道:「汗阿瑪,都是我的過錯,和劉藝有什麼關系?」

  「何柱伺候臣兒多年,求汗阿瑪饒了他一的一條狗命吧!」老九真心喜歡何柱,舍不得他被打死。

  老十是個混人,起身就想往里沖,打算直接找康熙說理!

  侍衛們職責所在,既不敢放老十沖進去,又不敢傷了老十。

  大家只得一擁而上,組成了五道人墻,以肉身之軀,硬擋住了老十的去路。

「汗阿瑪,您太心狠了,我不服,我死都不服  .嗚嗚鳴————」老十闖不過去,心里一急,居然坐到地上,異常傷心的豪陶大哭。

  老十四也學老十的樣子,開始乾嚎。

  兩個好弟弟急哭了,老九也只得陪看一起乾嚎。

  三人為群,若是其中一人不合群,遲早被邊緣化,老九深知道其中的道理。

  結果,嚎喪聲,哭鬧聲,交織在一起,把清溪書屋的門口,折騰成了殺豬的屠宰場。

  外頭畢竟是三個親兒子,康熙有心委屈下褐,讓他別計較了。

  褐何等精明,見康熙臉色陰晴不定的瞄著他,就猜到了老皇帝的心思。

  「汗阿瑪,既然他們勢大難制,臣兒無話可說,懇請告退!」褐伏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個頭,也不等康熙說話,更沒撿起地上的頂戴,光著腦袋就往外邊走。

  汗阿瑪,既然您舍不得他們受氣,臣兒更受不得窩囊鳥氣,就不伺候了!

  臣兒和外頭的三個,汗阿瑪您隨便選!

  「小十五,朕老了,真氣死了怎麼辦?」康熙只猶豫了半秒鐘,隨即做出了他的選擇,「何柱丶張暢和劉藝,就交給你出氣,死活勿論!」

  褐并沒有回頭,徑直往外走。

  康熙當即知道,小十五傷心了,真想挑子不干了!

  小十五,你快回來,朕都依你,都依你!」康熙也急眼了,類似褐這麼好用的刀子,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收拾幾個哈哈珠子太監而已,這叫幫耦出氣嗎?

  褐繼續往走,腳下根本不停。

  「來人,攔住小十五,快攔住小十五!」康熙心里一急,大聲吼道,「來人,賜老八一條白綾子!」

  這個殺手一出,威力無窮,褐只得轉身回來了。

  「汗阿瑪,八哥并無謀逆之舉,罪不當死!」褐的立場極穩,不談他自己的生氣,張嘴就幫老八撇清了掉腦袋的罪責。

  鬧歸鬧,但是,慫康熙殺子,那就是天坑了,絕對不能跳!

  見偶回來了,康熙史無前例的陪著笑臉,討好褐:「小十五,只要你不生氣了,朕都依你!」

  「汗阿瑪,請恕臣兒直言,削八哥之爵,將他圈禁起來,有些過了!」偶才不管康熙怎麼想的,率性直言,「九哥和十哥,都是閑出來的毛病。與其讓他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如給個差事,讓他們有事做。」

  「那你十四哥呢?」康熙瞇起兩眼,一眨不眨的看著褐。

  「十四哥在兵部說一不二。」偶沒做正面回答,但是,側面的描述,已經給老十四扣了個帽子,即:喜歡攬權。

  康熙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自從老十四管了兵部之后,兵部就成了他的一言堂,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他們四個攪在一起,遲早惹出禍端。」康熙終于下了決心,「傳旨,命九阿哥管理太仆寺,十阿哥管理鴻臚寺,十四阿哥仍回尚書房讀書。」

  分化瓦解之策,便是賞二罰一。

  耦故意鬧小脾氣,就是想整下老十四。

  老十四管著兵部,耦根本插不進手。

  只有把老十四趕下臺,偶才方便把在江南培植的八旗和綠營小軍官,不動聲色的安插進京畿附近。

  自己人,不需要太多,控制住絕對聽話的三千人即可。

  一年只調兩至三個小軍官進京,既不顯山,也不露水,根本不可能驚動康熙。

  賞了糖果之后,康熙也沒放過三個兒子的身邊人。

  就在大庭廣眾之下,何柱丶張暢和劉藝,被堵了嘴,牢牢的綁在長條凳上。

  「啪啪啪.」侍衛們得到的旨意是,狠狠的打,無旨不許停。

  有烏林在旁邊盯著,哪個侍衛敢不下狠手?

  不大的工夫,這三個狗太監,就被打爛了。

  「小十五,你消消氣,阿瑪帶你進城去吃炸醬面,可好?」康熙像哄孩子似的,安撫著褐的情緒。

  康熙的嘴巴其實很饞,可是,他又不想砸了御膳房那麼多人的飯碗,就只能偶爾去城里,找個小吃館子,解解饞了。

  即使是皇帝,也有很多無奈之事。

  畢竟,內務府的人再貪婪,大體上對康熙是忠誠的。

  利用上三旗,壓制下五旗,是歷任大清皇帝的既定方針,不容隨便更改!

  跟著康熙進城去吃炸醬面,也就是褐有這個待遇了。

  實際上,偶鬧得很滿意。

  首先,把老十四趕了下臺,真的是可喜可賀。

  其次,打死了老九丶老十和老十四他們三個身邊的心腹太監,這就是死仇了和老八他們結成死仇的褐,立場站得極穩,也更容易獲得康熙的信任。

  給康熙當刀子,既有好處,也肯定有弊端,端看如何選擇了!

  只占便宜不吃虧的事兒,那只有天上有!

  更重要的是,康熙裝出殺老八的樣子,反被偶利用了。

  不能手足相殘,這是康熙的底線!

  康熙為了維護圣君的好名聲,怎麼可能只為了替偶出氣,就殺了老八呢?

  現在不殺老八,并不意味著,老八真可以壽終正寢了。

  偶何必做那個惡人呢?

  當年的蒼鷹都,若有禮一半的精明,也不至于身首異處了!

  一碗炸醬面,外加一塊「糊塌子」,康熙吃飽之后,心滿意足的帶著褐去聽戲。

  糊塌子是順治時出現的面食,具體做法是:把西葫蘆擦成絲,和面拌成糊,

  再和輔料拌勻,餅鐺燒熱,淋少許油,倒入面糊,攤成圓形,兩面烤焦即成。

  老北京的旗人,那是真會吃。

  不說旁人了,康熙這麼多年下來,真的算是吃遍整個京城的老饕了。

  康熙是出了名的愛聽戲,褐對聽戲,根本不感冒,他純粹是陪著康熙享樂的心態。

  然而,就在聽戲的途中,出了妖蛾子。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