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秋,安南,金蘭灣。
太平天國南洋軍團司令部大樓內,陳玉成大將站在巨幅南洋地圖前,目光死死盯著新加坡要塞的標記。
窗外,清晨的霞光灑在港灣內,海面上停泊著密密麻麻的艦艇——27艘“島”級登陸艦、10艘“鎮遠”級裝甲巡洋艦、22艘“吳縣”級輕巡洋艦、16艘驅逐艦,以及數十艘運輸船、運煤船。
這座軍事基地,是太平天國在南洋最大的海陸軍共用要塞,是抵在英國遠東殖民體系心臟上的一把尖刀!
七座海防炮臺就擺在沿岸高地上,280毫米天歷三十年式岸防炮的炮口森然地指向遠海,黑洞洞的炮口仿佛要吞噬敢于進入南中國海上的敵人。炮臺高地下方則是基地的彈藥庫和軍營。在地下彈藥庫內,成箱的炮彈堆迭如山,隨時準備將死亡傾瀉到英國人的頭上。而一排排整齊的營房當中的,則是洋軍團下轄的太平陸軍第三軍和太平海軍陸戰軍的八萬精銳!
軍營附近是一座飛艇基地,此時飛艇坪上停泊著6艘“天鷹”級偵查飛艇,巨大的氣囊在晨風中微微鼓脹。眼下飛機還上不了天,在海戰中充當艦隊遠視眼的就是這些胖乎乎的飛艇了。
飛艇基地左側則是金蘭灣的制高點,制高點上的瞭望塔上,哨兵正用高倍望遠鏡掃視海面。
太平海軍還在金蘭灣內修建了船塢與海軍船廠——在其中一座干船塢內,一艘在半個月前和英軍對炮受了個重創的“飛鷹”級裝甲巡洋艦正在船塢內進行維修,隨著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和蒸汽起重機的轟鳴,幾塊被英軍的“陣風”級擊穿的裝甲鋼板被替換了下來,一臺被打壞的裝甲炮臺也被換成了嶄新的。一個禮拜前還傷痕累累的“飛鷹”級已經煥然一新,馬上就能再次出擊了!
而這座金蘭灣海軍船廠和婆羅洲的汶萊灣海軍船廠還有爪哇島上的泗水海軍船廠,則是太平天國在南洋戰場最大的底牌——在南洋戰場上受創的戰艦拉回金蘭灣、汶萊灣和泗水軍港就能修。而英國人船受傷了只能拉回印度教給印度斯坦造船廠的工人們.
金蘭灣碼頭現在則是最忙碌的。鐵軌從倉庫、彈藥庫一直延伸至棧橋,一車車彈藥和補給物資正被吊裝到運輸船上。穿著藍色工裝的工人們喊著號子,將一箱箱大口徑炮彈推上裝甲巡洋艦和登陸艦的甲板。
而這些炮彈將在不久后,就會在英國佬的陣地上綻放出死亡之花了!
作戰指揮大廳內,參謀快步走進,軍靴在地板上踏出清脆的聲響。他立正敬禮,聲音洪亮得仿佛要震碎玻璃:
“報告司令官!總參謀部發布‘總參第2號令’!”
大廳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薄薄的命令上。陳玉成接過命令,手指微微發顫。這不是恐懼,而是壓抑已久的戰意終于得到釋放的激動!
他目光掃過紙面,嘴角慢慢上揚,最后化作一個猙獰的笑容:“哈哈哈開始南進作戰,奪取馬來半島、新加坡要塞、蘇門答臘島,殲滅英國遠東艦隊和馬來亞軍團!”
簡簡單單的一行字,卻宣告著西方在東南亞殖民歷史終結的開始!
陳玉成抬起頭,目光如電,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平海軍陸戰第一軍軍長李容發中將和太平海軍南洋艦隊第三登陸分隊提督陳坤書海軍中將。這兩位從太平軍童子軍成長起來的名將,此刻眼中同樣燃燒著戰意。
“向馬來亞進軍!”陳玉成的聲音如同雷霆炸響,“向新加坡進軍!”
尖銳的汽笛聲劃破金蘭灣的晨霧,警報聲在陸戰第一軍的營地拉響。
“集合!快集合!”
軍官們的吼聲響徹營地。士兵們從營房里沖出,像潮水般涌向操場。他們穿著藏青色的軍裝,腰間別著刺刀,肩上扛著步槍,腳步整齊得如同一個人,轉眼的功夫就列好了27個營方陣。
陳玉成和李容發已經站在高臺上,軍服筆挺,目光如炬。臺下的士兵們列成方陣,刺刀在晨光中閃爍著寒光,仿佛一片鋼鐵森林。
李容發上前一步,聲音如同戰鼓般震撼人心:“兄弟們!今日,我們就要踏上征途!”
他的聲音在海灣上空回蕩,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士兵們的心頭:“從金田起義開始,我們的前輩們用鮮血鑄就了太平天國的輝煌!洪天王帶著我們殺出廣西,楊東王帶著我們攻下南京,羅吳王帶著我們橫掃天下!”
“今天,輪到我們這一代人,為天國開疆拓土!英國人以為他們能永遠統治南洋,但他們錯了!我們的炮艦會碾碎他們的艦隊,我們的刺刀會刺穿他們的防線!”
他猛地拔出佩刀,刀鋒直指南方:“記住——不怕犧牲,勇敢向前!發揚金田精神!太平天國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勛!”
“太平天國萬歲!“
“太平軍萬歲!“
戰士們的怒吼聲震天動地,仿佛要把天空都撕裂!這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在金蘭灣上空久久回蕩。每一名戰士的眼中都燃燒著戰意,戰士握緊步槍,仿佛早就在盼望著這一天!
金蘭灣海面上,汽笛長鳴,仿佛巨龍蘇醒的咆哮。
10艘“鎮遠”級裝甲巡洋艦率先起錨,巨大的鐵錨從海水中升起,帶起翻騰的浪花。這些鋼鐵巨獸的煙囪噴出濃密的黑煙,在海面上形成一片烏云。艦艏劈開波浪,朝著南方前進。
22艘“吳縣”級輕巡洋艦緊隨其后,這些老式巡洋艦艦雖然已經不再適合用于艦隊決戰,但它們的吃水淺,在近海活動起來非常靈敏,拿來支援登陸戰是最合適不過了。
16艘驅逐艦如獵犬般穿梭在艦隊之間,警惕地巡視著海面。這些不到1000噸的小家伙可都是艦齡不足五年的新船,它們裝備的蒸汽瓦斯魚雷足以讓任何一艘英國戰艦膽寒!
隨后,28艘運輸船、運煤船依次出港。這些船只裝載著彈藥、補給和后續部隊,是遠征軍的生命線。
最后離開的是27艘“島”級登陸艦,艦艏跳板門緊閉,數百名陸戰隊員在艙內靜默等待。這些精銳士兵就是登陸馬來亞的急先鋒,將用鮮血和生命為太平天國開辟新的疆土!
陳玉成帶著司令部的參謀和第二批出發的陸軍第3軍的高級軍官們站在碼頭上,朝著離港的艦艇行軍禮。他們的目光追隨著遠去的艦隊,仿佛已經看到了新加坡要塞上飄揚的太平天國旗幟!
李容發的軍部則搭乘一艘客船改裝的運兵船。當他站在甲板上回望金蘭灣時,這個從10歲就跟隨太平軍南征北戰的老兵,也不禁熱淚盈眶。他挺直腰板,向岸上的人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歷史將被改寫!
金蘭灣以南100海里,高空。
遠東英軍司令部的“獵隼”級飛艇上,觀察員鄧肯突然瞪大眼睛,抓起望遠鏡的手微微發抖。他失聲喊道:“他們出動了!上帝啊,他們都出動了!海面上都是中國人的艦艇!”
飛艇內的氣氛瞬間凝固。艇長詹姆斯.威爾遜中尉一把搶過望遠鏡,當他看清海面上的景象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太平軍的艦隊如同一條鋼鐵洪流,正朝著南方滾滾而去!
“快畫!快把他們的陣型畫下來!”威爾遜中校怒吼道,“有一條中國人的驅逐艦過來了,它的4門88毫米主炮可以打飛艇!”
觀察員鄧肯手忙腳亂地抓起素描板,顫抖的手指在紙上勾勒出太平軍艦隊的輪廓。他的手抖得太厲害,畫出的線條歪歪扭扭,但這已經足夠讓新加坡的守軍膽寒了!
“返航!立即返航!“威爾遜中校聲嘶力竭地喊道,“我們必須把這個消息帶回去!“
新加坡要塞,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陸上司令部。
參謀快步走進司令官的辦公室,臉色蒼白如紙。他遞上一份飛艇偵查報告,聲音顫抖:“司令官閣下,太平軍的艦隊出動了!”
司令官查爾斯·胡德海軍上將——一位出身胡德家族的老派軍官——掃了一眼報告,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猛地拍桌而起,桌上的咖啡杯被震得跳了起來,褐色的液體都濺在了他雪白的軍服上。
“拉響警報!”他的聲音如同雷霆,“遠東艦隊,出擊,我們不能讓登陸,我們必須把他們消滅在海上!”
新加坡要塞的警報聲凄厲地響起,仿佛垂死野獸的哀嚎。港內的英國戰艦紛紛起錨,水兵們手忙腳亂地奔向戰位。這些驕傲的皇家海軍士兵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怎樣一場風暴!
同一時刻,婆羅洲北部海域。
太平天國南洋艦隊主力——第二裝甲巡洋艦分隊與第一戰列艦分隊——正沿著海岸線向西挺進。
其中第二裝甲巡洋艦分隊包括4艘“靖遠”級、4艘“定海”級裝甲巡洋艦,4艘“吳縣”級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呈雙縱隊陣型破浪而行。
那四條“靖遠”級的210毫米主炮炮口高昂,艦艏劈開碧藍的海水,掀起雪白的浪花。煙囪噴出的黑煙在晨光中拉出長長的陰影,仿佛四條黑龍在海上游弋。
尾隨著第二裝巡分隊背后的,則是第一戰列艦分隊——6艘“海龍二型”戰列艦,6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呈單縱隊緊隨其后。
“海龍二型”龐大的艦體碾過海面,標準排水量16000余噸鋼鐵巨獸每一次破浪都激起數米高的浪涌。艦艏的球鼻艏設計讓它們在高速航行時更加穩定,艦艉的螺旋槳攪動著海水,在航跡上留下一道翻滾的白線。
海風呼嘯,艦旗獵獵作響。
太平天國的黃龍旗在桅桿頂端迎風飄揚,金色的龍紋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艦隊所過之處,沿岸的華人移民紛紛奔向海灘,熱淚盈眶地望著這支屬于他們母國的鋼鐵艦隊。
“看!那是咱們天國的戰列艦!”
“老天爺啊,這得有多少炮?”
“萬歲,太平天國”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