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17章 主簿仲達

  雒陽,南宮朱雀門外東側,是尚書省。

  尚書省又在內部分為六部,隨著許都政變以來,尚書省越發的像一個例行蓋章的地方。

  中書省、門下省都在南宮之內,雖然南宮主體殿宇毀壞,但張揚護送天子東歸時,與劉表、袁紹派來的士兵共同修建的楊安殿功能完善。

  因此中書省、門下省分別建在楊安殿前的左右偏廂長屋里,中書省在東側,門下省在西側。

  門下省的五位侍中此前還多多少少有些決議的權力,多少能施加一點影響。

  自從宗室代表的逯鄉侯、侍中弘農劉松潛逃河北后,門下省的五位侍中職能也進一步剝奪,成了一個例行蓋章的地方。

  中書省也是如此,中書令伏完滿門遇害后,中書監趙蕤代行中書令的職權。依舊不參與議政,只負責蓋章。

  真正執政的依舊是太傅、太保與太師這三位上公所領的上公府。

  雒陽朝廷控制的范圍縮小了,但不等于會放棄冀州、兗豫青徐關東四州、荊益揚交南方四州。

  因此這九個州若有官吏、士人逃回雒陽,呂布也會量才施用,普遍是授官后打發回去。

  成本不過是一枚一寸見方的銅印,一道詔書而已,這種人回去潛伏起來,總有用上的時候。

  呂布也是吃虧太多,也不敢隨意往自己的太保府里塞人了,也開始啟用寒門士人,用這些人充實他的太保上公府。

  比起那些名聲在外,在本郡有很大影響力的名士、高門之后,現在這些寒門更容易為呂布效忠,為呂布做考慮。

  比起太保上公府,呂布更喜歡大將軍幕府。

  按著公卿排序,大將軍、大司馬也是上公府,區別于普通的三公府、開府儀同三司公府待遇的其他府。

  因此呂布的公府依舊懸掛大將軍牌匾,他的掾屬依舊編制在大將軍幕府諸曹系統內;呂布如此,趙基也是如此。

  趙基舊的大司馬幕府也沒有進行大改,只是把溫恢、張衛編在了太師府。

  太師、太保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基拿到了河東郡公,呂布拿到了河內郡公。

  呂布可以對河內公國進行高強度管理,能極大充實呂布的文吏團隊。

  可河內殘破,趙基護國討袁凱旋撤兵時又把河內東部各縣搜刮一遍,其實呂布能得到的人口、人才十分有限。

  河內士人從漢帝國司隸直屬戶籍變成了藩屬河內公國的臣民,他們在雒陽朝廷的出路徹底綁死在呂布身上。

  因而目前,呂布這里掛著三套牌子,有著兩套行政班底。

  太保上公府、大將軍幕府共用一套;河內公國的…小朝廷又是一套,這才是呂布真正的嫡系、班底。

  河內公國的國都被呂布選在溫縣,這套小朝廷其實并不滿員。除了部分必要設立的衙署外,許多公卿職務都被呂布拿來封賞舊部。

  他的舊部多圍繞雒陽八關進行布防、軍屯,這些人領著雒陽朝廷所授的將軍、中郎將、校尉職務,同時還兼任著河內公國的公卿職位、四方將軍、衛將軍。

  套著河內公國這層皮,呂布算是正式將他的舊部納為了臣屬。

  這些舊部哪怕身兼帝國、公國兩套官位,但見了呂布后,不分公私場合,都要尊呂布為君。

  這一點太重要了,很多人事工作因此而簡化,效率提高。

  二月十八日,雒陽的大將軍幕府。

  呂布與往日一樣,聆聽著窗外走廊里的絲竹之聲,翻閱著等候門下省列位侍中用印的公文,這些公文是從太傅、太師府發來的。

  其中若有呂布覺得不合適的,他自然會退回去,以做協商處理。

  其實能送到呂布面前的公文,都是他幕府各曹篩選、審理過的,現在只是給呂布過目、終審而已。

  重要的人事調動,都是呂布的幕府諸曹與趙基、趙彥的諸曹對接協商…這個過程里,呂布的諸曹處于弱勢地位,但也能維護呂布的基本盤不動搖。

  而在許都政變之前,這類協商是在門下省進行,由代表各方的侍中進行磋商、表決…其中必然有一位宗室出身的帝室代表。

  可隨著許都政變、劉松出逃河北以來,門下省的這點作用也被剝奪。

  雖然門下省侍中之間進行協商能加速決議的通過,但也分走了不少影響力。

  現在三座上公府諸曹對接議政,再由三省進行落實…有些拖延,但也保證了權力的集中。

  呂布翻看趙彥擬定的一系列人事調動名單,都是趙基麾下的將校,呂布本不想多管,可看到了蕩寇將軍、鄉侯張遼的名字。

  張遼依舊還是蕩寇將軍,只是領幽州上谷郡守;與張遼相對的是伏波將軍、鄉侯甘寧,領漁陽郡守。

  對于名單上出現的張繡、段煨這些老熟人,呂布沒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可張遼、甘寧令他感到不爽,捉筆想要勾一下,拖延這兩個人的職務升遷的程序。

  又覺得這樣沒有什么意義,就捉筆扭頭看一側:“仲達?”

  司馬懿身高八尺有余,弱冠之年的他只是比較瘦,可骨架頗大,此刻猛地起身拱手:“公上?”

  他是楊俊推舉,呂布征辟的幕府主簿,因是河內公國溫縣籍貫,是呂布的臣民出身。

  “太傅要擢拜張遼、甘寧,使二人領郡治民。我頗不喜此二人,又不想惡了太傅,仲達可有良策?”

  呂布晃了晃手里的公文,司馬懿趨步靠近,雙手伸出接過公文掃一眼,就說:“公上,太傅欲要用兵于遼東。臣以為,此國家興亡之大事也。張蕩寇、甘伏波皆國家爪牙,不應輕慢。宜遣使贈馬、甲,以消舊怨。”

  說著司馬懿遞還公文,屈身長拜:“前不久公上才遣使晉陽,商議小公孫過嗣之事。今實不該為張、甘二人與太傅慪氣…再者,此二將乃當世虎將,為小公孫長遠考慮,宜早日摒棄舊怨。”

  作為呂布的臣從,司馬懿自然要為呂布做長遠顧慮。

  小公孫過繼給太傅做嗣重孫,繼承食邑萬戶的晉陽侯國真的不算什么。

  拿到晉陽侯國、太傅舊吏團隊后,返身回去再爭河東公國才是正理。

  所以不該繼續交惡張遼、甘寧,要快速轉變態度才對。

  未來不求這兩個人幫助,能保持中立,就是極好的事情了。

  呂布緩緩點著頭:“我也有此思慮,就恐遣使贈馬、鎧,反受其笑。”

  如果不是為了給小外孫做考慮,呂布早就直接勾名字了。

  司馬懿拱手再拜:“今兩家合力共御天下賊臣,張蕩寇、甘伏波皆柱國之才,豈會傷公上顏面?伏望公上明斷。”

  呂布還在沉思,他很清楚張遼、甘寧的脾氣很不好。

  若是派人送禮,這兩個人犟脾氣發作,那真會傷他的面子。

  他可以在政事上配合趙基,活到現在就活了個臉面,這臉面如果被張遼、甘寧抽上一鞭子,那真就很難善了。

  如果這份顏面都無法維持,那他的基本盤也會動搖。

  片刻后,呂布就問:“仲達之兄現居何職?”

  “回公上,年前臣兄以軍醫隨太師潛行涼州平叛。正月下旬撤歸平陽,來信說是升爵二級,如今是太師麾下軍醫少監,等同營督,官秩六百石。”

  司馬懿謹慎回答,沒有任何夸耀的情緒在。

  呂布又問:“當年元嗣驕橫,斷汝父腿足,今汝父如何?”

  “回公上,太師當時小懲而已,不過百日就休養痊愈,臣父得以置身事外。這才頤養天年,臣兄弟也能膝前盡孝…恕臣斗膽,若非太師援手,臣一家必被賊臣裹挾,難以脫身。時至如今,不曾有一點怨意。”

  司馬懿說著抬頭,露出一點笑容:“又不好向太師道謝…故臣兄在太師麾下,克忠職守,以報恩情。”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虎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