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56章 不容退卻

  隨著一場簡陋的宴席結束,匈奴貴族們從驚懼情緒中恢復,也漸漸回味過來。

  以后匈奴名王甚至是單于、左右賢王都將失去原有的威勢、榮耀與特殊的地位。

  現有的匈奴名王,將成為未來同族千戶部落中的氏族長者。

  可現在匈奴人又有什么應對、反抗的機會?

  在場參與會議的匈奴貴族,又不是單于,也不是單于繼承人左賢王;有必要為了匈奴單于家族的權勢與趙基為敵?

  至于右賢王劉去卑,更不可能站出來反對什么,他的右賢王是趙基推上來的。

  劉去卑連右賢王這個尊號都不怎么在乎,因為右賢王是不可能傳給他子孫的。

  劉去卑在乎、看重的是屬于他自身的獨孤部。

  與之相比,管轄右部的右賢王,又或者什么左賢王、單于,這些都跟他劉去卑沒關系。

  如果漢地形勢變化劇烈,劉去卑也能舍棄為漢室立功,討來的劉氏;效仿其他從王族析分出來的庶流小宗,如奢延氏,賀蘭氏那樣,成為獨孤氏。

  趙基給了匈奴貴族對外經商壟斷權,比起經商獲得的收益,他們自身所領的部族收益其實也算一般。

  這些名下的部族,能讓匈奴貴族經商時獲取廉價的勞動力與武力保障。

  只要對外經商壟斷權不變,這些匈奴貴族的反抗情緒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強烈。

  比起部落遷徙、草場、牧場的重新分配,以及義從兵役的改動…現在這些匈奴貴族更怕被莫名其妙的通敵親族牽連。

  宴席結束后,劉去卑刻意逗留,陪著趙基外出檢查匈奴各部呈現的禮物。

  大司馬取得這么輝煌的勝利,為匈奴人重創了宿敵鮮卑人,也讓流浪塞內的匈奴人得以重返家園,這么大的恩情,各部貴族是不是應該表達一點點謝意?

  因此各部名王、千戶或進獻鷹,或僅限駿馬,也有進獻華貴名犬的,也不乏各種珍奇走獸的皮革,或飛禽鮮艷的羽毛。

  趙基對除了馬匹之外的其他禮物不感興趣,這些東西入庫貯藏后要么精工制成其他奢侈品,作為珍奇賞賜給文武有功之士。

  在要么直接在市場上流通,見識過世界繁華的趙基,對當世的奢侈品并不感興趣,毫無癡迷的苗頭。

  反而是匈奴各部進賢的駿馬,自然可以拿來進行良種繁育,利于國家長遠你。

  趙基親自檢驗每一匹進獻而來的駿馬,他不是很懂馬匹的詳細分類與區別。

  隨行左右也有精于相馬或養馬的牧民,每有一匹駿馬牽來,這些專業人士就立刻觀察,向趙基描述他們的觀點。

  進獻別的珍奇,就算以劣等貨色冒充珍奇,趙基也不是很在乎。

  而駿馬關系良種繁育、壯大,誰在這方面弄虛作假,趙基不介意摘下對方的腦袋。

  人的特長不同,就比如匈奴人,他們搜集駿馬、飼養、訓練的天賦幾乎是點滿了。

  這是腹地文武所不具備的優勢,府邸高門出身的官吏在搜刮、盤剝方面就很有天賦,特別是搜刮美女資源時,天賦能力不亞于匈奴人搜尋、培養駿馬。

  劉去卑見趙基很看重這些駿馬,也是暗暗記在心里。

  等駿馬檢查完畢,劉去卑詢問:“大司馬愛寶馬,可有遣使西域,重設西域長吏之意?”

  “自有此心,奈何西域遙遠,秦胡、諸羌作亂,道路中斷。”

  趙基語氣輕松講述自己的太對,恢復西域這件事情沒什么好否認、掩飾的。

  懸在邊郡頭頂,危害邊郡男女安全的是東遷的羌人,隨后是鮮卑人,西域方面難以崛起什么強勢部族,所以這種邊角料的主權,自然該宣揚。

  其實現在趙基就能通過朝廷委任西域方面的長吏;只是他暫時騰不出人手。

  漢地士人對西域有著一種憧憬,這不緊急是對西域的憧憬,而是西域更西邊未知世界的向往。

  所以西域哪怕遙遠,委派長吏時,被委派的人也生不出什么抵觸情緒。

  西域長吏是個很好的人流周轉池,自己這邊的人過去任職也不算委屈;也能將一些敏感的人員安置到西域,讓對方暫時避開中原的糾紛,得以置身事外,保留有用之身。

  環陰山武裝旅游活動結束前,趙基不準備委派什么西域長吏。

  特別是漢軍無法介入西域之前,西域各城邦、部落行國都是那種不甚乖巧的模樣。

  對漢恭順的也是小城邦為主,這些小城邦依賴漢軍制定的秩序,才能以較低的人口、兵力存活于西域。

  可偏偏這些小城邦無法影響西域,哪怕小城邦組成聯軍,在缺乏漢軍充當中堅骨干的情況下,這些小城邦聯軍不堪使用。

  因此提前介入西域,派過去的人肯定會受到威脅,或被殺戮,或被逼迫簽訂有損朝廷、幕府體面、威儀的協議。

  不管是長吏受辱被殺,還是簽訂不公平條約,這都會迫使幕府發動西域方面呢的戰爭,這顯然與趙基的規劃存在根本矛盾。

  劉去卑此刻詢問,見趙基并不否認對西域的想法,劉去卑更進一步詢問:“不知大司馬可有中意人選?”

  看劉去卑這模樣,趙基上下審視對方,故作新奇笑問:“莫非賢王有意于此?”

  “是,大司馬對小王有再造之恩。小王才干淺薄,觀望遠近,也就西域各邦國力孱弱,君臣民眾又最狂妄。小王不才,愿為大司馬分憂,攘除西域不臣不敬之邦。”

  劉去卑駐足,對著趙基拱手長拜,又苦著臉說:“今番追隨大司馬征討北地諸羌,然軍情走露。小王雖得大司馬信賴,亦深感惶恐。誠望大司馬體恤一二,小王銘記于心,永世不忘。”

  見劉去卑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趙基依舊拒絕:“西域長吏已有人選沒,不宜更替。不過賢王所慮,我也會慎重考慮。縱有變故,也會壓制范圍,不使擴大。”

  趙基說著伸出手攙扶劉去卑,劉去卑雖然很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可又不好違背趙基的意愿。

  被攙扶而起,劉去卑就說:“小王見大司馬愛好駿馬,小王不才,亦能有所收獲。”

  “不急于一時,眼前還要依賴賢王勸慰諸部,不使生亂。來年形勢再變,賢王自能置身事外。”

  趙基繼續安慰,劉去卑是他立起來的,自然要好好使用,哪能形勢不對,就跑到西域躲風頭,當土皇帝的美事?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虎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