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39章 一鼓摧破

  大營之內,趙基的車騎團隊反復沖擊后,已散成十余股,各自糾集守兵、敢死兵、義從部隊絞殺營內還在抵抗的鮮卑步騎戰團。

  趙基所在的車騎隊伍規模最大,又射殺三十余人后,趙基不得不棄弓,手持長槊跟隨戰車沖馳。

  基本上沒有鮮卑騎士能沖到他面前,而三面大纛就如進攻號角,三面大纛組成的核心車騎團隊經過時,守軍振奮激戰,鮮卑貴族縮頭縮腦混跡人群之中。

  只要是三面大纛所到之處,都能短暫壓制鮮卑人時期。

  我增敵減之下,使得雙方進攻欲望、效率差距越來越大。

  終于有鮮卑部眾抵擋不住,潰退后因負責督戰、彈壓潰兵、組織再攻的督戰隊轉身去救援騫曼,使得鮮卑潰兵終于可以一潰再潰,難以收拾。

  以至于趙基面前出現大段鮮卑人破壞后的通道,可以直突營外,追擊、收割潰兵。

  趙基卻忍耐住,依舊帶著核心車騎隊伍攪動大營。

  有南部的雪橇戰車…鮮卑潰兵就算人馬合一變成人馬,又能跑多遠?

  只要做幾個對比實驗就能清楚,馬匹載人的奔跑效率最低,遠比拉車低。

  而拉載雪橇,對馬匹的負重更小…負重小到一定地步,算上馬匹自身的恢復力,這會形成一個很驚人的奔襲、運動距離!

  就這樣,趙基不在乎營外的戰斗,更不在乎收割鮮卑潰兵。

  他只想帶著車騎部隊快速擊潰那些決死拼命的鮮卑戰團,越早結束戰斗,傷員越快得到救治,那整體損失就越可控。

  中軍功勛之士,只有他們活著,一步步占據有效的崗位,這才能逐步蠶食,控制郡縣地方。

  他們若是傷殘或陣亡,給與他們再高的軍爵,再如何恩補他們的子弟…也是無用,他們的功勛資歷是不能傳承作用于繼承人的,他們的作戰經驗與忠誠,更不是其子弟能比擬的。

  保住越多的中軍老兵,以后應對各種變數的底蘊就越雄厚。

  這一戰與膚施一戰不同,那一戰是必須要全軍拼命;而這一戰,奔襲擊潰步度根后,主動權就已經抓在手里。

  鮮卑人想速戰,這就是速戰的打法;如果鮮卑人想打持久戰,趙基不介意等到趙云、徐晃各軍抵達后一起決戰。

  他對騫曼的頭顱不感興趣…說到底,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是自己使用軍隊,還是軍隊在使用、依靠、利用自己?

  該流血就流血,不狠狠撞擊一下,軍隊結構無法有效沉淀。

  此刻趙基耐著心思,只是引領各軍驅逐、絞殺大營內的鮮卑步騎,他不參與后續的潰兵追擊戰。

  而在營外,張遼的戰場關注度跟趙基無法比。

  混戰之中他突入鮮卑精騎陣列中,只能追砍衣著華麗者,至于對方具體身份,他無法辨別。

  正是張遼在戰場上的關注度不夠高,騫曼也沒有特殊的身份識別特征。

  以至于各軍吏士都不知道騫曼死活,哪怕張遼所部砍翻王庭戰旗,依舊沒人清楚騫曼的死活。

  巨大賞格之下,他們追殺任何一個疑似鮮卑新國主騫曼的人。

  鮮卑人亦有獵首傳統…卻沒有發展出搶奪自己陣亡伙伴首級的文化。

  結果就是營外追擊戰打的并不順利,鮮卑人各部也不清楚騫曼的死活,稍稍能有重整隊伍的機會,就會組織起來反擊追兵。

  而追兵喜好獵取首級,這非常的耽誤時間。

  往往擊潰對面鮮卑人后就忙著收割首級,無法深入、連續追擊,使得鮮卑人撤離戰斗范圍后又能重新組織起來。

  混戰到日暮時,漢軍各部才陸續押解俘虜歸營,用拿來的首級、俘虜或馬匹來兌換相應規格的軍票。

  夕陽在側,趙基站在觀望臺最高處,營中各處俘虜充當苦力,重新恢復營壘結構,或搬運死尸、打掃戰場。

  還未入夜,第一批經過辨認的鮮卑人尸體就被集中堆放。

  地形太平了,土地又凍結,只能將這些鮮卑人尸體運到大營東北側的一個村落戍堡里。

  經過御寒資源回收的無首尸體重迭堆放在兩層圓木上,而其中身上插著‘趙侯用箭’的各種尸體則完完整整搬運到觀望臺附近。

  最初是十人一排,隨著人數增多,一個百人方陣形成后,又不得不擺放第二個。

  天色越發昏暗,這類被趙基射殺的尸體數量也累積到一百七十四具。

  數量之多,令俘虜后的鮮卑人也不再反抗什么,徹底算是認命了。

  再強的漢軍,也有疏忽攜帶、腐朽的一日。

  而漢大司馬正值青年,這意味著他們的往后余生里,都無法反抗這位漢大司馬。

  如今被俘,或許不是什么糟糕的命運。

  尤其是漢軍也會收治鮮卑傷兵,這極大的穩定了鮮卑俘虜的情緒…其實對絕大多數鮮卑部眾來說,如果早知道漢軍連鮮卑傷兵都肯收治,那他們根本不會拼命!

  當然了,這也是戰敗了,他們才會如此理智的看待這個問題。

  否則的話,反正敗了漢軍也會收治傷員,不殺俘虜…那憑什么直接投降?

  趙基待在瞭望臺最高處,他不方便行走,現在軍隊結構已經完善,也有各種經驗,很多事情不需要他親自處理。

  他只要待在這里,讓每一個人看到他,那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終于,第一批鮮卑人尸體堆積處點火了,可能是積壓太多的原因,火勢燃燒緩慢,生出各種濃煙被入夜后越發強勁的北風吹刮。

  趙基也進入瞭望臺三樓,他雖然沒有胃口,但也捏著山楂丸往嘴里送。

  大多數軍吏都已離開瞭望臺,去處理各項失誤。

  趙基這才有時間啟動凝神養氣,加速恢復體能。

  大約一個時辰后,追擊最遠的車兵集群也陸續結隊歸營。

  趙基走出瞭望臺,就見旺盛篝火處擺著一顆顆已經辨認的鮮卑貴族首級,這些首級額頭貼著紙條,寫著對方名字、身份、斬獲者。

  沒有看到張遼,趙基心中略不安,若無其事走到大帳之中,還是沒看到張遼,帳中軍吏紛紛起身:“大司馬。”

  “繼續做事。”

  趙基入座主位,也沒看到李應,就問:“可斬獲騫曼?”

  “據蕩寇將軍所部所報,蕩寇將軍擊傷疑似騫曼者,為左右所救,向東逃離,蕩寇將軍率騎追擊。”

  整理軍書檔案的諸葛瑾起身回答,又搓搓手,抓著毛筆繼續謄抄軍書。

  趙基見此也就點點頭,坐著不動,等候其他消息傳來。

  諸葛瑾飛快謄抄,將更詳細的粗略統計斬獲軍書遞送到趙基手邊:“大司馬,我軍俘斬不下五萬,幾乎全殲來敵。”

  “騫曼還活著,不能疏忽大意。”

  趙基回應一句,才拿起軍書閱讀,這次已經詳細到各營。

  大概幾天后,就能詳細到各百人隊;而各營、各隊,會有更詳細的斬獲記錄。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虎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