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53章 陽光城

  陽光購物中心已經開業了,這個商城十分龐大,主體全是由花崗巖和大理石建造而成。

  它坐落在德里的腳下,位于古爾岡區和新德里的中間地帶,位置挑選的相當不錯。

  因為古爾岡區有很多跨國公司或其他國家大使館,他們需要經常到新德里去,那就必將會路過陽光智慧商圈。

  這些精英、大公司的高管,都是有錢人,也是陽光商圈的目標消費人群。

  他們也正需要這樣一座購物中心,來滿足自己與日俱增的消費欲。

  陽光智慧城市非常龐大,不僅有商場,還有零次櫛比的寫字樓、公寓,甚至帶有人工湖的公園。

  人們被這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城市所驚嘆,于是干脆稱呼它為“陽光城”。

  字面意義上真正的城市,城中之城。

  這里號稱全亞洲最大的商場,以銷售奢侈品而出名,有四個樓層的品牌設計店,頂層是米其林星級飯店。

  開業的那幾天吸引了小半個德里的人來瞻仰它無與倫比的風貌,很多人被直戳天際、反射著陽光的的玻璃幕大樓驚的目瞪口呆。

  其實那些寫字樓和公寓有的還沒完工,最先開業的只是購物中心和部分娛樂場所。

  這種大規模的商圈建設,本就要分批次完成。

  主打消費的商場自然排第一位,畢竟早一天做生意,早一天賺錢。

  蕾拉也被大名鼎鼎的陽光購物中心所吸引,特地趁著下晚班的時間來這里逛逛。

  自從踏入陽光城的范圍,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馬路非常寬闊,比起新德里那邊的中泱圓環也不差,且非常干凈,沒有任何垃圾。

  她漫步在這里的柏油馬路上,甚至有一種在自家陽光酒店工作的感覺。

  嗯,都是蘇爾先生的產業,風格一致也沒毛病。

  街道上隨處可見各種連鎖品牌店,那種在新德里隔幾條街也難得一見的國外品牌店。

  蕾拉步行穿過一排排賣扎染圍巾、珠寶工藝品店和一群神色匆忙的背包客,到了陽光廣場附近。

  這里的人很多,甚至能看到太陽衛視的轉播車在這里采訪路人。

  兩邊的工藝品商店和高大的辦公大樓,在蕾拉看來就代表著城市文明的巔峰。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大城市的中心,高樓林立,麥當勞也不失時機的一腳插進來,仿佛為了強調德里現在是多么的國際化。

  只是在它還沒完工的時候,邊上的老爺爺也來了。

  這兩個競爭對手相愛相殺、不離不棄,量子糾纏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它們的出現告訴人們,新德里確實走在國際化的前沿,陽光廣場就是潮流中的排頭兵。

  蕾拉走進麥當勞,一個門衛向她敬禮,并讓她通過。他像閱兵隊中的士兵一樣,頭戴尖角帽,系著腰帶,穿著靴子。

  菜單上沒有牛肉,羊肉則被夾在漢堡里。氣氛十分歡快熱鬧,大家跟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與其他地方的麥當勞完全不同。

  在美國,麥當勞里多是一些孤獨的食客。而在這里,許多女孩身穿制服,她們大多是來自東北部,在餐廳里走來走去,等著顧客吃完后收拾托盤。

  蕾拉在一張靠墻的桌子邊找到了自己的妹妹,愛麗絲。

  姐妹倆相約今天出來逛街,麥當勞是她們約定的見面地點。

  縱觀整個陽光城,也只有麥當勞這樣的店,相對平價一點。

  當然,對大多數德里人而言,這里依舊屬于高檔餐廳。

  愛麗絲身材修長,比蕾拉膚色黑一些,穿著休閑棉布衣服,看起來和麥當勞的其他顧客一樣,十分休閑。

  她剛剛大學畢業,充滿活力。她匆匆吃完開心樂園套餐,趕緊嘰嘰喳喳和姐姐討論接下來要去的地方。

  蕾拉沒有點任何食物,只是一直擺弄著一個大杯加冰可樂。她凌晨兩點下班,三點半才回到家,所以黑眼圈很重。

  她比愛麗絲大幾歲,皮膚更亮一點兒,身材瘦削,留著一頭短發,身穿便宜的綠色上衣和牛仔褲,唯一可見的裝飾就是一對小耳環和指甲上又厚又紅的指甲油。

  明明在陽光五星級酒店工作,薪資也非常不錯,但她卻過的十分節儉。

  妹妹的大學學費,哥哥無所事事,幾個兄妹在德里的生活全靠她一個人。

  她沒有光鮮亮麗的裝扮,外表溫柔嫻靜,不像陽光酒店的其他女服務員,個個黑絲短裙大長腿。

  也不像時刻興奮的愛麗絲,蕾拉流露出疲倦,但很堅強。

  “也不知道我們什么時候能住進這里的公寓,瞧見外面了嗎?漂亮的就像在國外,人們說話都變得輕聲細語。”愛麗絲看著窗外眼神憧憬。

  “那你得首先找一份好工作,這里的房租可是很貴的,最便宜的都要上萬一個月。”蕾拉托著下巴,無聲的笑笑。

  “一萬盧比!”愛麗絲驚呆了。

  “酒店也是蘇爾先生的產業,聽說內部員工會有一點優惠。”

  “那也太貴了,在英帕爾足夠買一棟大房子。”

  愛麗絲嘴里的英帕爾就是她們的老家,是東北某個邦的首府。

  她們的父親是唐庫爾那加人,來自烏科魯爾地區,而母親來自邁林地區的考姆部落。

  對于坐在麥當勞里的人們來說,姐妹倆或許看起來有點兒像東亞人,又或許像尼泊爾人。

  然而她們父母的結合代,表了來自北方山區烏科魯爾的那加人與來自水稻之鄉邁林人的兩個不同種族的融合。

  也造就了此時坐在麥當勞里的外表與個性形成鮮明對比的姐妹倆。

  她們的父親是一個小政府官員,現在已經退休,她的母親在一所學校教印地文。

  在父母的熏陶下,蕾拉帶有混合部落的遺傳特征。由于部落間常有許多聚會,蕾拉就是在一片大融合的環境下長大的。

  當她還在讀書時,就與朋友游歷了位于尼泊爾邊境的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

  這次旅行也使蕾拉有了想要擺脫自己種族背景的想法,她不想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她想向前看,不想故步自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她現在還在家里的話,肯定已經結婚,可能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蕾拉在酒店的工作時間很長,幾乎沒有空閑。她每周要工作六天,一般都在下午3點左右會輕松點,因為只有那時飯店才會比較閑,她也才有時間。

  偶爾她也會留到很晚,比如昨天的晚班。白天的時間被她空出來,和妹妹一起逛街。

  她早就聽說了陽光城,卻從沒來過。兩人進入商城,慢慢的有了一絲困惑。

  周圍的人都是中產階級,毫無疑問他們很富有,但他們看上去并不像蕾拉在酒店里見到的會購買幾十萬盧比奢侈品的顧客。

  商店看上去也是普普通通的特許經營店,最后當她們問服務員路易登威在哪里時,才意識到她們犯了的錯誤。

  兩人走錯了地方,這里雖然從外面看像一個綜合商場,但實際上是由兩個相鄰的商場組成的,兩個都是屬于蘇爾置業集團。

  她們去的是其中的中低端商場,還有一個更豪華的奢侈品商場。

  它看起來就像五星級酒店,里面有噴泉、黃銅的欄桿,鋪著大理石地板。

  一樓有一個開放的休息廳,顧客可以坐在沙發上吃點心喝茶,這更讓蕾拉感覺它像是一個酒店。

  她們在商場上上下下,時而走樓梯,時而乘電梯,想看看傳說中的豪華商城會是什么樣子。

  周圍的奢侈品店顯得很空,她們決定進一家看看,那是一家保羅.史密斯折扣店。

  但姐妹倆在要進門的最后一刻還是扭頭走開,沒膽量進去。

  她們繼續沿著門廳四周的走廊走,自己都覺得困惑,為什么不敢進店里看看呢。

  在樓下的大廳,一個女孩正大步走在大理石地板上,她穿著高跟鞋,翹著臀部,身材高挑修長。

  當兩人更靠近一點兒,才發現原來她是在擺各種造型讓人拍照,這是一場時裝拍攝。

  蕾拉還在想自己為什么沒能進保羅.史密斯店,她是不常去品牌店,但好歹也是陽光五星級酒店的吧臺負責人,見慣了大場面,也從不會感到如此不安。

  不知怎的,她在外面更容易受環境影響,也更脆弱。

  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店里的每個人都知道她們買不起那里面的東西。

  而是在德里,這對她們意義更大,她們生怕別人會嘲笑自己沒錢竟然敢進這種地方。

  在西方,由于貨本的長期過剩,很多人可能對奢侈品都嗤之以鼻。

  奢侈品牌存在的時間已經很長,以至失去了原有的某種意義,但是在印度,奢侈品牌仍然代表著權貴。

  她們本來想去杰斯特咖啡喝點兒東西,但現在蕾拉不確定了,誰知道一杯飲料要多少錢。

  于是她們到奢侈品店門口周圍閑逛,盯著光鮮亮麗的櫥窗,盡量不要顯得太顯眼。

  “咦,那個好像是”蕾拉突然看見了一道眼熟的身影。

  “誰?”愛麗絲好奇的踮腳張望。

  前面有兩道人影慢悠悠的在奢侈品店附近出沒,不,準確的說是兩道被保護在中間的人影。

  那是蘇爾先生和寶萊塢女星塔布?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我在印度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