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89章 明爭暗斗

  “蘇爾先生,您需要紅高粱嗎?我家里的谷子,粒粒飽滿。”

  “蘇爾先生,您的工廠還招人嗎?我力氣很大,飯量很小,吃不了多少飯的。”

  人群七嘴八舌,不是推銷沒人要的紅高粱,就是祈求能獲得一份工作。

  羅恩高舉雙手往下壓了壓,周圍變得安靜,一雙雙眼睛看著他。

  “那兩個種子商不在勒克瑙嗎?”

  “不在,他們逃了!”有人憤怒的回答。

  “有找過市政廳嗎?”

  “他們正忙著換屆,沒人理我們,只說回去等通知。”

  “你們總共收獲了多少紅高粱?”

  “一萬噸左右。”這次是德瓦拉姆代替他們回答。

  “印度政府往年的收購價是多少?”

  “35盧比每公斤,不過紅高粱在印度并不受歡迎,所以有價無市。”

  羅恩點點頭,心里有了計較。

  以最低價算,這批紅高粱大概三千萬盧比。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薩蒂亞,后者正輕聲細語的安撫農民,努力的彰顯著存在感。

  “你們亞達夫家不是有牧場嗎?”

  “嗯?”薩蒂亞一愣。

  “紅高粱可是不錯的牛飼料哦。”

  “啊這.”薩蒂亞張大嘴巴,這盤子怎么到自己手里了?

  不過眾目睽睽之下,他能說什么呢。

  “牧場那里最多吃下兩千噸,用紅高粱喂牛還是太奢侈了。”

  “行,我就當你盡力了。”

  他這么說,反而讓薩蒂亞壓力倍增。

  “四千噸,真的不能再多了!”薩蒂亞滿臉為難。

  “啊好啊。”羅恩眨眨眼。

  他不知道對方緊張什么,他只是想掏手機打個電話而已。

  就在現場,近萬人的圍觀下,羅恩給查達打了個電話。

  紅高粱這種東西,也可以用來釀酒,啤酒、威士忌都行。

  查達的釀酒集團幾乎壟斷了北方邦的酒水市場,每年消耗的原材料驚人。

  他們有固定的供應商,不過羅恩親自打電話,那自然沒任何問題。

  查達會吃下剩下的六千噸紅高粱,不過是以市場最低價。

  即使這樣,獲知消息的農民,依舊喜極而泣。

  他們又蹦又跳,歡呼吶喊。

  最后又全都呼啦啦的跪倒在地,轉瞬間羅恩面前黑壓壓的趴了一大片人。

  這是在公路交叉口,前后不知道堵了多少輛車。

  無數人見證了這一幕,上萬農民都在朝站著的那個人行觸腳禮。

  “偉大的蘇爾先生萬歲!”、“太陽神萬歲!”.

  “蘇爾先生,您.您.”德瓦拉姆激動的語無倫次。

  如果印度次大陸多幾個像他這樣的人,哪還有他們割命黨什么事。

  不愧是蘇爾先生,北方邦的太陽!

  只三言兩語就解決了滯銷的紅高粱,非常有手段。

  蔥!橙!

  連帶著德瓦拉姆都有再次下跪的沖動,他心里除了佩服,就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三盧比一公斤是很便宜,但至少兩萬多個家庭有了維持下去的生計。

  大善人啊,難怪結婚會引起那么大的轟動。

  “具體的收購事宜,后面會有人來找你們對接。速度最好快點,別讓紅高粱都爛在地里。”

  “是,先生,今天回去我就辦這件事。”德瓦拉姆儼然一副羅恩狗腿子的模樣。

  這家伙果然沒有什么割命信仰,他已經在考慮轉投進步黨的懷抱了。

  太陽神的光輝不能只照耀東部,阿瓦德地區總該要分潤一點吧。

  想來蘇爾先生不介意,進步黨在北方邦其他地方發揚光大。

  略微交代了幾句,羅恩又轉身面對人群。

  “地里種什么不要聽種子商人的,問問政府,馬上國有種子公司就會恢復經營。”

  “濕婆神保佑您!”、“蘇爾先生,您要是首席部長該多好”

  羅恩揮揮手上車,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目送他離去。

  首席部長什么的,他才不稀罕,天天被鏡頭追著跑。

  當無拘無束的蘇爾老爺不香嗎,他更喜歡幕后流。

  “別哭喪著臉了。”

  看到薩蒂亞的表情,羅恩忍不住笑出聲。

  “您是不知道,家族的牧場,從來不舍得喂牛吃糧食,只有產奶的母牛偶爾才會有這樣的待遇。”

  “這都是小事。”羅恩給了他一個寬慰的眼神。

  薩蒂亞想說什么,但羅恩已經有了動作。

  他拍了拍前排的座椅,直接吩咐道。

  “阿尼爾,一周內讓安薩里家的人補齊收購紅高粱的錢款,否則就不要在北方邦待了。”

  “是,先生。”

  薩蒂亞眼睛一亮,原來是有人買單啊,那沒事了。

  他正瞧安薩里家族不順眼,這次被羅恩順手收拾,算他們倒霉。

  安薩里家族起源于阿瓦德地區的東北部,緊靠普凡查區。

  那個地方全是牧民,人口占比超過70,是北方邦著名的貧困區之一。

  安薩里屬于牧民中的“帕斯曼達”低種姓,梵語的意思是“紡織者”。

  早期的印度人皈依牧民,就是為了逃脫種姓制度的剝削。

  結果倒好,經過上千年的同化,牧民也講究起了種姓。

  安薩里家族在當地,長期受到高種姓牧民的歧視和剝削。

  后來他們干脆聯合整個帕斯曼達族群,開始反抗高種姓牧民,如阿什拉夫群體的統治。

  怎么反抗呢?當然是直接打槍!

  北方邦野生土制手槍太多了,沒人知道有多少槍支流落在外。

  安薩里家族最狂野的時候,敢在法庭上直接槍殺對手。

  當地法官和警察會把他們怎么樣嗎?沒有,關進去幾個月就放出來了。

  通過這種暴力手段,他們很快控制了伯爾加布爾地區,并且開始參與政治。

  嗯,沒錯,就是和社會黨聯盟的牧民群體之一。

  安薩里家族統治選區的辦法就是暴力,他們是北方邦最臭名昭著的黑幫政治。

  不僅僅控制權力,他們還在當地建立經濟霸權。

  印度70的地毯出口都來自加布爾區,其中最大的地毯公司就歸安薩里家族所有。

  “紡織者”開辦地毯公司,沒毛病,這正是他們種姓職業的老本行。

  安薩里家族控制了地毯產業鏈的方方面面,為此打造出了全新的“債務勞動”依附體系。

  他們不直接生產地毯,而是把工作交給分散的手工編織者。

  這些工人需向安薩里家族借貸購買原料,但這些原料也控制在他們手中。

  所以安薩里家族借貸給工人,不是給錢,而是給編織材料。

  工人產出的地毯再以低價賣給安薩里家族企業,形成代際貧困循環。

  這樣不僅有了利潤,還控制了數量眾多的工人依附在家族內。

  這些工人同屬于“帕斯曼達”種姓,卻被安薩里毫不留情的剝削。

  印度為什么無法迸發出強大的發展勢頭,無法完成改天換地的割命?

  因為壓迫不僅存在于不同階層之間,也存在于同一族群之中。

  安薩里這幾年起勢很快,他們不再滿足于東北部地區,還開始慢慢朝中部滲透。

  他們開始插手農業經濟,也就是種子商人。

  如果操作得當,農民會被他們掌控于指下。

  北方邦的最大的群體是什么?農民!

  掌控農民,就掌控了農村經濟命脈,就掌控了北方邦的大多數群體。

  但是農村經濟以前一直是亞達夫的地盤,核心版圖是甘蔗種植、制糖業和畜牧業。

  前任亞達夫死亡,瑪雅瓦蒂上臺,讓安薩里家族看到了契機。

  他們瞧不上薩蒂亞,于是所謂的聯盟名存實亡,他們開始朝農業經濟下手。

  這得到了瑪雅瓦蒂的支持,她和社會黨可是死對頭,巴不得亞達夫倒霉才好。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事,薩蒂亞對羅恩懲戒安薩里家族,可謂樂見其成。

  他心里隱隱有股快意,卻沒流露出一絲一毫的得意。

  羅恩把一切都看在眼底,但他不在意。

  安薩里家族在他面前連小卡拉米都算不上,揮揮手就會被扇走。

  如果對方敢炸毛,真以為他說的讓他們滾出北方邦是開玩笑?

  羅恩現在想的是那個德瓦拉姆,他身上有穆納的影子,甚至比后者更激進。

  進步黨現在已經拿下普凡查區,不過在北方邦中部和西部地區,影響力有限。

  這對于一個邦級的政黨而言,其實不夠穩妥。

  區域性太強,沒法獲得更大范圍內的政治認同。

  德瓦拉姆的出現,讓羅恩有了想法。

  只比較社會閱歷的話,他其實比穆納更成熟,經驗也更豐富。

  畢竟鬧過割命,見多識廣。

  他在底層農民中也很有聲望,從這次組織示威游行就可以看出來。

  那可是上萬農民,跨越一百多公里抵達勒克瑙,過程中隊伍竟然沒散,相當了不得。

  底層農民好啊,這正契合進步黨的路線,以爭取低種姓群體的支持為目標。

  德瓦拉姆所在的中部地區,如果能加入進步黨陣營,那后面打造多點開花的局面就容易多了。

  印人黨走右翼路線,有些時候太強勢,羅恩得留一手。

  他從來不把決定權放到合作對象身上,再親密也不行。

  在勒克瑙待了兩周,捋順這里的人際關系后,羅恩又啟程前往東部。

  主要是想看看瓦拉納西的酒店,現在到什么進度了。

  規劃工期是兩年,既到98年中左右開業。

  酒店設計時走的是宮殿風,融入了部分宗教元素。

  畢竟是圣城,還緊靠恒河,不搞些賣點那就白瞎了這么好的地理位置。

  只不過沒等他落地,一通電話又讓羅恩中斷了行程。

  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

大熊貓文學    我在印度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