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覺得讓衛東和程朗肯定有番對話。
想聽,又怕得罪了程朗。
其實坐在標致508上的兩位,都沒咋說話。
讓衛東是根本不在意什么金牌風水師,什么泄露天機之類的神神秘秘,甚至細思極恐他都沒去多想。
腦海里轉悠著剛才省里面叮囑他,說這次籃球賽他們就不去了,免得官方化,但希望他把這種粵港交流常態化,很好。
當時讓衛東就在琢磨好像有什么運動在粵東很流行的。
現在還是繼續想。
程朗端坐副駕,靜靜的看著前方,看周圍密密麻麻騎著自行車的市民,好奇的對轎車投來目光。
秦羽燁在后面悄悄移來移去,輪流偷瞄兩人表情。
副駕注意到,轉頭輕笑:“讓太命數大變,榮華富貴一生,要好好陪伴跟隨讓先生。”
秦羽燁當然聽過這位名頭,盡量矜持的頷首說好:“謝謝大師,我很明白我就是跟夫君的命連在一起,生死相依。”
讓衛東卻悄悄跟憨豆先生那樣撇嘴鬼臉學她語氣。
瑪德,要是老子崩了破產,你特么可能跑得飛起,沒準兒還會把海外資產都卷了去。
他現在對沈老三、董老二有了點相信,十一妹真還差得遠。
程朗看見他表情也不說,略笑。
等到轉進分公司旁邊的那座大學,讓衛東才簡單介紹:“要考慮到HK這幫籃球愛好者水平不高,所以這邊找的就是大學生隊伍,這樣才能打得有來有回,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交流熟悉。”
程朗跟得上他的思路:“我看見合勝的坐館也在隊伍里?”
讓衛東還是那句話:“還有十年回歸,要的是繁榮穩定,我更要兩地一家親,江湖人也要來出力。”
程朗想想說:“這個稍微有點難。”
讓衛東笑:“但也不是很難?”
兩人就笑起來,秦羽燁完全莫名其妙,但這全程的蜀地口音她又能聽懂。
那就保持興奮。
靠邊停車后比讓衛東還積極的去翻后備廂的幾個大包。
這旅行車的優勢可不是為了第三排多幾個座位,是能裝不少東西。
讓衛東還聽她指揮搬,程朗靜靜的站在旁邊看,他六十出頭,怕是在HK這么多年都沒干過力氣活兒。
再說他這仙風道骨的范兒,也不像讓衛東健壯敏捷的跟個搬運工力氣漢一樣。
不過很快,從車停下來開始就陸續有大學生跑步、騎車過來聚集,迅速匯集到上百人,歡喜的圍著讓衛東兩口子幫忙。
男跟男,女圍女。
讓衛東翻開幾大箱籃球鞋、球衣,眾人樂得都要炸開。
按球隊分發尺碼,然后不打球的也有普通運動鞋可以分,到處都是開心到爆的男生,在路邊并腿雙手高提鞋帶對齊穿孔。
但是和女生比還差點,那邊高興到炸裂。
因為秦羽燁打開的包包,全都是啦啦隊衣裳。
已經很注意比較保守,依舊很得女生們狂熱喜歡。
不啦啦的也有T恤。
迫不及待的就在車上蓋了塊布,輪流到里面換上。
秦羽燁還打開汽車音響放準備好的《Sunny》作為背景音樂。
女生們忙不迭的開始整裝列隊進入,開始蹦跶,明顯練過!
秦羽燁得意的指導要求外加恐嚇:“那邊的HK啦啦隊可是我親手教導的哦,看誰更厲害!”
于是周遭迅速從幾百到上千的學生在聚集圍看。
又有人從包里翻出做好的“1987粵港兩地青年籃球友誼賽”橫幅拉開掛起來。
讓衛東擺出教練的姿態,催促大家趕緊換好試試,磨腳嗎,適應嗎,練習下感受。
大多數人其實是不上場的,但都穿著新鞋迅速在周圍展開維護秩序,還有人機靈的去搬了個折迭椅來。
“老爺爺您坐。”
程朗就坐在場邊。
看起碼有兩三百雙沒包裝的運動鞋被來人領取換上,然后投入到周邊各種工作里。
超快的,大喇叭有人爬上樹用鐵絲綁起來。
一排人快速掃清有落葉垃圾的球場。
更有人拿著電喇叭在招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遵守秩序。
今天是跟HK來的青年籃球愛好者友誼賽,我們要團結第一,比賽第二,展現我們的優良風貌。
看著那些身上幾乎都是洗得發白的舊衣褲,有點蓬頭亂發,卻雙眼明亮的年輕人穿著嶄新的運動鞋,驕傲又積極的樣子,程朗雙手放在大腿上慢慢來回摩挲,好像掌心就越來越熱了。
其實又很快,那些HK野球隊都催著自己的導游回來,驚訝你們在提前熱身準備了!
趕緊七嘴八舌的張羅換衣服,緊張的盯著那些場上的身影。
這會兒的大學校園里還罕見體育館,都是露天球場。
周圍有幾級臺階的水泥看臺就不錯了。
雖然隔著這家大學校園外的江對面就是省體院,有五六十年代興建的體育館。
讓衛東還是選擇降低行政味兒,放在校園,影響他最希望影響的人。
來人也確實多,到四點左右已經擠滿了怕是有幾千人,周圍樓上都擠滿人,讓衛東看看那些磚砌的欄桿有點心悸,點了人叮囑,馬上有人飛奔過去開始到處勸離別擠壓。
程朗想端住那個仙風道骨的姿態,卻總是壓不住嘴角,轉頭到處看。
尤其是聽后面一堆聲音討論這個白發老爺爺是不是HK人。
看穿著就不一樣。
直到說可能是華僑,才忍不住轉頭用蜀地口音強調:“中國人,我是蜀川人!”
又引起一大片爺爺好的喊聲。
如果說二三十年后的大學生是清澈而愚蠢,這會兒就是質樸而聰明。
籃球賽更充分體現出人菜癮大。
這會兒的比賽規則是上下半場各二十分鐘,三十秒進攻時間,11罰球,最多四次暫停。
打得那叫一個人仰馬翻的錯漏百出。
讓衛東對自己球館這邊的水平心知肚明,早通知描繪給粵州這邊的高校生,尤其是跟自己打過球的做比較。
基本都是野生籃球愛好者,HK沒有職業聯賽,但有籃球總會推動的甲乙級聯賽。
不過就這么一座城,甲級隊基本就是幾家大公司或者有贊助的職工隊算老牌強隊,乙級隊則是各分區隊和新興隊。
讓衛東故意避開了這部分半專業球隊,集中在野球愛好者上卻搞出了那些甲級隊都難以達成的動靜。
每場一千元贏球獎,每周一萬塊冠軍獎,又帶到粵州來打友誼賽。
所以水平不會太高,但熱烈積極性絕對爆棚。
兩百多人包含了四五支能上場球隊,加上大量熱心球迷,看得那是握拳狂喊,跺腳高呼。
這種“西式”的奔放反應,又帶動了本來比較拘謹的內地大學生球迷,跟著高喊。
兩邊對角的女子啦啦隊更加吸睛。
印著“我粵州”“我HK”“我中國”字樣的黑色T恤在腰間打個結,和白色裙褲搭配,七八個女孩子整齊蹦跶的跳舞,還專心致志的頂著鼻尖汗珠要跳整齊;
HK的女孩子是從球迷女朋友和繽紛牛仔導購員里選出來,五顏六色的露腰背心,陪著側面開衩田徑運動褲,跳得凌亂些但更有活力,還動不動就尖叫。
導致上半場才打出三四十的比分,外圍已經擠了怕是有上萬學生,還有很多從其他院校趕來的籃球愛好者。
讓衛東拿著臺黑珍珠,跟其他分機相互交流,尤其是高樓俯看局面的隨時給出情況。
三四百名銷售公司人員、外圍兼職大學生也能成群結隊的在內外忙碌。
哪里擠得太厲害,就上人把那邊的觀眾稍微勸離下,換別人也來看看,不停勸導待會兒還有,連續兩場,然后還要吃晚飯,七點打第三場,不會站這么久的。
錯了,好多人從頭到尾站!
體育運動就是這樣,只要有歸屬選擇,那就一定有心理站隊,打得好壞都不重要,一定會緊張刺激的投入情緒。
第一場HK勝,雖然只贏了幾分,到處都在喊加油,粵州大學要贏呀,各種方言都在鼓勁。
根本不停歇,立刻開始第二場肯定是不同球隊。
但教練是公司里的前退役國手,跟飛燕廠那個女國手一樣,受傷無法再到地方單位打球,帶隊指導還是沒問題。
帶的球員里雖然也全都是大學生,但從省體院找了兩個控衛、得分后衛,個子不高肯定技術精湛。
這打起來就脫胎換骨,但在教練要求下又不顯山露水,稍微領先就放一點,把局面控制到最后險勝一分!
HK球員這邊激動得嗓子都喊啞了,周圍大學生們更是摩拳擦掌的恨不得自己沖上去,太緊張了!
看NBA到三十年后就會發現已經不裝了。
NBA那套靠裁判掌握松緊度來控制比分的玩法,保證盡量多打出些咬住比分的經典血戰,保證七場系列賽能打到三比三決天王山之戰。
因為都是秀。
商業聯賽的商業秀。
說全都是假賽有點夸張,但盡可能制造話題、懸念、對抗這套把戲,三十年后的觀眾都逐漸看出來。
八九十年還掩飾得很好。
讓衛東這會兒都不稀得找裁判來演這么復雜,就用球員和教練。
時不時用眼神跟那邊教練交流下。
這氣氛!
老亨、德叔他們好不容易被護著擠進來都看呆了,還脫了西裝跟著熱烈叫喊!
只有老李靜靜的坐在同樣靜靜的程朗旁邊看著眼前這場戲。
目光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