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買航母的時候,讓衛東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功效。
立領男好幾秒才開口:“你拿航母來什么?”
讓衛東不介意再裝個逼:“那邊沿線的碼頭、工廠、工地,都是我的,到年底我在那里會有一萬人以上的員工,但我在HK只做這個籃球館生意好玩。”
停頓下指指周圍:“花點錢買平安我無所謂,這是我不計較,沒必要為小事上心,但不意味著我沒能力掀桌子,和氣生財,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打打殺殺和江湖道義都是用來哄這么多傻子做規模的。”
就因為這個立領男的穿著還有氣質,不是那種莽漢樣,讓衛東才多說這兩句。
不求成為太平紳士,那對錢總該感興趣吧。
優秀的銷售人員哪怕面對江湖人士,也會精準的察言觀色,投其所好,好好上套路。
果然對方臉色變得比剛才聽見航母還大。
反而是那個紙折扇就顯得差不少。
“哦?那你覺得要怎么賺錢?”
讓衛東張口就來:“你收什么保護費啊,整整齊齊的工作T恤換上,我在HK各處搞比賽的時候,你上幾十個小弟做好秩序維護,我按照安保費用給你結算就是了,明明這么多正當生意可以做,非要搞得雞飛狗跳?”
幫派人士有點茅塞頓開,但又不屑一顧:“這才多少錢?”
其實已經躍躍欲試了,臉上還有點傲嬌而已。
讓衛東拉出榜樣:“九龍那邊的陳文亮,去年幫我出貨兩萬臺電腦配件到東南亞,拉集裝箱到對面我的碼頭,人家現在是要造萬噸貨輪的富豪了,你覺得這錢多不多?”
結果沒鎮住對方,只是第三次改變態度:“你跟新安在做生意?”
幸虧沈翠月科普過,HK就主要新安、合勝、17K三大幫派體系,分支很多,但追根溯源都在這里面。
讓衛東搖頭:“我跟誰都做生意,我代表內地…”
話都說到這里了,讓衛東就像那幾個集裝箱廠的業務員一樣,就是有無與倫比的底氣:
“買條航母花不了多少錢,但能養這么條船,擺平周圍所有事情,還養得起碼頭,那就是必須有官方的關系,現在八七年了,還有十年,官方必須穩定繁榮的收回HK,你知道我什么意思吧?”
好歹看過那么多港片,還是知道對幫派來說,北方內地是什么分量。
反正誰也沒授權過,但讓衛東就是敢打著這個幌子。
這下立領男和紙折扇都不得不一起震驚:“你是大陸工安?!”
讓衛東笑:“工安算什么,有空這周跟我去粵州打比賽,然后到鵬圳看看我的廠,你們就知道了。”
主要還是他那種不屑和淡然裝逼的氣質,徹底鎮住對方:“我…我們有案底去不了。”
讓衛東本來想表現出諸葛亮的那種勝券在握,但實際上沒那么儒雅,反而更像藐視規則的流氓氣:“隨便找幾個沒案底的去看啊,是叫你們的人手當安保,不是什么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的。”
立馬點頭說好。
甚至沒過多會兒就派人把那兩萬港幣的保護費給送回來。
沈翠月得意得不得了!
回家的時候已經忍不住在副駕抱著娃哼哼唱唱。
讓衛東鄙視她:“你以為是好事?以前可以隨便走在路上、步行上下班,現在必須開車保證安全,不能隨時安全的過日子,這人生體驗感都要打對折!”
沈老三現在已經是被罵時都能跟著罵聲節奏擠眉弄眼的混不吝。
充分體現了恃寵而驕的態度。
讓衛東還不太能懂男女之間這些微妙的變化。
但男人之間那就太懂了。
哪怕發哥今天趕戲沒來。
回到家不用賣車就先踹飛沈老三,哄睡了女兒,鎖上露臺門才拿黑珍珠給老方繼續談話。
老方也先問江湖上的事情。
讓衛東不得不原原本本交代沈翠月的來歷,但還是藏起了石頭和毛兒:“我個人沒有任何這方面的經歷經驗,但她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所以更信奉江湖那套,我來了HK之后也發現這邊有這個特色,本以為可以完全回避,結果還是要牽扯上…”
一直以來讓衛東做事做人的態度就是坦誠,極度的坦誠。
我就是偷偷賣臘肉起家,賣相機,賣小食品,然后慢慢把賣鈦錠都能公開化。
因為在稅務大院就很明白,一個數據作假,必須要整個賬本都作假,最后付出的代價,遠比那點作假的收益高。
尤其是面對老方這種眼神犀利,思維縝密的大佬,人家才是正兒八經負責過特殊工作的高手。
讓衛東清楚自己只是吃了天眼紅利和抉擇正確的金手指,千萬不要在這種純操作上耍花樣。
老方果然靜靜的聽,偶爾開口:“杜洪義是合勝今年的坐館,他們之前以販獨、賭博和保護費為主,前年被禁毒重創后,就收縮到只有保護費,因為賭博被17K搶了不少,他現在確實在到處尋覓財源,你這個點選得不錯。”
讓衛東還是盡量復述了當時的對話,因為他都覺得不能讓老方判斷錯誤。
果然聽見他說自己恐嚇對方還有十年,之后必須回收穩定繁榮時,老方先大笑:“對對對!這個態度很對…”
然后又罵:“誰教你這么說的!…好像也沒錯,你該再狠點,拿個證給他看!我給你找個證…”
十年,還有十年才回歸,其實很多人就像從沒想過每個人都會死一樣,覺得這事兒很遙遠,就沒有細想過。
內地只覺得那是個美好的資本主義地方,港片發源地。
HK這邊則眾說紛紜,能這會兒就下定決心離開的都是少數,都還處于再觀望下的階段。
讓衛東和港商們打交道做生意,其實都惴惴不安十年后到底會怎么樣。
只有讓衛東簡單清晰的給出答案,穩定繁榮的回到祖國懷抱。
這兩個詞是后來內地人無比熟悉的兩個定義,必須在回到懷抱這個前提下。
公開這么說,報刊、電視這么說很常見。
但在私下,尤其是對江湖幫派這么說,極其罕見!
沒想到讓衛東居然又推翻老方的思路:“我不能說我是官方人員吧,就得是含含糊糊的背景深厚,這些人反手把我舉報給了港方怎么辦,我是要在HK發展體育事業的。”
老方也不堅持:“哦哦,你還有這層考量,這體育真的能做嗎?”
讓衛東相當肯定:“能,而且經過他們幾個今天的努力,我有了新想法…”
老方想起來:“剛才電話最后你說你想通了什么,跟這個新想法是一體的嗎?”
讓衛東笑:“嗯嗯,有點關系,譬如我帶著HK籃球隊去跟粵州打,輸贏不重要,聯絡感情,了解內地,也展示了球衣球鞋,譬如在粵東高校是不是可以賣這類東西,賣得好了吸引這些外國品牌來內地開廠生產,但我們擔心這些外國品牌壓制了國產品牌的發展,對不對?”
老方很細致的傾聽:“嗯,你說。”
就根本不打斷。
“我想通的是,首先國產貨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他們懶于開發改進,需要有國外品牌來刺激觸動下,所以適當的賣點外國貨沒問題,其次重點在于我們應該幫助外國貨盡量價廉物美的生產,把他們在全球銷售的量都放到內地來生產,這不就是您要求的工業為主,外資為主,外銷為主?”
老方一聽就懂:“用國內大市場作為幌子吸引他們,但實際上促進的是外銷?”
讓衛東嗯:“外銷怎么銷?兩點,HK本地我帶業務員和籃球愛好者來協助他們賣更多,就是利用這個籃球館作為基地,然后等這個籃球隊運轉好了,港澳臺去打,帶著這些品牌一起拋頭露面打廣告,是不是能促銷?擴大到東南亞各國,甚至亞歐各國去打些比賽擴大品牌知名度,賣得好了是不是就要加大量生產,恰恰為了國內大市場建立起來的產能就可以補上。”
老方哈哈哈的笑起來:“這個思路很獨特也很活躍,我看行,完全可以搞起來!”
讓衛東也點頭:“沒什么成本的,當然HK本地籃球水平還很低,我還是要寄希望于六月到花旗的NBA選秀去找幾個落選的高手,那都能吊打周邊,要是以后能逐漸歸化到HK,才是左膀右臂的大將!”
老方納悶:“你為什么不從內地找呢,我看很多音樂家、演奏家都跑HK樂團去了,打籃球的也可以給你找幾個?”
讓衛東心動了下還是拒絕:“第一國內籃球水平也不是吊打的那么多高,第二內地來的球員不會獲得他們崇拜追隨,我還是找花旗…主要是不會引起這邊警惕我。”
這個思路沒錯吧。
二三十年后的內地網友都知道,就算回歸后HK都還有很多大嚶余孽。
更別說九七之前的HK了,斗爭非常激烈。
可他隨口說來,就顯得有非常非常高的大局觀,根本不是渾渾噩噩的那種身在局中不知天高地厚。
這是非常主動的在遮掩身份做工作。
所以老方停頓了下點頭:“那你把幫派社團的工作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