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一十四章 互換

  亞瑟·萊文森(ArthurD.Levinson),也有翻譯成阿瑟萊文森或者阿特萊文森。

  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為所知的名字。

  普林斯頓大學生化學博士。

  曾經讓瀕臨倒閉的基因泰克起死回生,市值從130億,成長為如今市值千億的巨頭。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蘋果董事局的局長。

  老子看過你的自傳!

  提起蘋果,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喬老板。

  嗯,這個時期乃至十年后都是如此;不過十年后,喬老板被提及的次數會越來越少,人們更多的是談論喬老板的繼任者,蒂姆·庫克。

  蒂姆·庫克沒啥可寫的。

  喬老板嘛…

  其實也就是那樣。

  iPhone自他手發揚光大,但他實際上,只是一個執行者。

  而蘋果真正的掌舵人,其實一直都是眼前這個看上去身材高壯,略有些發胖,長著一張圓圓的臉,帶著一副眼鏡,一頭棕黑頭發的中年男人,亞瑟·萊文森。

  他未來會有一本自傳,記錄了他在蘋果的日常。

  肯定有夸張,就好像喬老板傳一樣,里面有很多文人的臆想以及虛構的內容。

  他現在還是基因泰克的CEO,但明年就會辭去這個職務。

  亞瑟·萊文森從2000年起就擔任蘋果的董事會董事,主要服務于蘋果董事會內部的三個委員會。

  審計、財務和管理委員會。

  他是喬老板非常堅定的支持者。

  02年,喬老板回歸之后,蘋果業績并未達到預期,市值一度跌落。

  董事會對喬老板也是疑慮重重,但亞瑟·萊文森卻堅定站在喬老板一邊,各種幫助,才使得喬老板有足夠的精力來完成他對蘋果的GG。

  只不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喬老板的身上。

  作為輔佐的萊文森,反而不為人所知。

  他明年將會競爭董事局主席的職務…

  那他來這里?

  劉進,隱隱約約,有了一些猜測。

  帶著小馬哥和萊文森走進二樓書房。

  看著巨大的,如同一個小型圖書館的書房,小馬克格外羨慕。

  這書房的面積,足足有兩百個平方,是打通了兩間屋子構成…內外兩個房間,大房間里擺放著書架和一張四米長的書桌,上面有打印機和電腦,還有各種工具。

  小房間是劉進寫作的地方,連通陽臺。

  三人在小房間里坐下,劉進取來了雪茄和威士忌。

  萊文森坐下之后,一如他在自傳里寫的那樣,雷厲風行。

  他沒有客套太多,而是對劉進道:“阿摩司博士,我知道你在03/04兩年,收購了不少蘋果的股票。我想知道,你手里目前有多少?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溢價收購。”

  “萊文森博士,您怎么知道我收購了蘋果的股票?”

  劉進用噴槍烤制了一根高希霸導師,然后取雪松木火柴點燃雪茄,遞給了萊文森。

  他對萊文森對他的稱呼,很滿意。

  Dr.阿摩司!

  還沒有人這么稱呼過他呢。

  嗯,兩輩子!

  所以,禮尚往來,他也用同樣的稱呼稱呼萊文森。

  他的自傳里這么寫道:我一生中最驕傲的時刻,并不是基因泰克死起回生,也不是擔任蘋果董事局主席的那一刻,而是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時候。

  除此之外,就是在赫賽汀研發成功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驕傲。

  這是一個學者型的成功人士。

  劉進稱呼他為Dr.萊文森的時候,他的嘴角明顯有些翹起。

  現在,是兩個博士之間的談話。

  小馬哥可以閉嘴了!

  “你知道,我有很多頭銜,羅氏的董事、蘋果的董事、谷歌的董事、基因泰克的CEO。

  我也有很多朋友,想要打聽一點消息,并不困難。

  我知道阿摩司博士你對蘋果很有興趣,在03/04年間,通過匯豐銀行吸納了很多蘋果股票,我預估了一下,百分之零點八,應該有的吧,市值目前應該價值十三億美元。”

  劉進又點燃了一直雪茄,遞給了小馬哥。

  他心里咯噔一下。

  萊文森預估的,八九不離十。

  繼01/02年抄底收購了蘋果股票之后,進入03/04之后,蘋果的股票雖然在緩慢增長,但起伏不定。主要是當時的喬布斯正在調整蘋果的方向,只能穩定局面,所以沒有迅速發展。

  當時劉進沒有再找馬太奧,就是喬安普介紹的那個經紀人繼續收購。

  因為他當時預估了一下,他在01/02年收購了三千萬美元的股票,已經占居了蘋果股票的百分之二。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如果繼續從馬太奧那邊收購,很可能會驚動蘋果高層。

  于是,他終止了和馬太奧的合作,轉而通過哥哥介紹的經紀人,通過匯豐銀行收購了五千萬美元的股票。不過當時,股票的價值已經上來了,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07年,蘋果iPhone發行,蘋果公司進行了一次資產重組。

  劉進從馬太奧手中收購的百分之二的股票,已經降到了百分之一點一五,而通過匯豐收購的股票,則降低到了百分之零點七六…但價值,卻翻了三十多倍。

  他手里的股票加起來,估值超過三十億。

  當然,這筆錢,沒人知道,福布斯也不是太清楚。

  沒想到馬太奧那邊沒有走漏風聲,匯豐卻出了問題。

  不愧是你啊,老二五仔了!

  “我通過匯豐,一共收購了百分之零點七六的股份,不到十三億。”

  “阿摩司博士,我們都是體面人。

  我就開門見山的說吧,我準備明年競選蘋果董事會主席一職。

  我需要你的股票,我可以溢價,十五億收購!”

  老家伙曾以三億五千萬美元,搏了蘋果三百六十多億美元的股票市值。

  好像也就是在他進入董事局之后的事情。

  估摸著這個時空里,由于劉進的出現,讓他并沒有拿到足夠的股份。

  別小看百分之零點幾的股份,原時空萊文森坐穩蘋果第一大個人股東的位置,也不過是百分之零點幾的股份而已。而蒂姆·庫克,好像也才是百分零點二左右。

  如果早幾年收購,萊文斯可能真的只需要動用幾億美元就能解決問題。

  可現在…

  道瓊斯工業在降低,納斯達克的影響卻不大。

  萊文森估摸著是想要從基因泰克抽身出來,畢竟基因泰克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

  他需要新的賽道。

  劉進沒有急于回答,而是閉上眼睛,默默思考。

  他努力回憶萊文森自傳里的細節,只是時間有點久了,哪怕是他過目不忘,記憶力驚人,也有些模糊了。

  這老家伙手握四大公司董事,同時還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

  劉進依稀記得,他手里有亞馬遜的股票和通用電氣的股票…

  慢著!

  通用電氣?

  劉進睜開眼睛,“失陪一下。”

  他走出小書房,在外間打開電腦,查閱了一些信息。

  而后轉身回屋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身體微微向前傾斜,笑著問道:“萊文森博士手里,應該有亞馬遜和通用電氣的股票,我應該沒有說錯吧。”

  “怎么,阿摩司博士有興趣?”

  “我是個作家,對亞馬遜的數據非常看重。”

  “可通用電氣…據我所知,目前的情況非常糟糕。

  你是《大空頭》的作家,應該清楚,如今經濟危機的風險并沒有過去,雖然阿美莉卡政府和歐洲三大央行在努力救市,但是…接下來,道瓊斯工業股指的前景并不美妙。”

  “可是我對阿美莉卡有信心。”

  你們,一定會跑出去割韭菜的!

  萊文森閉上眼睛陷入沉思。

  劉進也不著急,因為根據他的那本自傳,此時的萊文森更看好科技股,試圖從工業股抽身出來。

  通用電氣的股價,已經跌至十美元關口。

  給人的感覺是,日薄西山,茍延殘喘。

  萊文森要做蘋果的掌舵者,所以他的精力必然要集中。

  他在書中是這樣寫的:一個智能化的時代正在到來,誰掌握了科技,誰就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在當時,我的目標集中在了谷歌和蘋果上。

  很幸運的是,我成功了!

  但他也寫道:我最大的失誤,是在當時忽視了通用電氣的魄力。

  我并沒有意識到,通用電氣在當時,也在籌謀轉型…于是我把手里的通用電氣股票,和杰夫進行了置換。后來證明,我的這次置換并不算太失敗,只是…

  只是他沒想到,通用電氣起死回生,在二十年后變成了兩千億。

  亞馬遜只是幌子!

  劉進真正想要的,是通用電氣。

  “可以,具體方案,我們可以讓下面的人進行商議。

  我的要求很簡單,保密,還有盡快。”

  “成交!”

  怪不得他今天坐著小馬哥的標致607過來,估摸著他這次來法國,都是秘密前來。

  他在蘋果董事局的競爭對手,可并不算少。

  此時的小馬哥,還不是未來那個叱咤睥睨歐洲政壇的小馬哥。

  說是銀行家,其實就是掛在羅斯柴爾德銀行旗下的一個金融掮客而已。

  好聽一點,項目經理。

  最重要的是,他才剛就職。

  似接待萊文森這樣的事務,劉進覺得,如果不是阿塔利委員會牽線搭橋,根本輪不到小馬哥。

  小馬哥是雅克·阿塔利的私生子嗎?

  否則,阿塔利為什么這么幫他?

  他坐在沙發里,謹慎而小心,不敢多說一句話。

  眨眼間,一筆價值15億的交易就已經談成了,后期具體的操作,那是很具體的事務,可能還要繼續談判,但大體上,這個交易已經成了…

  阿摩司這家伙!

  小馬哥羨慕到雞兒疼。

  接下來,劉進挽留萊文森在莊園吃了一頓中餐。

  他的私人飛機會在下午起飛,所以就提前走了。

  不過,劉進把小馬哥留了下來,讓特納安排了一輛車,輕車簡行的送萊文森去圖盧茲機場。

  搞得好像特工一樣!

  隨后,劉進打電話給喬安普和梅拉、克羅艾。

  以喬安普為首,梅拉、克羅艾為輔的一個三人談判團就形成了。

  下周,他們將在倫敦和萊文森的團隊進行具體的磋商,然后簽訂合同,完成互換。

  而劉進和萊文森,都不會再談論此事。

  完成這次互換,劉進手里還有百分之一點一五的蘋果股份。

  按照蘋果的發展,未來蘋果還會進行重置,他手里的股份會繼續縮減,到2024年,估摸著會降到百分之零點二到零點三左右,估摸著價值會在二百億到三百億之間。

  嗯,差不多可以了!

  他又不想管事,他只想要分紅。

  而且,蘋果也不會允許他一個華國人,成為董事局成員。

  不僅僅是蘋果,歐美的大公司都是如此。

  華國的企業投入再多,股份再多,休想獲得管理權。就算拿到了管理權,人家說廢除就廢除…就比如意大利的黃金法案!政府層面的事務,他也控制不了!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我在歐洲當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