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本章設定較多,不在意可跳)
“櫻,學園那邊需要我去一趟。”
站在屋子的玄關處,雁夜拿起他的那柄長刀,神情顯得有些悲苦。
自己到底是不想要去理解,還是做不到理解這件事呢?
間桐雁夜不清楚自己為何對于櫻的種種行為,有著如此的不理解。
不論是不久前在間桐宅發生的那一次會議,還是櫻對于未來的選擇。
這個男人全都不能…不能接受。
櫻似乎在走一條很危險的路。
這就是間桐雁夜憑借自己的直感,所能覺察到的事情。
雁夜的余光越過客廳內的遮擋物,看向那個跪坐在墊子上的老人。
櫻看開了一些事情,這令雁夜心中不能不感到寬懷,但也感到憤怒。
即便是對方已經抱有贖罪的念頭,而在櫻計劃里也會將他利用干凈。
但是…
“覺得櫻不像櫻了嗎,雁夜叔叔?”
紫發的少女在成長后僅僅比間桐雁夜矮了一點點。
間桐櫻走上前,替自己的叔叔理了理有些發亂的羽織。
“不,櫻變成怎樣都好。”雁夜的神色變得嚴肅,“只要是櫻自己選擇的,我都支持櫻。”
“是嗎…雁夜叔叔還是和以前一樣呢。”
間桐雁夜的話似乎讓間桐櫻同樣有些感慨。
她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種溫馨的幻覺,自己再次變得那么瘦小,而雁夜叔叔則重新變得高大起來。
空氣變得有些寂靜,雖然站得很近,兩人卻都各自沉浸在了自己的回憶里。
“總之,不論櫻接下來打算做些什么,我都可能暫時保護不了你了。”
不過,原本打算繼續囑咐幾句的絮叨,在雁夜回憶起第一天的那一抹月光而止住。
毫無疑問,櫻如今已經有了足以保護自己的力量了。
而也正是依托于這個理由,雁夜才得以離開的——
他已經越來越傾向于間桐雁夜了。
不只是記憶,甚至身體也會隨著自己已經錯亂的靈魂,顯現出傷痕。
這個孩子長大成人的記憶,如今都漸漸在這具身體里淡去。
如果不是那一縷刀光,令雁夜難以忘懷的月光不住地提醒他自己的由來,雁夜數次都要步入“死亡”的邊緣了。
雁夜并不想這樣說,但他的心象正在試著反過來影響這個世界本身。
此刻的雁夜無疑是有真正的“天命”在身。
“如果不是面對的是已經長大的櫻,也許我已經死掉了吧。”
獨屬于間桐雁夜的人生,如同鬼魅般一直在這個人周身游蕩,而在櫻要走了他的令咒后就更是如此。
不論是哪一個命運,它們都渴望著雁夜的死亡。
希圖借此支配間桐宅,令其中的陰影從未來的歷史中向過去蔓延。
“雁夜叔叔,你不會死在船上的吧?”
櫻直接道破了雁夜的想法——
相較于自己一直在嘗試尋找機會,雁夜叔叔更多的是一種拋棄了思考的姿態。
而這種想法并不難理解。
如今間桐臟硯理論上未死,而間桐櫻也還幸存。
命運想要的是借助雁夜的死,來達成四戰的末尾或者五戰的開始。
而只要雁夜做出最為極端的、不能圓回的錯誤——比如死在不該死的地方,那么櫻就一定能突破自己的命運了。
如果殺死海魔的不是Saber,而是自己呢?
如果取得圣杯的不是切嗣,而是自己呢?
不論自己是否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但雁夜有把握令這份歷史慣性絕對走不回他曾經的正軌中。
這也是櫻不愿和雁夜多談的原因,她已經接到了林升的命令了。
不論是四戰還是五戰的歷史慣性,對其進行絕對的偏離,都是不可行的。
因為這涉及到是否能直接認為這個宇宙,就是最開始的宇宙的原因。
不同于其他存在可能被歷史慣性影響。
不論是原本的大櫻,還是如今已經長大的小櫻,理論上并不該存在的她們,絕無泄露情報的可能。
而考慮到完整計劃的確需要間桐櫻的配合,她們比其他人知道更多信息。
不久前,林升的聲音曾在間桐櫻的耳邊響起,告訴她這有些殘酷的現實。
“考慮到這個宇宙如今有許多偏離了歷史慣性的‘強者’,我們的確有利用歷史慣性的必要。”
“用型月宇宙的話說,這是一個將我們所在的宇宙,和除了這個宇宙外所有宇宙,進行置換的大魔術。”
在同意這一點上,林升和柯南除了情感上接受程度不同外,理性上的選擇都很統一。
因為這個宇宙的“強者”實在是太多了。
固有結界外如今是什么情況沒人知道。
即便梅林保證寶石翁不會泄露這邊的情況,但其他人呢?
如今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只進不出的“信息黑洞”。
聯盟不僅沒有什么方法對外界進行觀測,考慮到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聯盟一開始就在一些人的目光下。
“我們有必要消除這些意外因素。”林升的話讓間桐櫻感到一陣寒意。
破限之力對于聯盟來說就是取亂之道。
如果沒有這些隨意下場的“強者”,聯盟對于這個宇宙的工作,本應該可以很順利的進行的。
歷史慣性和編纂事項的區別之一,或者說最重要的區別就在這里。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主枝”,哪一個才是能被機制所認定的維護事項,這無疑是由歷史慣性來確認的。
“只要我們這一個宇宙,被歷史慣性足夠多的承認,甚至主動增強它的部分。”
那些不符合歷史慣性的事物就都會消失。
換句話說,如果成功,聯盟將會做出比那個迦勒底還要極端得多的事情。
任誰第一次聽到這和“抹除多元平行宇宙體系”無異的發言,都會覺得異想天開,或者脊柱發涼。
“當然,我們不可能成功。”林升的下一句總算讓間桐櫻松了一口氣。
因為從林升的描述來看,這實在是太有可行性了。
也許聯盟不知道怎么用效應來改變或者增強歷史慣性。
但是那個迦勒底不是已經借助圣杯做到過一次了嗎?
“因為你不會同意的,櫻。”林升笑了笑,“柯南那個家伙也說我這個方法,有點太極端了。”
但下一刻,林升的表情嚴肅起來。
“不過,我們要讓其他人覺得我們是認真的。”
核威懾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令敵人確信如果自己做了某件事情,那么對方一定會按下那個發射按鈕。
“這個計劃起碼要完成99,甚至在那些人跳出來以前,就要當作百分之百去完成。”
間桐櫻只有一個疑惑:“如果那些人仍然不愿意妥協呢?”
和常規的核威懾不同,歷史慣性無疑是不斷地在向前發展的。
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個只有一次發射機會的核彈。
“那你就要把它真正完成。”林升的回復并不留有余地。
說句實話,對于這個型月宇宙001,林升發自內心地感到失望。
他們面對的情況比曾經本宇宙好上無數倍。
從這個宇宙有著如此之大的“自由度”來看。
藤丸立香的計劃也許沒能完全成功,但結局也絕不是一個壞結局。
“我想這也是她放心離開的原因之一。”
林升可以想出無數種讓這個宇宙變成類似“幻想嘉年華”那樣幸福的方案。
“圣杯沒有限定你得到它的方式,只要儀式最后順利完成,它就會出現。”
“也就是說,理論上所有的‘強者’,可以真正地分享無數個愿望。”
“英靈座始終存在,需要獻祭的只是投放下來的英靈的龐大魔力。”
“他們大可以在最后將所有犧牲者重新復活,甚至直接從星之內海或者世界的外側撈人。”
“而即便是任由著原本的歷史慣性前進,得到的結局也不算壞。”
起碼,絕不像切嗣在夢中見到的那么壞。
“所以,如果他們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止這件事,而是都想著其他人出手,或者認為聯盟絕不會這樣做的話。”
“間桐櫻,聯盟的命令是,你就啟動它。”
“結果會發生什么?”間桐櫻問道。
“除了四戰和五戰外的歷史慣性,會全部消失掉。”林升給出自己的判斷。
間桐櫻并不是同情心泛濫的人。
但姐姐,也就是大·間桐櫻曾經在閑聊中提起幾件事——
比如她曾經給過一個平行宇宙的自己好結局這件事。
“那——那些得到了好結局的宇宙呢?”她繼續問道。
“我不知道。”林升并不是在敷衍間桐櫻,“實際上,根據聯盟的推測,這樣做會直接使得機制出手,殼會消除掉全部不符合其內容的事物。”
“理論上,連聯盟也在范圍之內,但我們會暫時與殼分離,作為一種‘可能性’在虛數空間存在。”
“那些——”
“那些‘強者’做不到,”林升解釋道,“因為聯盟不是逃到虛數空間,而是借著虛數空間掩飾自己的‘分離’。”
“具體解釋起來很復雜,但如果他們那樣做,他們會真的消失——因為在歷史慣性里,他們從未這樣做過。”
“此外,由于這件事同樣是歷史慣性借助了效應的力量,這會類似像預言機器——我的意思是,這會成為一個不能否認的基準點。”
“而如果你按下按鈕,那么阿賴耶就會成為類似編纂事項或者人理的存在,祂不會反過來否認這件事的。”
間桐櫻有那么一瞬間真的想按照這個計劃這樣做。
她原本還覺得為那些“好結局”的宇宙而遺憾,但如今這個結果卻又讓她覺得可以接受了。
不同于間桐雁夜只在意她自己,間桐櫻心中更贊同的是對于正義的推行——
即便那無疑會造成一些犧牲。
雖然這和型月宇宙的人大都喜歡走極端有關,但更多的是,間桐櫻的確有一種類似的感覺。
這種“強者”肆意操控弱者的感覺,依托于個人的喜好和意志塑造宇宙的做法,的確令人感到厭煩。
其中的區別,大抵就是面對個人的作惡和自然的作惡的區別。
這無疑是一種“速勝”的打法,砸碎一個舊世界,然后重新建立一個新世界。
實際上,如果聯盟真的提議這樣做,說不定得到的支持還會比現在想要兩全其美要更多。
畢竟——誰想要和自己認為的敵人兩全其美呢?
“因此,你也需要注意到主動推行這一點人——起碼阿賴耶一定不會反對這個計劃。”林升提醒道。
而且,他緊接著就說出,一定會讓間桐櫻打消主動實施這個計劃的消息。
那就是這件事所需要付出的犧牲。
“你、另一個你、間桐雁夜…如果你真的實施了,除了聯盟本身的人員,你們絕不可能幸存。”
“因為阿賴耶不可能放任在‘重啟’前的人員存在,也就是說,到了那個程度,你們只能離開這個宇宙了。”
還沒等間桐櫻下意識地流露出欣喜的神情,林升就補充道:
“而在你們的起源沒有于本宇宙編好,信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你們會隨機跌落到另一個殼宇宙。”
林升一定要保證每一個執行這個計劃的人,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犧牲。
雖然情感上因為厭惡想要這樣做,但就像那句“腦袋可不是韭菜,割了就長不回來”一樣。
“這件事如果真的被完成,那么是一定沒有后悔的余地的。”
實際上,除了并沒有告知間桐櫻:
隨機跌落的那個宇宙,可能并不隨機,也非型月宇宙;
負責拿到圣杯并有許愿愿望的絕不只她一個;
聯盟已經和阿賴耶或者那個援軍,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沒有溝通的情況下);
以及一些其他的“細節”外,林升并沒有隱瞞太多東西。
他和柯南敢于直接做出如此激進大膽計劃的原因,在于聯盟能夠讓長谷川月亮返回的方案,終于有了突破。
目前本宇宙的聯盟,已經在著手準備接長谷川月亮回去的信標了。
在本宇宙的第三循環紀,第六指針案件的末尾。
隨著莫比烏斯環帶的又一次循環。
在江戶川柯南戴上六指針宇宙敘事引擎的瞬間。
在所有人的注意下,宮野小姐于繭系統內短暫地消失然后出現。
下一刻,整個第三中央研究平臺被一陣巨大的歡呼聲浪所震撼。
“成功了——!!!”
基于不同要素軸差別,在不同柯南世界觀群系宇宙的殼的宇宙之間實施穿梭的方案,終于成功。
“果然,柯南的那塊手表,在真正‘滿配’的情況下,是可以動用機制撈人的。”白子辰盯著用于監測RSI指數的儀器。
考慮到這個“老人”的經歷和認知,他在這一階段也被調往敘事學部幫忙。
這一實驗方案,在柯南和林升確信長谷川月亮的偏離與核心有關后,就開始了。
根據敘事學部的研究,不論長谷川月亮被撈到那個型月宇宙的要素究竟是那一條符合——
他們中一些有些對敘事層著魔的人,真的認為這和名字里含有的“月亮”兩個字有關。
但不論如何,長谷川月亮和型月宇宙里重合的要素,一定不會多于和本宇宙重合的要素。
而既然CYZ效應能夠基于不同方向的要素軸進行錨定,并且用作坐標進行直接的轉移。
那么將長谷川月亮帶回來也是可行的。
這的確是很神奇的現象——
他的發現者,直接贏得了第三循環紀的聯盟最高效應研究獎,以及整整33弦CYZ效應的獎金。
殼與殼之間并沒有間距,只是存在區分的理論,得到了驗證了。
“CYZ效應并不是在殼之間轉移,畢竟如果沒有‘距離’一說,那么所謂的‘轉移消耗’就是無稽之談。”
該理論的驗證者在自己的研究匯報中這樣說道。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世界觀群系——不論它們是不是同一個,它們都屬于同一種要素,世界觀群系本就是一個更加寬泛的要素。”
“聽起來和大一統理論很像。”一個臺下的學者和一旁的助手竊竊私語。
“非常有野心的一個理論,的確可以試著從這方面騙——爭取一點經費。”某個研究所正在為經費發愁的研究員,也跟著思考。
“效應值能在同一個宇宙的完全相同的要素軸里任意且沒有損耗轉移。”
“那么造成在柯南宇宙002、型月宇宙001之間不同的損耗,究竟來自于效應對于什么施加的‘力’呢?”
這名演講者頓了頓。
“畢竟我們都知道,在沒有外力阻礙下,效應值不會減少。”
“而殼與殼之間沒有距離,并不存在于這個過程里損耗它的東西,因此,真正命令實際上是對于‘效應’本身施加的。”
“就像不同時間維度的人可以重迭在同一個空間坐標上,效應值相當于命令自己轉變了一個視角,就像回過頭看到背后的景色一樣。”
“它令自己的要素偏移了,而這種偏移則會令它可以立刻出現在和偏移要素相同的宇宙里。”
而宮野小姐不久前做得實驗,也正是基于這個理論的驗證。
借助于她本身就屬于“半CYZ效應生物”的特點。
在柯南宇宙002的那個柯南,因地制宜地提供了相應的要素軸后,隨著她本身的要素偏離,她立刻短暫地在柯南宇宙002出現了一瞬。
因此,讓長谷川月亮回家的方法,也和這有些類似。
只要柯南將她送回來就好了。
是的,長谷川月亮必須由柯南將她送回來。
這一點無疑是出乎了許多研究人員的意料的——
他們原本以為,在這條理論得到初步驗證后,緊隨著而來的會是用于聯通殼與殼之間的“連橋計劃”的完成。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宮野小姐只去了一瞬就不得不返回的原因就是——
她差點真的成為宮野明美了。
這令亮亮博士提出的那個“RSI100死線”的理論得到了重視。
“啊!這個很簡單,類比來說就是手性的區別。”
亮亮博士舉了一個很簡單的區別。
“鏡子里的左右是反向的,這樣一來,如果鏡子里的自己有意識,他們能很快同樣意識到這一點。”
他將兩只手一上一下的迭放,然后中間留出一定空間。
“我們假設這兩只手的最中心,就是RSI值等于100的平面。”
然后,他做了一個旋轉的姿勢,讓兩只手手指的方向互相對齊。
“如果說效應的作用就是這樣,讓它們面對面看起來一樣的話,中間的空間該怎么越過呢?”
“畢竟,效應值只要使用,就意味著RSI值的下降,用的越多,那么越容易貼近于零。
而另一邊的宇宙,在沒有干涉的情況下,它的RSI值,理論上永遠是近似或者更高于100的。”
“再加上RSI值基于100的高低,實際上是相對值,會基于對方要素軸的程度來變化。”
這在一定程度解釋了為何迄今為止,聯盟的探索很少遇到重復的殼宇宙。
要素軸是可以無限細分的。
就像小數點后可以精確到無數位一樣,你可以將它精確到——精確到和本宇宙一模一樣。
這就導致了一個悖論。
如果轉移的目的地的要素軸足夠精確,就說明你已經身處于目的地了。
而如果你要在其他的地方轉移,由于你個體本身就處于殼里,你就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確——
聯盟不可能用上千甚至上萬的效應值,專門用來為一個人專門“定做”一個一模一樣的“宇宙”供他轉移。
甚至這樣做本身就不可能。
拿本宇宙來說,也許柯南沒有意見,但殼和機制估計是不會當作看不見的。
“因此,核心的幫助是必要的。”
“因為人設的要素與歷史慣性的要素本身就有區別,不能劃等號。”
就像江戶川柯南仍然可以在型月宇宙,一定程度地展示出他的“柯學偉力”一樣。
白子辰解釋道:“依托于殼的要素很容易因為變動出問題,但依托于人設的則不會。”
“起碼,在名偵探柯南出現的那一瞬間,在其高到測不出來的RSI值面前,這些差別無疑可以忽視。”
在這種情況下,身為核心的柯南,一定條件下相當于從未離開過本宇宙。
而這樣一來,不只是長谷川月亮。
在能夠使用本宇宙的全力的情況下,林升和柯南會合力出手。
將在這個型月宇宙里招募的全部聯盟成員,一次性轉移到莫比烏斯環背面的那個,帶有一定型月要素的模擬宇宙中。
而這,才是如果計劃完成,型月宇宙001一定會“恢復原樣”的原因。
按照林升的估計,即便柯南在那一瞬后和本宇宙的自己合并,型月宇宙的殼機制,仍會極大的重視起來——
那時候無論迦勒底到底有多少效應值,都沒有意義了。
甚至,如果不想要機制完全啟動,抵抗反而越少越好。
而在只余下林升以及聯盟正式人員全部撤離后。
林升他會出于“觀測結果”和“盡可能挽救”的策略行動——
當然,這無疑意味著聯盟會真正放棄掉這個宇宙。
實際上,柯南原本還想再做一些努力的。
但在林升那句“給過他們足夠多機會”的反駁里,他最后還是默認下來了。
因為——
在這個計劃中,聯盟絕對可以說仁至義盡了。
就像上帝真正的審判一樣,最后“索多瑪天火”的降臨做不了任何遮掩。
只要這個型月宇宙里的無數“強者”里,哪怕還有一個義人。
甚至,哪怕沒有一個良善之輩。
只要他們不愚蠢的無可救藥,聯盟就一定會給他們“要多久有多久”的時間,來想明白這一點。
林升從來不違背自己的承諾。
但——
這些人要向他們證明自己值得。
尤其是這些“強者”。
他們理論上已經突破無知的藩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