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四月底,IBM推出了首部個人電腦。
錢進關注外國媒體報刊,發現此時歐美能人輩出,個人電腦一經推出就引爆了電子傳媒圈。
就在這個時候,省府召開各地市主要領導干部大會來探討社會閑置勞動力安置問題。
錢進以海濱市勞動突擊總隊的總隊長身份參會。
成為了本次重要會議中,唯一的非市府主官人員。
他等于是一位特邀嘉賓,開會的時候進行了發言,分享他安置海濱市回城知青和待業青年的經驗。
錢進提出了開門廣納人才、工農兵結合走新路等方針,這成為了會議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把手聽聞后對他的成績大加褒揚:
“錢進同志帶領隊伍在海濱市取得了了不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解決知青工作問題和以前勞動突擊隊隊員思想改造工作上,他做的很好。”
“我最近通過個人渠道得知了現在海濱市一些市民的反應,他們都說,這勞動突擊隊員們不再是街坊鄰居眼中的麻煩,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贏得了社會的尊重,成為了真正的‘城市美容師’和‘建設者’!”
“這種轉變,我認為是‘以工代訓、以工促穩’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海濱市在解決待業青年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探索出的寶貴經驗…”
他在會議上親自做了批示,要求各部門學習海濱市勞動突擊總隊的經驗,將解決待業青年就業與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相結合。
上級報刊對此次會議進行了隆重報道,并配發了評論員文章,將有關領導對海濱市勞動突擊總隊的評價放了出來,還稱贊海濱市的做法具有“開創性和示范意義”。
對于勞動突擊隊員們的口碑轉變,這是錢進當下頗為得意的一件事。
上級領導的夸贊是事實。
五月份海濱市綠草紅花茂盛,陽光和煦溫暖,老百姓很少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沒事干的時候他們會出來曬太陽、聊天。
錢進回到海濱市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外出檢查工作的路上,總能通過街談巷議聽到居民們對勞動突擊總隊提出的看法。
對于以前被稱呼為盲流子的隊員們,市民們現在看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提到這些人,很多居民會皺眉搖頭。
主要是一群回城知青沒有工作湊在一起確實容易不務正業,偷東西打小孩的都算是小事,有些荷爾蒙旺盛的青年會跑到女廁所偷窺!
像嵩山路、太行山路這些老城區街道,左鄰右舍對突擊隊員很抵觸。
即使突擊隊要去幫忙搞衛生,他們都不愿意接納,前幾年社會上有個說法:
海濱市的賊,八成跟突擊隊有關系,白天突擊隊借著搞衛生、干勞動的借口進居民樓,那其實是去踩點的,晚上小偷和飛賊便針對性的去偷去搶。
現在完全不一樣,錢進偶爾從人群邊上經過,聽到的關于突擊隊員的評價統統變成了正面:
“現在突擊隊那幫人改性子了,真是在干實事…”
“我家那小子以前游手好閑,現在在建筑大隊干得可起勁了,人也懂事了!”
“他們的服裝廠真厲害,開了三個了吧?我看現在她們又生產什么瓊瑤服?哎呀,那生意可真好…”
人民服裝廠規模擴展很快,主要是確實能賺錢。
錢進的商業頭腦對當下商人是碾壓式的,他不干別的,就是一個追潮流。
《追捕》上映的時候,生產喇叭褲和風衣。
《大西洋底下來的人》上映了,又開始做牛仔服牛仔帽出售。
《廬山戀》去年熱映,那去年服裝廠就緊急生產紅毛衣、女士白西裝。
到了今年內地開始引進寶島一些電影,什么《窗外》、《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這些瓊瑤式故事迅速征服神州大地的癡心男女。
林青霞、呂秀菱迅速走紅,女孩紛紛效仿她們的中分長披肩直發,也模仿她們的穿著。
此時港澳臺的電影劇組其實沒什么錢,很多服裝道具都是共通的,所以女明星男明星們在電影里的穿著并不多,樣式還類似。
于是服裝廠立馬改款,又生產起了瓊瑤女主式服裝,繼續熱賣…
國營服裝廠在這時候被他們打的焦頭爛額,沒辦法,國營廠要完成國家計劃生產任務,他們不能隨便生產服裝。
就像海濱市第六棉紡織廠申請的服裝樣式改版報告在今年下來了,廠長打眼一看。
嘿,報告是去年年初遞交的,批準他們生產的是前年流行的喇叭褲!
服裝廠迅速擴充,容納了很多女知青女隊員的勞動力。
錢進覺得光靠這一條腿走路是不行的,還準備開食品廠、點心鋪。
這活同樣能容納大量女性勞動力。
不過這事不著急。
要開食品廠和糕點鋪、點心鋪需要廠房和店鋪,更需要材料、設備和人才。
材料好說,錢進現在人脈廣泛、資源強悍,不用商城一樣可以采購到生產簡單糕點所需要的原料。
設備沒辦法了,只能通過黃金屋從商城采購,人才則需要自己培訓。
在哪里培訓?
怎么培訓?
錢進沒別的選擇,只能是在培訓學校開展培訓工作,選拔一批心靈手巧女隊員根據烘焙類資料自學成才。
他把相關工作安排下去,有隊伍去選址,有隊伍去選人。
新的行業大門被打開了。
不過五月份和六月份的工作重點依然在建筑大隊上。
建筑工的培訓班該開始了。
隨著關于勞動突擊總隊的報道增加,隨著省報都開始報道他們的新聞。
現在海濱市的報紙開始深入突擊隊內部,采訪一些工作標兵、勞動模范和先進個人,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
錢進覺得采訪工作不應該只關注這些優秀工作者,也應該關注一些進步迅速的隊員。
所以幾個以前的刺頭、如今的好工人一樣被記者采訪,被報紙報道。
這一招還是很有用的。
突擊隊里以前的刺頭多數是桀驁不馴但激情澎湃的主,如今看到自己以榜樣模范的身份登報,一下子被架起來了:
自己現在是登報表彰的優秀人才,可不能再干丟人現眼的事了。
他們身上曾經遍布的自卑、迷茫甚至戾氣,迅速被自豪感和歸屬感取代。
這種認同感和價值感,比任何物質獎勵都更讓他們感到振奮。
錢進趁機在單位里增添了‘最快進步獎’,不僅僅是干得好的能評優,那些努力進步的人一樣有獎勵!
這些舉措結合起來,可讓工人們工作起來勁頭更足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因為歷史的慣性,此時即使改革開放了,人們都知道錢有用了。
但是榜樣力量還是很大,特別是熱血青少年們,他們還不向錢看,而是向著榜樣看齊。
加入建筑大隊的申請書再一次猛增。
這種情況下開設建筑培訓班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建筑大隊從五月上旬開始挑選接納適合參加建筑勞動的優秀勞動力,然后一起送入課堂。
此時建筑大隊的社會工作還在進行,錢進對培訓人員做了梯次安排:
老隊員的三分之一率先入學,新入隊的工人中有一些是在下鄉時候干過建筑工地的知青,他們被補入了建筑大隊去直接上崗,其他年輕隊員則同樣入學接受培訓。
以半個月為一期培訓班,兩期之后也就是一個月后,那么就開始輪流將通過培訓的建筑隊員送去干現場,再把沒接受培訓的老隊員召回來進行培訓。
就像如今邊境之戰一樣,邊境上各大軍區輪流參戰,接受實戰培訓。
建筑大隊的隊員則輪流參加培訓班,接受理論結合實踐的培訓。
這事很重要。
錢進知道21世紀國家對基建的重視程度,現在的勞動光榮建筑大隊將是他手頭里的第一個重型產業。
要想把“勞動光榮”這面旗幟插遍海濱市乃至全省全國,光靠現在千把號人都沒用。
必須得打造一支規模更大、技術更精、能打硬仗的專業化建筑隊伍!
而核心,就在于人才!
五月中旬,培訓班成立。
學員們交接工作進入已經空置出來的培訓學校準備上課。
錢進在師資力量上下了心思。
理論實踐相結合。
技術組里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擔任實操導師,要將他們幾十年的“絕活”系統化、規范化地傳授下去。
經過教育單位協調,他們從省建筑工程學院、海濱市建筑材料專科學校、西林市冶金技工學校聘請退休老師,由老師教授建筑工業上的理論知識。
考慮到現在還是起步階段,錢進不需要老師們教導諸如建筑核算類、建筑設計類、城鄉規劃與管理類、土建施工類、建筑設備類、建設工程管理類、市政工程類的宏觀知識。
培訓班主打分科教學,精準培養:
第一期培訓班是根據建筑大隊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開設木工班、瓦工班、砌筑工班之類的核心專業班。
然后為了填補空白,拓展領域,特別增設了水電工班。
在這些培訓課上,大中專院校的老教師們用處不大,但沒關系。
建工類培訓班將是長期工程,前十期培養的全是建筑工人或者技術工人。
十期之內,老教師們要從中挖掘人才,之后從第十一期,就要開設更進一步的專業性培訓了。
這是錢進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他不是什么專業人才,做出的決定必然還有很多問題。
還好現在剛進入八十年代,社會和國家給了他時間和容錯空間,他可以慢慢打造嫡系隊伍。
對于自己手下的隊伍,錢進確實很好了,就拿這次培訓工作來說,學員們只需要自己掏錢去食堂打飯,培訓不花一分錢,并且還能帶薪學習。
勞動突擊總隊照常給他們發放薪水。
但是就像他在外商辦培養手下時候一樣,考核很嚴格!
學習不認真、考核不通過的,立馬被清退。
這點不留情面!
建工培訓班開始之前,錢進安排魏雄圖在培訓學校大門兩側掛上了木板,上面是他口述、魏雄圖親手書寫后由石匠篆刻出來的一副對聯:
游手好閑莫入此門;不務正業請去他處。
這次培訓班的開設鬧的聲勢很大,市府和區里都給了相應的政策支持。
韓兆新還親自做了批示:“建工培訓班的開設,重在人才培養。培訓學校要辦實辦好,為全市輸送技術骨干!”
培訓班的出現還引起了社會討論,街頭巷尾的話題再次轉向:
“啥?他們勞動突擊隊的那幫小子又要去上學了?嘿,他們能學什么?哦,學木工瓦工水電工?”
“什么玩意兒?他們上學期間工資照發?真的假的?這叫帶薪上學?這不是爽大了!”
“哎喲,這幫狗小子命好,學的是木工瓦工水電工啊?都是技術活!這樣學出來的工資不得比普通工人高一大截?”
“建筑工地上不能都是師傅吧?還是干活的工人多吧?錢總隊這是啥意思?他怎么要培養這么多的師傅?”
“這都不明白嗎?錢總這個人野心很大,你看看這個建筑大隊的攤子、看看他們飯店和服裝廠的攤子,現在每個街頭還都有他們的小報攤呢,處處都是他們的人…”
韓兆新把全市勞動突擊隊整合在他手里還真就有這個好處。
人多!
洋洋灑灑上萬號人!
現在還源源不斷的有知青回城,有知青申請加入勞動突擊隊。
1981年,這是知青大返程的高潮時期。
當然這也要求錢進這邊能力夠,否則全市的勞動突擊隊在他手里就不是勤勤懇懇、生龍活虎的勞動力,而是無數嗷嗷待哺、饑腸轆轆的虎口!
人數多,第一期培訓開設了十二個班,總共六百名工人和隊員被送了進來。
開學當天好日子,晴空萬里。
工人和隊員們集中起來打散入列,驚喜、興奮、期待、忐忑,諸多復雜情緒交織在知青們年輕的臉龐上。
就像現在街頭巷尾討論的那樣,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這個年代,在城市里能有一技之長,就意味著有了飯碗。
而如果這一技之長在勞動突擊總隊能用得上,那就等于端上了金飯碗。
勞動突擊總隊工資已經提升到跟國營工廠新工人一樣的地步。
當然這方面政府和個街道居委會進行了大力支持,按照規定,他們出資一半。
陽光明媚照耀操場。
錢進站在主席臺上遙望手下人。
這才六百個人,他就感覺烏壓壓一片了,要是整個勞動突擊總隊召集在一起開個會,那得是多壯觀的場面?
他沒想到自己還能管理這么多人。
其實倒也簡單。
他一直在打順風仗,這樣帶隊伍容易,只有打了敗仗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帶隊的真實水平。
錢進知道自己沒有什么真實水平,所以他一直在挖掘管理人才。
他希望這一期的培訓班能挖出來一些人才,這也是他著急把那些大專院校的老教師給返聘過來的原因。
這些老同志一輩子都在跟人打交道,眼睛比X光和B超還毒辣。
他們會發掘出班級里的管理人才,到時候錢進再想辦法對他們進行更專業的培訓,一級一級的提升他們的能力,遲早手下能有足夠的人才來辦事。
伴隨著激情澎湃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
齊整的隊列中人頭攢動,紅旗招展,嘹亮的歌聲壓過了音響里的聲音,飄蕩在昆侖山路上。
錢進發低頭看看自己穿的中山裝。
下次要換成了綠軍裝,到時候自己就不是錢總是首長了。
六百名隊員穿著統一的深藍色勞動布工裝,胸前別著嶄新的“學員證”,隊列橫平豎直,人人斗志昂揚,很有青年軍的味道。
這一期的學員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臉上帶著下鄉磨礪出的黝黑和堅毅,但眼神里充滿了對新事物的好奇和對未來的憧憬。
這個年齡段的人,此時社會實踐經驗和學習能力綜合起來是最好的。
操場上紅旗升起來,在海風中獵獵激蕩,接下來就是正式的開班典禮了。
這個開班典禮簡單而隆重。
沒有冗長的領導講話,錢進把所有的老師和師傅一個個請上臺。
上來一個介紹一個。
之后,他自己拿起電擴音喇叭進行講話:
“同志們、同學們,今天咱們建筑工程培訓班正式開學了!”
“這是第一期培訓班,你們是第一批學員,我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們,你們努力學習通過考核后,就是未來海濱市建設的主力軍!”
掌聲如雷聲!
錢進一揮手,像是快刀斬亂麻,熱烈的掌聲頓時停歇,操場再次鴉雀無聲。
他繼續說:“在這里,你們將跟隨最好的老師和師傅,學習最實用的技術!”
“木工、瓦工、焊工、油漆工、水電工、管道工還有鋼筋工、架子工等!不同班級,課程不同,但學習的知識量相同,考核難度也相同!”
“學成之后,學校會給你們發放培訓合格證,這樣你們就是有證的技術工人!就是勞動光榮建筑大隊的技術骨干!也就是以后海濱市舊城改造后續工作的尖兵!”
“記住,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未來。你們已經沒機會上大學了,所以我希望你們珍惜機會,刻苦學習!”
“在這里我送你們一句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等著看你們學成歸來,大顯身手!”
“刻苦學習!大顯身手!”六百名學員齊聲高呼,聲音洪亮。
陳井底用沙啞的聲音宣布分班名單和課程安排。
當下主要班級還是木工、泥瓦工這兩大類,然后水電工和焊工、鋼筋工用的多一些,管道工、油漆工、架子工的學員最少。
木工班開設的課程以實用為主,都是錢進跟老木匠們、專業老教師們討論出來:
木工識圖、木材識別、手工工具(鋸、刨、鑿、斧)使用與維護、榫卯結構制作、門窗制作安裝、簡易家具制作、模板支設等。
泥瓦工班的人數最多,四個班是二百人。
他們要學的東西更是工地所必須的技能。
第一期基礎開挖與處理、學習砌筑材料識別與配比、砌筑基本功、混凝土基礎施工(攪拌、澆筑、振搗、養護)、地面鋪磚、簡單抹灰、貼瓷磚等。
等到進入第二期,他們還得學習毛石砌筑、各種墻體砌法、墻體垂直度平整度控制、臺階砌筑、簡單裝飾線腳等。
只要這兩期能學習下來通過考核,他們就具備工地上的大工水平。
水電工班的老師是教育單位從大眾專科院校給請來的,他們也學習實踐應用中的既能夠。
電工方面,電流、電壓、電阻、安全用電這些電工基礎要學習,常用電工工具諸如測電筆、剝線鉗、壓線鉗的使用要學習,導線連接與絕緣處理、照明電路安裝、配電盤安裝更要學習。
水這塊學習的內容少一些,給排水管道連接、閥門安裝、簡單維修等等。
當天開學,當天開課,當天考核。
初生牛犢就是有股不服氣的狠勁兒嘛…
分班結束,隊員們開始進入所屬教室。
教室門口有大紅紙上毛筆寫就的名單,旁邊是課堂紀律和學生行為準則規范。
錢進有這個習慣,一切先制定出章程來,然后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按照章程進行,讓人無話可說,生不出怨氣來。
現在他手上總算有了專業的學校。
不用像當初在筒子樓204和倉庫學習室里那樣,還得掛木頭做成的小黑板。
現在是水泥抹黑的正經黑板,上面已經掛上了即將學習的圖紙。
木工班掛的是“榫卯結構圖”,泥瓦匠班里掛的是“墻體砌法示意圖”,還有水電班里掛上了“照明電路圖”等等。
錢進溜達著看,魏雄圖低聲說:“其實以后培訓班還得掛上你的半身圖。”
聽到這話錢進當場笑了:“你他娘精神病啊,還搞個人崇拜?個人崇拜也不能崇拜我,否則傳出去都成笑話了,估計傳到市府領導耳朵里,他們還會狠批我。”
魏雄圖說道:“我也知道這樣傳出去不好,可勞動突擊總隊人越來越多,你還不能專職帶隊,這種情況下,隊伍會越來越難帶。”
“搞個人崇拜不好,但是這是帶隊的一個好辦法。”
“就像袁世凱小站練兵,他為什么要讓大頭兵們只認他袁督練?就是為了好帶兵。”
錢進擺手:“別瞎說了,今時不同往日,咱們不能這么搞。”
“其實要讓隊員們認我很簡單,只要我一直能給他們別人給不了的物質和精神這雙重獎勵,還怕他們會不認我、認他人嗎?”
“他們不管是加入服裝廠還是飯店又或者建筑大隊,其實就是個上班的,人家出來上班圖啥?圖認我錢進當大哥?圖給我錢家當奴才?”
“狗屁!”
“其實他們就是圖能養家糊口,在能養家糊口的基礎上,如果還能收獲社會的支持和認同,那就更好了!”
魏雄圖聽后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
錢進雙手一拍攤開手:“所以我搞企業搞各種單位的目的很簡單。”
“我錢進能養活這么多人,嗯,我給他們發放合理的薪水、帶他們獲取合適的社會地位,如果有其他單位可以給他們更高的薪水和更高的社會地位,那他們挖人就是了。”
“我歡迎他們挖人,不要擔心咱們是白白為他人做嫁衣裳。”
“韓總昨天還給我很正式的發了一份文件呢,說是鼓勵我為社會輸送人才。”
“魏校長,這方面我錢進問心無愧,我沒想著給自己謀取多少利益,我就是想既然時機到了加上我能力也合適,那就為社會做一些貢獻。”
“我是領袖同志的擁躉,我會永遠踐行領袖同志的指導——為人民而服務!”
魏雄圖沖他笑:“最早的時候,小清選了個對象結果把她給踹了,我曾經說她看男人的眼光不行。”
“小清很不服氣,說她看男人的眼光最好了,確實是這樣,她說她當初一眼看到你就相中了你,就是覺得你是人中之龍,還真是如此。”
錢進聞言大笑:“你信她鬼扯,她一眼相中我那是因為我長得英俊端正有氣質!”
魏雄圖支支吾吾:“哦,啊,這樣啊,嗯,開始上課了,我們去聽聽課吧…”
他抬腳便走,錢進追在后面怒問道:“你什么意思?你的消極退避是什么意思?”
各個教室都開始上課。
雖然培訓是以實操為主,但錢進可不光要老師傅們教導他們專業技能,也得學習理論知識。
就像紅軍一邊行軍一邊學習一樣,戰士們會開槍會殺敵不就行了?干嘛還要學習認字和數學?
因為知識才是一切技能的基礎!
只不過當下建筑大隊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大,所以錢進先重點安排老師傅們來教技能,理論課往后靠,但他還是要一早就讓隊員們養成學習的習慣。
他現在就天天學習,學了英文學日語。
前世他英語也就是個四級水平,現在估計只要系統的學習一下應試技巧,考專八手拿把掐。
另外現在教學的主要任務在老師傅們手里。
他們文化程度不高,講理論課很吃力,他們的優勢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所以他們不講深奧的公式定理,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生動的比喻,結合自己幾十年勞動生涯中的案例,把復雜的工藝拆解成一個個容易理解的步驟和要點。
錢進兩人去木工班。
張木匠拿著一個自制的“燕尾榫”模型,一邊比劃一邊說:“你們看啊,這個榫卯就像兩個人握手,榫頭是拳頭,卯眼是手掌。”
“拳頭要硬,所以榫頭要結實,手掌要準,那么卯眼就要尺寸對。”
“握緊了,才牢靠!歪了、松了,那么不管是什么木結構,都得晃悠…”
兩人再去泥瓦工班里旁聽。
瓦匠老師傅直接拿著一塊磚和一把瓦刀,在講臺上即興演示:“這個砌墻,我先教你們這個‘三一砌法’。”
“啥玩意兒呢,嗯,就是一塊磚,一鏟灰,一揉擠——這就成了。”
“那個要點也簡單,叫做三要:真家伙上,灰要飽滿、磚要放平、線要繃直;然后到了咱們自己身上呢?就是眼要準、手要穩、心要靜。”
“別急,急就歪…”
電工課程倒是從理論講起的:“火線、零線、地線你們得先分清了,別的先不說,這三樣分不清能要命,接錯了跳閘是小,電著人是大!”
“都拿出本子來,給你們講個口訣,這口訣老輩兒傳下來的了,叫‘左零右火上接地’,干活前,先拉閘!測電筆,不離手!”
“水電工是安全第一!”
“來,認識了這個火線零線和接地線以后,咱正兒八經開始學電流了,我得先告訴你們電流這玩意兒是怎么回事…”
培訓學校的條件挺好的。
桌椅全是實木和新漆材質,筆記本和圓珠筆是統一發放的。
這些筆記本還不一樣。
像是電工筆記本,里面是有基礎電路圖和各類電力學基礎知識的。
不用說,自然是商城出品。
隊員們飛快地記錄著老師傅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要點,態度端正、筆走龍蛇。
錢進看的點頭:“老師教的記不住,社會教的忘不了。要是早點上學時候好好學習,還用得著今天——哦,他們上學時候基本上沒有好好學習的環境。”
魏雄圖說:“對,他們不是不愛學或者受不了學習的苦,很多人是錯過了那個機會,77年開始倒是可以高考了,但他們基礎太差底子薄弱,高考對他們來說沒意義。”
還有一點他沒說。
勞動突擊總隊的學習機會很難得。
帶薪學習呢!
隊員們不僅能學到安身立命的本事,還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在當下是了不得的福利。
現在的老人們都認為,去學本事得當學徒,要伺候師傅,哪能免費學到真東西還能拿到錢呢?
所以來接受培訓的學員,只要不是混不吝,那么就很珍惜這次來學習的機會。
畢竟他們的學員手冊上說了。
每個隊員都有兩期的培訓學習機會,然后學校就會在這兩期培訓中選拔人才,繼續培訓培養。
誰不想當人才?誰不想當領導?
想,就得抓住這個機會!
從第一天開課開始,培訓學校里的燈火便常常亮到深夜。
錢進時不時的過來看看隊員們的學習進展。
青年們進步速度很快。
他們不再是只會扛麻袋、挖溝渠的突擊隊員,而是逐步蛻變成掌握一技之長、能夠獨當一面的建筑工匠。
魏雄圖給他的反饋也很好,說這第一期選拔出來的隊員們學習很努力,絕對是勞動光榮建筑大隊的未來,甚至可以達到韓兆新的期望,以后可以成為海濱市城市建設的希望!
區里相關領導也來視察過他們的學習工作,然后區政府給送了一個鑄鐵大物件:
一座熔爐!
正兒八經的熔爐,就是一家鋼鐵廠淘汰下來的熔爐。
區政府的意思是,他們認為培訓學校正在鍛造一支屬于新時代的、以技術為榮的產業工人大軍,是技術人才的熔爐。
市府得知后,又給送來了一座火炬放在了熔爐上。
這也是有寓意的。
意味著培訓學校的技工人才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這下子培訓學校是真出名了。
市府這邊跟區政府進行協商,準備把培訓學校后面一塊空地和一座舊時代的小公園也交給培訓學校,擴大培訓學校的規模。
錢進一看,趕緊把另一批培訓工作排上日程。
針對女隊員和糕點鋪、食品廠開展的糕點師培訓課程。
這份工作更困難。
因為一切得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