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巴圖所在的百戶投了趙朔后,主動投入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小股草原百姓越來越多。
倒不是巴圖這個百戶起到了什么示范作用,草原廣大,上層又有意封鎖消息,其他人怎么知道?
實在是旱災和戰爭交織在一起,草原人的忍耐達到極限。
窩闊臺一系就不用說了,以本部的蒙古千戶治西遼人,以西遼狗腿子治普通蒙古人,壓榨甚深。
拖雷一系的壓榨,比起窩闊臺一系還要深刻。
很簡單的道理,窩闊臺一系,以質子控制原來屬于托雷一系的那顏,以西遼人監視普通蒙古人,在道義上先天就失了分,還有所顧忌。
但拖雷一系,本來就是大多數草原百姓的主人,名正言順,壓榨起來有什么顧忌?
就是東道諸王的部隊,也是主動投降,被拖雷一系收編了。能讓他們活命就算不錯,壓榨狠一些算什么?
不壓榨他們,女真人和高麗附庸軍的糧食從哪來?誰為拖雷一系在戰場上廝殺?輸了這張場戰爭,可就一切都完了!
再說了,這場戰爭,拖雷一系主要是收買野女真,讓蒙古人驅趕著女真人、高麗人作戰啊!在拖雷一系看來,只是征繳蒙古人的牛羊,已經夠優待了,蒙古人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所以,草原人的悲慘境遇是一致的。
另外,在古代大災一向是和天意結合在一起的,長生天厭棄黃金家族,那不就是鐘意于趙朔嗎?
有的草原百姓如同巴圖百戶那樣幸運,全須全尾地投了趙朔,或者逃入呼倫貝爾大草原,或者逃入趙朔汗國北方各邊境行省。
有的草原百姓,被上層發現,男丁盡數遭屠,女眷、孩子盡數貶為奴隸。
還有的草原百姓,一部分拼死斷后,一部分歷經千辛萬苦投了趙朔。
這部分百姓,對黃金家族已經不是厭棄了,簡直是恨之入骨,分外盼著趙朔驅逐黃金家族,自己做了蒙古大汗。
“沖鋒陷陣,不惜生命,奪取百姓和營帳,獻給趙朔汗!”的歌聲,時常在他們的口中響起。
又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冬天到了。
空前的旱災,草原上的戰馬損失甚多,也失去了“秋高馬肥”的機會,戰爭烈度不得不減弱了下來。
但是,逃亡的情況愈演愈烈。
冬天是草原人最難熬的季節,不但草料稀少,而且要御寒,而且很可能要遭遇白災!明年,還可能要繼續廝殺!
誰能有信心活下去?不跑還等什么?
粗略算起來,零零散散逃歸趙朔的蒙古人,超過了七十個百戶!
成建制逃亡的蒙古千戶,達到了五個!
原本趙朔麾下就有十個蒙古千戶,自從三系開戰以來,剛開始就收了十六個千戶,現在又多了十二個千戶。
趙朔麾下的蒙古千戶總數達到了三十八個!
就算從純蒙古人的角度來說,趙朔的實力也占據了接近三分之一!
也正是在這時,趙朔的第十子趙琰去拖雷一系的中軍,去見忽必烈蒙哥等人。
“所以,趙朔姑父,真的要全部贖買那些逃人的家眷?”蒙哥和忽必烈對視一眼,心中真是膩歪透了。
好么,蒙古三系在草原上打生打死,趙朔坐收漁翁之利,收了二十多個千戶。
現在可好,為了收這些歸順千戶的心,還出錢來贖買他們的家眷!那這些人以后,還不成了趙朔的死忠?
趙琰微微點頭,道:“這確實是父王的意思。從夏天到現在,總共有十二個千戶,請求父王庇護。父王命人統計了一下,大概有三千人,將自己的部分家眷賣給了其他人為奴。其中,你們這邊是兩千二百三十六人。闊出那邊,是一千八百六十七人。”
“父王的意思,也不分什么女人或者是男孩、女孩了,統一按照五十兩銀子或者五兩黃金的價格,為這些人贖身,讓他們一家團聚。”
蒙哥搖頭婉拒道:“如果這些人是我們的奴隸,別說趙朔姑父給了如此公道的價格了,就是不給錢。只要趙朔姑父一句話,我們就能把這些人送去。但是,這些人都是草原部民私下交易。趙朔姑父就算給再公道的價格,也得人家愿意出賣不是?我們也不好干涉。”
趙琰早有預案,微微一笑,道:“不愿意出賣也沒關系,父王愿意加錢。這樣吧,父王愿意出三倍的價格,總共是一百五十兩一個人。一百兩白銀一個人,是給那些原來的買主的。另外五十兩,算是辛苦費,由蒙哥你來分配。你愿意自己收著也好,愿意賜給麾下的那顏也好,都行。”
雖然這幾個月投了趙朔的十二個千戶,但真正賣了親人的只有三千人左右,淪為奴隸的是四千來人。
趙朔直接給了天價!
一百五十兩銀子一個人,其中一百兩給買主本人,五十兩給蒙古貴族。
要知道,這都是普通的女人和孩子啊,哪里能值這么多錢?
一下子,就把蒙哥“不賣”的推辭堵住了。
非常公道的價格不賣,可以說是個人意愿。公道價格的三倍還不賣,只能是說,有意與趙朔為敵了,誰能承擔得起這個后果?
當然了,總共才六十萬兩銀子,在趙朔看來不算多。還是那句話,趙朔汗國開采那么多金銀,是為了留在倉庫里發霉嗎?
還有最關鍵的,表面上是救了四千人,收了三千草原戰士的心。實際上,是收了十二個千戶的心,甚至是收了所有草原戰士的心!
黃金家族為了爭汗位,逼著他們典妻鬻女。趙朔跟他們毫無瓜葛,卻為他們的親人贖身,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
尤其是對于現在還留在蒙哥或者闊出手下的那些百戶來說,背叛了本主投了趙朔的,能夠溫飽每個月有軍餉還能一家團聚。他們這些不背叛的,卻要骨肉分離,忍受殘酷的壓榨。
以后他們要怎么做,那還用問嗎?
“呃…”
蒙哥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答應趙朔的要求,草原人心盡歸趙朔!不答應趙朔的要求,那就不但是與趙朔為敵,而且盡失草原人心——趙朔愿意花自己的錢讓草原人骨肉團聚,你橫加阻撓,算怎么回事?
忽必烈心中一動,道:“一百五十兩銀子一個人,趙朔姑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按說我們應該答應。不過,話說回來,趙琰兄弟,你也知道,草原上剛剛遭了大災。幾十萬大軍在草原上廝殺,真正缺的不是金銀,而是食物。現在草原上就是這樣,你有錢都買不來食物。再多的錢,也沒用不是?”
“這么說,草原上食物很貴?
“很貴!一只羊現在都要二十兩銀子了,還有價無市,根本沒人愿意賣。”
一般情況下,草原上二兩銀子,就能買一只肥羊了。但忽必烈真沒說謊,隨著戰爭和大災,羊的價格直接翻了十倍!
趙琰道:“那也沒關系。在我臨行之前父王有交代,你們不愿意要錢,可以給糧食。這樣吧,一個人,我們愿意算一千斤小米或者麥子。這些糧食就囤積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哈爾喀貴城,隨時可以運往你們指定的地點。怎么樣?這個價格夠公道吧?”
公道個屁!
從個人來講,倒是是夠公道了。在如今的草原上,用一千斤糧食,換一個女人或者孩子,完全是天價。
但從蒙哥忽必烈的角度來講呢?
他們能用兩千二百人來換,總共二百多萬斤的糧食。相對于近二十萬大軍來說,每個人才十幾斤糧食,夠干什么的?
說穿了,趙朔這是四兩撥千斤。只贖買四千人,就收草原百萬民心,就算開出天價來也是穩賺的!
忽必烈給蒙哥使了個眼色,蒙哥干笑一聲,道:“這個價格,當然不能算不公道。只是此事關系實在重大,能否容我們再仔細考慮一番?”
趙琰也不著急,點頭道:“當然可以。”
送走趙琰后,蒙哥和忽必烈,趕緊將姚樞招來議事。
如今,旭烈兀選在伊拉克,阿里不哥在河中地區廝殺。撥綽在原來的東真國,末哥在北高麗,穩定地方,征兵征糧。
拖雷一系在草原上主持大局的就是蒙哥和忽必烈了。
姚樞是拖雷一系最重要的謀臣,也在草原。
速不臺在和林附近的那場決戰中受了傷,一年多過去,雖然勉強養好了傷,但他年紀大了,受了一場風寒,又一病不起了。再說了,速不臺的長子兀良哈臺投了趙朔,蒙哥和忽必烈對他早就沒那么信任。
所以,如此大事,就由蒙哥、忽必烈和姚樞商議。
“哼,趙朔的心思,可謂路人皆知啊!”忽必烈冷哼一聲,道:“他就是想做我大蒙古國的司馬懿或者司馬昭!”
蒙哥也面色沉凝,道:“是啊!根據我們的情報,不知多少人,把當初獻給成吉思汗的歌謠,改為獻給趙朔了。這里面,能沒有趙朔的默許?”
“現在,他又步步緊逼,要出天價贖買那些逃人的家眷。我們無論答應還是不答應,他都距離那大位更進了一步!”
姚樞卻微微搖頭,道:“可汗和四大王還請慎言。闊出難道,不知道我們是冤枉的?他攻打我們,總不會是受了趙朔汗的鼓動吧?那和林城,聽說是海迷失皇后燒的,也和趙朔汗無關吧?這場空前的旱災,也總不可能是趙朔汗發動的吧?”
“草原紛爭,趙朔汗收攏一部分草原戰士,為大蒙古國保留部分元氣,又有什么錯?”
“還有,你們都讀過一些漢人的書。子貢贖人的典故,都聽說過吧?在春秋時期,魯國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將在外為奴的魯國人贖回,則可從魯國朝廷領取補償金。趙朔汗為草原人贖買淪為奴隸的家人,又有什么錯?”
蒙哥大怒,冷笑道:“怎么?姚先生見趙朔勢大,也想去投趙朔嗎?想投趙朔的人太多,姚先生去了,恐怕沒你落腳的位置!”
忽必烈卻比蒙哥冷靜一些,沉聲道:“姚先生今天屢屢出言為趙朔開脫,究竟是為了什么?你是父汗留給我們的老臣子了,我相信你不是見異思遷的小人。”
“多謝四大王信任。”
姚樞主動站起來,微微躬身,道:“我自從投入拖雷汗麾下,已經超過三十年了。無論是拖雷汗,還是諸位大王都待我不薄,我若做出改換門庭之事,那還有半點良心可言嗎?”
蒙哥此時也冷靜了一些,道:“那你剛才說那番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姚樞道:“我那樣說,是想請你們看清如今的形勢。雖然如今草原人不知多少人心向趙朔汗,但趙朔汗如今的所做所為并無半分失德之處。換句話說,如今趙朔汗無論是從實力,還是人心,都占著絕對的優勢。”
蒙哥緩和了一下語氣,道:“那姚先生以為,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姚樞道:“我思前想后,有兩個計較。其一,趙朔汗要贖人,我們是攔不住的,何不做個順水人情?”
“其二,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必須馬上和闊出講和,盡快召開忽里勒臺大會。現在還只是草原戰士們心向趙朔,眾多那顏還是支持黃金家族的。再打下去,那些那顏也心向趙朔,我們就連最后一點本錢也沒有了!”
蒙哥當然知道自身如今的窘境,哼了一聲,道:“講和當然沒問題,這場戰爭又不是我挑起來的。但你說,闊出能答應嗎?”
姚樞道:“應該會答應。戰爭到了現在,我們非常困難,但闊出比我們更困難。可汗也知道,那些真神教徒桀驁不馴,趁著這場大戰,紛紛反叛,河中地區盜賊四起。”
“如果沒有趙朔汗,這場戰勝最終勝利的應該是我們。闊出是輸定了的人,講和還算便宜他了。”
蒙哥和忽必烈對視一眼,點了點頭,道:“也好,請姚先生去一趟西方,問問闊出的看法。另外,忽必烈。”
“在。”
“你親自走一趟中都城,去見趙朔姑父,要求馬上召開忽里勒臺大會。”
頓了頓,蒙哥冷哼一聲,道:“我倒要看看,在忽里勒臺大會上,趙朔姑父如何調停,我們和窩闊臺一系的血仇?還有,這蒙古汗位,究竟落在誰的手中!”